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全文阅读 第42分节

第四百零九章 宁武屠城

    李自成强攻宁武关的第九天,原来的二十万大军拼得只剩下了十多万大军,宁武关下的尸体几乎与宁武关持平,真的是用人命堆出来的尸山!

    这些尸体来不及处理,散发着恶臭,如果再不攻克的话,恐怕瘟疫会大规模地爆发,农民军和宁武关将士估计没有一个人能够活下来。

    无数的农民军向宁武关发动了最后的攻击,这回将士折损八九的宁武关守军无力支撑各个城墙段的防守,汹涌的农民军终于杀入了宁武关中!

    宁武关的顽强抵抗让农民军对这座雄伟的关隘以及守关的将士深恶痛绝,九天的时间,前后死于宁武关下的就有七八万人!他们一攻入宁武关,立即对这里开始了血腥的屠杀!

    宁武关沦落为人间炼狱,堵在里面的将士只有死路一条!

    李自成面无表情地看着十多万流民将剩余的将士全部杀光杀绝。他对这里恨的比谁都要深,将宁武关将士全部屠戮才能解他的心头之怒。

    第九天攻破宁武关以后,宁武关剩余的千余将士没有人能够幸免,全部倒在了血泊中,里面居住的平民也同样被屠戮一空,雄伟的宁武关变成了一座鬼城。

    “本王就没有做过这么亏本的买卖,用八万人的性命换来一座没粮没人的破关!”李自成心里直滴血,“放火烧关!”

    李自成下达的火烧宁武关的命令一下来,十多万流民欢呼起来!他们才不理会宁武关有什么意义,只要将让他们留下心理阴影的宁武关付之一炬,彻底消失在眼前就好了!

    很快愤怒的农民军在宁武关内放起火来,熊熊大火吞没了古老的宁武关,将这座传奇的雄关给彻底吞没。曾经誓死抵抗的三关总兵、宁武关守将等人都与这种雄关一起湮灭,仿佛不存在过于这个世界上。很难说他们的抵抗是不是有意义的。

    李自成静静地看着火光冲天的宁武关,他的脸上泛着火光的倒影,心里稍微舒坦了一点,露出可怕的微笑。这样一来,战死的士兵、流民的尸体也不用额外处理了,一把火与雄关一同毁灭。

    “恭喜闯王攻克宁武关!”刘宗敏等部将尽管知道这一场苦战与其说是惨胜,还不如说是惨败,仍然恭喜李自成。

    “南路军怎么样了?”李自成问道。

    “张元这两天向高起潜部进攻,不过攻势受阻于真定县之东北方。因高起潜是天子监军,所以附近明军齐齐支援,张元连续两次猛攻受阻。最新的军报上称,张元正调整部署,打算采取佯攻中军,待四面明军支援中军时,集结重兵突破其左翼。”刘宗敏说道。

    “嗯,让他小心部署,就说北路宁武关已下,很快本王就要带兵北上攻取大同府,他的南路军也应当尽早消灭河北的明军。”李自成说道。

    抢先一步在张元前面取得胜利,李自成这才算是送了一口气,不然再这样下去恐怕张元的声望都要压他一头了。

    “闯王,接下来我们就是要北攻大同府了。”刘宗敏他们等人想到还要攻打大明重镇之一的大同府,心里发寒。太原府、代州一带死了十万人,攻打大同府再死十万人的话,北路军也差不多要废了。

    “放手一搏,实在打不下去我们还可以返回陕北继续和官兵周旋。”李自成冷静下来以后,对于继续攻打传闻中的重镇大同府和宣府实在没底,同样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在李自成攻克了宁武关以后,出乎李自成的意料之外的是,张元并没能很快击溃明军。张元带领着火枪营、骑兵营和十万流民在真定县东北方与三万明军开始频繁的攻防,但是仍然没能吃掉河北的明军。

    公公高起潜却压力山大,张元虽然没有一口气吞掉河北的明军,但是如同汪洋大海一样的攻势让他很难受。明军在张元的攻势下只有被动还手之力,而且还在向后退缩。卢象升被活捉以后,没有明军将领愿意冲在前面死战了,一旦看到友军哪一支部队向后撤退一步,自己起码要向后退两步。

    于是张元在没有损失多少人的情况下拿下了真定县,并将真定县抢掠一空作为补给。

    张元彻底控制真定县周围的地区,已经是他和李自成约定好的第十二天。延误了约定期限的张元向李自成请罪。

    李自成只是在书信中稍微责备了一下张元,催促他尽快向保定地区进军,并没有那张元怎么样。张元可是现在李自成军中最能打的将领,南路军除了他没人能够有效指挥,缺乏历练的高一功还差远了去。再者李自成还了得见张元进展变慢。不然就有点秦末时候刘邦、项羽约定谁先攻打下咸阳,便立为关中王的意思。

    南北两路的塘报因为军务紧急,飞快地传到朝廷,崇祯见这些塘报,一言难尽。

    “如果所有关卡都和宁武关一样宁死不屈,一座关卡可以耗尽十万大军,那么北路闯贼是不可能打到京师的。”崇祯取到了宁武关的塘报,感慨道。

    “这一切都是由于天威浩荡,三关将士无不共赴国难,实在是天下臣民之大幸。”一些大殿中的官员纷纷将三关总兵用死难换来的荣誉扣到崇祯的头上。

    “北路尚有大同府、宣府、居庸关阻挡,当可稳如泰山。不过为何南路河北、山东诸军一再败北,让南路的闯贼占领了真定县?”崇祯问道。

    “回圣上的话,此事皆是由于天雄军卢象升引起。”兵部尚书站出来说道。

    “为何这般说?”崇祯问道。

    “原本朝廷派去使节与闯贼和谈,不料卢象升冲动好战,在双方和谈之时主动攻打闯贼南路军,导致和闯贼的谈判破裂。之后卢象升又违抗军令,轻率贸然进攻闯贼,导致全军覆没,其干脆投降闯贼。由于卢象升熟悉我军军阵布防,所以闯贼张元才能长驱直入,攻取真定县。”兵部尚书将这口黑锅狠狠地盖在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卢象升身上。

第四百一十章 大同总兵(第二更)

    大同府,大同总兵王朴不安地来回踱步,似乎在等待着重要的消息。

    一个副将匆匆地走过来。

    “宁武关和李自成怎么样了?”王朴着急地问道。

    “呼……宁武关已经变成一片焦土了,没有一个人活着!”副将像是着急赶路,气喘吁吁,“李自成带着那些流民向我们大同府进发,很快就会抄掠雁门关等地。”

    “闯贼竟然如此残忍,真的做出屠城之举!”王朴脸色苍白。

    “不只是太宁武关,愤怒的李自成又返回去代州,将代州城也一并屠城,现在代州城、宁武关一带除了李自成的流民,已经完全没有人烟!一些害怕被屠杀的百姓干脆直接投靠李自成,让李自成的人膨胀到了二十多万人!”副将又说道。

    “此贼真是凶狠,先后屠杀太原府、代州、宁武关等地百姓数十万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大同府了,这可如何是好?”王朴越来越焦虑。

    “总兵大人,有一句话属下不知道该不该说。”

    “你但说无妨。”

    “但凡是抵抗李自成的人,那都没有好下场啊。您看曹文诏被闯贼的火炮炮击重伤,至今生死不明。洪承畴、左良玉两人被流寇山贼困在洛阳,也不知道能够支撑到什么时候。太原总兵、三关总兵尽皆战死,下一次就轮到我们了啊。”副将说道。

    他的话语更是加剧了王朴的不安,他揉了揉手心,发现已经满是汗渍。

    “我已经派人前去请示朝廷,看看朝廷打算怎么应对闯贼。”王朴继续焦急地等待。

    很快王朴派去请示朝廷的传令兵得到了朝廷的意思。

    “兵部有令,大同总兵应率全镇五万兵马分守雁门关等地,以山地关隘之险峻层层阻击闯贼,消耗闯贼之兵力。”

    王朴收到朝廷的意思,心里凉了半截。

    “五万兵马?我去哪里调集五万兵马?兵部那些家伙又不是不知道各地吃军饷严重!现在复辽军在骚扰北方长城,随时有可能毁城而入,我需要一队兵马防备复辽军,手里头可没有多少兵马拦截二十万闯贼!”王朴生气又不安。

    “大人,属下以为,现在天下崩坏,秦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逐鹿者为李自成和楚云两人耳。现在复辽军在北,李自成在南,我们大同府就像是夹在婆媳之间的受气小丈夫,若朝廷无法救援我们,我们必须要尽早打算,否则就是死也不知道怎么死的。”副将说道。

    “你是要我背叛朝廷投靠乱臣贼子?”王朴皱眉道。

    “属下的性命和大人是联系在一起的,大人亡则属下亡,为大人打算也是为属下打算罢了。”副将说道,“我们丢失了大同府的话,就算闯贼不杀我们,朝廷也会追究我们失守之罪,这又是何苦呢?用大同府数十万百姓之性命去和闯贼拼?就算赢了我们大同府也会成为荒芜之地。”

    王朴一阵沉默,而后缓缓地说道:“你觉得如果我们决心脱离朝廷的话,投靠复辽军好,还是投靠李自成好?”

    “复辽军!”副将不假思索地说道,“可是我们现在不能投靠复辽军。”

    “为何你说投靠复辽军好,但是又不能投靠复辽军?这岂不是前后矛盾?”王朴不解地问道。

    “大人请听我一言。复辽军虽然在北方长城骚扰,可是其心不在大同府,而是在于打通辽西走廊,只是为了拖延宣府、大同府两镇兵马,使得两镇兵马无心参与辽西走廊之战事而已。以属下的估计,北部长城的复辽军可能不过数千人而已。即使我们投靠了复辽军,他们也无法调遣足够的兵力保护我们大同府免受闯贼的荼毒。”副将说道。

    “你说的倒不无道理。只是闯贼李自成一向嗜杀成性,更是屠杀宁武关、代州所有的将士和百姓。万一我们投靠了他们,他们到时候对我们随意打骂,甚至将我们兵权解除以后,杀了我们,又该如何?”王朴问道。

    “这件是大事,属下一个人难以顾得周全,不如召集大人您信任的一些幕僚,共商大事。”副将说道。

    “容我好好想想。”王朴多少有点犹豫。

    朝廷一个重要边镇的总兵,算是手握一方的诸侯了,要是不小心站错了队,那么以后基本上没法做人。

    不过时间并不容许王朴多加考虑,因为李自成很快就要大举进攻大同府了!

    “总兵大人,我有一策。”一个重要的幕僚思考良久,似乎是想出了解决王朴顾虑的办法。

    “快说,雁门关等地已经向我求援了。”王朴害怕因为雁门关等地抵抗李自成而惹怒这个杀人魔王,“因此我提前向李自成派去使节要求停战,并在两日内做出决议。”

    “大人可以向李自成投降,不过要求仍然统领大同本部兵马。大同府内闯贼可以自由进出,但是不得进入大同城内骚扰百姓。如此一来总兵大人仍然手握重兵,闯贼必定不敢轻易翻脸。”幕僚说道。

    “此计可行!而且这个时候有奶就是娘,我们只要还有大同城和上万兵马在的话,以后是走是留,投靠哪一方势力,还不是任凭我们选择?”王朴没有点脑子也不能够爬上现在的高位,旋即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没错,以后若是李自成势力不能成就大事,我们就倒戈向复辽军,这叫做死道友不死贫道。只是这样一来,公开投降贼军,以后我们是要和朝廷势不两立了。”幕僚说道。

    “和朝廷决裂就和朝廷决裂罢了,这些年我们苦苦守着大同,受到过各种势力攻打,这日子算是过到头了。”王朴不以为然。

    大厦将倾,所有边将都有着自己的打算,祖大寿献出了大凌河堡投靠复辽军,受到了威胁的大同总兵起了投靠李自成的念头而且在筹划准备。而同样受到威胁的宣府同样人心惶惶,因为一旦大同府出事,那么闯贼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宣府!

第四百一十一章 宣府兵变

    宣府的总兵府周围,有上百士兵看守,但凡是进出总兵府的人,都要经过特别的允许。

    “你们这些叛贼,到底想要如何?!”宣府总兵杨国柱被软禁在府中,一旦想要迈出院子,就会被十几个士兵给拦住。

    “总兵大人,是您吃硬不吃软,我们这些做部下的万不得已才逼宫。要是您再这样宁顽不化的话,下一个被屠城的就是我们宣府。”几个参将、游击将军聚集在宣府。

    他们这群投降派已经取得了宣府的主要控制权,而宣府总兵杨国柱一夜之间就失去了对宣府的控制。

    投降派的参将、游击将军等中高级军官在这里商议向李自成送去降表。

    “如果我们的降表能够比大同府的人先一步到达李自成那里,说不定李自成会因为我们的诚意而不会攻打宣府。至于他想要借道去攻打京师,那就让他去攻打京师,只要不进入我们宣府就好了。”一个宣府参将说道。

    “说的极是,我听说大同府一直按兵未动,很有可能正在准备降表,毕竟没人愿意让闯贼对境内进行屠杀吧?我们的家人可都在这里,要是惹怒了闯贼,落个和宁武关一样的下场,我们怎么对得起家人和老祖宗。”一个游击将军说道。

    杨国柱听见手下们商议如何投降李自成,不由怒道:“大丈夫马革裹尸,我们宣府将士的使命就是为了镇守宣府。现在尚未与贼军交战就轻言放弃,我们大明军队的血性何在?!”

    “哼,什么血性!乱世之中保得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参将冷哼一声,“大人,如果不是看在您是我们上属的份上,我们早就将您送到了李自成军中用以谈判。”

    “我觉得我们应该在降表上声明,若是闯贼从我们宣府经过,我们愿意为其筹集军粮,但是闯贼不得进入城中。”一个坐营官说道。

    “这个条件可以有,如果不让闯贼进城的话,那么我们就不用担心家人和城中的百姓受到迫害了。”

    一群投降派的将领、营官纷纷赞同这条有利于他们的条件。

    突然,总兵府外有兵器交战的声音,让里面投降派的兵官惊起。

    “诸位将军,府外有总兵大人的亲兵在与我们的士兵交战,他们想要救出总兵大人。”一个包围总兵府的明军队长进来说道。

    “这些迂腐的人在想什么?难道他们非要我们宣府被闯贼屠戮一空才善罢甘休吗?”投降派军官不满地说道。

    “你们这些人看好总兵大人,我们前去剿灭这群蠢货。”几个宣府参将、游击将军是李国柱之下权势最重的人,听说李国柱的亲兵起事,却也不惧。

    作为九边重镇最重要的边镇之一,宣府还没有等待李自成率兵进入宣府地界就陷入了一片混乱。投降派占据了宣府将领中的大多数,他们起兵包围总兵府,控制城池的主要街道、城门。

    还有支持宣府总兵李国柱的主战派在组织兵力反扑总兵府或者从宣府地方调集兵力重新夺回宣府的主导权。

    宣府各座城池、关隘陷入烽火之中,乱成一团。

    正在大同府、宣府外围负责骚扰北部长城的复辽军第九步兵旅的复辽军军官探知了宣府的混乱。

    原本宣府有千里的长城驻地要分兵防守,不过主战派和投降派为了争夺在宣府的主导权,许多驻守关隘的明军士兵被调走,投入宣府内战之中。

    这件突如其来的兵变让第九步兵旅的旅长有些无奈。

    “宣府这么一乱,千里长城形同虚设,幸好是我们这支部队在北方,如果是其他异族的话,说不定这个时候就长驱直入了。”第九步兵旅的旅长说道。

    以第九步兵旅的装备和士兵素质,在这个时候突破宣府长城段简直易如反掌。

    “不过按照军部的作战计划,此时我们只需要冷眼相看就好了,还没有到毁关而入的时候。”另一个军官说道。

    “嗯,充当局外人的感觉真是玄妙。看着关内明军苦于李自成的威胁而自乱阵脚,处处防务空虚,好几次差点忍不住要破关而入。”

    “继续蛰伏吧,所有的蛰伏都是为了在那么一瞬间爆发,我们做好自己这个局外人的角色,好好看戏就行。”

    第九步兵旅五千人就在宣府北部的长城外面集中,但是却按兵不动,甚至连原先的骚扰行动都停止了。因为完全没有了拖住宣府兵力的必要,宣府已经将兵力投入内耗之中。

    宣府的参将、游击将军、守备们见北部长城外的复辽军乐得看宣府自己人和自己人交战,没有破关而入的意思,于是都派兵参与宣府投降派和主战派的争斗。

    要说到最大的赢家,可能就是闯王李自成了。

    李自成亲率大军抵达雁门关下时,大同府总兵王朴的降表率先抵达李自成军中,而后又有宣府几位参将联名的降表就在王朴的降表后一天送至!宣府几位投降派甚至邀请李自成进入宣府境内剿灭宣府主战派。

    也就是说,让李自成打退堂鼓,貌似是比太原府还要难啃的大同府、宣府两个边镇竟然因为惧怕李自成屠城,不战而降!

    李自成收到这两份降表,不敢置信地扇了自己身边的亲兵一记大耳光子。

    “闯王您为何打小人?是小人做错了什么事情了吗?”李自成的亲兵捧着被打肿的脸颊,委屈地问道。

    “我只是怀疑自己在做梦而已。大同府、宣府,朝廷九边重镇中兵力强大的两个重镇,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归降本王!”李自成发现自己并不是白日做梦。

    如同当初张元设想的一般,由于李自成军队对太原府、代州、宁武关的血色政策,导致北方的明军闻风丧胆,不敢冒着惨遭屠城的危险继续抵抗。

    “张元真是神机妙算,所有的一切都如同他估计的一样,莫非他是刘伯温转世?”

    “听说南路军的高一功在真定县被明军击败以后,张元一到那里就组织兵力反扑,连明军最强硬的天雄军都一战覆灭,估计能和汉初的军神韩信相比。”

    李自成的部将们因为大同府、宣府的投降而想起张元的预言,对张元愈加钦佩。

    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李自成的神情逐渐变得不那么痛快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 诸关皆降

    崇祯四年深秋,李自成率领二十万农民军进入雁门关,抵达大同府。在大同府接受了大同总兵王朴补给的粮食、兵器以后,穿过大同府进入宣府境内。

    宣府激战中的投降派和主战派因为闯王李自成大军的到来被轻易平定。本来投降派的势力就大,现在再加上李自成的二十万农民军,主战派无力抵抗。

    一些主战派的守备被杀死,还有一些将领眼看大势已去,干脆逃出关外,向驻扎在关外的复辽军第九步兵旅投降。

    第九步兵旅在这几日的时间内收纳的明军士兵和百姓就多达万人,令第九步兵旅措手不及,只能将他们暂时安置在附近的蒙古部落中。

    李自成和宣府投降派占领了宣府全境,畏惧于北部的复辽军,又或者是不愿意两线作战,因此没有继续追赶北逃的主战派将领。

    李自成的二十万农民军堵在宣府镇外,将宣府镇堵得水泄不通。

    “李自成要求的粮食太多了,连军饷都领不到的我们如何能够给出这么多粮食!”投降派的参将收到了李自成要求的物资清单。

    “这些贼寇果然是不安好心,见我们宣府分裂以后的兵力不足,就对我们强加要求。大同府总兵王朴手里还有万余精兵,他们霸占着大同镇,李自成怕损失过多反而没有要求他们给太多的粮食。”一个投降派懊悔地说道。

    “现在可不是悔不当初的时候,我们快想办法解决供给给李自成的粮食,否则他们就要开入城内了。”参将说道。

    “粮食的话仅凭为我们是难以筹措到这么多的。不如我们开城放闯贼进来抢掠,等到他们满意以后,想必他们不会停留太久,毕竟他们还要攻打京师的。”

    “这是什么浑话!如果我们放他们进城,那我们的家人族人岂不是受到无妄之灾?”

    “我们可以划定一块地区,将我们的家人族人迁移过去,派兵保护那一块地区。至于其他地区的百姓,就听天由命吧。”

    “既然如此也就只能这样了,把抢掠百姓的罪行交给闯贼做就好了,否则我们筹集粮食也要抢掠,何必弄脏我们的手?”

    宣府的将领经过商议,将宣府镇换分为两块地区,派遣重兵保护这些将领的家人、族人以及一些寻求庇护的大族。至于绝大多数地方的百姓还蒙在鼓里,不知道他们已经被宣府的守军给卖了,甚至一些底层士兵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打开城门,迎接闯王!”宣府参将令士兵打开宣府镇的城门,很快二十万流民就涌入了宣府镇,将这里变为人间地狱!

    发疯了的流民见到有人家就闯入庭院中,砸烂米缸,将腌制的腊肉、咸菜一点不剩地抢走。乱世之中的百姓见自己赖以为生的食物被夺走,懦弱的他们也学会了愤怒,和流民扭打在一起!

    宣府镇内鸡飞狗跳,到处都是火焰、惨叫声。

    “将军,这些流民在杀害我们的家人!”跟随了投降派的士兵发现自己被他们的长官给欺骗了!

    这些军官将自己的家人和族人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还让这些大头兵无偿保护他们,而这些大头兵的家人,那些寻常百姓则被当成是献祭给二十万流民的祭品!

    “少废话!想要活命就给我乖乖呆在这一块地方,要是敢出这片地方一步,你们就会被流寇给杀死!”参将喝道。

    这些有家人在城中的士兵咬牙切齿,第一次这么狠自己的长官。对投降派不满地情绪迅速在明军士兵中蔓延,城中百姓的惨叫更加刺激了他们的不满。

    “草,这些该死的家伙想要牺牲我们的家人来保护他们的家人!凭什么我们这些小兵没有军饷还要这么作贱!”

    “杀光他们,还有他们那些贱人!”

    愤怒的明军士兵揭竿而起,将大刀挥向了保护区内的军官家人以及寻求庇护的地主大族!

    整座宣府镇内已经没有一块安全之地,这些被欺骗了的普通士兵破罐子破摔,宁愿与全城同归于尽也不愿意苟活!

    “你们造反了,造反了!”投降派的参将不得不亲自操刀上阵,想要带兵镇压起义的明军士兵。

    李自成面无表情地看着陷入了火海之中的宣府镇。宣府镇几乎是要毁灭了,而且他李自成只能为宣府镇的毁灭负一半的责任。宣府镇主战派和投降派的斗争就使得宣府镇破败。投降派的军官和士兵之间又产生了分歧,可以说宣府镇的明军在内耗中消失殆尽。

    “宣府镇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了,就让它毁灭吧。”李自成并没有带兵帮助投降派的明军军官镇压起义的士兵,而是继续放任流民抢掠。

    至于被划归为保护区的地方,等到投降派军官和士兵两败俱伤以后,李自成直接无视了和投降派军官的约定,将保护区也纳入抢掠的范围。

    保护区有许多地方豪族、商贾在寻求庇护,这些人才是李自成抢掠的对象,怎么会轻易放过他们?而且李自成还需要用白花花的银两向辽东的商人购买火器、炮弹。

    对于宣府镇的抢掠持续了三天三夜才停止!

    三天后宣府镇已经沦落为一座鬼城,没有明军士兵还活着,幸存的百姓三魂丢了七魄,虽然还活着,但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抢掠时候的火焰将宣府镇的房屋焚烧了大半,宣府镇名存实亡。

    事后李自成向各地明军宣称,宣府镇士兵试图抵抗闯王天威,所以屠城以儆效尤!

    宣府镇几乎是屠城的行为过后,李自成率领军队逼向居庸关。

    居庸关的监军太监和守将二话不说,听说李自成连屠宁武关、代州、宣府镇三地,吓得即可开关迎接李自成入关。

    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监军太监、守关将领像是低三下四的奴才一样跪倒在地上,不敢多看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的魔王李自成一样。

    李自成在洗劫宣府镇以后,得到了足够的补给,没有再为难居庸关的将士,因为除了居庸关,他距离大明帝国的国都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第四百一十三章 迁都风波

    这一日大明的朝议,文武百官尽皆默不作声,都在等待着崇祯皇帝发话。因为这次朝议的主题很沉重。

    “大同府、宣府两座边镇,雁门关、居庸关等雄关,尽皆向闯贼投降,闯贼距离京师不远,朕问你们,是坚守京师等待各地援军到来,还是应迁都前往南京古都,以图再复山河?”崇祯的话已经十分直白。

    现在摆在大明群臣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走,一条是留。

    文武百官一片哗然,交头接耳起来。

    李自成的进展让所有官员都大惊失色,这才多久,李自成带领的北路农民军就已经快杀到天子脚下了。原先被寄予厚望的大同镇和宣府镇,形同虚设。

    “请陛下下旨,迁都南京,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另可留太子殿下以及一批大臣坚守京师。此策最为稳妥,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翰林院的官员李明睿站出来说道。

    崇祯的身体微微前倾,显然是对于李明睿的话语颇为赞同。

    不过在北方官员的示意下,很快就有言官站出来反对李明睿:“圣上万万不可,李明睿该杀!”

    “爱卿何以如此断言?”崇祯不悦,不过在朝议上又不敢当着众多大臣的面发难。

    “昔日土木堡之变,我大明数十万精锐毁于一旦,留守京师的老弱病残不到十万。瓦剌首领亲率数十万瓦剌骑兵兵临京师,比起如今之形势更加危急。然而当年兵部尚书于谦极力主张坚守京师,最终瓦剌骑兵退却,朝廷转危为安。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决一死战之信心,方可保全帝国神器!”一个北方官员站出来说道。

    “土木堡之变与当今形势不可同日而语!瓦剌骑兵乃是异族,一旦入关会遭到天下臣民之抵抗,处处受制。而李自成本身是汉人,又裹挟无数农民,说句不好听的,闯贼已然取得部分民心,将士无不惧怕,我军士气已去,徒劳待在京师的话,无异于画地为牢。”李明睿朗声说道。

    “你这是在涨敌人志气,灭官兵威风!我大明京师还有十万精兵,河北高起潜统领兵马五万,另有山海关、宁远精兵十万,河洛精兵十万,各地援军十万,合计四十五万精兵,何惧区区李自成!”坚守派的官员说道。

    “呵呵呵,四十五万精兵,我们还有四十五万精兵的话,何至于让闯贼李自成连破三关,下三镇!河北兵马被贼将张元拖住,河洛更是陷入当地农民军重围。置于山海关、宁远精兵,有复辽军在虎视眈眈,谁敢轻易调动?”支持李明睿的南方官员站出来为李明睿撑腰。

    “困难只是暂时的嘛,只要我们号令天下兵马前来勤王,瞬间可得百万大军,何惧于闯贼。”

    “你这是在拿圣上的性命开玩笑!迁都时机稍纵即逝,再晚一些闯贼攻占了山东、江淮等地,则我们南下迁都之路就断了。现在若能及时南下,沿途收拢各地兵马,则我们行进至南京以后就可以笼络十万大军,固守江防。尚且南京城也设有六部,形同京师,很快便能运转起来。”

    “舍弃大明两百年的根基迁移到南京城,无异于饮鸩止渴,此事万万不可!”

    大殿之上,南北官员闹成一团。南方的官员迎合崇祯的意思,赞同迁都,若是崇祯以南京城为国都,则南方官员的话语权无疑会提高。而且南方官员的财产、家人几乎都在南方,丢弃了北方大陆也没有什么所谓。

    但是对于北方的官员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他们跟随崇祯到了南方,那么他们在京畿、山东、河北等地的田地、财产就相当于全部拱手让出。

    两派官员对要不要迁都,迁都的话怎么撤退,是该崇祯皇帝留守京师,还是由年幼的太子留守京师,总之争吵不断。

    然而文武百官都没有想到迁都的时机正在失去,他们这么一耽搁,以后再也没有了迁都的机会。北部的李自成逐步逼近,而南路军的张元对于河北地区的明军形成了包围。

    相对于李自成在北路势如破竹,张元的南路军最近的进度有些迟缓。但是这不意味着张元就完全没有进展。在张元的指挥下,十多万原本没有什么组织性的流民分成了几队,抢占了保定附近的重要据点,让高起潜等河北明军的监军和将领处处受制于人,十分难受。

    “急报,我们的背后出现了流寇的身影,有一伙贼寇已经绕到了我们的身后,正在切断我们的粮道和后方的联络!”一个后勤军官急匆匆地闯入高起潜和其他明军将领的军帐中,神色匆匆地说道,“我们的粮车已经被劫走了,军中的粮食撑不过三日!”

    “你这军需官是怎么当的?!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现在才来通报?”高起潜扯着公鸭嗓吼道。

    “你可知你已经失职了,按照大明律例当斩!”一个参将说道。

    “几位大人,我也是才发现的啊,此事应当由防守左右两侧的将领担当责任,是他们让流寇绕过了自己的防线,劫了我们的粮车,怎么让我们没有战斗力的后勤部队负责!”军需官叫冤。

    “现在我们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时候,而是应该想想怎么办,我们三天后断粮,此事一旦传扬出去,一定会人心惶惶。若是贼将张元趁机驱使大军一拥而上,我们恐怕就要完蛋了。”一个稍微理智的明军将领制止了内部产生的分歧。

    “粮车丢失之事切勿轻易传出去,我们瞒住士兵,放弃保定退到京师,与防守京师的大军合并,共守京师。以京师之粮,防守到天下援军抵达是绰绰有余的。”一个军官建议道。

    “可是……流寇劫粮车这件事闹得轰轰烈烈,亲眼所见的运粮士兵有上千人,还有几千劳工,很快就传开了,这件事情是无法掩盖的啊。“军需官愁眉苦脸地说道。

第四百一十四章 帝国飘摇

    咚咚咚。令人心悸的鼓声响起,三万河北明军胆战心惊。这些明军由河北当地卫所兵和周围的士兵组成,与张元带领的农民军进行交战。张元的火枪营学习的是复辽军的作战模式,使用战鼓指挥步伐。

    这些明军一听到火枪营的鼓点,就吓得怂了。他们知道这是火枪营又要发动进攻!

    果不其然,一个个披着五花八门的轻甲、皮甲,手持火枪的线列火枪兵出现在了明军的视野中。

    “撤退,撤退!”明军将领勒住战马不安的战马,焦急地说道。

    生怕晚一步就会陷入火枪营和十万流寇的包围。

    前面的明军一往后撤退,后面的明军也惊慌了起来,没有任何秩序可言地往后撤退。撤退由前军部队的慌乱变成了全面的崩溃。

    三万聚集在保定地区的明军竟然还没有与张元的南路军交手就几乎自乱阵脚。这样闹哄哄的场面让张元都大为意外。

    “全军出击!”既然明军这么给面子,张元也不能不卖他们这个面子,将所有的流民压了上去。

    至于这是否是明军的一个诱敌深入的战术,张元压根没往这方面想。他不相信河北明军里面还能再出一支像是天雄军这样的铁军,以现在大明帝国风雨飘摇的形势,各地明军都在想着自己的退路,抵抗的意志都没有了。再说即使是十万头猪,明军抓上三天三夜都抓不完。张元对于十万流寇的性命是一点都不关心的。

    奇怪的场景在保定附近上演,一群像是叫花子一样的流民追着三万装备颇为精良的明军。明军在逃窜的路上,铁锅、大刀长矛洒落地满地都是,这些装备都给后面的流民给捡走了。

    监军高起潜骑在马匹上朝着紫禁城狂奔,也不想着收缩兵力进行进一步的防守,而是想着尽快回到他依靠的崇祯皇帝身边。

    “我们愿投降,不要杀我们!”反应比较慢的大明官兵还没来得及撤退,周围的友军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有大约四千的大明官兵成建制地被困在保定地区。

    密密麻麻的农民军包围了这四千大明官兵。大明官兵十分绝望,才刚开战就被包围了这还怎么打!

    疯狂的农民军一窝蜂地冲上去,将明军士兵的衣服给扒光,装备也卸下。特别是明军那少的可怜的干粮,更是被搜刮一空。

    “我们的粮食……”一个明军士兵心疼地看着自己最后一点干粮被抢走。朝廷本来就经常扣留粮食,这直接让他们没法活。

    “忍一下吧。”旁边的明军士兵拉住了自己的同伴。

    明军军官一脸绝望。他的四千士兵很快变成了四千的乞丐兵,和普通的流民差不多了。

    张元骑着战马,率领几千骑兵出现在他的面前,居高临下地命令道:“你带着你的士兵加入我们。”

    “我是大明的军官,怎能轻易投贼?”明军军官说道。

    “你以为能轻易加入我们?如果你不想要你的手下饿死,将你给吃了的话,就跟上我们。”张元冷冷地说道。

    “……”明军军官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重新组织了一下兵力,成为张元手下的一支部队。

    张元率领的南路农民军在吞并了河北地区的明军以后,被南北两路农民军围困的就只剩下京畿附近和保护京师的部队。

    除了京城以外,还有山东、河洛、宁远附近的明军,不过这些明军要么被复辽军、当地流寇拖延,要么就是畏惧不前。

    保定一失守,京师南部就全部暴露在南路军的攻势下,即使是要迁都也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走陆路南下南京的话,随时可能会在半路被张元截杀。另外一条通向南京城的是从天津卫走海路。但是海洋上尽是复辽军的军舰在巡航,一旦文武百官上船,估计没出渤海就会被复辽军给抓住。

    高起潜监督的河北明军失败的消息传到京师,文武百官尽皆惶恐!京师中人心惶惶,稍微有点耳目的人已经知道,北部李自成已经率领军队出了居庸关,正在南下,下一步就是陆续昌平、沙河、高碑店、西直门。而这些地方,可能还无法抵挡李自成两天的时间!

    而南部张元封锁了京师通往山东的道路,从南面夹击京师,很快三十万大军就会在京师会师,共同攻打大明帝国的国都!而神圣的帝国国都,此时防御部队不到十万,斗志溃散。一些重要的世家大族已经不得不为自己家族的未来打算了,或想着逃离这死亡之地,或想着怎么巴结进军的李自成。

    “闯贼很快就要入城了,到时候京师会成为一座死城,快帮忙收拾细软。老爷我已经联系上复辽军的人,他们愿意在天津卫派船接纳我们到辽东,或者送我们到南方。”一个大明官员回到自己的府邸以后,将自己的官服和官帽整整齐齐地放在桌子上,然后吩咐管家下人收拾细软,打算连夜离开京师向还没有沦陷的天津卫逃跑。

    “复辽军为何这么好人,愿意帮我们逃跑?”管家问道。

    “你以为他们会这么好人吗?大错特错。但凡是想要登上复辽军的逃生之船的人,需要交出九成的财产。九成啊,老爷我就算是逃出生天,这一辈子的积蓄也要去掉大半了。”这个官员看着自己穿了几年的官服,颇为感慨。

    能从地方官混到京官,从千人万人中上位,一点都不容易。本来还指望着接下来几年继续上一个品级,只是被李自成这么一闹,升官是不可能的了。听说复辽军任用官员考核的是新式学科,这让精通四书五经,但对于理工科没有多少了解的这些旧式官员对前途觉得渺茫。要他们这些人从头再学,不亚于要了他们的老命。

    “老爷,活着是最紧要的,财产这些身外之物以后还可以再积攒就是。”管家说道。

    “所言甚是啊,九成财产换得一家老小的性命,而且我们家上缴的银两还能捎上你们这些下人,只赚不亏。”官员说道。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发国难财

    京城中的官员、世家大族都陷入了慌张之中。不知道是谁透露了风声,暗中都在传闻复辽军的船只已经停泊在了天津卫,只需要将全身携带财产的九成上缴给复辽军,便可以选择前去辽南、江浙、岭南、夷洲等地。如果选择去辽南,复辽军也会帮忙安排处置。

    不过如果每个人头缴纳的金额不到一百两的话,复辽军是不会接纳的。因为想要从天津卫逃走的百姓实在太多了!成千上万的难民拥挤在天津卫的码头,哭天抢地地请求复辽军的士兵捎上自己。

    “你们都回去吧,这些船只根本就坐不下,你们先携家带口躲入附近的山林里,不久后我们复辽军会派出军队解救你们的!”负责运输京城、天津卫两地官员和大户的复辽军士兵拦住激愤的民众。

    “凭什么你们只让大户人家上船,我们寻常百姓的性命就不是命吗?!”不满的平民喊道。

    “哼,你们这些烂民就是烂命一条,没有这个银子就别想着活命了,你们就等着闯贼杀过来,将你们像是牲口一样杀死吧!”一个皇族子弟从京城溜出来,选择了乘坐复辽军的船只到达南京城。

    他看着卑劣的贫民,不耻地说道。他可是花了万两白银才能带着他的美姬登上复辽军的船只,而这些蝼蚁一般的贫民,竟然想要不花钱就和他这样皇室血脉的皇族站在同一艘船上?

    “你大爷的,你这么厉害为什么要夹着尾巴从京城逃到这里,为什么不和闯贼拼命!”码头上的百姓因为皇族子弟的恶语相向而愤怒起来。

    如果不是码头上还有全副武装的复辽军士兵在维护秩序的话,这些愤怒的群众说不定会冲上去将看上去高高在上的皇族子弟撕成碎片。

    “本大爷才懒着和你们这群贱民计较!”皇族子弟理亏在先,顶了一句就下到了船舱里。

    呸。负责运送这船到南京城的复辽军军官暗地里唾弃。如果不是楚云打算在这种危难关头狠狠地宰这些大户一笔的话,他还真不愿意让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搜刮民脂民膏的大户上船。就算是运送一船的生猪,也比一船人渣要好。

    但凡是上船的大户,原来有十万身家的,一上船就需要上缴九万,成为了万元户。而万两户,

    船舱里面比较昏暗,已经算是很好的待遇了,只有上缴了足够的“路费”,才有资格进入船舱。

    船舱里面,一个个原本在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此时压低了帽檐,或者裹在大衣下面,不想要别人认出来。

    “好家伙,都是一群熟人啊!”这位皇族子弟看到船舱里的人,那放在京城里的都是有万两身家以上的大人物或者大官僚。有许多人,甚至他都是认识的!

    很难想象这一船暗中逃走的阵容有多么豪华!又难以想象复辽军光是运一船到达南京城的人能够赚多少万两银子!不只是银子,携带的地契、珍贵首饰也是要折算成银两上缴九成的!有关耕地的地契更是要全部上缴给复辽军!

    而且这种收缴大部分财产才能上船的政策还让这些陷入绝境的官员和大户人家看到了救命稻草,心甘情愿地为复辽军献出自己财产。牺牲九成的财产,也要保住性命,而且还能剩下一成呢!这样的人趋之若鹜,晚一步还不一定能够上船!

    只是船舱里许多人互相之间是认识的,气氛未免有些尴尬。他们都是趁着李自成和张元两人还没有来得及攻陷京师、天津卫,赶紧走人的软骨头,传出去太不光彩了。而且一个个叫嚣着死守京城,劝阻崇祯皇帝不要迁都,却在最后的关头又后悔的大官员也不计其数,实在是尴尬啊。

    “这么多的钱,妈呀,比起贸易、倒卖军火还要暴利。不,简直就是一本万利!”在天津卫码头上负责记账的官员看到一箱箱金银珠宝运到了自己军队的货船上,快要对银两的价值失去了概念。这些逃走的世家大族,光是随身的行李就有好几大马车。这些财产有九成是要上交给占据了唯一逃生道路的复辽军,所以导致复辽军的船队用来运输金银珠宝返回辽南的货船比起运送世家大族逃难的客船还要多。

    “我们这次入关的军费完全没有问题了,有这些蠢货支持,估计军主半夜都会笑醒。”旁边一个帮忙记账的复辽军官员说道。

    “我们的军队也应该很快就会从辽南调遣到天津卫了吧?我就不相信军部会任由闯贼占领关内,然后与我们作对。”

    “这些世家大族的人太过心急了,他们若是能够躲过闯贼的扫荡,也许我们以后我们还没有什么好借口能够强行没收他们的财产。现在一个个像是疯了一样将财产献给我们,还生怕我们不接收。说实话,这群人现在没有了九成财产,平时又习惯了大手大脚的奢侈生活,估计很快就会没落,再过一两代就是平民了。”

    “谁知道成为平民是不是一件好事情呢?说不定他们不走的话,李自成第一个来查抄他们的府邸,到时候人财两空!”

    几个复辽军的官员在议论纷纷。

    旁边驻守的天津卫明军士兵羡慕地看着无所畏惧,而且还借此机会大发国难财的复辽军士兵。为什么同样是士兵,差别就这么大呢!

    “将军,不如您去和复辽军说一下我们可不可以投靠他们?成为复辽军的士兵多好啊准时发军饷不说,最起码没人敢招惹他们啊。”

    “闯贼快要打来了,听说他们常常屠城,如果我们不趁早做打算,我们天津卫就危险了。如果守不住天津卫,我们就要被闯贼给赶到海里去,还不如投靠复辽军,让他们帮助我们守卫天津卫好了。”

    “是啊,将军您快去说说吧。”

    一个个天津卫的明军士兵在催促他们的军官前去和复辽军接触。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上火车

    “咳咳咳,复辽军的兄弟,能不能跟你们商量一件事……”天津卫守将在士兵的怂恿下,厚着脸皮过来找停泊在码头附近的复辽军海军军官。

    北洋舰队派了一支海军部队前来维护秩序,这艘战船的舰长就是这里复辽军的最高长官。

    这次可是获取百万银两级别的财产运送回辽南,获得的土地地契更是不计其数,不得不引起了军部的重视,专门调动军队来维护秩序。

    “这次还要感谢你们天津卫的官兵让我们靠岸,省的我们还要用火炮占领港口。”海军军官说道。

    天津卫守将不由抹了一把冷汗:“就算你们不主动要求靠岸,那么达官贵族也会要求我们让出一条路的,他们还需要借助你们的船只逃离北方。”

    “你来可有什么事干?”海军军官问道。

    “是了,你们复辽军还缺不缺兵丁?很快闯贼可能就要分兵攻打天津卫、京师了,我们天津卫的士兵缺额厉害,登记在册的士兵可能就只有三四成是实额的。要是闯贼打过来,凭借我们这些缺额又缺乏训练的士兵,恐怕难以支撑。所以如果你们复辽军还缺士兵的话,我们可以将天津卫交给复辽军来管辖,只求复辽军能够和我们官兵一起抵御贼寇,保家卫国。”天津卫守将说道。

    “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我们需要上报军部才行。”海军将领说道。

    “还需要多久……”天津卫守将有点不放心地问道。

    如果复辽军轻易许诺,然后等到闯贼一到来,复辽军就乘着船只离开,到时候徒留下天津卫的官兵就欲哭无泪了。

    “我们的陆军应该正在准备,相信很快就会乘船到天津卫了,你就放心吧。”海军将领说出一个惊人的消息。

    “原来复辽军也盯上了我们天津卫!不过这样一来就好了,我们就不用担心闯贼会在我们天津卫进行屠戮。”海军将领说道。

    辽东、辽南,各个步兵旅、火炮旅、骑兵旅军官,陆续接到了军部的战报,按照各自的计划进行入关的作战。

    第七步兵旅、第八步兵旅已经在宁远防线外面,还吸纳了投降了的祖大寿的一万多明军。第九步兵旅则从大同府收缩到了宣府长城北部,也在对关内进行窥视。如果不是楚云尽量节制各个部队,说不定他们早就破关而入了。

    “我们科尔沁骑兵旅的目标是协助第七步兵旅、第八步兵旅突破宁远防线,经辽西走廊攻打京师。”现在成为了科尔沁骑兵旅新任旅长的吴克善接收到了楚云的军令。

    上次楚云将各大军官召集到了辽南以后,仔细地制定了入关的战略。而后各大军官返回各自的驻地,等待楚云的出击命令。

    现在京师即将沦陷,关外这台筹备了两年之久的战争机器终于开始运转!

    科尔沁骑兵旅一旦动员,几千养精蓄锐的科尔沁骑兵擦亮长剑和皮靴,翻身上马,朝着辽西走廊进发。

    对于这些草原上的勇士来说,上阵杀敌已经成为晋升最快的途径,一旦成为了复辽军的军官,那就享受的是军官的待遇。每个月的俸禄会准时发放不说,而且逢年过节还有津贴,服役期满退休后还有养老金。战死则有抚恤金,家人会有低保,帮忙安排到官营大牧场工作,可以说是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次我们走的方向是南方吧?难道我们要去攻打大明最坚固的长城?”无法得知确切作战部署的普通科尔沁骑兵只知道自己行进的方向。

    “听上头的命令即是,我只希望能多斩杀几个人头,弄个军官当当。”一个骑兵在空中虚挥了一下战剑。

    内蒙草原中部的察哈尔部,曾经忠心于林丹汗的察哈尔骑兵组建的察哈尔骑兵旅也在磨刀霍霍。只不过和科尔沁骑兵旅的作战目标不一样的是,察哈尔骑兵旅协助作战的目标是宣府镇附近的第七步兵旅。

    不过偌大个大草原还需要兵力维持,这次入关倒是不能和上次征伐漠北一样调动整个大草原的兵力,关内很多地形地势骑兵也不容易展开。取而代之的是步兵旅和炮兵旅的大规模调动。

    “上火车!”在建州卫驻守的第二步兵旅的士兵整齐有序地排队上火车。

    这列火车将建州卫的步兵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辽南,然后经海路向天津卫进发!

    由于所有步兵旅都要求参与入关作战,但是又要有军队留守辽东、辽南诸地,所以只能每个步兵旅各出三千的兵力投入入关作战之中。

    六个老资格的步兵旅加上第一火炮旅,走天津卫一路进攻的联合兵团将会多达两万人。这对于复辽军的火车以及海运能力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甚至连胜利号、大齐号等风帆战列舰到时候都要用来运兵。一列火车运几百人,日夜不停地将士兵运输到辽南都需要好几天的时间。不过这也在计划之中。

    作为出海口的大连港人满为患,因为两万士兵陆续被运到大连港,而且还有大量的弹药、干粮、物资同样被运到了大连港。准备后勤的杂役、后勤官不比要出征的士兵要少。这导致建立了没有几年的大连港迎来了人口的迅速膨胀。

    大连港的商人和居民都见证了这百年难见的盛况。上百艘大小船只停泊在大连港中,一次可以运送上万人。大量的物资像是不要钱一样被搬运到船上。

    一些有心的商人在心里盘算复辽军这次的军费开销,起码要在百万两以上。仅仅是各个部门人员的俸禄,每个月都需要支出超过十万两白银,更别说战争物资才是军费中的大头。

    北洋舰队司令郑芝龙、海军总司令纳尔逊两人看着陆续到达大连港的陆军部队,心里也瘙痒得慌。很明显这次大举入关的主角是陆军部,海军部的表现机会估计没有多少,运输和封锁这些策应的任务。

    “总司令,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军主请求一下让我们海军也上岸,否则战功都给陆军部的人给抢走了啊。”郑芝龙眼红地看着在岸上热火朝天的陆军部和后勤部士兵。

第四百一十七章 帝国黄昏

    李自成率领着二十万浩浩荡荡的农民军抵达了西直门附近,这是紫禁城的外城,距离大明帝国的龙椅不过咫尺之遥!

    李自成看着巍峨的城墙,做梦都不敢想自己会有一天能够登上人生巅峰,觊觎帝国神器。而现在他却真实地站在了紫禁城的外城之外,而驻守京畿的大明守军只有惶恐,不敢前来阻拦!

    “张元的南路军现在进军到何处了?”李自成问道。

    “根据最新的消息,他们到达了固安,正在向南城进军。”一个副将说道。

    “到达固安?比我们预计的进展慢了那么一些。张元怎么弄的,没有了以前的势如破竹。”李自成有点埋怨,不过又很满意。

    “也许是张元在设法切断崇祯帝的南下之路吧,有张元在,崇祯帝就困在紫禁城动弹不得了。”一些推崇张元的将领解释道。

    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解释反而在给张元招来李自成的嫉妒。

    “都说紫禁城皇帝老子住的地方,金碧辉煌,后宫佳丽三千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一个农民军将领看着唾手可得的紫禁城,心突突地狂跳起来。

    “皇帝老子有三千佳丽,就凭他的小身子板能应付的过来吗?不如到时候我们将其瓜分了,一个讨百八十个老婆,这回大家算是赚发了啊!”另一个农民军将领说道。

    “还百八十个,皇宫里的娘们又不会种田,讨回去你养得起?”

    “你们这群人都想着什么好事情,一个个要别人家的老婆作甚。天下间娘们那么多,哪里没有好人家。”李自成对于自己的手下感受到无奈。

    想着皇帝家的女人也就算了,竟然还打算让她们去种田……始终是老实安分的农民啊。

    “嘿嘿,到时候宫中最漂亮的女人,什么皇后啊,皇太后都给我们大王先挑选,剩下的兄弟们再分。”一个将领说道。

    “去你大爷的,你知道皇太后是什么人?你要你去拿去。”李自成差点被气歪了鼻,“准备火炮,我们炮轰西直门!限令西直门守军在十二个时辰内投降,否则攻破城池,鸡犬不留!”

    在李自成的示意下,十几门从复辽军商人那里购买的青铜炮被拖到了西直门下。守卫西直门的大明守军惊慌失措。

    虽然西直门也部署了不少的火炮,但是这可是帝都,很少发生过战事!让一群不怎么打仗的士兵去对付汹涌而来的二十万农民军。而且这二十万农民军还是经历过与洪承畴大战、山西大战、宁武关血战下来的,用鲜血成长起来,和在陕北时候刚刚建立的农民军部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至少死亡让他们更加麻木,攻坚起来更加不顾一切。

    轰!轰!轰!西直门响起火炮的响声,惊起了京城内的无数百姓。轰鸣的火炮声宣示着闯贼开始攻城了。这绝对是大明帝国最为暗淡的一段时间,徒劳坐拥上亿臣民,却被李自成的农民军从西边打到东边,打穿了大半个大明帝国,还兵临国都。

    李自成十分满意地看着炮击的效果。

    虽然火炮没有能可以轰塌西直门的城墙,但是已经让西直门的大明守军闻风丧胆。

    崇祯皇帝心有感应在睡梦中被惊醒,吓出一身冷汗。

    “来人,闯贼是不是开始攻城了?”崇祯唤来贴身太监,问道。

    “陛下,兵部尚书已经统帅兵马前去西直门进行布防了,闯贼是进不了城的。”太监说道。

    “兵部尚书,是熊明遇吗?”崇祯有点迷糊。

    “陛下您忘了?熊明遇因为部署不力,已经在上个月被您撤职下狱了。现任兵部尚书是张凤翼。”太监说道。

    “是朕最近迷糊了。张凤翼,希望他能够担任起兵部尚书这一职责。”崇祯寄希望于新上任的兵部尚书能够和于谦一样创造奇迹。

    不过被崇祯寄予厚望的新上任的兵部尚书张凤翼正在西直门的兵营中坐立不安。他正在急切地等待消息。

    “尚书大人,闯贼愿意和我们谈判了。”兵部尚书张凤翼派出去和李自成沟通的信使返回以后,给张凤翼带回来了好消息。

    “好!他是怎么说的?”张凤翼问道。

    “闯贼说只要尚书大人打开西直门放他们进来,并引导城外大军活捉皇帝陛下,就能宽恕整座京城的军民,并约束军队,不能烧杀抢掠。而且尚书大人仍然能够官复原职,成为新朝廷的兵部尚书。”信使说道。

    “能不能继续当兵部尚书这件事并不重要。只是我们守住这个西直门没有任何意义。很快张元带领的南路军也要抵达南城门,两路贼军汇合以后将有三十万人,根本就不是我们这么一点人可以抵挡的。而且以闯贼嗜杀成性的性格,我们但凡有所抵抗,那代州、宁武关、宣府镇就是我们的下场。京师可不同那些地方,这里可是有百万百姓的,如果他们大举烧杀抢掠,就是我们大明最大的灾难!”张凤翼说道。

    “尚书大人千万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皇帝陛下最近撤换官员频繁,想要打开一面新的局面。可是我们大明两百多年来很多事情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而且还有那么多世家大族在阻拦变革,除非是张首辅那样的大才出世,才有可能力挽狂澜,否则就是换上谁来也无济于事。所以与其和皇帝陛下困死在这里,还不如投靠闯贼,也许能够解开这局死棋。”信使说道。

    “你个小厮倒比我看得开。好吧,今日就让我张凤翼当这个坏人,破罐子破摔了!”张凤翼咬牙切齿,想到熊明遇的遭遇,狠下决心来。

    这年深秋,西直门的大明守军仅仅经过李自成的火炮象征性的炮击,甚至没有多做抵抗,新上任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就令人大开西直门,迎接闯王进城!

    张凤翼带领着大明守军在西直门一侧垂头丧气地看着蜂拥而入的二十万农民军,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是该为自己的无能而感到悲愤?还是因为自己守护的这个帝国国都的陷落而解脱?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侍,他们是安全了,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还不至于将刀口对准尚有反抗能力的他们。

第四百一十八章 消失的崇祯

    “传令全军,任何人不得在京城之中烧杀抢掠,否则就地处决!”李自成高傲地骑在战马上,焦急地下达命令。

    这里是大明帝国的国都,以后也就是他李自成的国都了,他的心态和对付宁无感、代州等地完全不一样!这里相当于是他以后经营的地盘,怎么能在自己的地盘上烧杀抢掠呢?以后麻烦起来还不是自己更加难受?

    不知道是李自成的军令起了效果,还是农民们对传说中的天子国都感到敬畏,这些平日里进城就抢的农民军竟然难得收敛起来,敬畏地打量京师内的景色。

    兵部尚书张凤翼打开西直门以后,防守各个城门的监军太监也纷纷或弃门逃跑,或选择向李自成投降。

    “闯王进城了!”这个爆炸性的消息迅速在整座京城传开!

    没有一个人能够想象计划坚持一年直到天下兵马来援的京城这么快就会陷落!城内还没有来得及逃走的世家大族纷纷收拾细软趁乱向南城逃走。那里张元率领的南路军还没有来得及合围!

    但是他们的主意落空了!张元率领的南路军终于在这个时候从固安强行军过来,军旗摇曳,封锁了京师南城诸门,与李自成的北路军及时对紫禁城形成了合围之势!

    现在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崇祯皇帝还是平日里手握大权的文武百官,都被堵在了辉煌的紫禁城中,如同瓮中捉鳖!

    “我们愿意投降闯王,请不要杀我们!”张元的南路军一出现,南城诸门的守城太监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选择了屈服!

    北门都失守,二十万流寇已经进城,南门再怎么守还有什么意义吗?!

    计划从南城诸门逃走的达官贵族见南城门同样改旗易帜,心里叫苦连天。这回好了,谁也逃不掉了。

    “真是悔恨早些时候没有听劝,如果早些乘坐复辽军的船只从天津卫逃到南京或者辽南,就不会陷入现在的困境了!当初如果不是贪图那九成的财产,可恶。”一些世家大族懊悔起之前的选择。

    “现在说这些有的没的有什么用吗?现在南城北城都改旗易帜,这天下不姓朱,要姓李了!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我们还是早做打算,向闯贼示好吧。也许闯贼会放过我们。”

    “你说的是什么浑话,我们是大明的官员,怎么能够投降闯贼!”

    “没错,这个江山是大明的江山,不能交给残暴的闯贼,否则我们到了九泉之下,怎么有脸去见大明诸位先帝!”

    被堵在南城的一些官员贵族群雄激愤地说道,似乎就要撸起袖子将进城的张元军队给赶出去……

    不过当张元的剑架在他们的脖子上时,这些原本硬气的大臣们纷纷表示:“我们愿意归附闯王,为闯王尽犬马之劳!”

    “快为我带路,前去内殿,我要活捉崇祯!”张元对这些虾兵蟹将没有任何兴趣,他现在想着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抓住传说中的九五之尊!

    “请这位将军随我们来!”一群太监和大臣争先恐后地为张元带路。

    紫禁城乾清宫,崇祯带着一群宦官来到大殿中的时候,文武百官尽皆逃亡而去。这座平时皇帝召见重臣的大殿空空然,尽然显得如此凄清。

    “朕非亡国之君,汝等皆为亡国之臣!”崇祯看到冷清的大殿,又想到树倒众人推的凄凉场景,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状的悲哀,便骂起不在这里群臣了。

    “现在闯贼入城,城中烽火四起,大臣只顾着独自逃命。什么狗屁大学士,又是什么狗屁尚书首辅,全都靠不住,还不如你们这些奴才忠心!”

    “陛下保重龙体,谚语有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还没有到绝境,还有机会东山再起的!”跟随崇祯的几个小太监劝说道。

    “东山再起?我们现在是被人瓮中捉鳖,何来东山再起!”崇祯气极反笑。

    “我们可乔装成平民,趁乱逃出宫去!奴才听说复辽军有船只在天津卫,只要有钱财,就可以乘坐他们的船只到达南京城!只要陛下您到了南京城,进可召集天下兵马共同讨伐闯贼。退的话也能保守长江以南,与闯贼划江而治。”小太监说道。

    “复辽军……”崇祯真是一言难尽。

    大部分官员都说迁都到南京城千难万难,结果人家复辽军就有直达南京城的船只,一点也不费力,比起他这个帝国皇帝还有办法。

    “陛下,我们快走吧,不然时间就来不及了!”几个太监催促道。

    “不行!朕的嫔妃还有公主不能落入闯贼的手中,否则有何面目到九泉之下面见诸位先帝!”崇祯想到自己的妻女可能要被闯贼凌辱,于是焦急地想要到后宫。

    “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啊,陛下!”几个小太监互相对视了一眼。

    不知道是谁将从大内侍卫取来的腰刀的刀鞘趁着崇祯皇帝不备,狠狠地砸在他的颈部。

    崇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奴才敢对自己动手,眼前一黑就晕厥了过去。

    “真是大不敬,大不敬啊,请陛下原谅我们……”奋力打晕崇祯的小太监扯着公鸭嗓,哆哆嗦嗦地对着倒下的崇祯说道。

    “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陛下好,没时间了,快除下陛下的衣服,带他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领头的小太监焦急地说道。

    几个小太监显然没有干过这样的大事,手忙脚乱地将崇祯给架起来,除去龙袍,换上平民的衣服,然后消失在紫禁城之中……

    当张元带人杀到内殿的时候,内殿除了一堆不知所措的嫔妃、宫女、太监以外,就不见了崇祯的踪迹。

    “皇帝在哪里?”张元揪起一个太监头子,冷冷地说道,同样冰冷的刀刃已经架在了太监头子的脖子上。

    “大人……小的……小的不知道啊……”太监头子惊恐万分地说道。

    “那周皇后呢?”张元继续质问。

    “小的也……也不知道……”太监头子仍然一脸惊恐。

    “混账!”张元直接一刀砍了太监头子,溅出来的鲜血洒在地上,吓得后宫里一群嫔妃和宫女尖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