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全文阅读 第22分节

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之前

    濮水。

    成陵君带着五万魏军离开都城大梁后,便火速赶往东方,不想刚刚到达濮水,就得知齐国正在围攻范县。

    对面齐军十五万,自己只有五万,成陵君当机立断,立即就在濮水西侧停了下来,准备以濮水为沟,与齐军对持,以等待援军。

    好在几个月前魏国主力与齐国作战时,已经在濮水西岸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自己只需拿来用便可。

    当下,成陵君以濮水西岸的成阳城为基地,一面收拢布防,一面调回东面各县的魏军,接着再次向大梁求援。

    范县在齐军的围攻下,挣扎了五日,便被齐军攻破。

    攻破范县后,齐军主将声子便得到魏国将军队全部调回濮水西岸的消息。

    “也就是说现在魏国濮水以东的各县全都是空城!哼,又想在濮水阻隔我?”

    “传令,休整两日,两日后,兵发濮水。”

    两日后,十万齐军聚集在濮水东岸,与七万魏军隔河对持。

    声子来到濮水查看了魏军的防守后,哈哈笑道:“上次魏国之所以能拦住本将,是因为魏国主力在此,如今魏国仅仅只有五万兵力外加两万残兵,难道也想拦住我。”

    “就算有,就凭他成陵君,还没有这等本事。”

    声子副将田协问道:“将军,难道您想现在攻魏?”

    田协看了看对岸:“如今魏军人少,倒是可以一试。”

    声子摇头道:“试就不必试,如今魏国主力在河水与秦军激战,就凭对岸的这些魏军,远不是我的对手,传令大军休整,等待援军。”

    田协诧异道:“将军,现在魏军人少,而且人心浮动,我们大可不必等待援军,明日就可以渡河破魏。”

    声子笑道:“本将等待的可不是我们齐国的援军,而是在等魏国援军。”

    “魏国援军???”

    十二月中旬。

    成陵君站在冷冽的寒风中望着东方。

    比起这寒冷的天气更冷的是内心。

    齐军已经到濮水七天了,但是却见齐军进攻,哪怕是试探的进攻也没有。

    这很不正常,其中肯定有阴谋,但是成陵君想不通齐军是怎么想的。

    起初,成陵君以为齐军在等援军,但是三天前齐国高唐的援军到来后,齐国依然没有进攻,这就令他迟疑了。

    如今齐军已经聚集了十七万兵力,而自己手中只有八万,连齐军的一半都没有,那么齐军为何不进攻呢。

    “将军,蒹密与吕都两县的援兵已经到了成阳。”成陵君副将曹武快速走来道。

    “来了多少人?”成陵君急忙问道。

    “回将军,两县共九千壮丁。”

    成陵君松了一口气。

    现在自己手中就有九万大军,足够坚持一段时间了。

    “其他各县可有消息传来?”

    “将军,煮枣县尉来报,煮枣县的两千援军将会在两天后到达。”

    成陵君一皱眉:“煮枣也是我魏国腹地大县,为何只有两千援军?”

    “这···”副将曹武迟疑道:“将军,煮枣县尉说如今宋国动向不明,他身为煮枣县尉,需要防备宋国偷袭,因此留下了三千壮丁。”

    “放屁!”成陵君大怒道:“防备宋国,这是本将还有相国大王需要考虑的事情,什么时候需要他一个小小的县尉操这么大的心?”

    “这······”

    成陵君从身上拿出一块将令道:“派一个校尉前去煮枣,将煮枣县的壮丁全都带过来。”

    曹武接过令牌:“是将军。”

    “可知楚韩两国的援兵到了何处?”

    “回将军,楚国的援军不久前才到陈地,十万楚军现在应该已经与韩军会合,正在向濮水赶来。”

    成陵君眉头舒展开来:“好,算算时间,楚韩援军也就半月左右就能赶到濮水,十天半月,难道齐军就能攻破濮水防线。”

    “之前公孙喜与齐军在濮水攻防数月,我即便比不上公孙喜,但是十天半月想来也不再话下。”

    此时齐营。

    声子与高唐大夫田义正在观看濮水西岸的地图。

    “将军,方才探子来报,魏国蒹密吕都两县的县兵已经赶到成阳。”

    听到田协禀报,声子眼睛离开地图,抬起头来,看着田协:“如果本将没有记错,加上之前句阳窦县等县,魏国已经有七县援兵过来了吧。”

    田协点点头:“将军所言不差。”

    “嗯,其他各县的援兵即使还没有到,想来也已经在路上了。”

    说着,声子冷笑道:“好,现在时机已到,明日渡河攻魏。”

    田协不解的看了一眼声子:“将军,即墨大夫的十万援军还有两日就到濮水,难道我们不等即墨大夫了吗?”

    声子摇头道:“不等了,本将说过,我等的是魏国援军,如今魏国援军已到,那么攻打魏军的时机自然也就到了。”

    接着,声子肃然道:“如今魏国成陵君手中有超过九万的兵力,但是其中的精锐只有五万,大部分都在魏军的中军。剩下的四万,有两万是濮水东部的残兵败将,剩下的两万到三万,只是刚刚从各县聚集的乌合之众。”

    “本将看成陵君布防,防守的主力乃是从大梁带来的精锐,混杂着县兵以及少量的残兵,另有一万残兵在成阳城里防守。”

    说着,声子看着田义道:“所以本将的计划是,用大夫在高唐的精锐强攻县兵所在的防区,不计一切代价,强攻魏国军阵。”

    田义闻言拱手道:“末将遵命。”

    然后声子对田协道:“明日本将将会亲自带领平路以及临淄的精锐强攻魏军主阵,而田将军你,本将可以将大王送来的技击之士全都交给你,由你带领他们攻打魏国那群夹杂残兵的军阵。”

    田协拱手道:“末将谨遵将军号令。”

    声子点头道:“好,告诉那些技击之士,只要明日能击破魏国的那些残兵,除了每个人头赏金八两外,此战首功也算他们的,回去后,大王另有重赏。”

    “是将军。”

    接着,声子道:“明日一战至关重要,乃是我齐国与魏国的决战,不容有失,有劳两位尽力了。”

    “决战?”田协不解。

    “不错。”声子指着地图道:“两位请看,只要攻破对岸的魏军,那么濮水以西的魏国各县那就是空城。到时高唐大夫自领兵沿着濮水向西,攻打沿途各县,田将军带着本部走濮水南方的济水北部,向西攻打沿途各县,必可横扫濮水以西。”

    “到时本将率主力直扑大梁东方不远的济阳城,想来济阳城的兵力也应该被魏国抽调得差不多了吧。只要本将出现在济阳城下,那么魏王就有可能会求和。”

    说着,声子笑道:“即便魏王还死扛到底,只要他听到我齐军横扫濮水西部的消息,难道他还能坚持?”

    “大夫与将军攻破各县后,不要有任何迟疑,日夜兼程赶往济阳,本将会在济阳城等候两位将军的到来。”

    高唐大夫田义与将军田协对视一眼,全都明白明日一战的意义,不惜一切代价,明日就是决战。

第二百一十章 交战

    “将军,不好了,齐军要准备进攻了。”

    第二日,天色还是朦朦胧胧间,成陵君就被副将曹武叫醒。

    成陵君立即清醒过来:“当真?”

    曹武道:“斥候来报,齐军已经在动员了。”

    “好,本将等他来攻等了很久了。”成陵君信心满满的道:“传我将令,准备迎战。”

    时隔一年,魏军与齐军再次在濮水对决。

    和上次一样的是,齐军有船只,魏军没有船,即便之前有,也已经被齐军水师清理完毕。没有正规水师的魏军,在对河流的掌控上,远不是打过海战的齐军水师的对手。

    不一样的是,上一次双方实力旗鼓相当,而这一次齐军接近魏军的两倍。

    东岸,大军之中,声子在自己一方准备好后,声音冰冷道:“传令,擂鼓,渡河。”

    “诺。”

    齐军一分为三,声子帅主力在中,高唐大夫田义在左,将军田协在右,相隔十里,分别攻击魏国濮水防线。

    成陵君得到消息,立即也将军队集中在对应的三个地区,与齐军隔河相对。

    中军主战场。

    濮水西侧,干干净净片木不存,濮水东侧散布上千大小船只

    最先出现在河边的是一群手中拿着已经制作好的木架的军队,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搭建浮桥。

    其后便是准备着木筏的齐军。

    成陵君中军。

    见对方开始架桥,曹武提醒道:“将军齐军已经开始在对岸搭建浮桥。”

    “好,传令弓箭营,重点防御对方的浮桥。”

    “诺。”

    齐军架桥的速度很快,很快十座木桥就从东岸延伸到河心。

    “将军,浮桥已过河心。”

    声子点头道:“好,令大军乘船只木筏渡河,今天之内,本将就要击垮魏军。”

    “诺。”

    随着声子一声令下,齐军准备已久的先锋,立即将踏上河边准备好的船只,拿着盾牌,向西岸而去。

    随着船离岸,后面的齐军拿着木筏冲进濮水,跟在船只之后,向西岸杀去。

    船只进入魏军射程,立即迎来一波箭雨,但在盾牌的防御下,效果甚微。

    魏军弓箭手对此也不以为意,只是继续向河中射箭,等到齐军后面乘木筏的队伍进入射程之后,弓箭的杀伤力这才徒增。

    齐军先锋下船上岸,还未整顿队列,就遭到等候已久的魏军长矛营的攻击。

    一方以逸待劳准备许久,一方匆忙上岸,其结果可想而知。

    在东岸一直关注的声子见状:“好,先锋营已经开始上岸,传令,第二军立即渡河。”

    第二波齐军乘坐木筏到达西岸时,齐军先锋已经所剩无几。

    等到短兵相接,那边齐国的船只才回到东岸,齐国的第三波军队才上船···

    而搭建浮桥的齐军,进入魏军射程后,则遭到魏军的重点打击,面对重重箭雨,齐军的浮桥缓慢但坚定的向西岸延伸···

    日中。

    一直板着脸的声子终于露出笑容:“好,浮桥即将建成,传令大军渡河。”

    见对面的齐军已经上桥渡河,成陵君冷声道:“传令,在浮桥处列阵。齐军即便有桥,也别想在西岸站稳脚跟。”

    浮桥建成后,双方再次血战一个多时辰。

    只是,即便在十座浮桥的支持下,齐军依旧无法突破魏军的防线。

    对此,声子始终面不改色。

    日头偏西。

    满脸是汗的曹武突然快步走到成陵君身旁道:“将军,方才右军前来求援,齐军攻势猛烈,请将军派出援兵。”

    成陵君看着对岸道:“左军如何?”

    曹武用手抹着脸道:“将军,据斥候来报,左军虽然遭到齐国高唐大夫的强攻,但是现在还能顶的住。”

    成陵君点头道:“好,现在距离日落已经不远,本将从中军调五千人,你亲自去支援右面。只要再过一个时辰,就会天黑,今天就算过去了。”

    “末将领命。”

    曹武离开不久。

    一个斥候匆忙跑过来,气喘吁吁道:“将军,不好了,我方右军已被齐军攻破,全面溃败,请将军早做准备。”

    “什么?”成陵君满脸懵逼:“怎么回事?右军统领不是刚刚才求援吗?为何会如此之快就全蹦了?”

    斥候急忙道:“将军,是齐国的技击士,我军落入下风后,齐国技击士突然进入战场,并且迅速打破我军前列阵型,而后突入中军,结果前军中军败退中打乱了后军阵型,我军在援军到来之前就全崩了。”

    “技击士!”成陵君傻眼,喃喃道:“根据情报,齐国技击士不是随主将匡章一同南下抗楚了吗,为何技击士出现在这里?”

    “将军,我们应该怎么办?”成陵君身侧的将领方盛见他一时失神,立即提醒。

    “怎么办?”成陵君自问道。

    “报将军,曹将军来报,齐军在齐将田协的带领下,正在向中军杀来,如今曹将军正在前方与齐军厮杀。但是齐军已经有近万人渡过濮水,对岸剩下的齐军还在源源不断的渡河,曹将军人少,很快就坚持不住了,请将军早做打算。”

    “这···”成陵君稳了稳心神,见前方还在濮水厮杀的战场,齐魏两军各有数万人还在争夺河岸,不由悲痛道:“事到如今,濮水已经不可守,本将打算退守成阳城。”

    “传我将令,本将亲率三千人继续压制渡河的齐军,方盛你带余部万人退守成阳。”

    “将军,你是三军之主···”方盛正要劝说,却被成陵君挥手打断。

    “不必说了,大王令我抵御齐国,我与齐军对持数日,结果交战不到一日,濮水便失守,本将已无颜再面见大王。”

    方盛:“将军···”

    “方将军,本将命令你立即带着军队回成阳城,死守成阳。”

    “···”方盛悲伤的看了成陵君,然后拱手道:“诺。”

    方盛离去后,成陵君一咬牙:“传令,擂鼓,将我的将旗前移,本将要亲自督战。”

    “诺。”

    两刻钟后,曹武满身狼狈的跑了过来:“将军,右侧齐军已经渡河,如今兵分两路,一路正在向中军杀来,另一路已经向成阳城而去。”

    全身是汗的成陵君木然的向右侧看了一样,见不远处已经烟尘滚滚,叹气道:“大势已去,曹将军你立即指挥军队后撤,本将亲自断后。”

    “将军,末将身为副将,怎可先主将而退。”

    说着,曹武对成陵君亲卫道:“尔等还不带着将军撤退,本将自会断后···”

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

    两刻钟后,声子与田协在濮水西岸会和。

    声子看着不远处溃逃的魏军,以及即将落山的太阳道:“田将军,如今魏军已崩,那就不可再给他们重新组织起来的机会,所以本将决定亲自去追魏军主将。本将留再给将军一万军队,你立即前去围住成阳城,攻破城池后,你再按计划行事,沿济水西进。”

    “是将军。”

    接着,声子对传令兵道:“传令给高唐大夫,渡河后立即追击魏军,不能让他们重新聚集起来。”

    “诺。”

    “传令后军渡河后,立即向本将靠拢。”

    “诺。”

    传令兵离开后,声子手中的剑向成陵君离去的方向一指:“传令,追击。”

    此时成陵君一马当先的向西方逃亡,身边零零散散地跟着数千魏军。

    没过多久,一个校尉来报:“将军,齐军向我们追过来了,是否留下一只队伍断后?”

    “不必了,马上就要天黑,只要进入夜晚,齐军就会停止追击。”

    成陵君说着加快了逃跑的速度。

    太阳落山后,校尉再来报:“将军,后面的齐军已经准备好火把,看样子打算连夜追杀。”

    “什么?”成陵君大惊失色:“难道齐军一定要赶尽杀绝不成。”

    成陵君大喊道:“加快速度,撤。”

    身侧的魏军虽然听到了成陵君的大喊,但是作战一天后,现在的体力已经是极限了。

    天色全黑。

    成陵君见后面一片火光跟着自己,显然齐军还在紧追不舍,只能咬牙切齿的继续逃亡。

    齐军。

    “将军,如今天黑已晚,我等此时行军速度已经慢下来了,是否还要追击。”

    声子呵呵笑道:“告诉士卒,再追半个时辰,就原地驻扎休整。”

    “诺。”

    半个时辰后。

    成陵君见后面的火光停了下来,大骂道:“他娘的,这群狗娘养的终于不追了。”

    “传令,再往前走半个时辰,然后停下休整。”

    第二日一大早起来,成陵君见身边只剩下五六百人,还包括自己的两百亲兵,其他数千人,全都···走散了。

    成陵君脸色铁青:“传令,去句阳城。”

    往前才走一个时辰,成陵君的前方突然出现一支两千人的军队,打着魏军的旗号,撞上成陵君带领的败兵。

    “来人止步,你们是哪里的逃兵?擅自逃跑,难道不怕军法处置吗?还不快束手就擒,等候本将发落。”

    成陵君还没有说话,对面就走出一个龙眉凤眼,双目炯炯有神的大汉,大声的向成陵君他们呵斥。

    成陵君暗赞一声对方是个汉子,再看对方前列的壮丁,令行禁止,一看就是久经训练的精壮。

    成陵君给自己的亲兵使了一个眼色,自己矜持的没有回话。

    亲兵点头出言:“你是哪个县的军队,现在我大魏成陵君在此,还不快来拜见。”

    那大汉不屑笑道:“成陵君乃是我魏军东部主将,如今正在濮水与齐军对阵,如果他是成陵君,那么······”

    大汉停顿了一下大声道:“你是成陵君,难道我们魏国被齐国打败了?”

    成陵君心口上刚开的伤口,还没愈合又被撒了一把盐,还没有恼羞成怒。

    就见对面一片哗然。

    “败了···”

    “我们败了···”

    “败了”的声音在对方队伍中此起彼伏。

    “肃静。”那大汉大吼。

    但结果全然无用。

    相反随着那一声大吼,队伍中传出另一个声音:“我们败了,齐军渡过濮水了,快跑。”

    紧接着,好像约好的一样,“哗”的一声,两千人的队伍一哄而散,飞快的向后跑去,只留下前面的三百人在原地纹丝未动。

    ······

    那大汉尴尬的向成陵君笑了笑:“成陵君,在下需要即刻返回煮枣布防,告辞。”

    成陵君:“···”

    句阳城。

    成陵君刚刚吃下一顿饱饭,拿起水杯正要喝水。

    句阳县令匆忙来报:“将军,不好了,齐军已到城外十里。”

    成陵君将水喝下,问道:“句阳城还有多少壮丁。”

    “回将军,之前召集的壮丁已经送往濮水,如今重新召集的,不到两千男丁。”

    “两千···男丁···”成陵君道:“好吧,你先固守待援,本将这就去向大王求援。”

    “······”

    成陵君离开半个时辰后,句阳城被齐军攻破。

    第二天,成陵君赶到蒹密县城。

    第三天一大早,成陵君啥也不说,直接离城而去。

    成陵君走后两个时辰,蒹密城面对两万齐军直接开门投降。

    傍晚,成陵君过吕都而不入,第四天早上,吕都城投降齐军。

    第五天,成陵君再次绕过煮枣城。

    下午。

    声子带着不到两万齐军来到煮枣城前。

    煮枣县令见齐军到来,直接穿着白衣,让人绑着自己,而后独自一人披头散发出城投降。

    见齐军在前方停下,煮枣县令立即开口:“我乃煮枣县令叔碧,得知齐国王师到来,不敢顽抗,故出城投降,请王师勿要惊扰百姓。”

    声子见煮枣城门打开,而煮枣县令出降,顿时松了口气,过了煮枣县就是此行的目标济阳,而济阳城的西面,就是魏国都城大梁,可以说大局已定。

    声子让人将煮枣县令带过来问道:“可知你们魏国的成陵君何在?”

    叔碧摇头答道:“回将军话,在下未曾见过成陵君,只是中午的听说过,好像有一伙三百多人的盗贼绕过煮枣城,向西方去了。”

    “中午!三百多人的盗贼?”声子点头道:“在吕都县的时候,成陵君还有四百多人,看来成陵君那些士卒又出现逃亡了。”

    说着,声子让人解开叔碧身上的绳子,道:“我们齐国的军队乃是仁义之师,既然县令主动出降,我齐国必然以礼相待,从今往后,你还是煮枣县令。”

    叔碧闻言拜谢道:“在下多谢将军。”

    说着感激涕零道:“将军大恩在下无以为报,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顿了顿,叔碧建议道:“将军,如今天色已晚,何不让在下做东,在煮枣城内为将军接风洗尘呢。”

    声子摇头拒绝道:“行军在外,自有军规。而且本将身为主将,怎可贪于享受。”

    叔碧自责道:“将军所言甚是,这是我的不是。将军,如今在下已经在城内准备好食物,请大军入城,以让煮枣县略尽心意。”

    声子笑道:“我齐军乃是仁义之师,怎会大军进城扰民。”

    说着,声子下令道:“传令,大军准备扎营。”

    接着声子向叔碧道:“本将打算用三千人帮助县令防备盗贼,不知县令以为如何?”

    叔碧感激道:“如此一来我就放心了,多谢将军!”

    当下,声子着人安排守卫煮枣城的事宜。

    不久,三千齐军开始进入煮枣城。

    齐军进入一大半时,城内突然传出喊杀之声。

    接着,就在齐军以为遭到偷袭准备戒备间,城门处“轰”的一声巨响,一块巨石落下,顿时将城门封死。

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

    “咚咚咚······”煮枣城中传出震天般的鼓声,接着又传来一片厮杀声。

    然后城中冒出一片火光。

    “将军,不好,我们上当了。”

    声子嘴角一抽,冷冷地道:“无妨,螳臂当车,自不量力。传令,立即组织士卒攻城。”

    “诺。”

    接着声子咬牙看着还在一旁的叔碧:“诈降···死间···,好,忠义之士,本将成全你。来人,拉出去砍了。”

    叔碧:“······”

    煮枣城中,东面城门的区域,已经被一道土墙围住,千余齐军被困其中。

    先前与成陵君在濮水边相遇的大汉,正指挥三千多壮丁站在土墙外射击被关在街道内的千余齐军,而冲天的火光,正是魏军在放火焚烧房屋,防止齐军躲避。

    前路被阻、后路已断,面对箭矢火攻,齐军大乱。

    “县尉,外面的的齐军准备攻城了。”

    大汉点点头,看着城内的齐军的大声喊道:“传令,继续放箭,一个不留。”

    来到城东,大汉见齐军拿着二十几个简易的梯子打算攻城,不由哈哈大笑道:“我们煮枣城的城墙高达一丈六,而齐军攻城只有这么一点梯子,这究竟是想徒手爬上城墙,还是想恐吓我倪良啊?”

    “哈哈哈···”周围的人闻言大笑,凝固的气氛顿时消散不少。

    笑声传到城下的齐军处,而齐军不为所动,全然没有反应,倪良见状,顿时眼睛一缩,暗叹:果然是精锐之师。

    接着,又看到齐军修长的影子,旋即露出轻松的表情。

    然后便将自己精心训练的三百精壮派到前线。

    “兄长,齐军攻城才刚刚开始,这就将你精心训练的士卒派出去,是不是太早了点啊?”倪良的弟弟倪匡不解的问道。

    倪良摇头道:“不,现在派出去正是时候,如今天色已晚,留给齐国攻城的时间已经没有多少了,对齐国来说,给他们的机会只有一次。所以这第一波攻击将会是最凶猛的。”

    “而我煮枣的精锐大部分已经被犀武将军调走,剩下只是一些没有经验的壮丁,现在我们只有轻松的把齐军的攻势打下去,才能提升大家士气。否则,守城那就悬了。”

    “而且我还听说,齐国这次把技击士也派来了,技击士虽然拿钱办事,但是论一对一单打独斗,恐怕我魏国的武卒都不是对手。所以,等会若是技击士攻城,我训练出来的这些壮丁,恐怕也顶不住,还需你我亲自杀敌提升大家的士气。”

    倪匡一听说技击士,顿时脸色一白:“兄长,如果是技击士,我们守住吗?”

    倪良轻松的笑道:“当然可以,岂不闻强弩之末不能穿缟!现在的齐军,也就是看着吓人罢了。”

    说着,倪良却在内心暗骂成陵君徒有虚名。

    最初成陵君在濮水驻守要求各县出兵的时候,倪良就觉得这么做有问题。

    齐国不仅在兵力上占有优势,而且都是精锐的齐军,而魏军主力不在,临时拼凑的军队,能打得过精锐齐军吗?

    至于把兵力集中在濮水与齐军决战,这更是下策。

    濮水不是河水,渡河的地点很多,而且魏军在水上压根就不是齐军的对手,上次齐魏在濮水相持,除了齐魏主力都在以外,更重要的是魏国是主攻方,齐军是防守方,齐军有水师相助,防守起来自然就轻而易举。

    按照倪良的想法,在魏军主力不在,但是却又他国援军的情况下,那就应该坚守城池,让齐军一座城池接一座城池的攻城,将兵力聚集在大点的城池里,只需城池坚守四五日,那么等齐军攻破濮水西部的成阳,恐怕其他各国的援军全都到了。

    所以倪良得到调兵的命令后,除了加强煮枣城的防守外,还截留了大部分的壮丁,而且临走之时还嘱咐了所有人: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魏军战败,齐军渡过濮水,那么就立即逃回煮枣。

    ······

    “咚咚咚···”城外响起鼓声。

    “兄长,齐军进攻了。”

    “知道了。”倪良看着齐军弓箭手上前,立即躲到城墙之后,大喊:“注意隐蔽。”

    “叮叮叮···”数只箭矢飞上,撞到城墙,然后落在倪良脚下。

    倪良拿起箭矢,叹道:“可惜城中的齐军还没有清剿完,否则我们的弓箭手也可以还以颜色。”

    数轮弓箭之后,箭雨停下,接着又听到木头撞到城墙的声音。

    一直负责监视齐军的人道:“将军,齐军停止射箭,开始爬墙了。”

    倪良点点头,起身,拔出剑,大声道:“兄弟们,杀敌。”

    数个齐军士卒刚爬上城墙,接着就被墙上的精壮顶了下去,一些跳上城墙的齐军,还没来得及有所动作,就被数个壮丁乱刀砍死。

    “哈哈哈···”倪良见状大笑道:“疲敝之军,不堪一击,此战我煮枣已胜。”

    齐军的第一波攻击,如同浪花打在河岸的磐石上,除了发出一些声响,没有任何效果。

    “将军,守城的魏军人数众多,而我们轻装急进,攻城武器太少了···”

    声子闻言不为所动,只是听着城内还未停止的厮杀声,面无表情道:“继续攻城。”

    小半个时辰后,倪匡笑着禀报道:“兄长,城内齐军大部清理完毕。”

    “好,今天的战斗结束了。传令,让人灭火。”

    声子先是听见城内的厮杀声渐渐变小,不久城中的火光也消失了,摇头叹气道:“传令,鸣金收兵,今夜休整,明日继续攻城。”

    城外的鸣金声传来,倪匡大喜道:“兄长,齐军退了。”

    倪良笑道:“好,你带五百人,将城中的所有齐国杂碎全部清理干净。传令,其余壮丁立即准备吃饭睡觉。告诉城中百姓,连夜准备食物,明日的早饭,今天夜里就要送来。”

    “是!”

    当夜三更。

    倪匡来到倪良的房间:“兄长,三更已到。”

    倪良从榻上爬起来:“三更了吗!你去叫醒其余丁壮,准备用膳。等会我们偷袭齐军大营!”

    “是。”

    ps:倪良不是魏国人就是赵国人,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时间段的人吧。著有《倪良兵法》,西汉时还有,被汉代列为十三篇上等兵法之一,已失传。

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

    倪匡安排好人后,拿着一些吃食过来,满腹疑惑:“兄长,白日我们已经小胜一阵,城中的士气已经提升,何不凭借城墙的优势阻拦齐军,为何要夜间偷袭。而且城中的壮丁战争经验太少,在平地与精锐齐军面对面厮杀,可能力有不逮。”

    倪良知道可能大部分人都有同样的迟疑,开口解释道:“大家都知道,这次齐国来的军队都是精锐,白天的那一战,不过趁着天快黑,打了齐军一个措手不及罢了。”

    “现在城外的齐军,恐怕上到将军下到士卒,全都对白天的失败不服气。若是今夜我们没有动作,那么休息一夜的齐军,明天心中憋着一口气前来攻城,我担心我们守不住。”

    “至于现在的齐军,从濮水赶到煮枣,仅比亡命狂奔的成陵君慢不到两个时辰,比我们急行军赶回煮枣慢几个时辰,要知道之前齐军可是成陵君在濮水厮杀了一整天的。”

    “所以,咱们这些人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是胜在众志成城,且熟知周围地形,而齐军虽是精锐,但是已经筋疲力尽。这种情况下我们去偷袭,怎么可能会输。”

    五更时分,倪良倪宽带着四千人,兵分两路,一南一北摸到齐军军营外。

    南营外。

    倪匡再次吩咐:“按照来时商量好的,等会我们冲进齐军军营后,大家四百人一伙,除了放火,剩下的就是哪里齐军人多向哪里杀。记住天色放亮之前,就要离开齐营回城。”

    “是···”

    “好,那就上吧。”

    在齐军大部分人熟睡中,军营的木篱笆被轻易的推倒,接着两千壮丁在倪匡的带领下杀进齐营,一边放火一边杀入。

    倪良在北面见齐军南方出现一片喊杀声,接着就冒出一大片火光,大喜道:“倪匡已经在南面得手,现在轮到我们了。”

    倪良带着三百精壮率先冲进北营后,大喊道:“杀齐将···”

    其余人跟着大喊:“杀齐将。”

    ······

    “偷营···”声子一爬起来,齐军的南面与北面都已经被攻破。

    出了军帐,向南北看了一眼。

    “南面火光大而且声势浩大,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南面是主力,但已经被挡住了。或者,南面只是骚扰。”

    “北面声势虽不及南面,但是厮杀声却迅速接近,魏军主力肯定是在北方。”

    就在声子出营的一瞬间,立即传令道:“来人,让亲卫营向我靠拢,向北摆出防御阵型。”

    “另外聚集将士,抵御来自北方的攻击。”

    声子刚刚聚集了三四百人,摆开阵型,那边倪良就杀了过来。

    倪良看着齐军已经设下两道防线,外侧是三四百人,阵型较乱,而内则还有三百人,阵型十分严谨。再看了看自己身边还有千余人,又见齐军的士卒还在不断向中间汇聚,不由叹道:“唉!齐将反应太快,来迟一步。可惜,若是我手中有十辆战车,或者三百匹马,齐将贼首已经是我囊中之物了。”

    “如今事不可为···”

    说着,便带着人避开声子,向还处在混乱之中的齐军杀去···

    第六天,成陵君带着三百人逃到济阳城。

    吃饱喝足后,成陵君把济阳守魏广召来问道:“我们济阳城现在还有多少军队。”

    魏广小心翼翼的答道:“回成陵君,还有六千人多人,其中精锐五百,壮丁五千余。”

    成陵君怒道:“济阳乃是大梁东面的门户,而且之前本将调走兵力时,济阳的援军并未到达濮水,为何只有这么一点精锐了?”

    魏广答道:“成陵君,济阳虽大,但是靠近大梁,先有将军犀武调走大部精锐,后有大王调兵,接着又有将军调兵,济阳哪里还有精锐士卒?”

    成陵君愣了愣,叹气道:“也罢也罢,继续征召城中的壮丁,准备守城吧。”

    第七天一大早。

    “将军不好了,齐军杀到济阳了。”

    “······”成陵君听到亲卫的禀报,脸色一白:“知道了。”

    “将军我们赶紧撤吧。”

    成陵君白脸一黑,呵斥道:“本君深受大王之恩,临危受命,怎可不战逃。再出此言,休怪本君无情,格杀勿论。”

    亲卫退下后,成陵君喃喃道:“就这样回到大梁,大王一定会杀我的。”

    “报,将军,齐军派人前来劝降。”

    成陵君大怒道:“不见,将他叉出去,告诉齐使,本将誓与济阳共存亡,有种就来攻城。”

    而济阳城外。

    高唐大夫带着一万出头的齐军杀到济阳城下,得到济阳城驱赶使者后,看着济阳城上密密麻麻的魏军后,正在寒风中一片凌乱。

    “主将声子带领的齐军主力在哪?”

    “还有,将军田协带领的军队在哪?”

    “将军不是说好在济阳城等我的吗?”

    “现在我一路狂奔到了济阳城,可是你们在哪?”

    “······”

    魏国大梁。

    “濮水大败···”

    “副将曹武战死,主将成陵君下落不明···”

    “成阳失陷···”

    “濮水东部八城全部沦陷也就罢了,如今濮水以西十余城也都沦陷了···”

    “成陵君在哪?寡人要砍了他。”

    “传寡人之令,找到成陵君后,让他来见寡人,寡人要亲自剁了他···”

    魏王看着手中的战报,眼中的怒火好似喷涌而出,双手忍不住的颤抖。

    接着魏王想田需问道:“相国,事已至此,寡人打算向齐国求和,如何?”

    田需摇头反对:“大王,如果只是齐国一国,那么与齐国交好自无不可,但是现在齐国与秦国联合,与齐国交好,同时也会交好秦国。”

    “大王,想要联合我们魏国是齐楚,而想要夺取魏国领土的,确是秦国,所以臣以为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向齐国求和。哪怕齐国夺取了我们的土地,只要我们魏国缓过劲来,迟早还可以再夺回来。”

    魏王冷冷的道:“相国,请问什么时候才是万不得已?”

    田需一惊,魏王的语气不对,但是自己现在还有什么畏惧的呢···

    田需答道:“大王,这还需要齐国派使者前来联合,才能答应与齐国交好。”

    魏王一愣:“有区别吗?”

    “有。”田需叹道:“大王,我魏国被逼降,这就是楚国身为盟友没有尽到盟友的责任。若是我魏国主动投靠齐国,那么在楚国已派出援军的情况下,这就是我们理亏,楚国肯定会大怒的。”

    魏王闻言脸色一白,若是楚国的援军一瞬间变成了敌军,攻打魏国南部,那就···

第二百一十四章 济阳城下

    “父王···”此时,殿外走进一个全身戎装的人,进来后行礼道:“父王,刚刚济阳传来战报,齐军已经杀到济阳城下···”

    这个口称魏王父王的人,正是魏王太子遫。

    濮水战败的消息传来,魏王再次打算派人去前方守城,而太子遫正是主将,只是齐国的推进速度太快,大梁城前天才收到消息说濮水战败,结果大梁的军队还没有出发,齐军已经快杀到大梁了。

    “济阳···”魏王惊呼:“好快,离大梁也就一两天的路程了。”

    “太子,齐国可有使者过来?”

    太子遫摇头道:“回父王,齐国未曾有使者前来,而且成陵君传讯,他已经在济阳与齐军激战一日,数次打退齐军的进攻,并打算死守济阳,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魏王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好好好,好在济阳还没有丢。”

    “太子,告诉成陵君,若是济阳也丢了,那么成陵君他就不用回大梁了。”

    太子遫心中一突,恭谨道:“是父王。”

    太子离去后,魏王想田需问道:“相国,如今齐国先锋已道济阳,却没有使者过来,怎么办。”

    田需道:“大王,既然成陵君已经在济阳挡住了齐军,那我们就等待数日即可,楚国的援军很快就会到达,到时让齐楚两国交战,到了现在这一步,谁赢了咱们就投靠谁,若是两败俱伤,那就再好不过了。”

    “好,依相国之言,派人请楚军加快速度,让楚国去和齐国打一场。”

    ·······

    “什么?成陵君在濮水惨败!”

    “齐军推进速度极快,正在向大梁进发!”

    “齐军先锋已到济阳!离大梁只有一日路程?”

    “······”

    唐昧得到魏国的消息,顿时一脸的难以置信。

    离开陈地时,魏国与齐军还在对持,与韩军会合时,他们还没有开打。

    这才走了六七天,不仅齐魏两军的决战打完了,而且齐军就快到魏都大梁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唐昧身侧的韩军主将公叔诧异道:“唐将军,在下可是记得,上一次齐国接受燕太子平的邀请,哪怕燕国百姓箪食壶酒迎接齐军,齐国军队打到蓟城都花了一个月,难道这次魏国也发生了箪食壶酒的事情?”

    唐昧一幅深以为然的表情,实在太令人意外了。

    齐军的战斗力大家又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出现这种情况,只说明一件事,那就是魏国压根就没有抵抗,直接降了。

    “公叔,如今魏王传讯说济阳被围攻,请我们不必继续去濮水西岸,而是改道去救援济阳城。”

    公叔叹气道:“既然魏王有请,那就去济阳吧。”

    唐昧传令道:“传我将令,大军改道,向济阳出发。”

    济阳城下。

    高唐大夫驻营后,立即去打探声子与田协的消息。

    当天傍晚,声子传来消息。

    声子在煮枣受阻,正准备指挥三万齐军明日正式攻城。

    至于为什么今日没有攻城。

    那是因为昨日小挫一阵,而后夜间遭到偷营,今日虽有援军到来,但是人心惶惶,士气全失,只能再休整一日,决定明日一战而下煮枣。

    第二天中午,高唐大夫终于得到了田协的消息。

    得到消息后,高唐大夫恨不得一刀劈了田协。

    田协所率的两万大军,在路上耽搁了,现在距离济阳还有两天多的路程。

    至于耽搁的原因,是在魏国城池那里受阻了。

    与声子不一样的是,田协不是被受阻,而是主动受阻。

    田协所部攻破成阳后,大肆烧杀掳掠一日,才离开成阳。

    接着忍了两座城池,在第四座城池时,再次把那座小城里里外外洗劫了一遍,于是大军就此耽搁。

    第三天。

    望眼欲穿的高唐大夫没有等来任何援军,声子依旧被阻煮枣,田协还在路上。

    倒是自己手下那些掉队的军队陆陆续续跟了上来,手中重新集聚了一万三千人。

    但是,对面的济阳城增加的兵力更加多,濮水之战的溃兵,陆续逃到济阳,有的进入了济阳城,有的继续向大梁而去。

    这些全都是成陵君从大梁带去濮水的精兵。

    如今济阳城的总兵力已经比城外的高唐大夫还多了。

    原本就对攻城有疑虑的田义,现在更不打算攻城了。

    第四天。

    高唐大夫从早上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下午。

    终于有大军过来了。

    不过不是从东面而来的齐军,而是南面来的楚韩联军。

    “······”高唐大夫得到消息后,满脸铁青,然后嘴角里迸出命令:“传令,加强戒备,入夜后,我们连夜撤往煮枣。”

    “另着人快马传讯将军,就说楚国援军已到,请将军做好准备。”

    “传讯给田协,告诉他楚国援军已到的消息。”

    接着拿出一张帛布,向外大声道:“拿笔墨来,我要向大王上书,弹劾将军田协贻误军机之罪。”

    楚军。

    唐昧带着大军赶到济阳的时候,见到的就是魏军正在与齐军冷战。

    一个不出城,另一个不出军营。

    再看济阳城下,干干净净,没有任何交战的痕迹。

    当下心中又惊又疑。

    难道是齐国发生了以外?

    还是魏国已经叛变了?

    扎下军营后,唐昧传令道:“请济阳城主将与韩军主将来见我。”

    成陵君与公叔到来后。

    唐昧冷笑问道:“成陵君,不知你们与齐军这是怎么回事?”

    公叔也是一脸不善。

    先前魏王向楚韩联军告急,说济阳遭到围攻,结果到了济阳,魏国与齐国根本没有打起来。

    若是成陵君没有亲来楚营,唐昧已经打算向后撤了。

    成陵君开口解释道:“将军不必多疑,齐军本来是要攻城的,但是因为现在到济阳的只是其齐国偏师,齐国主力未至,实力不足,所以还没有开始攻城。”

    “齐国主力未至?”

    唐昧与公叔对视一眼,都是满腹疑惑,齐军偏师都已经到了济阳数日,而齐军主力还没有到?

    那齐军主力在哪?

    成陵君再次解释道:“将军有所不知,齐军主力就在济阳东面不远的煮枣,在煮枣受挫后,这几日一直在进攻煮枣城,只是一直没有攻下来罢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国惨败

    “煮枣?”唐昧惊疑地问道:“煮枣有多少人守城,主将是谁,齐军有多少人,已经进攻几日了?”

    成陵君恨恨的道:“据我所知,煮枣城中有五千壮丁,由煮枣县尉统领。至于齐军,之前是三万,如今是五万,已经进攻四天了。”

    “五千壮丁?坚守四日!”唐昧恍然大悟道:“看来煮枣县尉一定是一位名将了。”

    话虽这么说,但是唐昧心里还是将信将疑:“既然齐军主力在煮枣只有五万,那么本将明日就去会一会齐将,不知成陵君是否愿往。”

    成陵君点了点头:“在下愿听将军调遣。”

    “好!”

    浑身轻松的成陵君与满腹迟疑的公叔离开后,唐昧看着济阳城道:“传令,立即向四方派出斥候,严防敌军偷袭。另,让人打探煮枣城的情况,是否遭到了齐军的攻击···”

    第二天一大早,唐昧得到前往煮枣城的斥候的回报。

    跟成陵君所说一样,齐将声子强攻煮枣四日,煮枣城依旧稳如磐石。

    另一边。

    声子接到高唐大夫的来信,顿时面如土色,百般算计,功亏一篑。不过,好在这一战还不亏。

    虽然在煮枣城迟迟不能攻下时,自己就有了计划失败的打算,但是,当这一刻真的到来时,还是觉得这么突然,终究是未尽全功。

    声子旁边的将领见声子迟迟不下令攻城,便询问道:“将军,不知今日何时攻城。”

    “不必攻城了。”声子闻言摇头道:“命令大军修建防御工事,我们准备与魏国重新对持。”

    “传令将军田协,让他不必去济阳了,立即向我靠拢。”

    “传令即墨大夫,立即赶来与我会合。”

    “诺。”

    当日下午,楚魏韩三国联军抵达煮枣,随后魏军进城,楚韩两军分开扎营,互为犄角,与齐军对持。

    次日,齐国即墨大夫带领八万齐军到达煮枣,同时,田协所部来到煮枣与大军会合。

    齐军军营。

    田协一见到声子,立即下拜请罪:“将军,末将无能,特来请罪。”

    “无能,请罪,不知田将军何罪之有啊?”声子声音有些冰冷。

    若是田协的两万大军杀到济阳,此时说不定魏国已经投靠齐国,区区两座城池,能与整个魏国相比吗?

    田协浑身是汗道:“将军,末将无能,无法控制桀骜不驯的技击士,攻破成阳后,技击士彻底失控,大肆奸淫掳掠,末将无法制止,结果,不幸,最后,末将手下的军队也疯了,跟着技击士洗劫了整个成阳城。”

    “末将本想把技击士留在成阳,自带着本部人马前进,结果两天后他们自己跟了上来,扬言要为大王打头阵,结果,第二天,再次洗劫了一座城池。”

    “末将无能,请将军治罪。”

    说着,田协的头颅彻底低了下去,并且把自己的头盔也脱了下来。

    “······”

    高唐大夫闻言瞥过头去,上一次攻打燕国的时候,匡章带领的齐军就是因为大肆劫掠,结果逼反了整个燕国。

    现在又是这个问题。

    难道是在燕国尝到了甜头?

    声子大怒道:“匡章是匡章,我是我,自从本将在稷下学宫被大王任命为将军后,本将与各国作战,那次会出现如此混乱的劫掠行为,更不会因为劫掠而影响大事。”

    说着,声子冷眼看着田协道:“你自己去外面领四十军棍,另外,此事我会上书大王,请大王亲自处置。”

    田协出去后,声子道:“我们齐国这次出兵的目的,乃是为了迫使魏国投向我们秦齐联盟,而不是一口气打败楚魏韩三国联军。”

    “所以本将决定军事行动暂时停止,一面牵制三国之军,一面等候秦国的消息。”

    “最后,传我将令,立即派人搬运占领的魏国各县的府库,将里面的东西全部搬回齐国。”

    “诺。”

    ······

    “想要对持待变!”

    一连两日,唐昧都不见齐军进攻,而是一味的修建防御工事,便知道齐军的打算。

    唐昧站在军营前,远远的望向东方,心中默默的思索对持的利弊。

    如果自己在此与齐军对持,那么即将生变的有两个地方。

    一是齐国南部战场,二是魏国西部战场。

    齐国南部。

    对楚国来说,无非就是攻打齐国是否成功的问题,即便现在战败,楚国都已经捞到大好处了,怎么看都不吃亏。

    若是战胜,则可趁虚而入,攻入齐国腹地。

    对于薛公田婴,先王楚威王可是恨了一辈子。

    更进一步,那就是逼迫齐国从魏国撤军。

    而魏国西部战场。

    魏国一直对秦国有阴影,从先王魏惠王后期到现在的魏王,都对秦国充满警惕,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魏国夺回汾阴后,一直在加强西部的防御,结果导致被齐国偷袭成功。

    现在想要破局,就要看是秦国先攻破汾阴,还是楚越两国先攻破下邳了。

    对此唐昧充满信心。

    不对。

    唐昧突然看向北方,或许变化来自北方也说不定···

    时间慢慢的向前推移。

    十二月末。

    局势明朗后,楚国从广陵城调兵三万,以鄂君司马为主将,庄辛族弟庄蹻为辅,并越国援军一万,共同驰援下邳。

    与此同时,昭雎带着邓宛叶三地三万楚军,出方城经韩国,前去支援魏国汾阴。

    另一边。

    为了攻破汾阴,秦国相国张仪亲自带着十万援军支援前线。

    一月继续激战中···

    二月,一个消息传来,天下一片哗然。

    燕赵南北夹击中山国,中山国在节节败退中,苦苦支撑数月后,来了一个咸鱼大翻身,于二月初大破赵军,而后追杀数百里,不仅一口气收回了全部失地,而且还夺取了赵国一小块土地。赵国苦心经营十几年的鄗城,这个进攻与防备中山国的前沿基地被中山夺取了。

    燕国得到消息后,立即从中山国撤军,放弃了所有攻占的中山国领土(其实也没有几座城),在原中山国与燕国的边境线驻防。

    列国:“······”

    一时为之侧目。

    接着纷纷派出使者前往燕赵两国,试图拉拢赵国,再不济,也要燕赵两国保持中立。

    然后该干嘛继续干嘛。

    反正燕赵中山三国打了这么长时间,已经快筋疲力尽,没有多少实力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单骑

    赵国邯郸。

    “败了···”

    赵王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愤怒的问道:“怎么回事,乐池不久前不是说进展很顺利吗?中山国已无还手之力,为何突然之间,会遭遇大败?”

    肥义答道:“大王,据乐池回报,我赵国大军本来进展顺利,攻占了中山国十余城,其后进攻中山国腹地之时,因为中山境内多山,道路不便,所以放弃了战车。”

    “其后,继续攻打中山国城池时,突然有数千单骑从后面杀来,一时间箭如雨下,我军防备不足,后军大乱,被中山军打败,随后中山军趁势掩杀,我军全面溃败。”

    “而鄗城因为地处后方境内,不仅十分空虚,对中山国防备不足,加上单骑速度太快,鄗城的城门还没有来得及关闭,就被中山军控制城门,趁机夺取城池。”

    “单骑?!”赵王脑海中浮现出北方胡人的身影:“中山国出现的单骑,可是北方胡人那种单人匹马的军队。”

    肥义点点头:“回大王,正是胡人的那种军队,完全舍弃步卒,全部采用单骑。虽然单骑比不上战车,战力低下,而且容易被弓弩射杀,但是胜在速度极快,极为灵活,一旦偷袭没有防备的步卒,很容易就可以打乱步卒军阵。”

    “不想单骑除了抢劫在行,用来偷袭也会如此有利。”赵王微微一愣。

    单骑这是一个仅百余年才出现新兵种。

    最早的时候,无论是中原还是四周,全都只有步兵,其后出现了车兵。

    再后来,车兵不仅是一个兵种,而且还成为一个编制,一辆战车,除了车上的人,另有标准配备七十五个步卒,步车协同作战。

    以前的大国就是千乘之国,意思就是举国之力能拉起近十万人,在当时许多小国家总人口都不到十万的情况下,想想就觉得吓人。时至今日,冶炼业已经成熟,技术不断进步,人口迅猛增长,现在没有万乘都好意思自称大国。

    但是到了现在,战车在战争中的地位已经下降很多,这当然不是因为骑兵,而是因为步兵,尤其是成建制的步兵。

    吴起的魏武卒就是对这一情况的彻底颠覆,吴起打战虽然也带车兵,但是魏武卒没有车兵,全是步卒,而且全是重装步卒。

    魏国横推天下的那些年,也是战车衰弱的年代,各国全都组建起步兵,尤其是孙膑关于步卒十种阵型应对各种情况的论述,战车地位进一步衰弱,同时也象征步卒已经成熟,步卒的时代已经来临。

    不过在两军对垒时,尤其是平原上的厮杀,战车强大的攻击力,依然不可被替代,各国全都保留了战车。

    至于单骑这种新兵种,出现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不仅胡人有单骑,中原各国也都有,不过都是用来侦察的,成群结队的单骑,那就只有胡人哪里才会出现。胡人与中原出现单骑的时间,基本相差无几,最初都是骑在马上的步兵,不过因为胡人是游牧民族,所以胡人的单骑数量很多,而且这些年无论战力还是战术都在不断提升。

    正如肥义所说,单骑的攻击力与防御力都比不上战车,射箭时的准确度与杀伤力也比不上步卒的弓弩手或者战车上的射手,但是胜在速度快并且灵活。

    就因为这,胡人这百余年来逐渐出现了大量的单骑,虽然正面对决远不是摆好阵型的步卒或者战车的对手,但是去其他地方抢劫时,抢完就跑,步卒与战车只能干瞪眼,全都追不上。

    (至于骑马用刀枪冲杀,在这个还没有单马镫的年代,或许数量极少天赋异禀的人可以做到,其余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全都是骑射。)

    “单骑···”

    赵王的脑海中浮现出成群结队的单骑进行大规模会战的场面,随后又想起单骑的缺陷,不禁摇了摇头,单骑正面对决的缺陷太大,不要说战车,恐怕连步卒也干不过···

    可若是骚扰劫掠偷袭,单骑远比其他的兵种来的方便快捷,防不胜防。

    或许···

    赵国应该仔细考察一下单骑的优劣了···

    只是赵国没有大量的单骑···

    想到这,赵王对肥义道:“相国,寡人欲观单骑成军后优劣,但是苦于赵国单骑太少,不知相国何以教我。”

    肥义闻言思索片刻,而后建议道:“大王,如今各国单骑都不多,但是胡人哪里却不少,若想快速聚集大量的单骑,只能向胡人哪里要了。”

    赵王立即明悟,随后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楼烦王,这个在自己即位之初帮忙偷袭燕国与中山国的家伙,他的手中就有大量的单骑。

    笑道:“相国,代地位于赵国北方,与胡地多有接触,传令给代相赵固,让他在代地招募胡人的单骑。”

    “跟赵固说,只要胡人会骑马射箭的,投靠我们赵国后,待遇从优,可享受赵国士卒的待遇,寡人不仅管饭而且管饱,不仅管人饭而且管马草。”

    “至于人数,这次就招募三千人吧,招募完成后,寡人要亲往代地观察。”

    肥义行礼道:“是,大王。”

    接着,赵王又想到现在的残局,不由“唉”的一声长叹,问道:“现在前线如何?”

    肥义沉重道:“大王,如今赵军已经前线与中山军陷入相持。因为之前我们赵国一直保持对中山国的优势,并于去年的对决中大胜中山军,中山国损失惨重。”

    “如今中山国无力西进,但这次的惨败,导致我赵国同样大损,我们赵国虽然还保持这中山国的优势,但是攻略中山国的行动已经失败了。”

    赵王闻言满是遗憾道:“可惜了,好不容易与魏韩结盟,并同秦齐交好,在各国相互牵制的情况下,得到了攻略中山的机会,结果却是功亏一篑。”

    “下一次再想有这样的机会,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肥义沉声道:“大王,既然这次的机会已经失去了,那么就等待下次,现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与中山国相持下去,不过是继续损耗我赵国的实力。”

    “所以,我以为现在应该趁着各国的战争还没有分出胜负,而我赵国实力依然强于中山国,中山国孤立无援的情况,趁机与中山国讲和。”

    “嗯。”赵王点头道:“相国所言正是寡人所想,与中山国讲和不难,但寡人所忧心的确是其他。”

    肥义斟酌道:“大王是说秦齐联盟与楚魏韩三国的大战。”

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

    赵王点点头,而后又摇摇头:“相国,不仅如此,如今寡人好不容易同时与秦齐交好才获得攻打中山国的机会,所以寡人不打算与秦齐交恶。但是魏韩皆是兄弟之国,寡人不知如何是好。”

    肥义知道赵王问的其实是加入秦齐联盟还是继续留在合纵联盟的问题。

    思索片刻后,肥义道:“大王,对我们赵国有威胁的不是楚国,而是秦齐两国。现在秦齐两国结盟,想要对付的国家不是我们赵国,而是楚国。这次秦齐两国同时对魏国下手,针对的也不是魏国,而是楚国。”

    “所以,臣以为,只要楚国没有被秦齐削弱,那么秦齐两国必然先要针对楚国。只有楚国的实力被削弱,那么秦齐两国才会把目光转到其他国家。如果楚国削弱后,秦齐两国散伙还好,一旦他们继续结盟共同进退,那就是我们三晋的灾难。”

    “与其赌秦齐两国的关系,直面秦齐的压力,还不如让我们赵国再次躲在楚国的背后,让楚国与秦齐周旋,而我们赵国继续积蓄实力。”

    “至于大王担心与秦齐两国的关系,臣以为大可不必担心。只要我们赵国与燕国紧紧的贴在一起,抱成一团共同进退,那么在楚国战败之前,秦齐两国只会拉拢我们燕赵两国,让我们保持中立。”

    赵王点点头,叹气道:“看来下一次攻略中山的时机,只能等秦齐两国与楚国决战了。”

    “相国,昭告天下:战争是危险的,和平是令人向往的,如今天下接连烽烟四起,这是寡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寡人决定与中山国停战,重新建立友邦关系。”

    “另派遣使者前往各国,就说寡人愿意居中调停,平息各国的争端。若是秦齐两国不愿接受寡人的调停,那么我们赵国只能履行盟友的责任,与楚魏韩越四国盟友共同进退了。”

    “传令,以赵何为将,将一万离石之兵,随时率兵南下随时支援魏国汾阴。以赵成为将,帅两万赵军,驻兵在河水北面,随时准备南下救援煮枣,以表明我赵国对盟友的支持。”

    ······

    最快得到赵国消息的,正是魏国一直滞留赵国邯郸的使者。

    得知赵王重申赵魏韩三国的兄弟之情,并且愿意遵守盟约后,立即快马将消息传回大梁。

    得到使者传回的消息,魏王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

    自从得知赵国战败后,这段时间,魏王一直担心赵国向秦齐两国服软,打算把在中山国丢掉的损失,乘机从背腹受敌的魏国身上找回来。

    现在,援军将至,魏王可以睡一个安慰觉了。

    齐国。

    “大王,赵国使者来访···”

    ···

    赵国使者离去后,齐王对齐相储子道:“相国,赵国派使者来调停,请各国相互讲和,暂停纷争,不知相国以为如何。”

    储子眼中闪过一抹寒光:“大王,赵国不仅派了使者过来,而且据臣所知,赵国不久前以赵成为将率兵两万南下,驻扎在魏国邺城的北方,看来是想要插手煮枣战事了。”

    “如果臣所料不差,赵国在西部,必然也准备插手汾阴之战。”

    “嗯!”齐王点点头,然后不屑的笑了笑:“各国现在这次的战事,虽然是因为燕赵攻打中山而起,但是什么时候结束,可由不得赵国来决定。”

    “如今寡人的二十多万大军正在与十几万楚魏韩联军对持,即便加上赵国两万援军,寡人何惧之有,不外乎还是对持罢了。些许粮草,寡人还拿得出来,不必理会赵国的威胁,继续与联盟的军队对持,等待秦国的消息。”

    “唯。”

    储子行礼后还未起身,田盼急匆匆的走进来。

    “大王,不好了,匡章急报,下邳失守。”田盼喘了口气,继续道:“好在在莒大夫的接应下,匡章并没有全军覆没。”

    齐王开口询问道:“盼子,下邳城内有章子率领的五万大军,外有莒大夫的六万援兵,为何会突然失守,此前一点消息也没有传来。”

    田盼脸色难看的解释:“大王,下邳城在莒大夫的支援下,本来还可以坚守一段时间。可是不久前楚军之中突然出现一种新的攻城武器,一种能投掷大石的投石机。”

    “据章子所言,当时城外出现近两百架投石机,放置在城外,向城内投射巨石,士卒首次面对此物,一时间惊慌失措,心神为之夺,被楚军趁机攻取一段城墙,然后在楚越联军的疯狂进攻之下,虽然我齐军血战一日,奈何楚越之军源源不断,下邳城就此失守。”

    “投石机?”齐王口中喃喃了一会,脑中闪过一道灵光,好奇道:“盼子,寡人记得《墨子》里面的记载,就有向远处投射东西的武器吧。”

    田盼应道:“大王所言不错,《墨子》里面就有籍车的记载,专门向城外投射炭火等轻便物件的,我齐国一些重要的城池里面,都有布置籍车的场所。若是所料不差,这投石机应该就是籍车的改进版,使之能够投射巨石。”

    齐王淡淡的道:“寡人听说楚国的墨家已经大部投靠楚王了,现在看来墨家已经在楚国发挥作用了。”

    顿了顿,齐王问道:“如今章子在哪?”

    田盼答道:“如今匡章已经与莒大夫合兵一处,共同退往下邳城北方的钟吾城,只是钟吾城小,恐怕难以抵挡楚越联军的攻势,请大王早做打算。”

    “钟吾城···”齐王闭目沉思。

    钟吾城原是以前钟吾国的国都,后来钟吾国被吴国所灭,成了吴国地盘,接着吴国被灭成为越国的地盘,然后越国衰退,钟吾下邳一带就变成了齐国的地盘。

    钟吾城的西北是薛地,而东北是郯城,郯城北面就是莒城。

    想着,又见一个侍者急匆匆的快步走进来:“大王,靖郭君之子田文求见大王。”

    靖郭君···

    齐王知道靖郭君的薛地一直都没有城墙,若是楚越两国军队杀到薛地···

    齐王闻言笑了笑:“看来靖郭君是真的急了,来向寡人求援来了。”

    侍者喘了口气,继续道:“大王,田文穿着素衣而来···”

    素衣···

    齐王一惊。

    素衣,孝衣。

    田文穿着孝衣···

    难道田婴死了?

    是了,田婴妻室早就死了,而田文的母亲只是妾,能让田文穿孝衣的,除了寡人也就只有田婴了。

    齐王痛苦的闭上眼睛:“靖郭君,寡人兄弟也,如今离寡人而去,寡人悲痛莫名,现在如今寡人心绪已乱,难以理政,传令,罢朝三日。”

    “相国,寡人打算接受赵王的调停,从魏国撤兵,与各国休战。”

    顿了顿,齐王理了理心情,对侍者道:“让田文来见寡人!”

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

    楚国郢都。

    “哈哈哈····”楚宫之中传来一串爽朗的笑声,熊槐大笑道:“赵国虽然在中山国遭遇惨败,但是依旧重申与寡人的盟约,便表示不会与秦齐两国媾和。”

    “柱国不愧是我楚国名将,能力克下邳城,逼迫齐军从魏国撤兵,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纷争,正是柱国之功。”

    熊槐拿着陈轸递上来的情报,满脸笑容。

    更令熊槐意想不到的是,没有经过自己的推动,楚军竟然自己点亮了一个新的科技树,制造出了投石机,这算是意外之喜吗!

    “庄蹻、邓豕···”熊槐看到帛书上出现两个新的人名,这两个人自己之前全无印象,但却是这次攻破下邳城的功臣,正是投石机的发明者。

    熊槐看向陈轸好奇问道:“贤卿,这两个人,不知是何人物?”

    陈轸对此早有准备:“大王,这庄蹻出自楚国公族庄氏,乃是庄辛的族弟,这次与庄辛一同跟随鄂君前往广陵。而邓豕此人,乃是楚国墨家之中专修守城之法的门人,邓地人氏,鄂君前往广陵后,向墨家重金礼聘了一位墨家守城大师,墨家派去广陵的,正是这位邓豕。”

    “大王从广陵调兵支援柱国时,庄蹻是援军的副将,邓豕受邀前去助阵。”

    熊槐对鄂君的举动不置可否。

    墨家三派虽然各有擅长,有游侠,有辩客,也有工匠,但是要说墨家最有名的特长,也是最受各国追捧的长处,无疑还是守城。

    从墨子提出非攻开始,墨家就开始致力于从事守城大业,发明了为数众多的守城武器。昔日墨子与鲁班两人的攻防推演,留下一句话:公输班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简单来说,就是守城武器比攻城武器多,论守城,墨家比绝大多数的专门带兵打仗将领还要擅长。

    因此各国对墨家的人,那是又爱又恨。

    守城时都希望自己城池中有一位精通守城之法的墨家门人,而攻城时,最担心的就是碰到墨家的人在守城,那就只能拿命去填,但结果却是未必能攻下来。

    熊槐将手中的帛书放下:“这次柱国攻打齐国的目标已经全部完成,而且连齐国的田婴也病死在撤离的路上,至于攻打钟吾城,乘机兵进薛地,那还是算了吧。”

    “传令柱国,齐国已从魏国撤军,援兵到来在即,那就撤兵吧。”

    “另传令司败,齐军撤回国内后,大军西移,逼迫秦军退兵,结束这场战争吧。”

    “唯。”

    汾阴。

    张仪与魏章正在后方观看秦军攻城。

    魏章叹气道:“相国,齐国来讯,不久前楚越两国大军攻克下邳城,齐军败退,随后齐国从魏国撤军打算回师自救。”

    “如今东方的楚魏韩三国联军正在收复魏国的失地,一旦齐国退回国内,恐怕三国联军会西进···”

    “唉!”张仪长叹一声,良久,道:“齐军已退,我秦国独木难支,退兵吧。”

    “末将领命。”

    魏国大梁。

    魏王得到秦齐两国撤兵的消息,顿时喜笑颜开:“相国,战争结束了。”

    “犀武在汾阴顶住了秦国的攻击,这说明我们魏国打造的河水防线并没有问题,未来只要交好齐楚两国,那么寡人就无忧了。”

    田需露出一副轻松的表情:“好···好····好···”

    魏王吐出一口气,看向田需:“相国,你说···”

    魏王话还没有说出口,立即露出惊恐之色。

    之见田需笑意还浮在脸上,接着全身无力的倒在地上。

    “相国···”

    魏王如弹簧一般跳了起来,冲到田需身边,扶起田需:“相国···”

    ······

    “什么?田需死了。”正在撤回楚国的唐昧闻言大吃一惊。

    田需的死亡,不仅是魏国的重大损失,也是楚国的重大损失。

    田需是惠施的学生,接收了惠子在魏国的遗产,在魏国势力强大,威望很高,两度出任魏相,是魏国之中重要的亲楚派人士。只要田需还在魏国,楚国想要拉拢魏国,实在是不要太方便。

    而现在,魏国这个盟友对楚国很重要,也就是说,接下来魏相的人选,对楚国至关重要。

    那么楚国支持谁来做魏相呢。

    唐昧想到了与自己同路,被魏王派去楚国表示谢意的楼庳。

    唐昧向外大声道:“来人,请魏使楼庳想来相会,另快马传讯大王。”

    楚国郢都。

    熊槐看着众臣道:“众卿,魏相田需死,如今魏国前来拜谢楚国的使者楼庳已经于中道回国。对魏相的人选,楼庳一向都是魏国的亲楚派大臣,寡人打算支持楼庳担任魏国相国。”

    “但是寡人有些当心,楼庳此人的威望不足,远远不足以压倒魏国群臣。而魏王此人不仅耳根子极软,而且如昔日从魏国传出的谣言所说: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所以,若是没有一个强势的相国,寡人还担心魏国会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熊槐本来想让公孙衍回到魏国继任相国,但是武卒的训练时间太长,哪怕公孙衍现在每日都住在军营之中,亲卫的训练才训练一小半,战阵之法这才开始不久。

    若是用一支强军换一个魏国,那自然是可以的。

    可是用一支强军拉拢一个注定会背叛的盟友,那还是算了。

    对于这个问题,群臣最后也没有给出什么好的办法,盟友的内政,只能影响,而不能强势插手,要不然散伙会更加快。

    与此同时,张仪魏章也回到了咸阳。

    秦国咸阳。

    “大王,臣等未能攻克汾阴,臣等无能,特向大王请罪。”

    大殿之中,张仪、魏章向秦王下拜请罪。

    秦王叹气道:“相国请求,此战非你们之过。河水凶险,本来就很难渡过。而这些年,我们秦国攻打韩魏两国太急,导致两国对我们秦国充满警惕,戒备森严,久攻难下,也在意料之中。”

    “令寡人没有想到的是,楚国的援军居然会如此之快,更令寡人没有想到的是,魏国居然如此硬气,死抗到底。”

    张仪二人起身后,秦王询问道:“相国,不久前魏相田需猝死于魏宫之中,如今魏国大臣翟强向寡人求助,希望寡人能支持他返回魏国争取魏相一职,不知相国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