摄政大明全文阅读 第37分节

第三百四十章 .陈芷容的暗示.

    ……

    ……

    听到许庆彦的禀报,赵俊臣突然抬头打量了许庆彦几眼,并且眉头轻轻一皱。

    见赵俊臣这般模样,许庆彦不由奇怪,问道:“少爷,怎么了?”

    赵俊臣摇了摇头,道:“没什么,你去请陈小姐进来吧。”

    说话之间,赵俊臣表情平静,但心中却在暗暗感慨着——许庆彦的性子跋扈,除了赵俊臣之外,谁也不放在眼里,与方茹之间更是充满了矛盾,然而许庆彦在提及陈芷容的时候,却称之为“陈小姐”,语气十分客气。

    显然,这段时间以来,陈芷容在赵俊臣身边收买人心的计划很成功,连许庆彦这样的人都没办法讨厌她。

    但赵俊臣并不信任陈芷容,有心想要提醒许庆彦警惕一二,不过陈芷容此时就在门外,并不是恰当时机,所以赵俊臣也没有多说,只是让许庆彦将陈芷容请进来。

    *

    很快,许庆彦就领着陈芷容来到房中,接着也不打扰二人谈话,直接出去了。

    于是,房中只剩下了赵俊臣与陈芷容二人。

    赵俊臣起身相迎,并抬手道:“陈小姐请坐,你这么晚来找我,不知有何事情?”

    其实,对于陈芷容的来意,赵俊臣大约可以猜到,之前在徐州的时候,赵俊臣曾暗示陈芷容去试探一下张佳敏的背景与目的,而陈芷容如今一心想要在赵俊臣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这几日必然是用心去办了,她这次突然求见赵俊臣,应该就是为了李佳敏的事情。

    不过。这只是两人之间的默契,十分隐晦,并不方便明说,所以赵俊臣还是开口询问了。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陈芷容嫣然一笑。反问道:“难不成,芷容没有事情就不能找赵大人了吗?芷容可是很喜欢与赵大人聊天的……还是说,赵大人此时正有公务要办,芷容打扰到赵大人了?”

    说话间,陈芷容坐在距离赵俊臣最近的椅子上,然后妙目一转。看了一眼赵俊臣手边的笔墨与密信,似乎有些好奇赵俊臣正在做些什么。

    赵俊臣轻轻笑道:“怎么会,我与陈小姐聊天的时候也十分开心,陈小姐今后若是想要找我说话,我也会随时恭候的。”

    然而。赵俊臣的这一番话虽然很客气,但说话的同时,赵俊臣却又不引人注意的将手边密信塞进了一堆奏折之中,显然不打算让陈芷容知道自己接下来的真正计划。

    对此,陈芷容不免有些失望。

    因为先天性格以及后天养成的原因,陈芷容对于争权夺势、阴谋算计之类的事情,总是充满着兴趣,这些让寻常人避之不及的危险诡谲。反而会让陈芷容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沉溺。

    而赵俊臣的身旁,这类的事情似乎随时都会发生,在赵俊臣的脑中。更好像时刻都在谋划着什么,所以陈芷容十分想要参与其中,奈何赵俊臣对她的信任依然欠缺。

    不过,陈芷容也知道,想要赢得赵俊臣的信任,她还需要慢慢来。赵俊臣沉浮宦海之余,难免养成了多疑的习惯。所以这种事情急不得。

    现在,陈芷容的当务之急。是办好赵俊臣交代给她的事情。

    所以,陈芷容也不再客套,直接说道:“只要赵大人不嫌芷容打扰就好……说起来,芷容自从在徐州见过李佳敏姐姐之后,就十分钦佩李姐姐的坚毅与孝道,这几日赵大人不在,芷容闲来无聊,也抽空拜访了李姐姐几次,与李姐姐聊了许多,如今关系已是十分亲密了。”

    赵俊臣眉头一挑,缓缓道:“哦?那位李佳敏姑娘我也是十分敬佩的,可惜她性子外柔内坚,除了陛下之外,对其他人都有些冷淡,并不容易交流,虽然她的衣食住行都是由我负责,但我与她也说不上几句话,没想到李姑娘竟然能与你聊得来……嗯,不知道你们这些日子里都聊了些什么?”

    陈芷容笑道:“还能聊些什么?就是相互说些自己的事情罢了。”

    接着,陈芷容就好似闲谈一般,将她与李佳敏这几日的交流内容,向赵俊臣详细的讲诉了一遍,而赵俊臣也认真听着。

    陈芷容的讲诉看似漫不经意、极为随意,但实际上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并着重向赵俊臣描述了一些在她眼中应该重视的细节。

    比如,李佳敏的父亲李欣这段时间以来蒙受了冤屈、在狱中受尽了折磨,按理说李佳敏应该神思不属才对,但实际上李佳敏每天都会认真打扮,虽然粉黛并不明显,但也是恰到好处。

    又比如,李家的家产已是被全部查抄了,族人也大都被软禁了起来,按理说李佳敏虽然逃了出来,但她手中应该没什么银子才对,但根据陈芷容的打探,李佳敏这一路上并没有缺过银子,而且这次是李佳敏第一次单身外出,但一路上也没遇到什么麻烦,似乎有人在暗中帮她。

    再比如,李佳敏看似柔弱,但实际上极有主见,并且颇有心机城府,虽然李佳敏极力的隐藏这些,但陈芷容还是从一些细节中发现了许多端倪。事实上,这几日以来,陈芷容在试探李佳敏的同时,李佳敏也在不断的试探着陈芷容,陈芷容有一次稍不小心,就险些将赵俊臣暴露出来,为了应付李佳敏的试探,即使精明如陈芷容,这些天以来也费了不少心思。

    *

    就这样,陈芷容不断向赵俊臣讲诉着她与李佳敏之间的“姐妹情谊”,但并没有加入她自己的看法,只是将所有的事情都详细的描述了一遍,然后由赵俊臣亲自做出判断。

    等到陈芷容讲完,赵俊臣沉吟了片刻,突然问道:“你可有向她说过你与七皇子之间的关系?”

    赵俊臣一直怀疑。李佳敏的这次出现,背后或许有着七皇子朱和坚的推动与谋划,但赵俊臣并不能肯定这一点——事实上,赵俊臣这次让陈芷容去试探李佳敏,就是想利用陈芷容与七皇子朱和堉之间的关系。探一探李佳敏的背后有没有七皇子朱和坚的影子。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后,陈芷容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头道:“自然是说过了,不过李姐姐并没有什么表情变化,据我的猜测,七皇子殿下一向低调。或许李姐姐根本不知道七皇子殿下的存在也说不定。”

    顿了顿后,陈芷容又补充道:“当然,若是李姐姐最后能随着陛下进入内宫之中,成为陛下的宠妃,那么她自然就会知道七皇子殿下的存在了。”

    说着。陈芷容与赵俊臣对视了一眼,彼此的眼神皆是意味深长。

    显然,陈芷容也认为,李佳敏的出现或许有七皇子朱和坚的原因,只是朱和坚一向做事谨慎,就算是利用了李佳敏,恐怕也只是隐藏在幕后,不会让李佳敏知晓他的存在。当然。若是李佳敏最终成为了德庆皇帝的宠妃,利用价值大增,那么朱和坚自然会向李佳敏表明自己的存在。

    明白了陈芷容的暗示。赵俊臣轻轻点头,又沉思片刻后,突然笑道:“看起来,这个李佳敏的心机手段,要比我想象中还要更厉害一些,竟是让你也感到难缠……不过她与你不同。她懂得利用女子的柔弱将自己的锋芒隐藏起来,让人更加难以防范。”

    陈芷容浅浅一笑。道:“赵大人是说,芷容有些锋芒毕露、不懂收敛吗?”

    赵俊臣看了陈芷容一眼。亦是笑道:“这是你的理解,可不是我说的。”

    陈芷容摇了摇头,认真道:“在赵大人面前,芷容固然会有些锋芒毕露,从不掩饰自己的心机、手段、以及野心,但芷容只有在赵大人面前才会如此,因为赵大人你聪慧睿智、眼光敏锐,芷容即使隐藏了一时,也隐藏不了一世,终究会让赵大人发现真相,到了那个时候,赵大人恐怕就再也不会信任芷容了,但芷容却希望得到赵大人的信任,所以为了长远考虑,芷容又何必在赵大人面前伪装收敛?”

    顿了顿后,陈芷容神色间闪过了一丝不屑,道:“在芷容眼中,那位李姐姐固然很聪明,但也有些过度沉溺于小聪明之中了,她现在的伪装固然很妙,但陛下绝不是笨人,迟早都会发现她的根底,到了那个时候,她不仅救不了她的父亲,反而会将李家族人全都搭进入。”

    显然,在陈芷容的眼中,李佳敏的聪明也只是“小聪明”罢了,并不值得与自己相提并论。

    对于陈芷容的理论与暗示,赵俊臣不置可否,只是说道:“你与李姑娘之间既然相谈投机,那么不妨找机会提点她一下,毕竟你们二人关系不错。”

    其实,陈芷容对于李佳敏的看法,赵俊臣也十分赞同,同样认为李佳敏的伪装恐怕瞒不了德庆皇帝太长时间。

    但对于赵俊臣而言,李佳敏的存在还有许多可利用之处,所以赵俊臣也不想让李佳敏太早“露馅”。

    对于赵俊臣的想法,陈芷容也明白,所以很干脆的答应了。

    只是,答应之余,陈芷容话锋一转,突然说了一些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事情。

    “依芷容看来,这种有意识的伪装,并不难拆穿,因为总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根本瞒不过聪明人。而真正难以拆穿的伪装,却是那些连自己都被骗过的伪装,人心难测,有时候自己的真实心意隐藏太深,连自己也发现不了,明明心中有恨,却误将自己的怨恨视为爱意,反而一心一意的为自己所恨之人办事,根本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所以这种伪装也最是完美无缺,根本让人无法察觉……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若是有一天此人发现了自己的真实心意,那么她所产生的威胁也远非旁人可比……赵大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说完,不待赵俊臣回答,陈芷容已是起身告辞离开了。

    而赵俊臣并没有起身相送,只是静静的坐在书桌后面,面色深沉。

    显然,陈芷容最后这一番话,所针对的不是李佳敏,而是……方茹!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归乡”(上).

    ……

    ……

    在李代桃僵之前,曾经的那位赵俊臣仗着自己有德庆皇帝的庇护,嚣张跋扈、恣意妄为,办事的时候也从来都不知收敛,自然是留下了许多破绽,根本瞒不过有心人的追查。

    所以,陈芷容会知晓赵俊臣与方茹之间的过往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今,陈芷容的这一番暗示,也显然是因此而来。

    “怪不得……陈芷容这段日子以来处处针对方茹,却从不担心我的反感,原来她还有这么一番话等着我……恐怕,这些话她早就想对我说了吧?只是等到现在才终于找到机会,倒也有些耐心……”

    *

    只是,赵俊臣虽然很清楚陈芷容的真实心思,但陈芷容的这一番暗示,也确实影响了赵俊臣的思绪。

    这一夜,赵俊臣迟迟没有入睡,只是静静的坐在书房之中,并不断沉思着。

    方茹……究竟值不值得自己信任?她对自己的痴狂爱意,究竟是发自真心?还只是自我欺骗?又或者是两者混杂?

    赵俊臣很清楚,方茹看似精明坚强,甚至还有些泼辣,但她本质上只是一个外坚内柔的小女人,喜欢胡思乱想、有些敏感自卑,并且她所拥有的一切——生活伴侣、情感寄托、人生目标、身份地位等等——皆是因为赵俊臣而存在着,若是失去了赵俊臣,方茹也就会失去她所拥有的一切!

    但同时,方茹过往的悲惨境遇与赵俊臣大有关系——将她救出苦海的人是赵俊臣,但那处“苦海”本身也是赵俊臣所创造的——所以方茹也有着充分的理由怨恨赵俊臣。

    这样一来,方茹对赵俊臣的感情。可谓是十分复杂,既有爱、也有恨,既有依赖、也有隔阂,相互混杂,任谁也说不清楚。

    也许。就像陈芷容所暗示的那样,方茹对赵俊臣的痴狂爱意,只是自我催眠而已,她依旧怨恨着赵俊臣,只是将这些怨恨深埋心底、连她自己也没有发现,毕竟。方茹若是怨恨了赵俊臣,就意味着她将会一无所有……

    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对于赵俊臣而言,终究是一个隐患!

    所以,得到陈芷容的暗示之后。赵俊臣就不由开始沉思——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是不是太过于信任方茹了?自己的许多秘密计划,都有方茹的参与,若是有一天……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赵俊臣还是信任方茹的——毕竟,只要赵俊臣继续善待方茹,方茹心底深处的怨恨就不会爆发出来。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怨恨也会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

    只是,赵俊臣在信任方茹的同时。却并不信任自己!

    赵俊臣很清楚,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在沉浮宦海之余,性情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转变,渐渐变得冷漠、功利、多疑。

    现在,赵俊臣依然继续信任着方茹。但将来呢?随着赵俊臣越来越多疑、也越来越猜忌,是否还会继续信任方茹?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又该如何处置方茹这个“隐患”?

    事实上,听到陈芷容的暗示之后。有那么一瞬间,赵俊臣的脑中近乎本能的闪过了许多可怕念头,这些念头是如此的可怕,以至于连赵俊臣自己也吓了一跳。

    虽然,这些念头都被赵俊臣瞬间否决掉了,但那一瞬间,赵俊臣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可怕转变!

    所以,为了范防于未然,赵俊臣觉得自己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了。

    “为了方茹考虑,也为了自己将来不会成为孤家寡人,或许……自己的一些计划,不应该再让方茹继续参与了,她知晓的事情越多,威胁也就越大,我现在虽然还信任着她,但将来的事情……谁也不敢保证……”

    “当初,我的手下缺乏可靠人才,在迫不得已之下,才会让方茹参与了许多事情,但如今的情况已经有所转变,一些隐秘的事情再让方茹处理就不适合了……长远考虑的话,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她……”

    *

    沉思之间,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之间,时间已是深夜子时。

    许庆彦一直候在房间外面,见赵俊臣迟迟没有休息,不免有些担心赵俊臣的身体,反复犹豫之后,终于忍不住推门进入房间,向赵俊臣轻声提醒道:“少爷,已经是子时三刻了,你明天还要伴驾,还是早些休息为好。”

    此时,赵俊臣正在埋头写信,听到许庆彦的话后,不由微微一愣,抬头道:“哦?已经是子时三刻了?我光顾着考虑事情,竟是完全没有察觉……嗯,也确实该休息了。”

    说完,赵俊臣又执笔写了几个字,终于将这封信写完,然后将信纸装进信封里,并向许庆彦吩咐道:“这份密信,十分重要,你记得明天找可靠的人送到京城,交给詹善常詹大人,让詹大人按照密信里的吩咐办事。”

    这封密信,内容并不复杂,与赵俊臣之前写给方茹的那封密信一样,就是将李欣贪污案的详细情况、以及德庆皇帝打算将“巨额财产来历不明”设为一项罪名的事情告诉詹善常,并暗示詹善常将这些事情透漏给某些太子党官员。

    本来,这件事情,赵俊臣是打算交给方茹去办的,但因为之前的种种考虑,赵俊臣却又改变了主意,决定撇开方茹,将这件事情交给詹善常去处理。

    依照赵俊臣的想法,从今往后,方茹将只会负责情报收集与产业经营的工作,除此之外,赵俊臣的各种计划,就不会再让方茹参与了。

    …………

    淮安境内,有着许多知名景点,比如雷湖八景、洪泽湖、铁山寺等等。

    按理说,德庆皇帝应该在这里多游玩几日。

    然而,德庆皇帝驾临淮安的时候,时间已是三月二十四日,眼看着三月将尽,德庆皇帝为了实现自己“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愿望,却只在淮安停留了两天时间,除了明祖陵之外,其余景点只是走马观花的游览了一遍,然后就急匆匆的起驾离开了。

    而下一站,正是德庆皇帝这次南巡的第一个目的地——扬州!

    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除此之外,这里还是赵俊臣在这个世界的“家乡”。

    所以,赵俊臣这次伴驾前往扬州,也算是“锦衣还乡”了。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乡”(中).

    ……

    ……

    三月廿六,下午申时,南巡船队终于抵达了苏北运河南段,扬州已是遥遥在望。

    此时,运河之上、龙船之中,德庆皇帝站在船头,观赏着沿途风景,似乎是因为扬州已经不远的缘故,德庆皇帝的兴致颇高,原本已经看腻了的运河沿途景色,如今也盎然有趣了许多。

    至于赵俊臣,则候立在德庆皇帝身侧稍后,一边陪着德庆皇帝观赏风景,一边等候德庆皇帝的吩咐。

    “眼见着扬州临近,这路上的景色竟然也秀美了许多,管中窥豹之下,可见江南确实是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地方啊。”德庆皇帝悠然感慨道。

    德庆皇帝在感慨的时候,脸上带着一些微笑,不似寻常一般总是刻意保持着帝王威严,显然心情十分不错。

    赵俊臣却很清楚,德庆皇帝此时的心情之所以会如此舒畅,除了扬州临近的原因之外,其实还有李佳敏的关系。

    在两天之前,德庆皇帝下了一道圣旨,以“证据不足”为理由,不仅免去了李佳敏父亲李欣的牢狱之灾,甚至还私下里归还了李家被查抄的那些家产——这样一来,李佳敏对于德庆皇帝自然是感恩戴德,并且“愿意以一生相报”。然后,德庆皇帝也借此机会,向李佳敏公开了自己的身份,让“帝王救美”的好戏完美落幕,所以……接下来的发展也就可以想象了。

    据赵俊臣所知,这两天德庆皇帝都是在李佳敏的房间过夜的,并且每日离开的时候皆是一副舒畅尽兴的表情,就好似年轻了十岁一般。此外。德庆皇帝这两日先后赏赐了李佳敏许多件宫中御用珍品,显然李佳敏很会“伺候”德庆皇帝,德庆皇帝对于李佳敏的伺候也非常满意,并且极为宠爱。

    根据赵俊臣的推测,接下来李佳敏进入后宫、成为德庆皇帝宠妃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因为涉及到帝王隐私,所以赵俊臣对于这件事情一直假装不知,只是悄然将李佳敏平日里衣食住行的档次提高了许多,并且让陈芷容进一步与李佳敏交好,也算是提前投资了。

    正因为如此,对于德庆皇帝而言。既是扬州将近,又是美人入怀,可谓是好事连连,所以德庆皇帝自然是心情舒畅了。

    *

    此时,听到德庆皇帝的感慨。赵俊臣笑着答道:“陛下的江山广阔无疆,南北相距万里之遥,风景当然是大不相同,陛下您见惯了北国风光,如今再看到南方的山水,自然是别有一番风味。”

    德庆皇帝点了点头,道:“是啊,朕的江山太大了。东西南北、各有不同,可惜朕身为帝王,却总是受到各种规矩约束。根本没办法尽兴游览,平日里连京城都不能离开,更遑论其他了……说起来,若不是俊臣你,朕这次南巡也难以成行啊。”

    赵俊臣垂首道:“为陛下分忧,是臣的份内之事。这次南巡到目前为止还算顺利。若是陛下您愿意的话,大可以在江南多游玩些时日。如今四海升平、八方宁靖,陛下您好不容易南巡一次。也不必急着回京。”

    德庆皇帝再次点了点头,说道:“好一个份内之事,若是朝中百官都有你这般觉悟的话,朕也能省心许多。”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突然话锋一转,说道:“俊臣你一心为朕分忧,朕也要给你一些好处……朕知道扬州是你的老家,所以朕这次并没有派你提前去扬州打前站,反而让你留在朕的身边,就是想让俊臣你与朕一同抵达扬州,并陪着朕一同下船、接受扬州地方官员与乡绅耆老的迎接,趁机让扬州所有人看看你如今的圣眷与恩宠,也算是一个恩典,让你衣锦还乡吧。”

    赵俊臣一脸感动,仿佛快哭了出来一般,略有颤声的说道:“陛下您如此为臣考虑,臣既是惶恐、又是感激……”

    不得不说,赵俊臣沉浮宦海这么长时间,演技已是磨练了出来,此时他脸上的感动神情,任谁也挑不出瑕疵。

    而德庆皇帝轻轻一笑后,又挥手道:“不仅如此,朕知道你在扬州有许多亲族,到了扬州之后不免会有许多应酬……嗯,朕这次会在扬州停留七八日时间,行程并不仓促,所以朕也给你放一个长假,让你在这段时间里自由行动,就不必刻意陪朕了,若是朕有事找你,也会提前一日派人给你传旨,让你有时间准备。”

    顿了顿后,德庆皇帝又说道:“此外,朕当初给你的承诺依然有效。你可以在赵家挑选一些年轻子弟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名额不限,也可以在赵家之中挑选一位品貌不错的女子送入宫中,朕会给她一个位份,这些都算是给你的恩典,你在扬州这段时间也抓紧办好,不要耽搁了。”

    显然,赵俊臣在南巡期间的表现让德庆皇帝十分满意,所以德庆皇帝的恩典也是接连不断。

    事实上,德庆皇帝的这些提议,也非常符合赵俊臣的心意。

    赵俊臣难得来扬州一次,确实有不少事情要办,挑选赵家子弟进入国子监、选择合适的赵家女子进入后宫,并趁机整顿扬州赵家的风气等等,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赵俊臣提前派苏西卿来到扬州,除了让苏西卿帮着扬州赵家准备迎驾事宜之外,也是想利用苏西卿的人脉,在江南尤其是绍兴等地寻找一批有才干的师爷,为赵俊臣组建幕僚团队,这件事情十分重要,也需要赵俊臣亲自过问;还有,扬州是巨贾云集之地,是徽商的大本营之一,赵俊臣也想要借着这次机会拉拢收买徽商势力,为自己下一步计划奠定基础。

    这些事情,皆是十分重要、关系长远,也要耗费不少心思,若是赵俊臣办事之余,还需要在德庆皇帝身边伴驾,难免会分心劳神、顾此失彼,也难免会事倍功半、难达期望,所以就算是德庆皇帝不说,赵俊臣也会主动向德庆皇帝请假的。

    不过,如今德庆皇帝既然是主动开口了,赵俊臣心中暗喜之余,脸上却是一副为难的表情,缓缓道:“陛下,臣还是想陪在您身边、为您分忧,让其他人照顾陛下,臣不大放心……”

    德庆皇帝笑道:“朕知道你舍不得朕,但你难得回扬州老家一趟,总不能光顾着陪朕吧?放心好了,只是几天而已,不碍事的……更何况,你是扬州人,也熟悉扬州,等你忙完了自己亲族的事情,朕还是会找你伴驾、为朕当导游的。”

    赵俊臣叹息一声,道:“既然如此,臣遵旨就是了。”

    *

    接下来,德庆皇帝又兴致勃勃的与赵俊臣闲谈了一些关于扬州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赵俊臣虽然名义上是扬州人,但实际上对扬州并不熟悉,好在南巡前他曾专门读过一些相关书籍,所以也算是对答如流、不露破绽。

    没过多久,一名礼部官员来到两人身后,提醒道:“陛下,马上就要达到扬州了,扬州的地方官员与乡绅耆老皆是在扬州码头等着您的圣驾,还请您稍稍准备一下。”

    听到提醒,德庆皇帝与赵俊臣同时抬头眺望,只见河道尽头处,扬州码头已是遥遥可见,依照船队的速度,大约再有一炷香的时间就会到达。

    眼见扬州就要到了,德庆皇帝的眼中闪过了兴奋之色、兴致也愈加高涨,而赵俊臣则垂下了头,眼神不住波动着,满是谋划与深思。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三章 .“归乡”(下).

    ……

    ……

    就像礼部官员所禀报的那样,扬州境内的各界人士,此时齐聚在扬州码头,正恭候着德庆皇帝的驾临。

    天子驾临扬州,这不仅是一件的大事,更还蕴含着无数的机遇,不论是官员、百姓,又或者商贾、书生,若是能够抓住机会、获得帝王垂青,说不定就可以鲤鱼跃龙门,所得到的好处足以抵上数十年的辛苦经营。

    当然,德庆皇帝的身份太过于尊贵,寻常人等很难接近,但除了德庆皇帝之外,这次南巡还有不少重要人物伴驾,比如首辅周尚景、阁老沈常茂、户部尚书赵俊臣等等,在许多投机者眼中,这些人也都是很好的选择。

    所以,对于德庆皇帝驾临的事情,扬州各界皆是有些兴奋,在等待之余,也皆是议论纷纷,打探着周围人的想法与计划。

    不过,众人在议论的时候,所提及最多的人物,除了德庆皇帝之外,竟然不是首辅周尚景,也不是阁老沈常茂,而是户部侍郎赵俊臣!

    这除了赵俊臣本身就是扬州人士之外,也是因为赵俊臣前段时间主持了“四川盐务改革”的事情,并且引晋商入川、开发川盐,这件事到目前为止虽然还只是起步阶段,但它对于徽浙盐商的深远影响,却完全不可忽视。

    在南直隶的徽浙等地,巨贾富商们大都是以贩运私盐为主要的盈利手段,因为私盐的价格只有官盐一半的缘故,明朝的百姓们也大都是以购买私盐为主,所以徽浙盐商们也皆是赚的满钵满盆。

    然而。一旦川盐得到发开,那么官盐的产量就必然会大幅增长,价格也很可能会降低许多,到了那个时候,其他不说。徽浙盐商们至少会失去云贵、陕甘、山西等地的市场,甚至连湖广、两广等地的销售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盈利预计会下降三分之一左右。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从这方面来讲,徽浙盐商们是十分愤恨赵俊臣的。奈何赵俊臣的地位一直稳如泰山,又得到了晋商们的鼎力支持,这样一来,徽浙盐商们根本没办法影响到赵俊臣,而赵俊臣也完全不必担心徽浙盐商们的愤恨与报复。

    商人们都是现实生物。既然无法影响到赵俊臣,那就与赵俊臣合作吧,既然“川盐改革”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那就参与进去,或许还可以多少挽回一些损失——这就是徽浙盐商们的最终决定。

    当然,除了赵俊臣之外,徽浙盐商们也会极力争取德庆皇帝、首辅周尚景、阁老沈常茂等人的支持,不过赵俊臣身为户部尚书。而且“川盐改革”的事情也一直是赵俊臣在具体负责,所以对于徽浙商人而言,赵俊臣的存在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徽浙盐商们一直在讨论着这件事情,考虑着接下来应该如何讨好与收买赵俊臣、获取赵俊臣的支持,让徽浙商人们也参与到“川盐改革”的事务之中,最终从川盐中分一杯羹,也多少挽回一些损失。

    这大约就是徽浙商人们目前最关心的事情了。

    在扬州。各界人士或多或少都与徽浙盐商有关联,看到盐商们都在讨论着赵俊臣的事情。于是也皆是跟风,纷纷谈论着关于赵俊臣的种种传闻。这样一来,赵俊臣还未出现,但风头已然压过了首辅周尚景与阁老沈常茂等人。

    *

    作为扬州的乡绅代表,扬州赵家的家主赵德清此时也站在迎驾队伍之中,静静的等待着德庆皇帝的驾临。

    因为赵俊臣与赵德清的关系,扬州官府在安排迎驾事宜的时候,对于赵德清也格外的重视。

    此时,赵德清在迎驾队伍中的站位颇是靠前,位列第四排中间,站在赵德清前面的人除了朝廷官员之外,也只有几位致仕还乡的老臣、三位扬州境内的知名大儒、以及两位旧勋贵胄,由此可知这段时间以来赵德清在扬州境内的地位蹿升之快。

    要知道,若是没有赵俊臣的话,根本轮不上赵德清担任扬州的乡绅代表,更不要说站位如此靠前了。

    此时,赵德清站在迎驾队伍之中,感受着周围人的注目与尊重,不免有些得意洋洋。

    不过,得意之余,赵德清心中也有些犹豫与烦恼。

    让赵德清感到烦恼的,并不是其他人,正是赵俊臣派到扬州“辅佐”自己的那两位师爷——苏西卿与肖文轩!

    这两人自从来到扬州之后,仗着有赵俊臣撑腰,竟是反客为主,完全不给赵德清任何面子,指手画脚、屡屡干涉,不仅逼迫扬州赵家捐出一大笔银子修桥铺路、救济穷人,还强迫扬州赵家的族人们将近段时间“廉价购买”的一些田地全部归还原主,一时间扬州赵家内部到处是不满的声音。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赵德清也可以理解,毕竟德庆皇帝马上就要驾临了,一些门面功夫总是要做的,捐出去的银子总能赚回来、还回去的土地等德庆皇帝离开扬州之后也有办法再拿到手,看在赵俊臣的面子上,赵德清也不会多说什么,忍一忍就是了。

    然而,苏西卿与肖文轩二人插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连挑选赵家子弟进入国子监的事情竟然也要过问,并且亲自面试了每一位适龄的赵家子弟,完全不顾及赵德清以及赵家耆老们的意见——期间,赵德清曾想把自己的小儿子安排进入国子监,借机谋取一个好前程,然而苏西卿与肖文轩在面试了赵德清的小儿子之后,竟然说赵德清的小儿子“才学与品行皆是不足”,根本不应该占用国子监的名额!

    这样一来,不仅仅只是家族的利益,连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受到了损失,赵德清又如何可以容忍?

    在赵德清看来,苏西卿与肖文轩毕竟是外姓人,就算他们是赵俊臣的亲信,就算赵俊臣其实并不怎么待见扬州赵家,但赵家内部的事情,也绝不应该由这两个外姓人指手画脚!

    所以,此时的赵德清心中有些拿不定注意,不知道在赵俊臣出现之后,自己是不是应该在赵俊臣面前告苏西卿与肖文轩一状。

    而就在赵德清犹豫的时候,突然有一人来到赵德清的身后,向赵德清说道:“赵兄,我前几日的提议,您考虑的如何了?”

    听到询问声,赵德清不由一愣,转头一看,却见到一位身穿锦衣的富态老者站在自己身后,一双精明世故的眼睛不住的打量着自己。

    这位锦衣老者名叫林云璞,是扬州盐商总会的会长,不仅是财大气粗之辈,更是扬州盐商的魁首人物,与南直隶官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量极大。

    赵家在扬州虽然也是大族,但在赵俊臣出现之前,赵德清在扬州的地位却完全不能与林云璞相提并论,无论是财力还是人脉,都相差极远。

    不过,扬州赵家如今有了赵俊臣作为靠山,赵德清也终于可以与林云璞平起平坐了。

    事实上,就在两天之前,林云璞突然拜访了赵德清,并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提议——林云璞邀请赵德清加入扬州盐商总会,并帮助扬州赵家参与进入私盐生意,而赵德清所付出的代价,只是将林云璞引见给赵俊臣罢了。

    私盐生意有多大的油水,赵德清自然是十分清楚,当场就想要答应下来,然后却被苏西卿阻止了,按照苏西卿的说法,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赵德清应该征询赵俊臣的意见之后再做决定。

    因为苏西卿搬出了赵俊臣,所以赵德清也不免有些犹豫,对于林云璞的“好意提携”也迟迟无法回应——这也是赵德清讨厌苏西卿与肖文轩的另一个原因!

    此时,听到林云璞的询问,赵德清依然有些拿不定主意,不过他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说道:“林老板的邀请,赵某十分感激,只是赵某也知道盐商生意需要不少本金,更需要不少门路,然而这些赵某还没有准备好,所以……”

    听到赵德清的推搪,林云璞却十分的豪气,道:“关于这些,赵兄完全不必担心,林某手中还有一些闲钱,赵兄若是缺少本金,以咱们的交情完全可以周转一二,至于门路嘛……哈哈,更无须赵兄费心,林某的门路就是赵兄的门路,咱们一同做生意,又何必担心什么?”

    林云璞给的好处越来越大,赵德清原本就不坚定的心思也越来越动摇。

    最终,赵德清一咬牙,点头道:“既然如此,赵某就多谢林老板的提携了!还请林老板放心,等赵尚书来到扬州之后,我一定为你引见!”

    与此同时,赵德清也终于下定了决心——等赵俊臣来到扬州之后,他就抢先一步向赵俊臣告状,在赵俊臣面前打苏西卿与肖文轩二人的小报告——赵家的事情,终究还要赵家人自己做决定,否则诺大的好处就要拱手让人了!

    而就在赵德清下定决心的同时,迎驾队伍突然产生了一阵骚动,并有人大声呼喊道:“陛下的龙船到了!陛下的龙船到了!”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 .赵家祖宅(上).

    ……

    ……

    在万众瞩目之下,龙船缓缓停靠在扬州码头。

    然后,又在山呼万岁的声浪中,德庆皇帝率领着首辅周尚景、阁老沈常茂、以及户部尚书赵俊臣三人,缓缓踏上了扬州的土地。

    迎驾的流程早已经安排好了,所有人都好似提线木偶一般按着规矩行事,虽然庄严且隆重,但也是平淡无奇。

    然而,因为赵俊臣一直跟在德庆皇帝身后的缘故,这般情况落入一些有心人的眼中,却让平静的局势下产生了些许波澜。

    国人向来喜欢揣测,尤其是在官场之上,官员们的前后站位、名字排列、出场顺序,总是有着极大的讲究,一旦稍有变动,就会引来无数的猜测与议论。

    按道理来讲,德庆皇帝驾临扬州的时候,有资格跟在德庆皇帝身后、与德庆皇帝一同接受欢迎的朝廷官员,只有内阁里的几位阁老而已,但这一次赵俊臣竟然也加入了其中,并且与首辅周尚景、阁老沈常茂这样的核心重臣并肩齐行!

    这意味着什么?难道在德庆皇帝的心中,赵俊臣的地位已经不逊于几位内阁阁老了?

    赵俊臣是德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这件事每个人都听说过,但直到此时,看到德庆皇帝将赵俊臣带在身边,扬州各界才发现德庆皇帝对赵俊臣的宠信还要更胜传闻,远非寻常臣子可比,所以他们对于赵俊臣的重视也瞬间提高了许多。

    帝王的一举一动,总是影响深远、不可轻视。

    所以,这一次德庆皇帝将赵俊臣带在身旁、与赵俊臣一同下船。看似随意的安排,但它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恩宠。

    德庆皇帝并没有付出什么,但他的这般安排确实给予了赵俊臣极大的好处——至少,经此一事之后,日后赵俊臣与某些人接触。赵俊臣的底气会充足许多,而对方的底气也会削弱许多。

    比如说,原本有许多扬州盐商虽然打算收买赵俊臣,想要在“川盐改革”的事情上争取赵俊臣的支持,但他们未必真的看重赵俊臣,心中也存着“若是赵俊臣不好收买的话就绕开赵俊臣直接与德庆皇帝或者首辅周尚景接触”的想法。觉得自己若是得到了德庆皇帝或者首辅周尚景的支持,那么即使没有赵俊臣的门路也无所谓。

    但此时,扬州盐商们看到德庆皇帝对赵俊臣如此宠信之后,却纷纷抛弃了侥幸念头,对赵俊臣的重视也顿时提升了一个档次。

    从这方面来讲。德庆皇帝在有意无意之间,为赵俊臣在江南的计划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

    当然,赵俊臣事后会不会感念德庆皇帝的恩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经过了一番礼仪流程之后,德庆皇帝向扬州知府询问了扬州近况,向扬州各界发表了一些训示,并稍稍认识了几位扬州各界的代表人物之后,迎驾仪式就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德庆皇帝乘上了御驾马车,前往扬州的临时行宫。

    而赵俊臣因为得到德庆皇帝的恩准,可以放假一段时间的缘故。并没有继续伴驾随行,反而找到了赵德清,然后与赵德清一同乘坐马车,低调的离开了扬州城,前往扬州城郊外的赵家祖宅。

    在那里,赵俊臣有许多事情需要查探与安排。

    赵德清在迎驾过程中。也见到了德庆皇帝对赵俊臣的宠信,也为此而十分兴奋。对赵俊臣更是不断的恭维与讨好,但赵俊臣坐上马车之后并没有与赵德清客套什么。而是直接向赵德清询问扬州赵家这段时间以来的准备情况。

    因为赵俊臣提前将苏西卿与肖文轩二人派往扬州的缘故,所以赵德清对于赵俊臣的询问不敢有丝毫隐瞒,连忙将赵家这段时间以来的准备情况一五一十的向赵俊臣详细叙述了一遍。

    只是,有许多事——比如捐钱博取名声,再比如将赵家强取豪夺的土地归还原主等等——明明皆是缘自于苏西卿与肖文轩的建议与“逼迫”,但赵德清此时在叙述的时候,却是将这些事情的功劳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表现出一幅劳苦功高、觉悟极高、牺牲很大的样子。

    显然,赵德清这是想要借机扭转赵俊臣对扬州赵家的不佳印象。

    赵俊臣也知道,赵德清的这番叙述必然会有不尽不实之处,但赵俊臣并没有揭穿,毕竟这只是初步摸底罢了,进一步的详情赵俊臣还是要找苏西卿与肖文轩询问的。

    相比较扬州赵家的这些不堪造就的“亲戚”,赵俊臣还是更相信苏西卿与肖文轩这两位知根知底的赵府师爷。

    所以,听完赵德清的叙述后,赵俊臣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问道:“我前些日子,派了两位府里的师爷来扬州帮你,一位叫苏西卿,一位叫肖文轩,他们目前在哪里?我怎么没见到他们?”

    赵德清答道:“今天在码头迎驾的人,都是经过扬州府衙认真挑选的,为了保证一切顺利,除了迎驾的各界人士之外,其余的闲杂人等皆是不能靠近,而苏师爷与肖师爷两位也同样如此,所以我就劝他们在赵家祖宅候着,等赵大人您回到祖宅的时候,就能见到他们了。”

    赵俊臣点了点头,原本打算就这样停止谈话,准备独自思考一些事情。

    然而,没想到赵德清犹豫了片刻后,突然开始向赵俊臣诉苦起来。

    说是诉苦,其实就是告状,打苏西卿与肖文轩的小报告。

    什么苏西卿与肖文轩二人看不起赵家啦、欺辱赵家子弟啦、拿着鸡毛当令箭啦、尽是帮倒忙添乱啦,甚至是心怀叵测、欺上瞒下、对赵俊臣不忠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根据赵德清的说法,若是没有苏西卿与肖文轩的扯后腿,扬州赵家完全可以准备的更好更充足,而苏西卿与肖文轩身为外姓人,也与赵俊臣不是一条心,或许另有所图,而且赵俊臣如今已是重归赵家,所以这两人看不起扬州赵家就是看不起赵俊臣,所以赵俊臣应该严惩他们。

    静静的听完了赵德清的抱怨,赵俊臣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深深的看了赵德清一眼后,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赵德清原本还想要说些什么,但他见到赵俊臣这般态度之后,心中不知为何突然出现了一些忐忑,剩下的话语与牢骚也就重新咽回肚子里了。

    而马车车厢内,也终于重归安静了。

    *

    终于,当天色将晚的时候,马车终于来到了赵家祖宅。

    在赵德清口中应该得到严惩的苏西卿与肖文轩二人,此时已是在赵家祖宅外等候赵俊臣多时了。

    当初扬州赵家将赵俊臣的母亲赶出宗族,也因此影响了赵俊臣的一生,如今赵俊臣重新回到赵家祖宅,按理说心中应该有些感慨。

    然而,赵俊臣这个人早已经“李代桃僵”了,此时的赵俊臣来到赵家祖宅,却并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事实上,赵俊臣对扬州赵家没人太多的感情,赵家祖宅在他眼中也是与客栈外宅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只是一处暂时歇脚的地方罢了。

    所以,来到赵家祖宅之后,赵俊臣下了马车,脚步并没有丝毫的停顿,也没有认真打量赵家祖宅究竟是什么模样,只是见了见扬州赵家的一些主要人物之后,就来到了赵家为自己准备的房间,并唤来了苏西卿与肖文轩二人,再次询问扬州赵家这段时间的准备情况。

    对于赵俊臣的询问,苏西卿与肖文轩也是一五一十的详尽回答了,内容与赵德清的回答大致相同,只是在苏西卿与肖文轩的口中,欺上瞒下、狐假虎威的人变成了扬州赵家的上下人等,若不是苏西卿与肖文轩一直在尽力矫正,如今扬州赵家的准备事宜根本不可以完成。

    然后,苏西卿与肖文轩二人对视一眼后,最终由肖文轩向着赵俊臣躬身建议道:“赵大人,我等为您的将来长远考虑,却是建议赵大人您设法更换赵家家主……那个赵德清目光短浅、见利忘义,绝不是一个好的家主人选!”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 .赵家祖宅(下).祝福天津!

    ……

    ……

    听到肖文轩突然提出的建议,赵俊臣先是微微一愣,然后轻轻的笑了。

    先是赵德清在马车上抱怨苏西卿与肖文轩这二人心怀不轨、欺下瞒上,建议赵俊臣严惩苏、肖二人;如今,又是苏西卿与肖文轩批评赵德清目光短浅、见利忘义,希望赵俊臣设法撤换掉赵德清的赵家家主位置……

    看起来,这段时间以来,双方相处并不愉快,却是在赵俊臣面前杠上了。

    在赵俊臣的心里,相比较不成器的扬州赵家,他还是更愿意相信知根知底的苏西卿与肖文轩,而且也比较赞同苏西卿与肖文轩二人对于赵德清的判断。

    不过,信任只是相对的,怀疑却是绝对的,赵俊臣虽然更愿意信任苏、肖二人,但也不会盲目的听信他们的建议。

    所以,赵俊臣轻轻一笑后,却是神色平静的问道:“哦?你们这么看不上赵德清?好吧,详细说一说你们的理由。”

    这一次,则是由苏西卿当先开口,道:“大人,如今您已是与扬州赵家和解了,并且马上就要认祖归宗,这样一来,您与扬州赵家今后将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您的荣耀就是扬州赵家的荣耀,而扬州赵家招惹的麻烦,也就是大人您的麻烦,这样一来,扬州赵家的家主人选,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即使不是睿智多谋之辈,但至少也应该是一位性格稳重、明白利害关系的人,否则,扬州赵家不仅不能为大人您提供帮助。将来还会带来无数的麻烦不谈,更会成为大人的破绽,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大人您的政敌利用,捅出一个天大的窟窿,到了那个时候。却是不好收场了。”

    苏西卿的话语刚落,肖文轩已是接口道:“而赵德清此人的性格,大人您也有些了解,我们说他目光短浅、见利忘义,绝对没有任何的夸张,由这样的人执掌扬州赵家。绝非大人您的福气,反而会是一个极大的麻烦。”

    苏西卿又说道:“当初,赵德清来京城拜访大人的时候,大人您已是刻意叮嘱过了,让他这段时间不可妄自生事、要捐钱捐物营造善名、要认真挑选进入国子监的赵家子弟人选。当时他也一一答应了,然而等他回到扬州之后,却是利益熏心,将大人您的吩咐全部忘干净了,这段时间以来,他不仅没有低调办事、营造善名,反而仗着大人您的撑腰,到处欺压良善、强取豪夺。至于进入国子监的人选,他更是任人唯亲,在赵家子弟之中。谁与他关系亲近他就选谁,完全不管这些子弟的才能品德……”

    说到这里,苏西卿摇头苦笑,道:“大人,若不是您有先见之明,将我与肖公子派到扬州来。如今这扬州赵家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乱子。”

    肖文轩再次接口道:“是啊,大人。前些日子。扬州的盐商总会会长林云璞有意借助扬州赵家与您拉些关系,所以拜访了赵德清。并且还提出愿意与赵德清一同营办私盐生意……当时,那赵德清眼中只盯着私盐的利润,完全不考虑后果,当场就要答应下来,若不是我与苏师爷急忙阻拦,如今这赵德清恐怕已经是盐商总会的成员了。”

    苏西卿也是连连摇头,说道:“大人,朝廷对待盐商的态度您也是知道的,就与养猪一般,只等养肥了就宰,所以徽浙盐商虽然皆是赚的钵满盆满,身家比国库还富裕,但从未有哪个盐商长久过,大都是一代而亡。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朝中也有潜规则,官员与官员家属绝不可插手私盐生意,向盐商索贿可以,但亲手经营私盐生意却绝不可行……然而赵德清竟是连这个道理也看不明白,即使我与肖公子向他详细解释,他也是一副不大情愿的模样。”

    肖文轩叹息道:“依学生看来,这赵德清自从傍上赵大人您这颗参天大树之后,就已是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只觉得有了大人您的撑腰,就什么都不怕了。但也正因为如此,赵德清他迟早都会招惹出大麻烦,所以他绝不能再担任赵家家主了。”

    ……

    听着苏西卿与肖文轩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详细解释,接连不断的理由、绵绵不绝的叙述,赵俊臣苦笑着摇了摇头。

    看来,苏西卿与肖文轩确实是十分不满赵德清的所作所为,否则也不会一口气讲出这么多理由。

    不过,苏西卿与肖文轩列举的各种理由也确实有道理,所以赵俊臣也就信了他们,只是沉吟片刻后,问道:“我对扬州赵家的内部情况并不熟悉,不过你们来到这里也有一段时间了,应该有些了解……既然你们说赵德清不适合担任赵家家主之位,那么又有谁合适?”

    肖文轩与苏西卿对视一眼后,齐声说道:“赵德清的亲弟赵德顺,是合适的人选。”

    当初,赵德清来京城中拜访赵俊臣的时候,也带着赵德顺同行,与赵俊臣有过一面之缘,所以赵俊臣对于赵德顺也有些印象,记得这个赵德顺是赵德清的智囊,话语不多,但性子稳重,还拥有着举人的功名。

    不过,赵俊臣对于赵德顺的了解,也仅止于此,所以想了一会儿后,又问道:“理由是什么?”

    这一次,一向是态度一致的苏西卿与肖文轩,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肖文轩说道:“与赵德清的性格相反,赵德顺性子沉稳,识大体、知进退,并且他并不赞同赵德清这段时间以来的所作所为,若是由他担任赵家家主,是绝不会给赵大人您添麻烦的。”

    苏西卿则是说道:“属下推荐赵德顺,一来是赵德顺此人在赵家之中颇有声望,地位仅次于赵德清,由他接任家主的位置,并不会引起太多的波澜与反弹,二来是因为赵德顺的性子有些软弱,容易控制,在赵德清担任家主的时候,他虽然不赞同赵德清的一些作为,但也是尽心尽力的辅佐赵德清,想必等他成为了赵家家主之后,也会尽心尽力的按照大人您的吩咐办事,不会似赵德清一般欺下瞒上、妄自生事。”

    听到苏西卿与肖文轩各自的理由之后,赵俊臣不由又是一笑。

    肖文轩这段时间以来一直跟着苏西卿办事,确实成长了许多,渐渐有些幕僚样子了。

    不过,与苏西卿这位老牌师爷相比,肖文轩终究还是差了一些,还需要再磨练磨练。

    ……

    ……

    ps:祝福天津!祝福天津!祝福天津!愿天津各位合家安康!(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 .考察(上).

    ……

    ……

    肖文轩年纪不大、有才华、有想法,最难得的是,肖文轩虽然寒窗苦读多年,但并没有受到儒家的种种条框约束,所以赵俊臣对他的寄望也非常高,认为肖文轩若是培养得当的话,将来一定会成为自己幕僚团队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独当一面也说不定。

    然而,璞玉需要雕琢,人才也需要历练,赵俊臣这次派肖文轩与苏西卿二人前来扬州办事,也是存着借机磨练肖文轩的想法。

    如今看来,肖文轩经历了一些磨练之后,确实成长了不少,但是与苏西卿这位老牌师爷相比,终究还是差了一些。

    在两人的回答之中,这种差距体现的非常明显——两人的选择虽然都是赵德顺,但肖文轩只看到了赵德顺的性格能力,而苏西卿的眼光却要长远许多,不仅考虑了扬州赵家的稳定,更还考虑到了赵德顺将来的可控性。

    对此,赵俊臣并没有感到失望,因为赵俊臣很清楚,人才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肖文轩如今虽然还不如苏西卿,但他的上限却要比苏西卿高许多,接下来只需要慢慢培养就好。

    至少,如今的肖文轩已经从一个稚嫩自我的书生,渐渐转变为一位多谋理智的幕僚了。

    不过,赵俊臣也暗暗下定了决心,决定接下来应该派肖文轩单独去办些事情了,老是让肖文轩跟着苏西卿学习,那么只会让肖文轩渐渐养成依赖苏西卿的习惯——今天肖文轩在回答赵俊臣询问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的等待苏西卿先行表态。然后再根据苏西卿的表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情况若是继续下去的话,那么肖文轩在将来充其量只会是一个强化版的苏西卿罢了?——而赵俊臣需要的,则是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肖文轩。

    赵俊臣的控制欲很强,但赵俊臣也明白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的道理。所以赵俊臣并不希望自己将来的幕僚团队只有一种声音、一个想法。

    *

    关于肖文轩的种种想法,在赵俊臣的脑中只是一闪而过。

    但赵俊臣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甚至没有继续在赵家家主的人选问题上继续纠缠——赵德顺究竟合不合适,还需要赵俊臣亲亲验证一番,而苏西卿与肖文轩的建议,终究只是建议而已。

    “你们的建议很好。我会认真考虑的。”赵俊臣点了点头后,却又话锋一转,问道:“对了,从扬州赵家中挑选子弟进入国子监的事情,你们办的如何了?可有找到一些合适的人选?”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苏西卿与肖文轩皆是露出了为难的神色,相互对视一眼后,由肖文轩解释道:“赵大人,扬州赵家一向是以田地土产为立族基础,虽然是扬州有数的大地主,财势不错、族人也不少,但毕竟不是书香世家,所以年轻子弟的学识、品相也大都寻常。有资格进入国子监的,更是寥寥无几。这几日我与苏师爷面试了赵家所有子弟,包括所有的赵家非嫡系远亲。但也只找到了八九位勉强有资格进入国子监的赵家子弟。”

    这次,德庆皇帝为了笼络赵俊臣,赐予赵家的国子监名额并没有限定数量,理论上赵俊臣完全可以将赵家所有的适龄子弟全部塞入国子监中,然后再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这些赵家子弟安排进入仕途。

    当然,这般做法太过于明目张胆了。也容易引来非议,所以赵俊臣并不会这般过份。按照赵俊臣最初的计划,他只会挑选十几二十位赵家子弟进入国子监之中中。然后再从中挑选几人安排进入仕途、着重培养,

    然而,让赵俊臣没想到的是,在赵家之中,甚至包括赵家的外亲远房在内,适合的人选竟然还不足十人,这个数字连赵俊臣的最低期望都远远没有达到。

    所以,听到肖文轩的介绍后,赵俊臣神色有些凝滞,虽然并没有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但也没有流露出太多的赞同神色。

    见赵俊臣这般模样,肖文轩又连忙解释道:“大人,我也知道这个数字实在太少了,但我在选拔期间,确实已经一而再的放宽标准了,只是赵家子弟之中,性格跋扈、不学无术的人有很多,但善学成器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大人您也知道,我朝能进入国子监的监生,除了一些官员子弟之外,大都是各地学监推荐的年轻才俊,若是您将那些不成器的赵家子弟安排进入国子监中,会惹人笑话与非议不说,那些不成器的赵家子弟若是仗着您的庇护四处与人冲突,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对您实在是有害无益……”

    另一边,苏西卿也点头帮口道:“是啊,大人,我与肖公子确实已经将选拔标准降到最低了,毕竟,能够进入国子监的赵家子弟,就算不是精通四书五经,但至少也应该熟读《论语》吧?就算不是翩翩佳公子,但至少也应该性子稳重吧?奈何在扬州赵家之中,连符合这点标准的人也少之又少,我与肖公子能够选出九人,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听到这两人的解释,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

    扬州赵家,确实是有些太不成器了。

    叹息之后,赵俊臣说道:“我也知道,赵家的家教与家风,确实是有些不堪……放心吧,我还分得清轻重利弊,这次进入国子监的赵家子弟贵精不贵多,毕竟我是想培养出一批可靠的家族帮手,而不是想给自己制造麻烦……嗯,你们将这九个人的名单交给我,我接下来要亲自考核一下他们。”

    对此,苏西卿与肖文轩早有准备,马上拿出了名单,并呈给了赵俊臣,里面标注着九位赵家子弟的名字与来历。

    赵俊臣接过名单之后,粗略看了一眼,却发现名单之中,真正姓“赵”的子弟只有五人,而剩下的四位外姓子弟应该就是赵家的旁支与外亲了。

    之前,在马车上,赵家家主赵德清也同样交给了赵俊臣一份推荐名单,名单中足足有二十一人之多,其中有十九人姓“赵”,并且大都是赵德清与几位赵家耆老的直系儿孙。

    想到这两份名单的差别,赵俊臣暗暗摇头,心中也觉得赵德清确实不适合再担任赵家家主的位置了,上一次见面的时候,赵德清的表现还算是不错,但这些日子以来,赵德清似乎已经被赵俊臣带来的种种利益蒙蔽了眼睛,忘记了利弊轻重,让这样的人继续带领扬州赵家,绝不是一件好事。

    暗思之间,赵俊臣将名单放在手边,问道:“这九位赵家子弟之中,可有稍稍出众、值得我着重培养的人?”

    “有三人还算不错。”肖文轩答道:“一位是赵轩同,这个人的学识极佳,即使不进入国子监,将来考取一个举人功名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在九人之中,他的学问是最好的,只是读书多了,不免有些迂腐,处事不甚灵活。另一人则是张知远,出身于赵家外亲,学识虽然远不如赵轩同,但也算是勉强合格,并且心思机敏、颇有急智,若是培养得当的话,将来未必不能成事。”

    另一边,苏西卿又补充道:“还有一人,则是赵德顺的儿子赵轩文,此人的学识仅次于赵轩同,却不似赵轩同一般迂腐,在接人待物之际颇有大家风范,可谓是赵家年轻子弟的魁首人物,我之前推荐赵德顺担任赵家家主,其实也有看重赵轩文的原因。”

    “听你们这么说,还算不错,看来在扬州赵家之中,终究还是有一些人才的。”赵俊臣的面色稍缓。

    然后,赵俊臣再次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对我而言,推荐赵家子弟进入国子监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十分紧要,真正重要的,还是在赵家的适龄女子之中挑选一位安排入宫的事情,这件事情关系到我许多的后续安排,必须要慎重选择。”

    说到这里,赵俊臣的表情也认真了许多,问道:“关于这件事情,你们心中可有什么人选?”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肖文轩与苏西卿再次对视了一眼,表情竟是比之前还要更加为难。

    ……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考察(中).

    ……

    ……

    虽然,肖文轩与苏西卿并不了解赵俊臣的全盘谋划,但他们身为赵俊臣的府中幕僚,却也知道赵俊臣的计划与心思之中的一小部分。

    比如,这次赵俊臣打算送入宫中的赵家女子,并不是一人,而是两人!

    这两位赵家女子,分别是一明一暗。在明面上的,自然是入宫成为妃嫔的赵家女子。但在暗中,另一位赵家女子则会隐瞒身份,成为前者的陪同丫鬟,一同入宫。

    毕竟,德庆皇帝这次招选赵家女子入宫,只是一种笼络手段罢了,但与此同时,德庆皇帝也必然会心生防范,绝不会让赵家女子怀上龙种的!

    然而,对于赵家女子身边的陪同丫鬟,德庆皇帝就未必会严加防范了……

    而赵俊臣的现阶段计划,就是利用这次机会,设法让隐藏在暗中的赵家女子怀上龙种、诞下皇子——这个环节虽然并非是赵俊臣各项计划的关键之处,但它一旦实现了,对于赵俊臣的各项计划而言,无疑会是大有裨益。

    所以,对于那位将要入宫成为嫔妃的赵家女子,赵俊臣并不是十分在意,在赵俊臣看来,这个人选只要模样足够漂亮、并且会讨人欢心就可以了,她身边的陪同丫鬟才是赵俊臣计划中的重点。

    此时,赵俊臣所询问的,自然是前者的人选。

    没想到,苏西卿与肖文轩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竟是面面相觑、表情迟疑,在赵俊臣眼中并不是很重要的人选。竟是让他们二人感到十分为难。

    *

    肖文轩与苏西卿十分清楚赵俊臣的想法,但他们毕竟是文人出身,思想难免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心中对于封建皇权充满了敬畏。

    挑选一位赵家适龄女子送入宫中、成为妃嫔、伺候德庆皇帝,这个人选赵俊臣虽然并不是十分在意。但毕竟关系到了皇帝,肖文轩与苏西卿自然是十分看重,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所以,他们在挑选的时候,制定的标准也是极高。

    依照肖文轩与苏西卿的想法,能够成为后宫妃嫔的女人。就算不是仪态万方、蕙质兰心的佳人,但至少也应该是一位美貌如花、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吧?

    然而,在肖文轩与苏西卿看来,在赵家的所有适龄女子之中,连这般条件都没有人可以达到。

    *

    此时。见肖文轩与苏西卿的神色颇是为难,赵俊臣不由眉头一皱,问道:“怎么?难道在扬州赵家之中,连一位可以送入后宫、伺候皇上的适龄女子都挑不出来?”

    苏西卿先是犹豫了一下,然后答道:“大人,您也知道,这件事情实在是非同小可,我等在筛选之际。也不好降低要求。毕竟,伴君如伴虎,后宫的形势也是非常复杂。有数不尽的明争暗斗,这位入宫成为妃嫔的赵家女子,虽然只是一个掩护,但她不仅要才貌双全,更还要机敏多智,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伺候好皇上,并且从容的应对后宫争斗。对大人您也是大有裨益……”

    另一边,肖文轩亦是说道:“然而。赵家的这些适龄女子,或是性子骄纵了些,或是相貌寻常了些,又或是为人太过于木讷老实了,将这些女子送入宫中,恐怕对于大人您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降低大人您的圣眷,实在是有害无益……这些日子以来,我与苏师爷一直在认真的考察筛选,但确实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听到苏西卿与肖文轩的描述,赵俊臣终于明白了问题的关键——并非是赵家没有合适人选,而是苏西卿与肖文轩太过于敬畏皇权,所以选拔标准定的太高了。

    于是,赵俊臣笑道:“你们把这件事看的太复杂了,根本不必这么慎重,陛下之所以会在赵家中挑选适龄女子入宫,说根到底,只是一种笼络我的手段罢了,相比较后宫,陛下更重视前朝,所以只要我在庙堂中屹立不倒,进入后宫的赵家女子就根本不必担心伴君如伴虎、又或者后宫争斗的问题……反之,只要我倒台了,进宫的赵家女子在后宫中也就没有立足之处了……所以,这位赵家女子的要求也不必太高,只要容貌足够漂亮、并且懂得讨好皇帝就可以了。”

    听到赵俊臣的解释,苏西卿迟疑了一下后,终于说道:“若是如此的话,倒是有一位赵家女子十分符合要求,此女名叫赵颖儿,是赵家一位耆老的孙女,不仅美貌如花、娇媚迷人,并且能言善道、擅长察言观色,很能讨人欢心,当初我与肖公子在考察她的时候,她也知道我们在大人您面前有举荐之权,所以她对我们两人也是刻意讨好,在她的曲意逢迎之下,虽然我与肖公子对她的最初印象十分不佳,却也没法给她难堪。”

    赵俊臣眉头一扬,问道:“哦?听你们这么说,此女倒是一个入宫的好人选,怎么你们刚才不仅没有推荐她,反而露出了为难神色?还有,你们对她的最初印象十分不佳,又是怎么一回事?”

    肖文轩苦笑道:“大人,这与另一位女子有关,此女名叫张招娣,是赵家的远房外亲,根据我与苏师爷的观察,她的气质、相貌、性格,正是担任‘陪同丫鬟’这一角色的最佳人选。然而,张招娣与赵颖儿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曾经有过激烈的冲突……准确的讲,是赵颖儿曾经狠狠的欺辱过张招娣。”

    说着,肖文轩就将赵颖儿当初欺辱张招娣的事情向赵俊臣详细的讲诉了一遍。

    等肖文轩讲完,苏西卿接口道:“大人,我等也知道,相比较要入宫成为妃嫔的赵家女子,隐藏在暗中的‘陪同丫鬟’才是您计划之中的关键所在。而赵颖儿与张招娣的过往冲突,却让她们二人不适合一同入宫,否则的话,大人您的计划也就存在了隐患,很容易出现变数。”

    顿了顿后,苏西卿又说道:“此外,赵颖儿虽然在我与肖公子面前表现的十分乖巧,但她私下里欺辱张招娣的作为,却足以说明此女是一个唯利是图、心口不一的人,并且性子骄纵、心胸狭隘,表面上光鲜亮丽,内里却满是恶毒,这样的女子进入宫中,对于大人您而言恐怕不是一件好事,而且也不好控制,所以我与肖公子都不认为她是一个好人选。”

    听到苏、肖二人的解释之后,赵俊臣眼中闪过思索的神色。

    片刻后,赵俊臣若有所思道:“或许,她们二人的过往冲突,也并非是一件坏事,若是将来利用得当的话……罢了,一切等我明天亲自考察过再说吧。”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考察(下).

    readx;……

    ……

    接着,赵俊臣又询问了苏西卿与肖文轩几个问题之后,见窗外天色已是渐渐昏暗,就让他们离开了。

    车马劳顿之下,赵俊臣此时也觉得有些疲惫了,虽然还想要考虑一些问题,却又感到精力不济,便也不再勉强,就在扬州赵家为他安排的房间里睡下了。

    等到了第二天早晨,赵俊臣刚刚起床,却发现以赵德清为首,扬州赵家的一众核心人物已是在房间外等待自己多时了。

    & ;见到赵俊臣之后,这些人自然是好话与恭维声不断,说是想“恭听赵大人的教诲”,但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却是在征求赵俊臣的同意,想为赵俊臣认祖归宗的事情举办一场规模浩大的仪式,并邀请扬州以及扬州左近的所有重要人物观礼,共同见证赵俊臣回归扬州赵家的重要时刻。

    对于扬州赵家这些人心思?钥〕甲匀磺宄?br/>

    他们无非是想要借着这场仪式,进一步宣扬赵俊臣是扬州赵家之人的事情,并且进一步的扩张扬州赵家的影响力,再借着赵俊臣的权势结交一些他们平日里根本无法攀附的权贵,以及威胁扬州赵家的敌对势力,接下来扬州赵家所能够获得的好处,自然是不用多提。

    不过,虽然很清楚扬州赵家的心思,但赵俊臣考虑了一下后,却并没有直接拒绝,反而问道:“我这次认祖归宗,只是赵家内部的事情,为此专门举办一场规模浩大的仪式。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听赵俊臣并没有直接拒绝,赵德清眼神一亮。觉得有戏,连忙说道:“以大人您如今在朝中的权势地位。认祖归宗这么大的事情,专门举办一场仪式绝不过份……更何况,如今不仅仅是我赵家想举办这场仪式,扬州各界对于这场仪式也皆是翘首以盼,毕竟大人您是我扬州的骄傲与表率,扬州各界也想要借着这次机会结识大人……我明白大人您一向行事低调,但这是我赵家以及扬州各界的共同夙愿,还望大人您能够成全。”

    赵俊臣不由失笑,没想到赵德清竟是找了这么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且叙述的时候竟是一点也没有脸红。

    不过,这般冠冕堂皇的理由,却也暗暗符合了赵俊臣的心意。

    赵俊臣这次来到扬州,确实想要暗中联结一些扬州境内的重要势力,比如徽浙商人、又比如一些影响力犹在的致仕老臣,这些势力都有赵俊臣需要借重的地方。

    然而,德庆皇帝、首辅周尚景、阁老沈常茂等人目前就在扬州城内,赵俊臣若是与这些势力联系,无论是明是暗。都很难瞒过他们的眼睛,而且赵俊臣的这些动作一旦传扬出去,也势必会引来各方猜忌,到时候更是会产生许多变数。

    如今。赵德清的这番提议,虽然是出自私心,却也正好给了赵俊臣一个理由。可以让赵俊臣正大光明的与扬州各方势力联系。

    所以,赵俊臣假装沉吟片刻后。终于说道:“既然如此,一切就任凭你安排了。”

    “多谢大人成全!我等一定准备万全。绝不让大人您失望的。”

    得到赵俊臣准许之后,赵德清不由大喜过望——经过之前得接触,赵德清一直觉得赵俊臣是一个收敛低调ahref='//16711/10396439/'>立场岫u娜耍??镏菡约艺獯胃叩餍惺拢?2环?险钥〕家还嵋岳吹男惺伦荚颍??菊缘虑寤棺急噶诵矶嗨荡谴蛩阌美此捣?钥〕迹?疵幌氲秸钥〕颊饷醇虻ゾ痛鹩a恕br/>

    似乎,赵俊臣要比自己想象中好糊弄一些?

    然而,赵德清的好心情,也只是持续了短短片刻时候,赵俊臣接下来的一番话,顿时将赵德清的心情打入深渊。

    只听赵俊臣突然问道。“我听说,在赵家祖宅之内,还有一处赵家学堂,而赵家的适龄男子也大都在学堂内读书学习?”

    “回大人的话,正是如此,这赵家学堂是我在二十年前所创建的,并且聘请了名师教授,赵家九族内的适龄男子,都可以在学堂内无偿的读书识字。”赵德清有些得意的说道。

    赵家学堂,也算是赵德清担任家主期间的一项“显赫政绩”了。

    当初,赵德清之所以会创立赵家学堂,本质上还是为了摆脱扬州赵家的“土财主”形象,让扬州赵家从“土财主”向着“书香门第”方向转变,这样一来,赵德清今后在扬州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可惜,赵德清对于赵家子弟——尤其是赵家嫡系子弟——的管教一向宽松放纵,缺乏鞭策之下,绝大部分赵家子弟也完全不能适应寒窗苦读的枯燥烦累,所以赵家学堂虽然创建了近二十年,却迟迟不见成效,书香世家的影子没见到,赵家子弟们反倒是多了一处聚众玩乐得场所。

    关于这些情况,肖文轩与苏西卿已是向赵俊臣汇报过了,赵俊臣也是心知肚明,此时听到赵德清的自夸,则是笑道:“原来如此,竟是供赵家九族之内的子弟无偿读书,家主的这份胸襟与公正,着实令人钦佩……想来,这份胸襟与公正,也正是你可以担任家主的原因所在了。”

    得到赵俊臣的夸赞,赵德清愈是有些得意,一时间也没有多想,便顺着赵俊臣的话题说道:“这是自然,正如大人您所说,若是没有相匹配的胸襟与公正,我又如何敢担任赵家这般大族的家主?”

    听赵德清得意之余,却是不知不觉的陷入了自己所设下的陷阱,赵俊臣不由轻轻一笑,道:“既然如此,咱们不妨就一同前去赵家学堂看看吧……对了,昨日你向我提供了一份国子监的推荐名单,里面皆是赵家的适龄男子,这次去赵家学堂,我也正好可ahref='//16711/10627420/'>考察幌滤?堑难?队肴似贰??比唬?也2皇腔骋杉抑鞯耐萍觯?皇俏蚁胍?没?私庖幌抡约夷昵岵趴∶堑哪芰Π樟耍?蚁嘈牛?约抑鞯男亟笥牍???蛭彝萍龅恼约易拥鼙厝皇怯姓娌攀笛y模?裨颉??br/>

    话到一半,赵俊臣并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冲着赵德清微微一笑,然后就让人领路,当先向着赵家学堂的方向走去了。

    经过肖文轩与苏西卿的建议,赵俊臣考虑了一下,也觉得赵家家主的人选还是替换一下比较稳妥。

    而这次赵俊臣前往赵家学堂考察,既是为了在赵家适龄男子之中挑选进入国子监的适合人选,也是为更换赵家家主的事情埋下伏笔。

    另一边,听到赵俊臣的暗示,赵德清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隐隐有些发白。

    原先的得意,也顿时消散不见了。

    他突然发现,赵俊臣并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

    ……

    ……(未完待续……)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只需要一个态度罢了(上).

    readx;……

    ……

    事实上,赵德清推荐给赵俊臣的那些赵家子弟,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连赵德清自己也不大清楚。

    毕竟,赵德清之前准备推荐名单的时候,只考虑了这些赵家子弟与自己的关系远近、血缘亲疏,并没有认真考察过他们的学问与人品。

    当初,在京城的时候,虽然赵俊臣曾经一再叮嘱过赵德清,让赵德清在挑选国子监人选的时候,一定要挑选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赵家子弟,当时赵德清也郑重其事的答应了,奈何赵德清毕竟只是一介俗人,到头来终究还是不能抵过“私心”二字,等他回到扬州之后,竟是将赵俊臣的叮嘱全然忘干净了。

    所以,如今听赵俊臣说要去赵家学堂考校自己所推荐的那些赵家子弟,赵德清心中不由有些慌乱,生怕事情败露之后赵俊臣会雷霆大怒,并且当众责骂自己,这样一来,赵德清在赵家的威望必然会降低许多。

    此时的赵德清,还没有察觉赵俊臣意欲更换赵家家主的心思,否则赵德清的心情恐怕就不仅仅只是慌乱这么简单了。

    可惜,因为事发突然,¤≌而且赵俊臣就在一旁盯着,所以赵德清也不敢在私下里做什么小动作,只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陪着赵俊臣来到赵家学堂。

    幸好,因为赵俊臣驾临赵家祖宅的缘故,赵家的族人们这两天都还算是安分守己,当赵德清等人陪着赵俊臣来到赵家学堂之后。并没有发现缺席旷课、或者聚众嘻闹的赵家子弟——或许是因为他们提前得到了消息的缘故,此时的赵家学堂之内。赵家子弟们一个个皆是正襟危坐、一副认真苦读的模样,总算没有在赵俊臣面前丢脸。让赵德清稍稍松了一口气。

    而赵俊臣站在赵家学堂外面观摩了片刻,对于赵家子弟们的学习态度似乎也非常满意,转头向赵德清以及一众赵家耆老们笑道:“很不错,赵家子弟读书时的态度都很认真,若是他们能够坚持下去,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杏榜题名。若是这里能够出现几位进士,扬州赵家从此也就算是书香门第了。”

    赵德清听到赵俊臣的话语后,连忙恭维道:“大人您是状元出身,扬州虽然一向是人杰地灵。但这几百年来也没出过几位状元,在赵家子弟的眼中,大人您的存在既是鞭策、也是榜样,如此一来,他们自然是用功苦读了。”

    顿了顿后,赵德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心思:“大人,既然赵家子弟们都在认真苦读,咱们也不方便在这个时候打扰,您不妨换个时间考校他们吧。”

    此时。赵德清一心想要支开赵俊臣、并且拖延时间,也让他有一个准备的机会。

    可惜,赵俊臣并没有同意,说道:“无妨。若是他们一直都在用心苦读,也不怕耽误这么一点时间。”

    说话之间,不待赵德清阻拦。赵俊臣已是推门进入了赵家学堂之内。

    其实,学堂内的赵家子弟们早已经发现了门外的赵俊臣。刚才他们的用功模样,也大都是装给赵俊臣看的。此时见到赵俊臣推门而入,自然皆是不再伪装,纷纷将炙热得目光投在赵俊臣身上。

    赵俊臣环目打量,发现学堂内空间很大,里面大约有三、四十位学子,皆是赵家九族内的适龄男子,这次赵德清、肖文轩、苏西卿等人推荐给赵俊臣的国子监名单,也皆是在这些学子之中挑选的。

    不过,学子虽然很多,但教书先生只有一位,这位教书先生年纪并不大,看起来也不似胸中有大才的样子,想来只是庸庸之辈,显然赵家学堂的教学条件并不似赵德清吹嘘得那么好。

    在赵俊臣打量之间,赵德清以及一众赵家耆老也纷纷跟着进入了学堂之内,然后赵德清扬声道:“各位赵家子弟,赵大人来看望你们了,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向赵大人行礼问安?!”

    随着赵德清的话声落下,赵家学子们也纷纷起身离开书桌,皆是向赵俊臣跪行大礼、并且大声问安。

    在问安之间,内容是何等的谄媚讨好,暂且不提。

    却说赵俊臣吩咐一众赵家学子回到原位之后,没有任何耽搁,而是直接说道:“我这次来到赵家学堂,看到各位皆是用功苦读,心中十分欣慰,也想要借机考校一下你们的学问,看看你们的学问都达到了怎样的地步,若是学问足够的话,我如今身为朝廷重臣,举贤不避亲,也不会吝于抬举各位……”

    说话间,赵俊臣随手从教书先生的书桌上拿起一本书,却是一本《孟子》。

    接着,赵俊臣翻开《孟子》,看了两眼后,又说道:“不妨以‘四端’为题,各位皆是写一篇文章,可以是论策、可以是经义、也可以是诗词,任凭你们的喜好,字数亦是不限,只要在一个时辰之内写完交给我就好。”

    说完,赵俊臣就这么坐在了教书先生的书桌后面,环视着一众赵家子弟,又说道:“开始吧。”

    显然,这一次,赵俊臣不仅担任出题官,也担任了监考官,却是没有留给赵德清与赵家学子们任何弄虚作假的余地。

    见到赵俊臣的这般作派,赵家耆老与赵家子弟们皆是面面相觑,有些反应不过来,而赵德清的面色,却愈加苍白了。

    一个时辰之后。

    赵家学子们的答卷全部收到了赵俊臣的面前,赵俊臣亦是耐心十足的一一审阅。

    然后,在审阅之间,赵俊臣的脸色越来越差,而随着赵俊臣的面色变化,赵家众人也皆是愈来愈紧张。

    当赵俊臣将所有答卷全部看完之后,脸色反而平静了许多,但任谁都能看出赵俊臣心中所积压的怒火。

    然后,赵俊臣转头,双眼紧紧盯着赵德清,并缓缓说道:“这些答卷,大部分皆是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狗屁不通’!《孟子》是四书之一,是最基础的学问,而‘四端’则是《孟子》的基本观念,更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竟是有几个赵家子弟连‘四端’是什么都不知道……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但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我明明已经向你叮嘱过许多次,要你挑选一些有真才实学的赵家子弟推荐给我,再由我安排他们进入国子监,然而我将你的推荐名单与这些考卷对照过之后,发现你尽是给我推荐了一些不学无术之辈,而真正有真才实学的赵家子弟,却被你漏了大半……我且问你,这是怎么一回事?你究竟是怎么向我推荐的?!”

    赵俊臣在质问之间,刚开始还算是语气平静,但后面已是怒气勃发、大声喝问了。

    面对赵俊臣的质问,赵德清却是张口结舌,只是垂头挨骂,却不知该如何回应。

    原本,赵德清以为自己这次只是挨一顿臭骂也就算结束了,虽然在族人面前丢了颜面,但事后也未必不能挽回。

    然而,赵俊臣的下一番话,却是让赵德清的身体瞬间僵住了!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