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江湖做女侠全文阅读 第54分节

第532章 剑二十三

    很疯狂地一招,也很拼命地一招,虽然传鹰的这一刀将独孤剑的无双剑劈向了一旁,并将刀气劈的向独孤剑飞去,但还是有十几道剑气却全部击在了传鹰自己的身上。

    虽然两人都有先天真气护体,但如此猛烈的攻击中,两人都无法幸免,独孤剑虽然功力高过传鹰一些,最后关头也以再度用出空余的剑气缓冲了一下传鹰的刀气,但传鹰的刀气却依旧轻松地将其劈飞,并差点劈散了独孤剑护体的先天真气。

    两人身体上可是布满了伤口,全都流着血;传鹰身上此时多了许多道深可见骨的伤口,独孤剑虽然只有胸前一道伤口,却是从右肩处一直劈到胸口处的大伤口。

    无疑,两人谁都没占到上风,表面上看似传鹰受的伤可能会轻一点,但实际上剑圣御使圣灵剑法,直指心神,那些剑气给传鹰的心神伤害却也不可小窥。

    两人此时离着十余丈之远,传鹰身体此时颤抖着站着,他的那把厚背大刀在和无双剑相交击的过程中,虽然有先天真气包裹,但不知何时却有了几道裂口,而独孤剑的无双剑却是没有任何裂口。

    传鹰此时开口说道:“剑圣剑法果然出众,某见识了…”

    按说圣灵剑法并不是最高阶的剑法,也只有到了剑二十三一式之后,才算是最绝顶的剑法之一;可是此时独孤剑并没有出到剑二十三就和传鹰打得两败俱伤!

    是传鹰弱了吗?不是!

    而是独孤剑早已经把圣灵剑法融会贯通,剑一和剑二十一、剑二十二境界都是一样,甚至都蕴含了剑二十三的元神之剑的意境!

    天地间,此时像是忽然变了颜色,万籁俱静!

    传鹰心神中就感觉到了一丝不妙,这是他修习战神图录之后,所带来的战神灵觉!

    他仿佛看到了一束光,这一束光以无法形容的速度朝着他飞来!

    剑二十三!

    只是不知道这是有情天地剑二十三还是灭天绝地剑二十三了!

    没有掌握心神之力的武者,面对着这一招恐怕都只能等死!

    就如同当年雄霸一样,虽然功力不下于独孤剑,但是面对着心神之剑,却是无从抵御!

    传鹰自然能抵御,有办法抵御;他修习的可是武道宝典《战神图录》,这门还在长生诀之上的武道宝典可非同一般!

    本来这时间,《战神图录》这般绝学已经是最顶尖的,只要传说中的那些武学不出,这门武道宝典就是最顶尖的!

    原本的江湖中,恐怕也就道家的《真武七截剑》和佛门的《如来神掌》才能和它并肩!

    其余的武学都要差上一筹,不过,后来诸多传说中的神功出世,天子剑法、先天乾坤功、浑天宝鉴、吞天灭地七大限等武学相继出世,战神图录的风采就被掩盖了!

    不过,此时它将会再次散发出它的光芒!

    只见此时独孤剑本来苍老的脸上更是脸色苍白,粗气喘个不停,目光变成了了混沌之色,像是已经丧失了目力,如同将死之人一般,全身的精气全部被抽走。

    似乎他连再动一下的力量也没有了,这短短的数息仿若几个时辰那样久一样,传鹰的脸色比着之前已经稍有回复。

    虽然之前他因为硬拼独孤剑的那一剑太过突然也受了一定的创伤,此刻他的真气已经急速回旋数圈,真气回旋之下,混乱的经脉躁动也都平息了下来,只是自身的情况传鹰无比清楚,知道自己大意之下受了创伤,若是一早就出杀招,拼尽全力,那里还能让独孤剑再有出手的机会。

    此时落后了一步,那么就只能承受结果了!

    不过,这一剑的威力也太过骇人,直到此刻传鹰的表面虽然冷静,但内心却依旧骇然不已,这一剑之威已然超过了剑道常理,纯粹是压迫自身所有真气,逼迫自身潜力与生命气息,此等变态的剑法虽然威力巨大,但却也害人不浅。

    独孤剑实在是杀心已起,目光混沌,像是没有了目标,手中本来空抓着的剑不知何时落实在手中,真气充实之下,剑身有一道光芒闪过,这一把杀人的利器此时像是也有了异变。

    虽然独孤剑看似握着剑在原地不动,但是传鹰却是从灵觉中看到了这一式剑二十三的厉害之处!

    剑光起,独孤剑手中的无双剑幻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元神之剑,这一剑飞速击来,竟是剑中奇道心神御剑之术,剑出,如一道闪电般就向传鹰的喉间射来。

    若是看不到这一剑,恐怕这一招之下,根本无从防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喉头中剑而死!

    也只要真正的高手才能察觉得到这一剑,并作出应对防御!

    但是心神之力,就是拼尽全身的真气,也不见得能防御住,当年雄霸御使三分归元之力,却也只是挡了一瞬间而已!

    传鹰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冷冷地看着那一剑飞射而来,他仍旧是双手持着厚背大刀,纯正霸道的刀气也是弥漫酝酿,只等时机一到便会出手一博,此时正是搏命之时。

    “死来……”

    独孤剑并不是什么大侠,他杀人无算,此时也没有一丝和传鹰惺惺相惜的意思,剑中蕴满了杀机,这一剑毫无保留的使出来!

    出剑之时,独孤剑喝出声来,剑出手时,独孤剑就随后一步跟上,与剑相隔丈余远的距离,这样的距离正是他所能掌握的距离,此时他施展的就是那传说中的御剑之术!

    据江湖传言也只有蜀山与剑宗两个极为隐蔽的隐世门派才会有的御剑之术,江湖中这数十年来也只出世过一两次。

    据江湖传言真正的御剑之术就是战神图录也难以比拟,惟有那曾一度盛传于江湖武林之上最为虚幻的那些神级武可比。

    战神图录在江湖上还算是尚有迹可寻,毕竟还有惊雁宫这一个基地可以学得,虽然江湖中已经好多年没有听说过惊雁宫的传说了!

    但诸如御剑术这些武学却连是真是假,是否出现过都不知,惟有江湖中有一些人时有传言,闹出一些闹剧与阴谋,声称诛仙剑法重现江湖,御剑之术现与江湖之类的流言,只是时间一久,就是真有也无人相信,再久之则无人再提,若有人提,必会被人笑话。

    只是一直以来江湖之上却有些奇怪,只因那兵器谱上百晓生并未点明此等神级武学的情况,真让世人自己断定,然而神级武学之上本身就还有一个旷世绝学,那么这个神级绝学就连战神图录也都算不上,到底还有什么能称的上是旷世绝学?

    兵器谱的总录之中,百晓生也只是提了一两句,虽然如今他供职在大隋朝中,往来的消息都不是以往所能比拟,但是他也不敢说神级绝学和旷世绝学究竟如何!

    毕竟天阶的绝学还都是能够想象的,甚至大多都是可以一观的,他才能在兵器谱中排下名次!

    可是神级绝学,却只是听说有,根本就没见过,又怎么能评比名次,就更别说旷世绝学了!

    两丈远距离,独孤剑的右手微动,无双剑竟变了轨迹,划出一道玄奥的轨迹斜着继续向传鹰射来。

    与此同时,传鹰自身也踏跃而出,挣脱了那让他惊恐的全身都被对方锁定的感觉,心神之剑,着实诡异!

    甚至就是以传鹰的功力和境界,在一开始都被全身锁定,动弹不得,也幸亏他修炼的是战神图录,最后关头还能挣扎出来!

    “拼了……”

    传鹰大喝一声,手中厚背大刀猛然暴起一道刀芒,刀芒散发出来的无数刀气过处,地上都多了许多尺余深的凹糟!

    御剑术有这么容易被劈中吗?

    这是虚幻的一剑,但是也是真的一剑!

    只见独孤剑右手再次一动,刚刚转变轨迹的无双剑竟凌空消失不见,竟然自传鹰身后射出,以极快的速度割向传鹰的脖子。

    传鹰骇然色变,那剑斜着刺来,他根本无能阻挡,情急之下也难以躲闪,心中暗叫我命休矣!

    但此刻一招刀法从他心神中一闪而过,他记忆起当年破开虚空的那一刀!

    不在此间,不在彼岸!

    破碎一刀!

    明明是朝前砍,但是刀气却忽然出现到了他的后边,直接迎上了独孤剑的这一击!

    两两相撞,刀剑同时涅灭!

    传鹰长出一口气,厚背大刀并未收回,而是立刻攻出,他想要抢先攻出,此时胜负未分,还不知道是谁高谁低,谁死谁活!

    可是灵觉中察觉到了那一丝杀机,他猛然色变,急忙收刀回身,却见不知如何,那把剑竟然又出现了,变了一个方向,回旋旋绕,绕了出来继续向他射来。

    传鹰还没有见识过这等诡异莫名的剑法,就是他出江湖之时自八思巴那里接他的变天击地大法之时,也没有这般诡异!

    也只有令东来才给了他有这般压力,不过令东来并不是敌对之人,当年他也并未感受到这样有这般的恐怖,然而今日他终于感受到了,这让他心中骇然不已。

    当年,他并没有和令东来有多少交际,大多的印象都是从厉工那里得来!

    最让他难以忘怀的还是当年令东来留下的那一段:

    令东来自十绝关中留给后人字句:

    余十岁学剑,十五岁学易,叁十岁大成,进窥天人之道;天地宇宙间,遂再无一可与抗手之辈;转而周游天下,南至天竺众国,西至波斯欧陆,北至俄罗斯,遍访天下贤人,竟无人可足与吾论道之辈;废然而返,始知天道实难假他人而成;乃自困於此十绝关内;经九年潜修,大彻大悟,解开最後一着死结,至能飘然而去。

    留字以纪。

    当年他听闻此语,却是心神为之震慑,也给了他武道上的最强动力!

    只是这些事迹终究只是给了他动力却没有压力,哪怕当年和八思巴恩怨纠缠,最终也没有让他感受到多厉害的压力!

    可是,此时不同,他感觉到了,只要稍有不慎,恐怕今日就是他亡命之时,这是他这么些年来,从未感受过的大恐怖!

    传鹰举步,虽是看似缓慢,实则却是比寻常武林人来说快了许多,这一点极为奇妙,大多数人也不能发觉,只觉平常!

    咫尺天涯?

    禹步?

    这显然是一门最顶尖的步法,差之毫厘避开了又一剑,此时传鹰正在蓄势,躲不可能一直躲的,独孤剑心神御剑的消耗看样子还撑得住,他再躲下去,恐怕也躲不了几招了!

    还不如再硬拼一下,他要酝酿出当年破碎的那般感觉,使出自己最强的一刀!

    再次躲过无双剑的攻击,这一次传鹰却是猛地感觉自己被一缕极为微弱的光芒刺了一下,而后光芒急速消失不见。

    而这时,传鹰的蓄势像是也要到了终点,只是独孤剑却狡猾了,他不想与传鹰直接硬拼,而是双手微动,那无双剑竟在他身前极为巧妙,或软或硬,或摆或荡,或刺或削地与传鹰周旋着。

    微弱的光芒再次显现,传鹰心中起疑,但仔细观看却并未发现什么奇怪之处,他心知想要对付独孤剑,虽然能凭借自身的强大给予其重击,但那把无双剑的速度实在诡异,甚至他根本就瞧不见,且独孤剑与无双剑之间的联系就犹如握在手中一般,着实巧妙诡异!

    剑上一闪即逝的光芒又刺中了他,传鹰直觉感觉很不好,虽然看似毫无损伤,但是他知道,独孤剑这般耗费心力,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一剑的功效他只是不知,但是肯定很阴损!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拼了!

    传鹰长啸一声,手中的厚背大刀猛然绽放出了光芒,直接朝着独孤剑不管不顾的冲去!

    独孤剑御使着无双剑在传鹰前进的路上阻拦,却是没多大功效,只是在传鹰的身上填了几道伤口!

    退?

    不能退!

    退了这剑二十三一式就算是被破了,那么自己也就输了!

    输了甚至可能连命都要丢了!

    不能退,又拿什么来挡?

    本来微弱的无双剑此时也大放光芒,直接变成了大了数十倍的巨剑,这一剑上却是蕴满了杀意,连带着周围的剑域之中也是布满了杀意!

    灭天绝地剑二十三!

    破碎一刀!

    惊人的一击只差毫厘就要碰撞,此时,一道醇和的气息自天上撒来,两招威力足以破山断水的攻击忽然全都被消弭了!

    (本章完)

第533章 李世民

    唐皇宫御花园中,景色优美,环境幽静,李世民缓步而行,一道碧绿的小河就在前面,一座古朴的石桥架在小河之上,桥上布满青苔,又攀爬着一些藤蔓。

    再远处一点,就是几簇碧竹,又种着一些各色花草。

    此时天时正值初春,正是万物生发之际,也是一年之中景色最好的时节!

    如此美景,李世民此时却无以对之,无心欣赏,他此时心中却是万般愁绪不知与何人诉说。

    今日的时局,使他观之触目惊心,对那位女帝,他终于有了惊惧之意。

    李世民之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开创大唐皇朝,万邦来朝,历代帝王中,他足以竞争前列之位,甚至是有力竞争第一人的实力!

    不过,在这个世界,比之女帝杨伊,他却是逊色许多!

    武功达到绝顶,此时已经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第一人了,但是转眼之间,竟然还能控制这一个世界,那些千古帝皇皆被她降服,这是何等惊人!

    早年,大唐帝国倾国一半的实力,四处攻略,夺取山海关、黄河出海口,和大元帝国、清国、宋国交手,皆是连战连胜!

    但是最终却是被隋国连番合击之下,当初撤退回帝国的十不存一,几乎使帝国几十年内元气为之大伤。

    经过这场血的教训,大唐帝国也让天下其余几个帝国惊醒了,可是却也已经晚了!

    瞬间,宋国国灭,唐国国灭,汉国国灭,短短不到五年时间,中原几乎为之一统!

    而从那次战争后,大唐帝国也注意到了不足以和隋国对抗,因此决定采取“徐徐图之”的政策,来温水煮青蛙来染指周边各国,只不过进度甚微。

    然后在没有显著的成果之下,周边几个帝国就灭了过半!

    大唐帝国周边四国,如今已经只剩下两国,清国的动乱这几十年来根本就没有停歇过,多尔衮好杀,但是凭着杀人皇位却是坐不稳的!

    而元国本来就还是部落形式的统治,只是骑兵甚强,可是如今,旗下各族皆是野心勃勃,根本不听元国朝中的召唤了!

    汉国、宋国形式也是不妙,也只有唐国内部稳定,可是哪怕周围如此好的环境,唐国至今也没灭一国,吞并其国其民!

    但是,杨伊几乎是一个人的力量,却已经吞并了天下诸国,大隋皇室可没什么得用之人,杨广、杨坚虽然皆有才干,但是却没有被女帝差遣!

    那么她凭什么,竟然有如此本事?

    杜如晦?房玄龄?李靖?

    这些按说是他的臣子,不过却是早早的被女帝给笼络在旗下,当年唐初的那一批名将名相,大多都不在他旗下;可是大唐帝国并不缺名臣名将,大唐数百年的历史,什么人物缺少过!

    可是,如今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呢?

    “陛下,你又想怎么样作呢?”李世民身后不远处跟了一个中年高冠男子,他等着李世民停下脚步之后,才问着:“按照贫道的传承,此时观察,大隋龙气,如今才是这片土地上唯一的真龙;

    其余各国,如今都还只是蟒,前段时间,大隋龙气化龙之后,这天下结果已经注定!”

    “徐徐图之就可。”李世民脸上的忧虑却是尽去,此时却说着:“如果要真的说,那就是三年战多胜少,三年后战少而平。”

    “三年战多胜少,三年后战少而平?”背后那人念着。

    “恩,自古国战之事,最忌急切,吾观史书,后世有宋一朝,名将岳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后却是逼得皇帝不得不杀他,最终北伐大业毁于一旦!

    再后世有帝王朱由检,继位之时,天下仍有希望,甚至不乏中兴之机,但是十六年后,却是煤山吊死的结局,明国数百年的江山也因此毁于一旦!

    在后世,太平天国兴起,天下景从,可是清国有名将曾国藩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竟然让清国得以延命!”

    李世民说到这里,随手在采了一朵花来,这花香味浓郁,并不幽清,感觉上有点冲,但是浓香也是一种美好的气息。

    “此时天下大局,甚至不能说是危局、败局、残局,现在已经几无局之可布,这些年来,战死殉国的官员和将领,单是五品以上,已经有百余人,朝野官员,都谈战则色变,言及战事,大多皆不敢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若敢力战,大唐国立刻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而且大隋此时龙气勃发,顺者昌,逆者亡,此消彼长,如得元、清之助,还可图之,如不然,必死也!”说到这里,李世民摇了摇头,又继续说道:

    “所以,第一个三年中,必多其战以示不忘战,必胜其少以示其庸,想必大隋国此时接连吞并多国,恐怕没有余力再来攻取我国,那么朕对其它也不至于奢求了,如说白点,有战必有耗,有耗必有充,借战练兵,练我大唐百战精兵。”此时李世民说的很坦白!

    办法也很简单,就是不断小规模出击,一方面通过战场来获得最优秀的军队,一方面就是表示大唐国仍旧没有忘战,不能让隋国以为大唐已经是在等死了!

    这种小规模的进击,也不至于彻底激怒大隋,惹来大祸。

    后边那人听了,身子一抖,微微叹口气,片刻之后,苦笑的说着:“陛下还真是得了兵法之要,不过,这还成不了事。”

    这种心性谋略,果然不愧是千古一帝!

    “当然,单是这法,顶天了,也只是一个偏安之局,甚至这也不可得,大势之下,还是要……”说道这里,李世民却是笑了:“所以,才要诸位宗师来帮我一把呀!”

    “那你要什么?”后面那人此时直接问道,并没有考虑什么后果。

    “大隋实力强大,您们的人很难直接插手,如大规模插手的话,激起了大隋的察觉,那我无论有什么谋略和气数都没有用了——获罪于天地,无所祈也!”

    的确,大隋如今锦衣卫足足十万众之多,御林卫人少一些,但是也有几万,六扇门更是庞然大物,数十万捕快监察天下,任何门派、帮会、世家面对着这般实力,都只能俯首帖耳!

    “但是,可以为商为密碟。”李世民说着。

    “建立和训练军队,我已经能作到了极限了,就拿我们大唐的兵制来说,首是操练队列,立卒伍,定行列,正纵横,后面还有着练技,练心,练阵之法,足以训练出合适的军卒了,隋卒并不能胜的过我唐兵。”李世民此时眼神迷离,似是追忆着大唐当年的强大,威压四海的盛世。

    如今这个时代的真正精兵,就在于阵,而阵的基本训练,就是队列整齐娴熟,如此方可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的阵形运动和转换。

    而大唐精兵,却是已经到了极限,再增强,也就是如此了!

    “练兵之法,特别是冷兵器之兵法,难有出那些名将者,名将勇将,我大唐不缺,所欠者,唯米和肉。”

    训练士兵,在这个年代也根本不缺上等的练兵之法,无论是大宋传至天下的《武经七书》还是戚继光后来所著的《纪效新书》,都能训练出天下精锐!

    而练兵最缺少的是食物——士兵如果缺少营养,高强度训练都会导致身体亏空,要训练大量精兵,实际上缺的就是足够补充营养的食物!

    一般来说,这个年代的粮食和肉类不多,普通的士兵根本轮不到吃肉,如是有充足的营养,也就能训练出足够的精兵了。

    而大唐比之大隋,缺的就是粮食和肉,大唐只占据了一州之地,甚至如今这一州之地还有三分之一动乱之中,根本就没实力养活足够的精兵!

    大隋却不同,掌握天下大半,精华之地更是全握在手,境内无有动乱,各地的粮仓都爆满了!

    李世民如此解释,后边那人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了:“陛下,你是要我暗中派人经营商业?”

    “恩,商人不为世人所重,也不受人的注意,派人过去,暗中经营,杀人夺产也可,陷害夺产也好,正常经营也好,接盟共图也好,走私掠夺也好,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掌控一些经济,特别是粮食的命脉,如此,徐徐而图,才能建得大业。”李世民可是看过后世的那些秘辛,可是知道,满清当年能起事,和晋商的资助分不开的。

    而如今,大隋强,他也可以照着当年黄台极的策略来,甚至要比他做得更好!

    “这点我们倒是可以轻易办到。”后边那人听了,立刻应承说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想来能拉拢的人并不少,不过,政治上呢?”

    “那就要看诸位宗师了!”

    李世民转过身来,看着眼前这人,问道:“儒家掌握天下千百年,想必定然能让大隋无力顾及我等残国!”

    此时,忽然起风了,风透着凉意轻轻掠过,让人起了一丝寒颤!

    小河流淌,集成水潭,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寒意深深,水中,还长些水草,面对如此陌生又自信的李世民,后边那人看着李世民正在沉思,他望向四周,碧竹隐隐,石子小路,幽幽静静。

    无端的,他生出许多惆怅来。

    熙熙攘攘,几如梦幻。

    默然半刻,他就说着:“天下局势如此,也由不得我等再做犹豫了!”

    而如今,大隋强,他也可以照着当年黄台极的策略来,甚至要比他做得更好!

    “这点我们倒是可以轻易办到。”后边那人听了,立刻应承说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想来能拉拢的人并不少,不过,政治上呢?”

    “那就要看诸位宗师了!”

    李世民转过身来,看着眼前这人,问道:“儒家掌握天下千百年,想必定然能让大隋无力顾及我等残国!”

    此时,忽然起风了,风透着凉意轻轻掠过,让人起了一丝寒颤!

    小河流淌,集成水潭,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寒意深深,水中,还长些水草,面对如此陌生又自信的李世民,后边那人看着李世民正在沉思,他望向四周,碧竹隐隐,石子小路,幽幽静静。

    无端的,他生出许多惆怅来。

    熙熙攘攘,几如梦幻。

    默然半刻,他就说着:“天下局势如此,也由不得我等再做犹豫了!”

    而如今,大隋强,他也可以照着当年黄台极的策略来,甚至要比他做得更好!

    “这点我们倒是可以轻易办到。”后边那人听了,立刻应承说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想来能拉拢的人并不少,不过,政治上呢?”

    “那就要看诸位宗师了!”

    李世民转过身来,看着眼前这人,问道:“儒家掌握天下千百年,想必定然能让大隋无力顾及我等残国!”

    此时,忽然起风了,风透着凉意轻轻掠过,让人起了一丝寒颤!

    小河流淌,集成水潭,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寒意深深,水中,还长些水草,面对如此陌生又自信的李世民,后边那人看着李世民正在沉思,他望向四周,碧竹隐隐,石子小路,幽幽静静。

    无端的,他生出许多惆怅来。

    熙熙攘攘,几如梦幻。

    默然半刻,他就说着:“天下局势如此,也由不得我等再做犹豫了!”

    而如今,大隋强,他也可以照着当年黄台极的策略来,甚至要比他做得更好!

    “这点我们倒是可以轻易办到。”后边那人听了,立刻应承说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想来能拉拢的人并不少,不过,政治上呢?”

    “那就要看诸位宗师了!”

    李世民转过身来,看着眼前这人,问道:“儒家掌握天下千百年,想必定然能让大隋无力顾及我等残国!”

    此时,忽然起风了,风透着凉意轻轻掠过,让人起了一丝寒颤!

    小河流淌,集成水潭,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寒意深深,水中,还长些水草,面对如此陌生又自信的李世民,后边那人看着李世民正在沉思,他望向四周,碧竹隐隐,石子小路,幽幽静静。

    (本章完)

第534章 准备

    一声高呼:“陛下驾到!”

    杨伊下了乘舆,入主洛邑也有数年了,大汉国本来就几番修建扩建,如今再经过修饰,这里已是焕然一新,为大隋东都。

    大隋如今有东都洛邑、中都长安、南都杭城、西都金城,如今还有北都未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入得宫中,上座之后,群臣拜见。

    这是大朝会,在京四品以上高官皆要前来,还有部分五品、六品官员!

    杨伊此时平静的传下声音:“诸卿平身。”

    大批禁卫,按剑挺立,眼都不眨一下,看气色个个都是非常年轻,大隋如今有龙卫、凤卫两支宫中禁军,龙卫、凤卫一般来自两个渠道,一是各京都良善家中选拔这批禁军,二是大隋各地赡养院中孤儿遴选而出!

    都是从满十三岁的就开始培养而得,经过数年至青年之时,就可以上得台面了,虽然这些近卫看似无论经验和武功都还浅,但是大隋何等富裕,首先兵器等器具至少都是上等利器;武功打根基都是从先天绝学开始的,这可是江湖中大门派的嫡传弟子才有的待遇!

    更别提种种丹药汤药了,基本上经过三五年的培养,放到江湖上,最少也得是一流的身手了!

    如今能在朝会中供职的基本都是再百中挑一的,放到江湖上,基本都是先天等级的武林高手了!

    没有多少虚词,杨伊此时就淡淡说着:“各部调拨各有章程?”

    “陛下,这次大战,旨在奠定本朝万世基业,不可不慎。”魏王尚书令杜如晦此时上前说着:“陛下,这次秦王已奉命到达龙城,其余各部皆已到位。”

    杨伊点点头,说着:“粮草呢?”

    这问话,户部尚书张居正上前说着:“启禀陛下,我大隋政通人和,年年丰收,各地粮库本都储满,户部又调集了足够百万大军用度一年的粮草北上,如今已经安置在洛仓!”

    杨伊一一问话,各部大臣虽然大都有异议,但是任务却都完成了!

    杨伊此时笑着说:“朕也已经思量了,中原一统就在眼下,冀州唐国之后,收服幽燕之地,朕的大业也算是基本完成了……”

    杨伊诉说了一下自己的功业,数十年过去了,如今天下将要一统,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如今大唐被持续好几年的战乱放血,虽然李世民雄才大略,但是李建成竭尽全力之下,大唐国这时正是最难的时候!

    若是再给那位千古一帝三五年的时间,他定然能驱除仇敌,到时候再打,可能就要多花费好几年的时间!

    群臣反对的不是打大唐,而是想再等两年,毕竟吞并宋国、明国、汉国还没几年,各地可能还有一些隐忧!

    不过,杨伊如今决定已下,群臣也只能俯首听命!

    “陛下圣明。”众臣都说着,的确,面对着汉高、明洪武、宋太祖、秦始皇等千古一帝仍旧是一一战胜之;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谢安、常遇春、徐达等等名将,却仍旧走到了如今之盛,当可称一声“圣明”了。

    “兵凶战危,还要准备好阵亡将士的抚恤,这不但要兵部统计报上名单,也要户部联合吏部,对此进行安排,朕的意思是,普通将士就地建墓,雕刻姓名在其上,而灵牌送于家乡,有品级的将士,尸身就送回乡里,这一次对阵亡将士的抚恤要从厚从优,阵亡将士的子弟,可按律荫补!

    可以预见,这般大战,我大隋恐怕这已经是最后一次了,各位当尽心尽力,此战,朕不吝赏赐。”

    诸臣,连忙说着:“臣领旨。”

    顿了一顿,户部尚书张居正又说着:“陛下,此战之财政耗费甚大,虽我大隋连年丰收,但是这些年来,大军连连出动,南征北战,兵马粮草以及抚恤,支出甚大,还请陛下留意。”

    杨伊听了,沉吟不语,又问道:“秦国公,此次用度可曾紧缺?”

    张居正如今已经晋升秦国公,并领尚书右仆射,可以看出,他是杨伊属意的杜如晦的接班人,此时张居正答说着:“户部存银如今有一万三千五百一十五万两,还可支撑完此战用度!”

    杨伊再次沉吟,这也算不错了,别看这数字看似很庞大,但是大隋如今的官员的俸禄每年都是千万数的,而大军一动,花钱如流水,这些估计也就只够一年多所用了!

    这是因为连年征战之下,这几年都是在填前些年的财政窟窿,否则,这数字当再翻上三五倍!

    如今大隋财政年入也在七八千万左右,等着各地彻底稳定之后,这数字会再翻上两三倍不止,因为很多地方此时都还在免税免征期!

    大隋打下的很多地方,为了人心,也就各有数年的免税免征期!

    这时也没有办法,只有慢慢来,当下就说着:“如此甚好,先紧着用,过了这一年也就好了!”

    杨伊并没有想着大唐国的缴获,大唐国这些年过得也很苦,杨伊可没有让李世民闲着,大唐国这些年的征战就没有停过,想必财政也很困难!

    张居正想了想,只能愁着脸说着:“陛下,去年才算把灾民彻底安置完毕,今年本不可大举用兵了,那些新得的土地,如今都还在安抚期!”

    张居正摇着头苦着脸说着,可是知道自己也改变不了杨伊的心意了,前番小朝会上,不是他一个人反对,但是圣皇令下,再反对也没用!

    抱怨之后,张居正只能再说道:“还得考虑安置灾民,陛下,臣拟向诸位大商摊派一二,以一分利筹集五千万两银!”

    杨伊点头:“秦国公考虑的很好,这是要紧的事情,要处理好。”

    又对着房玄龄说着:“尚书省要处理要事,中书令要帮着点,要速选一批郡县官员,再由京中大员挑选几人,为巡抚、刺史、州牧,视察军民吏情,有就地便宜处置权!”

    房玄龄应了一声:“陛下,不知期限是多少?”

    各地巡抚、刺史、州牧等大员,都是临时差遣,因此这并非正式官职,有时间限制。

    “三五年足矣,三五年后,想必各郡县,也差不多正常运转了,就可回来述职。”

    杨伊想了想,又说着:“既然要动,那么一切都安排好,关于军事,各府要建起折冲军,任命折冲都尉统率,各县要充实县尉之厢兵,而各镇要整顿军事,充实兵员,加强训练,

    朕知道钱银甚是不足,但是粮食如今既然不缺,朕希望各地也做好准备,毕竟大战之时,恐怕就会有宵小生事。”

    杨伊扫视群臣一眼,她知道就这其中恐怕就有二心之人,她也知道若是拖上一两年再动,事情可能会轻易很多,但是世事变幻,到时也不一定!

    而她的时间也不多了,此时杨伊继续说着:“各地府兵和厢兵,都要挑选,切不可大意,朕也要派锦衣卫、御林卫多多查看,切勿要不法之人混入,至于户籍和赋税之事,也要一一清楚。”

    大隋军制,每家当有一男子二十岁开始服役,三十岁之后免役,官府发放钱粮,县城是百人,府城是一千人,郡城是五千人,州城是万人,都名为折冲军,实际上也就是预备军。

    这军本是要自备钱粮和兵器的,不过大隋却是官府发放钱粮兵器,每年训练时间在冬春两季,避开农忙时节,算是一支有效的预备军!

    当然各地也有正规军,也就是卫军了,不过卫军大多只在府城以上城池驻扎,还有就一些重要关口,府城中一般驻扎的都是五百人的卫军,郡城则是千人卫军;而州城就是大隋顶级的镇卫军驻扎了,一般都是一支镇卫,也就是万人,各州还有另外一支镇卫,基本上一州就是两支或三支镇卫军,普通卫军大概在十万左右!

    大隋正规军如今基本上在五百万左右,预备军也基本在这个数!

    大隋军制,战时,将领率领卫军往赴征战;战争结束,各卫归其府;如遇国战总动员之时,那么各地的预备军也要上战场了。

    “启禀陛下,如今已调集兵员卫步军百万,水军二十万,镇卫军三十万,共一百五十万战兵,另调集雍州、凉州、益州折冲军共五十万。”兵部尚书于谦早有计算,此时上前说着。

    这一话一出,凡是不知情的人此时都是倒吸一口气,两百万的大军,基本都算是正规军,的确有着横扫唐国的本钱。

    这还是困难之时的实力,要是大隋全盛之时,那该有多少实力呢?

    “甚善,就如此行,诸卿当尽全力,今年务必要保证擒唐皇于阵前。”杨伊说着,大隋连年征战之后,已经裁撤了许多的兵力,这才修养了几年,如今又要动用大量兵力,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不过如今百姓还过得去,可是这事也只能这一次了,还想再来,恐怕就要惹起民怨了!

    点了点头,杨伊又问道:“再说说局面如何,各军现在都在什么地方了?”

    “陛下,李靖将军已到龙城,已集结本部镇卫军十五万,步卫五十万,预备军二十万,共八十万军做正面攻击!

    戚继光将军率领水军二十万已在登州,等待时机;王翦将军已率领所部镇卫十万,步军三十万,折冲军十万到了黄河南岸,等待正面战场开始之后加入!

    其余各部镇卫军都基本已经到了所定位置!”

    于谦此时沉声说着:“唐皇确有才干,不过如今我大军开动,唐国土崩瓦解之势不远。”

    “李建成呢?”

    “李建成所部这几年来却是连战连败,若不是我国在背后支撑,恐怕早已被灭,不过就是如此,再有两三年,恐怕也支撑不下去了,如今唐皇派遣了三十万军围攻,恐怕准备是要直接覆灭李建成和武曌所部。”

    不是李建成不行,而是唐国几百年的底蕴中,李建成能拉拢到的却只是一小部分人,剩余的都是大唐的既得利益者,不可能投奔他的人;李建成能撑了这么些年,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

    于谦作为兵部尚书,此时分析说着:“此时,我军至并州西攻,唐军如今总数也就只有百十万残军,如果李世民的三十万军不撤回来,只怕就算有关卡阻隔山川之险,也难以抵抗我军。”

    于谦此时带着一丝担忧的说着:“若我是唐军主帅,必先拼死居关而守,拖得时间,而趁机大攻李建成所部,以李建成所部如今的情况,说不定就可大破之,这样就消去了一路隐忧,才可守得冀州,如是给了李建成喘息的机会,唐国就要几方受敌,困死冀州。”

    杨伊闻言却是微微一笑,丝毫不在意的说道:“朕若是只能派五十万兵,李世民恐怕还能阻隔得了我大军的攻击,还能各个击破;朕若是只能派百万大军,若是一个不慎,李世民仍有活命之机;如今朕派两百万大军,水陆并进,三面齐攻,李世民就是占有地利人和,如今也只能瑟瑟发抖!

    李建成生或死却是不影响大局,安卿,鸿胪寺传书一封于李世民:此时若降,朕不吝王侯之赐!”

    “遵旨!”

    杨伊此时又微微笑道:“以唐皇之人,恐怕会无视朕这好意了!”

    李世民何等骄傲,此时恐怕就是一死也不会愿意投降的!

    ……

    大唐皇宫,李世民正和朱熹在探讨着大唐国的未来,他准备拉拢儒家、道家、释家,准备再拼一把,他并不想就这么失去天下!

    他已经看出,留给大唐的时间并不多了,可恨的是,当年宋国为何要极力反抗,要不然,他若是早早的占了宋国,恐怕今时今日,大唐也不会这般艰难了!

    朱熹是儒家宗师,在天下儒生中,名望非同一般,最主要的是,他在清国的名望很有用,此时,面对着大隋,他知道,不吞并清国,唐国就是正面胜上一两次,最终也是死路一条!

    (本章完)

第535章 真天子

    朝会之上,确定了战略目标,当场下了宣战旨意,当然,也来了个先礼后兵!

    大军都已经到了唐国门口了,李世民降还是不降,都影响不了大局!

    五省高官和六部、九卿等官员留下,其余官员退出朝堂!

    “诸卿可还有本奏?”

    杨伊出言问着,虽然这是一个虚拟世界,但是这些人却是模拟的历史上的那一个个青史留名的人物,甚至就是那些人真的到来此间,也不见得能比得过虚拟人物!

    杨伊心中感慨着,但是面上却仍是平静,丝毫没有波澜!

    房玄龄此时微笑的说着:“启禀陛下,就算李世民抢先在寇仲将军攻破关卡前,大破李建成武曌所部,回师守得几关,也必元气大伤,再说戚将军如今临登州,又在登州训兵三十万,两军若是相持,戚将军定然不会坐视!”

    又上前,对着杨伊说着:“陛下,如今形式,陛下不必执着其余之地,茫茫草原,难守也难攻,万里运输,实是得不偿失;陛下只要遣一师北上,能占得要地就可,如今形势,陛下等上几年,我大隋生聚修养数年之后,一战抵定,那天下几已定了,成大隋万世基业!”

    杨伊心知房玄龄这话是大善之语,也是劝诫之语,这话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而是代表着大隋的勋贵阶层,也就是依附在大隋这棵大树身上的那些枝枝蔓蔓!

    他们是生怕杨伊灭唐之后,还要执着的灭元灭清,大隋灭唐还有余力,但是想要再灭元灭清,恐怕天下就会有反复了;他们却不知杨伊此时真正的心意所在!

    杨伊此时长身而起,说着:“大善,就如此决定,灭唐之后,朕当下安民诏书,永不加赋,各地税收皆要减免!”

    顿了一顿,又说着:“还望诸卿同心竭力,兴我大隋万世基业!”

    等诸事议完,目送走群臣之后,杨伊又对着值班翰林说着:“召明公、宋公、汉王等在京诸藩,今日就在鹿台,朕与诸藩对月宴饮。”

    帝皇为了彰显功绩,多造就奇观,比如万里长城、京杭运河、紫禁城等等!

    杨伊却是少有造就这般奇观,如今天下,她一统列国就够吃民力的了,再造就这般奇观,恐怕就会掀起天下动乱!

    大奇观造不了,工部仍旧在中都和东都之间造上林苑,绵延三千里,大多都是以自然造就为主,人力辅助点缀,中间有华山山脉、秦岭诸多山脉以及黄河以及黄河支流!

    上林苑这一带群峰耸立,白云萦环,奇石嶙峋,婀娜多姿,藤蔓菇郁,绿竹猗猗,松柏参天,杨柳同垂,野花芬芳,桃李争艳,蝶舞鸟鸣,鱼戏蛙唱。

    到了东都郊外,最终建有一高台乐园,杨伊命名为鹿台,台前卧立有几排形似各种走兽的巨石,恬静安然,犹如守候鹿台的卫士,台下一潭泉水,深不可测,周围又有浅池,池水清澈见底,面平如镜,微风吹拂,碧波粼粼。

    若是在风和日丽的清晨,彩霞满天紫气霏霏,云雾缭绕,整个鹿台的楼台亭榭时隐时现,宛如海市蜃楼,恰似蓬莱仙境;到了夜晚,却是另一番景象,东都之夜极为热闹,有夜放花千树之美!

    东都本来就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都会,如今被女帝确认为东都之后,战争带来的硝烟立刻就被风吹尽,如今甚至能和三千里之外的中都长安比个高下!

    在京诸藩自然都知道这鹿台所在,杨伊并不避讳此名,当然这里也只有她能用,等灯上街时,陆续就有人上来了。

    清幽怡人,树木婆娑,景致极美,此处之境自是少数极贵者才可用之。

    寇仲伸手摸在刀柄上,一股奇怪的感觉由冰冷的刃身流进他的手内,再流进他的心里,他叹了一口气,解下长刀,给予守卫鹿台的禁卫,自己孤身入内。

    上楼之时,他心中还在思考一件事,就是现在大局的演变。

    至到了这里之后,一切事都发生得太快太速,且是一件连接一件,令他有喘不过气来之感,更无暇真正的去思量自己的处境和定位。

    还记得几年前,江淮一下,后来接连大战之后,到汉室投诚,中原江山几已成一统,尽落杨隋之手。

    而隋帝进驻洛阳,群雄臣服,一切的一切,都使天下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广大的塞外草原上也不再是一片乐土。

    记得当年他曾遇到一名道士,那道士曾经赞他说:“观郎君仪形器宇,真丈夫,日后必为王侯。”

    又说着:“君当奋发,不居于人之下。”

    道士后来指点他交游诸多豪雄,让他见识了天下好多以往他根本不可能见到的人!

    记得当年,大业年间,大隋两分,杨广居于扬州,他和徐子陵初见之时,为天子之气震慑,认为一代帝王果不其然!

    后来偶然面见李阀二公子李世民,他当时和徐子陵名不经传,只能居末坐,却是见之心死,当时记得还曾感慨,才见识真天子之相!

    话尤在耳,但是却天下大变,虽然太原起兵,想要攻入关中,占据长安,但是却没有想象中那般容易,伍云召兵法远超过想象,虽用尽全力却不得寸进,紧随其后,李阀勾连突厥金狼军南下!

    但是几十万的金狼军被劲弩射死在关中的土地上,突厥积蓄多年的力量几乎消耗过半,再难支持李阀。

    而随后李阀几员骨干战死之后,李世民自刎,李渊服毒,李建成率李阀投降,天下四大门阀再去其一!

    李阀不是当年的四大门阀中第一个被诛灭的,李阀是第二个,第一个是宇文阀!

    当日,听见了杨伊先灭突厥再灭李阀之后,他仍记得那道士当时就大吃惊的说着:“原本见此女,不过早夭之人,后来也就是一武道宗师之各局,可眼见如此,是成龙之势也,何以为是,吾等必去观之。”

    所以那道士也就消失不见,寇仲后来再见之后,那道士就对他说着:“几年不见,白蛇已然成龙,现在天下气数已变,吾也不知谁是真命,你可自择之。”

    寇仲也是那时才知道了他的名字,袁天罡!

    他在那不久后就在当今儒宗王通的宴席上见得了女帝,才真正得知真天子为何!

    可是他一直不甘心,投入大隋之后,徐子陵转向武道,他则跟随寇仲等兵法大家潜心学习,之后西出阳关,却是恍惚几十年过去了!

    到了大世界之后,天下格局大变,大隋只是天下一诸侯国,天下还有强汉、盛唐、大明等国并立!

    而那时寇仲在塞外占据一部落,也称得上诸侯!

    寇仲在塞外奇遇连连,最终甚至成长到了和塞外那些霸主相提并论的地步!

    可是,再望向中原之时,当年偏居一隅的隋国已经灭秦、晋,成了天下强国;随后没几年,竟然又奋发夺江淮,灭宋,灭明,灭汉,已占据中原九分之地!

    这些日子来,塞外事务托付给属下,他就在这东都半醉半醒的辗转反侧,不知道怎么样选择才是。

    他如今也是天下兵法大家,当然知道,现在情况,杨伊已经是势不可挡,就如同当年杨伊在关中力抗突厥之后,真正占据了关中、巴蜀、并州、雍凉之后一般,甚至比着那时还要强大,应该是已经占据了洛阳之后,天下只剩江南偏安!

    而李唐也就如当年的杨广一般,却是龙困浅滩,挣扎着博取飞龙之势,也许,这就是天下之争,晚一步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如此思考虽然多,其实是一瞬间的事情,来到台上,他收敛了心神,先沉声说着:“外藩寇仲,拜见陛下。”

    “原来是你,免礼!赐坐!”

    杨伊当然还记得寇仲,这位如今已经是塞外的豪雄之一,和突厥、契丹、鲜卑、匈奴、蒙古等强族相争不落下风的豪杰!当得起杨伊的礼遇!

    寇仲的位置很靠前,这个当然也和他的地位有关,他右手边是汉王刘秀!

    他知道这人,当年也曾看过这位汉光武帝的传记,也知道他在此世的过往,当年领汉国半壁江山慨然投降的也是他,凭借此功,被封为汉王!

    如今大隋能在接连灭国之后,仍旧在短短几年之内,又毫不费力的兴兵两百万,这位汉王当年所作所为可是功劳不小!

    “寇王果然不凡!”

    刘秀好像看到寇仲的打量,此时却是温和的称赞一句,这位汉王温文尔雅,此时就如一满腹经纶的文弱书生一般!

    “塞外野民,不值一提!”

    “寇王客气了,能在那般环境中立足并做成如今功业,天下少有……”

    刘秀正说着,忽然停了,因为这时,杨伊开口了!

    女侍敲响玉钟,正在相互攀谈的诸多外藩都停下了,静听着杨伊的话!

    “天下纷乱至今,百姓困苦流离,朕曾忆春秋战国之时,天下诸侯纷争,华夏先民死于战乱不知凡几,朕提三尺天子剑,收拾山河,如今算是稍有功绩!”

    杨伊说到这里,扫视一下此时堂上的诸多宾客,蜀国公扶苏、汉王刘秀、荆王司马炎、隋国公杨广、鲁国公赵构、明国公朱棣等等,皆是一代帝王之尊,如今却只能俯首帖耳听从自己召唤,却是人生一大快事!

    ……

    一番诉说之后,杨伊举杯,顿时宾主尽欢!

    大都知道这次宴席的含义,这是一次敲打,大隋如今之盛,天下不满之人甚多,但是胆敢出头的却是几乎没有,或许也有那些纵横家在煽风点火,而这些仍旧活命的帝王就是源头!

    杨伊不好杀,杀人很容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天下缟素!

    天子不能随意发怒,所以这次召唤这些外藩饮宴敲打一番,发表一个“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也是先礼后兵,王侯公爵之位,也是很诱人的,虽然是从一代帝王落到这个地步,但是活着就好!

    饮宴之中,杨伊就离了席,寇仲正和刘秀小谈着一些塞外景致,这时,忽然有女侍到了跟前!

    “寇先生,陛下有召!”

    寇仲此时自然不能拒绝,向着刘秀微微抱拳道:“汉王,有空再叙!”

    “我一直在府中,寇先生可随意前来,孤当倒履相迎!”

    杨伊如今并不禁止外藩交往,大势已去,他们这些人就算暗中都有蓄养一些武力,却也只是为了保命,为帝王者,不能连这一点都容不得!

    外藩之间,也很难交往,毕竟大家都互相鄙视,都是一代帝王,谁又服气谁?

    跟着女侍,过了几个屏风,到了鹿台之北,杨伊正站立着,正看着下面不远处的黄河涛涛之水,目光定定地注视着河面,已经进来的寇仲可以看见,下面的船很多,有渔船,有游船,也有战船,正随着微波荡漾着。

    “寇卿不必多礼,中原不同于塞外,寇卿来此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知还习惯不?”

    “陛下赐宅,赐田,外臣受宠如惊。”

    杨伊忽然想起,这位当年可是乞儿出身,什么苦没吃过,自己却是忘了;哑然失笑,往下望去,见到一轮明月,照耀着整个河面,凉风从水上徐徐吹来,带来了丝丝凉意。

    杨伊收回目光,微微一笑,说着:“每当朕看见下面的游人,朕就有一些满足,毕竟天下无战事,百姓才可安定生活。”

    说完,就说着:“上宴,今朕和寇卿,一起对月而饮。”

    顿时,数个穿着宫装的女侍,一一上前,各摆下一张桌案,并一一将美酒菜肴放下,寇仲一看,有些菜还是带着丝丝热气的,全都是色香味俱全。

    月光照耀下,各自入座。

    寇仲此时感慨万千,这就是帝王之美,这些热菜想必是有那些精擅炎阳真气的内家高手用真气温养,才能保证温度!

    还有这些碗碟,晶莹剔透,如同美玉一般,他却知道这是皇家特制的玉瓷,可是比着真玉还要珍贵,在塞外可是根本难得一见的,也只有中原王朝才能有这般享受!

    (本章完)

第536章 各方动作

    窗口之处,就可看见一小片湖水,至于潮水涨退的声音,更是隐隐可闻,月光自窗口照射下,对面那位天下第一人的脸上,正散发着慑人一种光芒,不可直视!

    杨伊笑着说:“古人煮酒论英雄,今夜长江满月,千年醉酒,我们可效法古贤,畅论天下豪雄,亦一快事,寇仲,你对现在局面怎么样看?”

    寇仲说着:“王上只要少犯错,不犯大错,天下就定了。”

    的确,占据中原精华之地,如今的李唐苟延残喘,元蒙自顾不暇,满清内乱频频,这天下已经没有势力能阻挡大隋前进的步伐了!

    “那寇仲你对草原上有什么看法吗?”

    “陛下,自古以来,草原和中原就是敌对,从上古时期,华夏先贤斩荆披棘开创华夏一脉之后,塞外草原上的敌人就一直没有断绝;

    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族皆是豺狼虎豹,窥视着中原繁华,中原若是衰弱,这些豺狼虎豹就会蜂拥而上,不过我中原一统之后,他们也就分崩离析!

    不过中原王朝终究有衰落之日,这些塞外异族却是不事生产,一心掠夺,更没有忠孝节义,所以,他们哪怕灭了一族,但是就如那野草,重新发芽,斩杀不尽!”寇仲如此说着。

    杨伊不置可否,凝视着月光,许久,才徐徐的说着:“朕观千古历史书,见得自秦汉之后,天下都是一胡一汉之格局,朕深以为忧啊!

    朕欲派一支偏师北上,扫荡草原各族,灭其王庭,朕欲派宋缺随你北上,寇卿可助宋帅一臂之力!”

    还没有寇仲说什么,她就又笑着说:“当年按说你和宋帅还有传道之谊,真是可惜,不过,如今你还是用刀,宋帅的“天刀”已经到达至境,却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传人,你还可交流一二;另外我听说那位玉致姑娘如今却一直单身……”

    寇仲在这一刻,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得与君绝;朕曾听过某人如此歌之,真是让朕为之动容,你就去吧!”

    宋玉致,曾经算得上一个被静斋洗脑的“圣母”,也是慈航静斋的一枚棋子,这般棋子,慈航静斋可是真的不少的,当年那个副本之中,幸亏杨伊是女子之身,不然若是沉迷美色之中,可不知道会不会被枕边人给算计!

    就如同石之轩,若不是静斋的算计,这位的成就绝对不止于此;有他贴身辅佐,李世民也不会十几年就让大隋盛世变成了王朝末年!

    “是,那外臣就告退了。”虽然才吃了几口美食,但是王杨伊要他退下,寇仲自然只有退下了。

    等寇仲离开,杨伊才露出了一丝淡笑。

    寇仲生活于隋朝时期的扬州城,应该出生在李世民继位之前,他与挚友徐子陵同样小时就失去双亲,彼此相依为命。

    起初两人属于当地势力竹花帮,不务正业,以作小混混兼职当扒手维生。

    某一日两人偷到了武林四大奇书之一的《长生诀》,并且巧遇高丽罗刹女傅君婥,从此改变了两人命运。

    一段波澜壮阔的江湖侠路就此展开。

    寇仲与徐子陵在习得《长生诀》后开始闯荡江湖,通过与各路强敌的不断交锋和斗智斗勇,武功日增而智计渐长。

    他为了一展平生才学,立志争天下与心中劲敌李世民较劲,创立双龙帮、少帅军,逐步打下争天下的基础,并靠著出色的智谋指挥各大战役,自名“少帅”扬威天下,成为一代武学宗师巨匠。

    同时,寇仲和徐子陵闯荡江湖,从一个小喽啰逐渐成长为名震武林的绝代天骄。

    他们结识了侯希白、跋锋寒、突利这些侠胆英豪,与石之轩、祝玉妍、婠婠、赵德言、颉利等强敌百般争锋,同时与正道的高人师妃暄、宁道奇等亦是纠缠不清。

    寇仲的感情路曲曲折折,他最初暗恋李秀宁,后来与瓦岗寨的一名侍女楚楚有了瓜葛,与宋玉致虽然互相爱恋却隔阂深重,寇仲还和尚秀芳、董淑妮等人关系暧昧。

    最终,寇仲以放弃天下换来宋玉致的谅解,并给了楚楚一个名份,最终也和尚秀芳有了一夜激情……

    当时寇仲占据天下南方,若是论势力,基本上就是历史上南宋最强大的时期,建立少帅国这一势力!

    当少帅国与李唐成南北对峙之时,寇仲竟然为了爱情,并听从徐子陵等的建议,主动归附李世民一方,并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以登帝位,后与徐子陵同退隐江湖。

    既然当年静斋能以宋玉致让他最终放弃权位,那么今日杨伊也可以如此,当然这之前,还是让他这个好用的打手多用用心,毕竟他在塞外还有好大一片的基业,也是牵制元蒙的一支力量!

    毕竟寇仲这些年来,建立的势力,能和突厥等族争锋,如今杨伊派一支偏师以及部分大将北上,寇仲能发挥的实力应该更强才是!

    寇仲既然有此才能,那现在给他帮助,再加宋缺带人配合,攻略没有如今分崩离析的草原,也绰绰有余了,就看他能够不能够用心了。

    如是迟疑不进,一年后都没有进展,那此人必有异心,估计也留不得了。

    无论他之前的身份是什么,又有多少渊源;现在已经给了机会了,其才难得,而且杨伊的时间也不多了,可不想留下遗憾,她心中有感觉,这个世界还是统一的好!

    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虚拟世界,武道以及这些演变而成的历史人物,可都是不简单的!

    ……

    李孝恭踏入宫殿。

    前面的三重楼阁,走廊每隔数步就挂了宫灯,每隔几步,就是一个禁卫,持刀而立,没有丝毫声音。

    殿前,八名持刀御卫,分立两边。

    李孝恭作为如今大唐军方的第一人,自身已经晋升到了大宗师顶峰,但是见到这八人气势强凝而内敛,心下一懔,这是大唐的密卫,个个都是先天宗师级数的高手。

    这八人,已经达到了先天宗师的颠峰,如果八人围攻,只怕就有可能擒下自己,虽然面上神色不变,但是心中震惊,大唐毕竟还是大唐,数百年积蓄的力量就不是任何一个世家所能够比喻的。

    毕竟不是经过这些年战争的日削月减,就放在二十年前,大唐还是天下鼎盛强国。

    穿着官服的一个太监上来,沉着脸说着:“是河间郡王吗?圣上召见,快快入内!”

    “臣弟领旨。”

    大门推开,殿内灯大通明。

    李孝恭仰首深吸一口气后,情绪才回复平静,再穿入内,这是一个广阔达三丈的殿堂。

    大殿内,虽是上午,并无窗户,但是点了大烛,也明如白昼,见他进来,就有数人一起看来。

    “臣都督将军李孝恭,拜见圣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孝恭请起,不必如此多礼!”

    “谢圣上。”李孝恭起来之后,才见得了李世民,李世民身穿帝皇冕服,黄色九龙服,衬着金边,一身帝王之气令人慑服,此时他的脸色稍微有点苍白,坐在那里,眸子生芒,教人摸不透他心内的想法。

    李孝恭谦退到左首第一席,他是大唐宗室,还是河间郡王,又是大都督,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后面的人,有郭子仪、哥舒翰等人,地位都在他之下。

    入席对面,就是长孙无忌,见他却是微笑,长孙无忌,是当年凌烟阁排名第一人,可是李世民的铁杆忠臣。

    李孝恭收回目光,自有宫女来为各人斟酒。

    李世民举杯说着:“诸卿都是朕之心腹,今朕集精兵五十万,驱除乱臣贼子甚易,为再兴大唐饮胜。”

    众人一起起身,齐齐饮下,然后众人眼光全集中到李世民身上,屏息静气等待他发言,这位大唐帝皇,在位期间,可是万国来朝,确实是“千古一帝”。

    如今,偌大的宫殿,静至落针可闻。

    李世民很是满意如此的气氛,环视群臣,一阵长笑说着:“我大唐平定南域,来日定要扫平天下,让诸夷臣服,今虽天下贼起,但有诸位持武功而扫天下,如是有功,朕岂吝爵位官位乎?”

    众人一起称是,都说着:“圣上英明。”

    李世民很是满意,说着:“如此,就按照朕之旨意,独孤峰、独孤盛、王世充、薛世雄、裴仁基、秦琼河间郡王李孝恭为帅,起兵三十万,攻下南域乱臣贼子,汾阳王骠骑将军郭子仪,掌二十万军守御西面边关,防止乱贼!”

    诸臣立刻跪下:“臣等领旨。”

    李世民见得如此,心中大快,虽然这些年大唐屡屡战乱,但是如今一举调集五十万大军,收拾山河之后,来日定当攻略天下。

    此时,李世民正是志得意满之际,他正得到消息,纵横家张仪已经助他联络上了儒家、道家、释家的几支,只要大唐收拾好山河,就助他夺取满清和幽燕全地!

    李世民如今已经不指望三国联盟了,当初天下七国联盟尚且被大隋各个击破,如今三国联盟又有什么用!

    只有吞吃下天下一隅,以后少败多胜,生聚修养十年之后,未必不能再争天下!

    李世民有这般自信是因为前些时日得知大隋的那位女帝在一个秘境中获得了一门绝顶级的天道功法,据说是传自当年先贤的《三皇经》,修成之后可破碎虚空!

    他以为女帝可能又有潜心修行好些年了,这才开始动作!

    大批精兵悍将,除了一些种子外,都被派出,除了五十万精兵外,还有的就是新征的三十万军,虽然已经召集完毕,但是毕竟是新军,没有一年时间的训练,派不上多大用处。

    “既然如此,各卿就随朕登坛,祭礼之后,就出兵!”李世民断然喝着。

    一声号令,万军起动。

    诸人随着李世民,自宫中起驾,所到之处,重重禁宫不断开启。

    邺城虽大,但是也不可能够有这样大广场容纳如此大军,因此是在城外的一处空地,已经搭好了一个高台,高台四边已经事先布好精兵,当然不可能几十万的唐兵全数都列于此,此处只是挑选出来的精兵数千人,算是百里挑一,还有就是各部队的大将都到场了,这时约有万人,却是鸦雀无声。

    高台上,战鼓一齐响起,战旗升起。

    所有士兵在战鼓声中,一起跪下,运气扬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持陌刀战戟,身穿明光铠,在阳光下闪烁生辉,几不能睁目。

    在大日的照映下,李世民穿着衮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

    这高台,建成圆形,所谓祭天,圜丘祀天,方丘祭地,本是古礼,都在都城郊外。

    国之大事,或战或祭!

    这时鼓乐齐鸣,礼官上拜,报知上天降临享祭。

    李世民亲自牵引着纯白色牛羊,直上高台,自有祭手上前,将其宰杀,鲜血顿时顺着高台流下,又把宰杀完毕的牛羊,连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李世民亲自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

    烟火之中,李世民读着一份奏章,声音再大也不可能让全军将士听见,但是这也不是给将士听的,而是给上天听的,读完,又默祷片刻,等火焰烧尽,又上酒祭祀,祭祀完毕,他才高声说着:“朕受命于天,讨伐叛逆,将士与我同心,战无不胜。”

    这句话用的是真力,李世民自然也是一位武道高手,声镇全场,此地将士,都是百里挑一的大唐忠将,顿时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气氛浓烈之极。

    就在这时候,开始封将,在高台之上,一一宣读大将任命,喊到名字的各将,上台跪拜,受得虎符和军旗,各人谢恩,收下虎符,由旗令官领着,带着自己的部属亲卫,入到各自所统帅的军中。

    事毕,李世民回到宫中,这时就有人早就在宫中等候!

    “臣张仪,带儒家朱熹宗师拜见吾皇!”

    “辛苦张卿了!”

    张仪直接告退,知道朱熹此时要和李世民谈论条件了,事关道统,张仪也不能旁听!

    (本章完)

第537章 纵横

    大唐皇宫的御花园中,李世民正和儒家宗师朱熹商谈好了对策,正是宾主尽欢,两全其美之时!

    这时,忽然就接到了传来的讯息!

    “启禀陛下,密探冒死传出讯息!”

    太监高力士急匆匆的递上了一封信报,李世民被打扰了有些不悦,他正臆想着和儒道释三家联手之后,奋勇再起,夺得天下江山之后的美事!

    到时候,天下美人皆是被他予取予求!那是何等快意,李世民自然是经历过那般美事的,所以如今他才这般渴求!

    要不然他何必不投降隋国,按照汉国的规矩,他定然能得封唐王,仍旧是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隋皇兴兵两百万,李靖、戚继光、王翦三人为帅,率裴元庆、岳云、李广、马援、吕布、马超、李存孝、杨再兴、高宠、李定国等大将,兵分几路,灭唐……”

    剩下的不用看了,哪怕李世民的涵养,此时仍旧是被吓住了一般,手中的书信竟然拿捏不住,被此时吹过来的一阵清风给吹走,朱熹微微一扫,竟然看了个清楚,顿时也是微微色变!

    李世民的脸色变幻,思考着如今那位大隋女帝为何会突然大举兴兵……

    他扫视了一眼朱熹,朱熹应该不会透漏消息,他在大隋可没有位置,据说那位相当讨厌理学那一套!

    这次来商谈纪要,朱熹也是为了隐藏形迹,甚至一身道士打扮,他的气势,若是不熟悉的,定然认为这是一位道门高人!

    那是哪里出了问题?

    按照所有的情报来推断,大隋如今正是要修养生息的时间,这时间最起码得有三五年,因此他才打造了六年计划,等到六年之后,方可和大隋有一战之力!

    “朱先生,可有良策?”

    李世民收敛了情绪,转头问着朱熹,凭着大唐,在这个时间段,根本扛不住大隋两百万将兵的围攻,也不能让他一个人扛!

    “唐皇陛下,此时还有胜机,为今之计,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内部安稳,方可统御大唐万万军民,然后上下一心,未必不能……”

    朱熹的话没有说完,这时,一阵紧急的脚步声传来!

    “陛下,大都督求见!”

    李世民脸色微微一变,眼神一厉,接着却收敛了,温声道:“快传!”

    “陛下,臣得到讯报……”

    “臣弟不必说了,朕已知晓,为今之计,朕当亲提兵马,征伐逆贼!”

    李世民忽然在此时说出了这番话来,只见他又对着李孝恭道:“臣弟当率军去往西边诸关,一定要在朕回师前挡住外贼!”

    对李孝恭虽然有些猜忌,但是李世民知道,这个大唐生死存亡的时间段,他还能信任的人已经不多了,郭子仪已经不值得信任了,若只是对峙,郭子仪还可一用,可是要抵抗十倍的敌军,大唐又太弱势,郭子仪已近不能用在西边了!

    只有宗室中人才能得用,李世民短时间考虑之后,也就只能用李孝恭了!

    幸好才短短一日,大军还没有开拔,不然这一反复,士气就要大跌!

    李世民立刻换了一身铠甲,当年他也是亲临阵前的大将军,此时却是回到熟悉的位置,一路上,不断传下军令来,命张仪立刻去往清国、元蒙,一定要带来援兵,又请求朱熹协助,朱熹在两国都有一些徒子徒孙,能发挥出相当大的作用!

    诸将再次受符,礼鼓敲响,无比庄严。

    号令之下,一军又一军的唐兵,自潮水一样的从城前而过,向南而去,从城门高处看去,一望无边的旗海,在微风中飘扬,壮观非常。

    各个兵阵,在平原上变成一块块的长方形,缓缓而去,旗帜飘扬,队形整齐,表现出精兵的力量。

    三十万大军开拔,前后规模可延绵十数里。

    上午出兵,等最后一支军队消失在平原上,已经是日落西山,夕阳的余晖照得江水霞光泛彩。

    沈落雁从城中高楼上收回视线,恰是大门关闭,华灯初上时分。

    这处所在之府邸,是唐国一家贵族的宅地,规模不小,尤其是地理高,可远观。

    沈落雁美目凄迷,轻轻叹着说:“唐皇这一去,恐怕就再难回来了。”

    她身边有人此时也叹的说:“的确如此,这座邺城,已是陛下囊中之物,若是我大隋定北都在此……”

    “这当圣心独裁,陛下可是属意燕京的!”沈落雁说到这里,最后一丝夕阳,从地平线上的天际消失,几和此时大唐的命运一样,惟见河流滔滔,滚流不休。

    “李渊当年起兵太原,渡龙门进关中,击溃宋老生和屈突通,得了关中,此后观天下英雄纷争,李唐坐守关中,最终收拾山河,此后灭突厥、高丽以及各异族,建西域都护,大唐享国数百载,但是,李唐得国,在于各世家支持,现在吾皇君临天下,李世民当看的清楚才对!

    如今,唐国各个世家也势不愿意让李世民再回邺城了,锦衣卫已经查知,各个世家都派人前往东都联络,甚至唐国宗室中也有人;如今面对着李建成,李世民虽然精兵甚多,有七成胜算,但是如果我朝骑兵参与,李世民最多只有三成。”

    “不过到了那时,恐怕战争都已经结束,各方都不会让李世民再有生机了,二相谋下,南北东西齐齐夹攻,因此他的命运已经决定,而你的使命,却是长驻邺城,拉拢兵将,如今邺城中多是新兵,正可拉拢,地方门派帮会,也自如此处理,一旦我朝大军兵临城下,就要起兵响应,开得城来,虽然说那时,可能李世民已经败北,但是邺都太重要,李世民也许会不惜风险和代价,企图一举克下,因此你还有着最后守得邺都的重任。”

    沈落雁此时一一说来,她身边此时听命的却是唐国的一位重要人物——李隆基!

    同甘共苦,李世民当了皇帝,其他李姓族人自然就没了机会,甚至在朝中也没人可能和李世民争夺皇位,大唐一朝,李世民就是开国帝王,位在高祖李渊之上!

    李隆基自然不甘心,他暗中虽然有动作,但是以李世民的心狠手辣,他也不敢有大动作,也就是这时,大唐风雨飘摇,他才终于敢动手了!

    这不是他一人,而是大唐宗室中的好些人,李世民对大唐宗室太苛刻了,更何况,大隋善待降国,封公封王不知凡几,和他们目前也差不多,那么为何还要为李世民一人的大唐国卖命呢!

    他已经被册封为唐王,自然是聪明人,已经知道在此时,该如何选择了,因此沈落雁亲自带着册封旨意一来,李隆基就立刻投降了。

    毕竟,他不想当这个唐王,大唐宗室中可是还有其他人呢,别的不说,就李渊恐怕就很想……

    “沈相放心,如今太宗虽然刚强,清洗城内诸多异心之人,但是殃及池鱼的人也绝对不少,再加上整顿军队,不断安插禁卫系统的人员把持军队,以前邺城中一班以血汗换得地位的官员,却一一遭受排斥,权力被削,调任无关重要或者新军的位置,现在已经人心离散;因此邺城中,小王已经有足够把握,拉拢得大批官员。”李隆基此时悠然自若的说着。

    “而且,自汉国灭后,大隋声势大增,李世民如是不出邺城,在其帝威之下,吾等就是有异心当然也不敢动弹,但是他既然已出邺城,城中的官员世家谁不考虑多条后路?可以说,李世民已经再难回到邺城了。”

    话中丝毫不见对其祖的尊敬了,毕竟李唐的宗室中,自武曌作乱之后,他们那还记得其祖!

    “这并非才能的问题,事实上,哪怕李世民威望再高,但是此时面对着族灭的危机,他不在城中镇压就是致命伤,威望和权威,不在身前,就有人敢无视!”

    “再说,李世民已经带走大批高手和精锐军兵,虽然留下的大将还是对皇室忠心耿耿,还有禁军一万也属精锐,但是也就只能守得内城,再难控制邺城和附近的郡县,而小王不才,也是大唐继承人之一,虽然李治在监国,但是他不见得有我有如此威望,有此条件,小王还不能事实上控制这城,就辜负了沈相和陛下的期待了。”

    大唐皇宫的御花园中,李世民正和儒家宗师朱熹商谈好了对策,正是宾主尽欢,两全其美之时!

    这时,忽然就接到了传来的讯息!

    “启禀陛下,密探冒死传出讯息!”

    太监高力士急匆匆的递上了一封信报,李世民被打扰了有些不悦,他正臆想着和儒道释三家联手之后,奋勇再起,夺得天下江山之后的美事!

    到时候,天下美人皆是被他予取予求!那是何等快意,李世民自然是经历过那般美事的,所以如今他才这般渴求!

    要不然他何必不投降隋国,按照汉国的规矩,他定然能得封唐王,仍旧是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隋皇兴兵两百万,李靖、戚继光、王翦三人为帅,率裴元庆、岳云、李广、马援、吕布、马超、李存孝、杨再兴、高宠、李定国等大将,兵分几路,灭唐……”

    剩下的不用看了,哪怕李世民的涵养,此时仍旧是被吓住了一般,手中的书信竟然拿捏不住,被此时吹过来的一阵清风给吹走,朱熹微微一扫,竟然看了个清楚,顿时也是微微色变!

    李世民的脸色变幻,思考着如今那位大隋女帝为何会突然大举兴兵……

    他扫视了一眼朱熹,朱熹应该不会透漏消息,他在大隋可没有位置,据说那位相当讨厌理学那一套!

    这次来商谈纪要,朱熹也是为了隐藏形迹,甚至一身道士打扮,他的气势,若是不熟悉的,定然认为这是一位道门高人!

    那是哪里出了问题?

    按照所有的情报来推断,大隋如今正是要修养生息的时间,这时间最起码得有三五年,因此他才打造了六年计划,等到六年之后,方可和大隋有一战之力!

    “朱先生,可有良策?”

    李世民收敛了情绪,转头问着朱熹,凭着大唐,在这个时间段,根本扛不住大隋两百万将兵的围攻,也不能让他一个人扛!

    “唐皇陛下,此时还有胜机,为今之计,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内部安稳,方可统御大唐万万军民,然后上下一心,未必不能……”

    朱熹的话没有说完,这时,一阵紧急的脚步声传来!

    “陛下,大都督求见!”

    李世民脸色微微一变,眼神一厉,接着却收敛了,温声道:“快传!”

    “陛下,臣得到讯报……”

    “臣弟不必说了,朕已知晓,为今之计,朕当亲提兵马,征伐逆贼!”

    李世民忽然在此时说出了这番话来,只见他又对着李孝恭道:“臣弟当率军去往西边诸关,一定要在朕回师前挡住外贼!”

    对李孝恭虽然有些猜忌,但是李世民知道,这个大唐生死存亡的时间段,他还能信任的人已经不多了,郭子仪已经不值得信任了,若只是对峙,郭子仪还可一用,可是要抵抗十倍的敌军,大唐又太弱势,郭子仪已近不能用在西边了!

    只有宗室中人才能得用,李世民短时间考虑之后,也就只能用李孝恭了!

    幸好才短短一日,大军还没有开拔,不然这一反复,士气就要大跌!

    李世民立刻换了一身铠甲,当年他也是亲临阵前的大将军,此时却是回到熟悉的位置,一路上,不断传下军令来,命张仪立刻去往清国、元蒙,一定要带来援兵,又请求朱熹协助,朱熹在两国都有一些徒子徒孙,能发挥出相当大的作用!

    诸将再次受符,礼鼓敲响,无比庄严。

    号令之下,一军又一军的唐兵,自潮水一样的从城前而过,向南而去,从城门高处看去,一望无边的旗海,在微风中飘扬,壮观非常。

    各个兵阵,在平原上变成一块块的长方形,缓缓而去,旗帜飘扬,队形整齐,表现出精兵的力量。

    (本章完)

第538章 步步杀机

    心中想着沈落雁离去之时说的话“你要用心作,尽早扫平邺城反抗力量,如果是时间来得及,我还要调你北上,不然,你可不一定有多大的爵位赏赐。”

    当年阴差阳错落后一步,虽然如今身为六扇门统领,在一般人眼里也算是功成名就,但是比着当年的那些人,却是差的太远了!

    当年他和李靖、红拂女三人并称“风尘三侠”,如今李靖已经裂土封王,他离得可是很远,更别提李靖如今身为大隋军方第一人,手掌天下兵马!

    ……

    “李渊,你也是明白人,如今你们唐国形势如何,你想必也明白了,你们唐国的五姓七宗如今已经要拨乱反正,就是你们大唐宗室,李隆基也率先反正了,你若是再等下去,张某也顾不得以往的那点情意了!”

    送走沈落雁,张仲坚回到了所在的府邸中,面见了这个府邸的主人,正是唐国的高祖李渊!

    张家在大业年间也是大户人家,张仲坚游走天下,行侠仗义,自然也和当时的李阀有一些联系,两家甚至还有一些渊源,张仲坚可是给李阀推荐了不少人物!

    “现在天下九分已下,李唐再难有机会,这时,李世叔还是尽快考虑一下,若是等到大事已定,李世叔恐怕如今的富贵也难以得享,吾皇虽然宽厚,但是也不会对无功之人……”

    张仲坚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劝说着,杀了李渊很容易,他自己就能办到,但是让李渊甘心投降密切配合,才是最重要的!

    李隆基固然算是一个备用,但是却比不上李渊有着大义所在,李渊若降,这邺城就固若金汤,要不然就要多费一些手脚了!

    ……

    “李世民既然率兵而下,没有了后续的支援,这次陛下的意思,就是把此人留在这里,不需要他再回去了。”

    同一时间,李建成所在的安阳城中,也是在筹谋着一举把李世民坑杀在此!

    此时殿中,李建成虽然是地主,但是并没有坐在首位,坐在首位的是一名面白无须的中年人,这人气度很不一般,声音微微有些尖利,正是大隋内务府总管兼御林卫统领——郑和!

    大隋密谍系统的两大魁首,如今尽切出手,李世民可有难了!

    现在杨伊步步进逼,步步切肉,务必要不战而灭其族,等大势成就,大军一出,杀之恐怕就如杀一狗耳。

    李建成此时颇为恭谨的行礼:“小王领命。”

    心中却是暗叹,李世民这次,实是有难了。

    棋差一着,满盘皆输。

    势领一步,步步占先。

    争夺天下,就是如此。

    虽然感叹,但是李建成可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心,李世民落到此种地步,和他这些年暗中捣乱可是很有关系的!

    李唐基业被埋葬,李建成只会幸灾乐祸,毕竟那是李世民的千秋功业,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李世民再得势之后,能杀光自己的侄儿和一切能威胁到他的李氏族人,李建成此时怎么会在乎李世民的生死?

    李唐只是李世民的李唐,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大军还没开动,步步杀招已经布下,李唐已经可以说没有还手之力了,是因为杨伊筹谋的太快,而且一动手就是全力,就让李唐受到重重杀机,李世民就算有千般谋略后着,也难以使出,但是如果给他缓过气来,能给他几年时间,以他的威望谋略,那时真是反过来翻云覆雨,改变天下大局。

    杨伊当然不可能让李唐缓过气来,在战略上,已经视之如等闲,此时大势之下,就算英明神武如李世民,也是草芥,弹指之间,翻手可灭。

    但是战术上,无所不用其极,已经调遣一切力量,务必要杀尽李唐的死忠分子,消耗其实力,使其折翼,这样的话,就算有万一,得了元蒙人和清国人的全力帮助,让李唐能有一线生机,也让李唐元气大伤!

    在掌得先机的情况下,千古一帝李世民,不过如此罢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间,大势已定。

    战略上,只有赶尽杀绝,兵凶战危,再无留一线之说,大势倾轧,这就是阳谋了。

    ……

    东都皇宫之中,看着一份份捷报传来,杨伊心中喜悦,谓不远处的翰林学士:“拟旨!”

    当下,没有多少时间,就有书案备好,看着铺开的旨绢,杨伊亲笔写着:“李卿竭诚尽力,功效特彰;赐尚方宝剑,临敌相机之权,朕侯卿之功。”

    这就是皇帝的亲笔手敕了,旁边的翰林学士陆逊见此,心中一动,临敌相机,这是把前线大权全部交托给李靖了,二百万的大军,足足能灭一国的大军交托在李靖一人的手上,还赐下尚方宝剑,可见杨伊的信任!

    这时,内侍送来一份奏章,杨伊翻来一看,却没有被拆封过,看着封印是锦衣卫的奏章,拿来读下,浮出一丝喜意。

    “陛下,何事?”

    一旁送来奏章的杨延瑛此时好奇的问着,按说她不应该好奇的,不过身为皇室女,这点也无妨!

    “落雁这次立下大功,张仲坚带领群豪,策反李渊李隆基,已经彻底拿下邺城和附近郡县,彻底断了李世民的后路。”

    “什么,邺城已下?”这个消息,连一边候着的陆逊等人都不由心中震动,邺城是李唐国都,是天下重镇,城中兵源充沛,储粮丰厚,城中储量可供城内使用最少两年,最主要的还是邺城是大唐国都,文武百官尽切在此,没了这文武百官,李唐的政令已经可以说瘫痪一半了。

    更何况,李唐的世家大族大多都在国都邺城,如今邺城已反,这些世家大族的态度可见一斑!

    陆逊立刻就说着:“陛下,李唐已绝矣,邺城已失,李唐再无它地,此时又李世民大军在外,可所谓再难收回,其势已衰败,大隋万世基业成矣!”

    陆逊有些欣喜,他如今身为翰林学士,是陆家的标杆之一,陆家当年落后了谢氏半步,如今在大隋地位远不如谢家之人,自当奋发!

    杨伊脸带喜意,大军还没完全出动,就已经有了成果,自当喜悦,又问着:“李世民的情况,有什么新消息吗?”

    “尚无,李世民正朝着安阳进发。”

    “还在行军吗?”杨伊皱起眉来:“应该差不多已经该到了吧?”

    “陛下,还请恕罪,路途上消息稍微缓慢一些……”

    杨伊摆了摆手,说道:“朕也不是不懂理之人,先下去吧!”

    ……

    李世民大军之中,此时李世民身前,一名文士正慷慨激昂的说着:

    “陛下,欲得天下而不可不知天时、地理、人和这三宗,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长安位于关中平原,地当渭河之南,秦岭之北,沃野千里,群山环抱;周、秦、汉均以此为都,当年秦始皇之能一统六合,扫灭群雄,原因就在于此,但是,天下龙气也不尽在此,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也,观后世史书,元、明、清等朝皆在此立国,也是龙气之选。”

    那人此时又说着:“再加上安阳已落,因此无论胜败,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若是胜了,邺都也只是缓解一面,仍有一面临敌阵前,而困守邺都,也就是浅水困龙之局,陛下还请明鉴?”

    那人再一鞠躬,又起身道:“元蒙虽占据燕云之地,但是蒙古族人却是少居于此,而是元蒙汉军多居于此,此乃人和;燕云之险,面向于北,于难则少天险,此乃地利;此时,元蒙内部叛乱频频,元蒙重心已经迁往塞外草原之上,此乃天时;天时、地利、人和俱在,陛下,此乃天赐也!”

    李世民听的微微心动,转首问道:“诸葛丞相,刘卿此语你看如何?”

    李世民问话的乃是诸葛亮,诸葛亮不知何时潜逃到了李唐,立刻被李世民奉为上宾,并拜相,这次他也是有些疑虑,才没有留诸葛亮在邺都!

    毕竟诸葛亮在哪里都要奉为上宾,怎么杨伊就能轻易的放过他呢,李世民以己度人,虽然很器重诸葛亮,但是却还是信任不了!

    诸葛亮看着这正大放厥词的人,此人神采非同一般,只论经识才华,绝对不下于他,诸葛亮也曾边观诸国人物,自然知道这人——原明国诚意伯刘伯温,人称“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他所说的那些,诸葛亮想嗤之以鼻,但是想要反驳却也难,的确,此时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向安阳去,九死一生,可是向燕京去,的确会好一点,也不见得好到那里去了!

    可是也不能困守邺都,想到这里,诸葛亮有些郁闷,他本来请缨镇守邺都,可是李世民什么也不说就否决了,诸葛亮如何不知李世民是不信任他,甚至因为这个行为,恐怕还引起了猜忌!

    可惜了,若是君臣相谐,还能有力挽狂澜的可能,此时却是难了!

    李世民根本不让他掌握大唐的情报,诸葛亮只能从有限的情报中推测!

    邺都定然是敌人下手的第一目标,只是李世民提前下辣手杀了一批人,然后就认为邺都固若金汤了,诸葛亮也说不出什么来!

    然后就遇到这位刘伯温了!

    李世民正在等着诸葛亮的答复,他自身也在思想着如今的局势,大唐能不能扛过隋国的大军,他本人也很没有底气!

    “陛下,急报!”

    此时,帐门忽然被掀起,亲卫将军急匆匆的闯入,顾不得上下尊卑,把一份急报奉上!

    李世民看着他的模样,就知道这定然是万分紧急的情报,赶紧接过,只是一看,立刻就感觉眼前一黑,大喝一声:“乱臣贼子!”

    这一声吓住了正准备询问的诸葛亮和面无表情的刘伯温两人,诸葛亮离得近,扫了一眼被李世民拍在案几上的那一封急信!

    “邺城……乱……”

    只瞧见了这三个字,诸葛亮就没再看了,他已经知道了内容,心中暗暗叹息:果然不愧是女帝,一旦下手,真是步步杀机,丝毫不给人翻盘的机会!

    邺城如今恐怕已经凶多吉少了,其余的地方,甚至这军中……

    想到这里,诸葛亮立刻说道:“陛下,稳定军中,切不可乱,还有生机!”

    言简意赅,看着李世民微微浑浊的双眼,有些颓废的神情,诸葛亮耐心再重复一遍!

    “是,丞相说的是,朕,朕该如何?”

    “陛下,如今不能再进军了,要立刻转向,向东绕过邺城,进燕云,方可有一线生机!”

    刘伯温刚才所说的,在此时竟然真的成了唯一的一条生路!

    诸葛亮不由得看向刘伯温,他有些看不透此人了,方才这人所说,在邺都以及大唐内部安稳的情况下,是冒险之局,但是此时却又是唯一的生路了!

    这人究竟是何居心?

    诸葛亮看不透,也不敢深思了!

    燕云看似是一线生机,但是谁有知道那里是不是那位女帝也在那里布了局呢?

    ……

    “李治,见了本王,还不给我跪下!”

    李渊闯进皇宫,瞪着此时正步步后退的李治,喝道!

    李治也算是有为的一位帝皇,大唐传承之中,他功不可没,但是他前面是千古一帝太宗李世民,后面是史上唯一的女帝武曌,因此他本人就被人忽视了!

    邺城中的乱流他已经察觉到了,甚至都紧急集结了兵将,而这消息被李渊知道之后,却促使了他下定了决心!

    他既然出面,五姓七家的人也都毫无疑问的拥他上位了,李治哪怕提前惊醒了,可是这国都之中,那个没有和五姓七家扯上关系的!

    特别是皇宫的禁卫,李渊李隆基等人一联手,再加上五姓七家的人,李治就是警醒了,也只能束手待毙!

    “皇……皇爷……何必……”

    李治稍微有些怕了,他有些看不清眼前的局面了,他固然聪慧,但是在大局上,却是看不透,不然当年也不会让武曌登位了!

    (本章完)

第539章 至尊红颜

    世界上有几个女人敢这样

    把脆弱当成了坚强

    那一夜疾来的风和雨

    吹落了满园的芬芳

    世界上有几个女人敢这样

    将血泪还给世间的儿鄌

    繁华一梦化作长河岸

    千红一哭万妍同悲的绝唱

    寸心炼成了钢

    百媚千娇下火场

    她也曾一枝山花笑烂漫

    转身间叱诧九天上

    谁说女子不如儿鄌

    是谁说柔胜不了刚

    看千古风流人物

    还有谁独秀一枝万年长

    杨伊犹记得这首曲子,当年她特别喜欢这个曲子,心想着武曌当年的风华万代!

    如今看着武曌已经俯首在前,心中真是感慨万千!

    能在男儿为首的时代,唱一曲至尊红颜,武曌足可以称之为千古一帝!

    武曌为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李唐后宫,为唐太宗李世民才人,获赐号“武媚”,所以又名武媚娘。

    唐高宗李治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李治共同临朝并称“二圣”。

    李治驾崩后,武曌就基本控制了朝政,先后作为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武曌废黜李唐帝王,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为“神都”,建立武周。

    后世曾记载武曌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不过这点算不上什么,李旦、李显两人可是都没有被杀,可比不上李世民杀兄杀弟杀侄的狠辣!

    而且武曌在位之时“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劝勉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使得贤才辈出,神龙元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李显复辟,迫使武曌退位。

    李显恢复李唐之后,为武曌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因此武曌又名武则天,同年十一月,武曌崩逝,年八十二。

    李显立刻改称“则天大圣皇后”,武曌以皇后身份入葬大唐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智略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文学作品有《垂拱集》、《金轮集》,《全唐诗》中存其诗四十六首。

    这位却是当之无愧的至尊红颜,历代以来,无一女子能有她这般成就,也无一女子能和她并肩!

    “武曌封周王,一应赏赐让礼部定夺!”

    想着这位的功业,虽然在此世武曌并没有那般大的功绩,如今也只是天下有数的高手之一,势力也不过是三五城而已,这是因为她面对的是李唐数百年的积累,却不是自己武周几十年的时间所能比拟的!

    对于这般女子中的英杰,杨伊却是不吝赏赐!

    ……

    “陛下,邺城已陷入敌手,天下震动,军心民心大乱,而娘子关因此被破,隋军进入我国境了。”看着有些颓废的李世民,此时长孙无忌高声说着。

    “啊!”李世民这次真正是身躯剧震,这个消息太让他惊讶了。

    显然,他也知道自己过于失态,邺城陷落,非战之罪,他倒是能理解李渊、李隆基等人的想法,这最起码为李氏保留了一份宗庙,可是西面的关卡这么容易就被破了,却让他震动!

    李孝恭,少沉敏有识量,孙子曰:‘形之,敌必从之。’孝恭纵船江中以疑贼援;又曰:‘禁祥去疑。’孝恭以杯血为授首之祥,而众心安;又曰:‘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孝恭使羸兵挑贼,而待以精骑是也。

    这是一位能名列百将谱上的顶尖名将,武庙七十二将中他也名列其上;辅佐他的则是戎马一生,功勋卓著的郭子仪,这两人联手,就是面对着李靖,也绝对不弱于他!

    可是这才多长时间就败了,实是可疑。

    李世民此时转向进军才到了沧州,离着燕云还要几日的时间,他知道,这讯息不能在军中传开,不然这三十万大军恐怕立刻就要崩溃!

    因为这是李唐的全然失败,也是历史上根本性转折,若是李世民仍旧是统军去攻安阳,此时恐怕已经变成灰灰了。

    于此同时,已经驾临安阳的杨伊同样也收到了讯息,邺城既降,却是得她亲自去了,这也是为了安抚唐国军民,表示杨伊的宽厚!

    李靖可没有这个资格,也就是大隋没有继承人,才只能杨伊来!

    没想到杨伊才到安阳,就得了这等好讯息!

    努力按捺住沸腾的心情,把目光移往下面,凝望展现着春光的园林,许久,才淡淡的说着:“当时大将,是李孝恭和郭子仪吧,他们的情况怎么样?是撤退,还是大军被破,存者几何?还有,李靖是驻扎关城,还是立刻进军?”

    问到最后几句话时,声音转为严厉。

    “启禀陛下,李孝恭率军而退,具体情况不明,但是至少十万主力犹存,李帅立刻进军,跟随而上。”

    杨伊缓步而行,走入园林之中,心中闪过无数的想法,突然之间她断然立住,望向了身后,说着:“诸卿,有何看法?”

    杨伊北上而来,也是为了确定北都位置,确定好之后,肯定要在北都镇守至少一年时间,朝中部分臣子已经随驾,当然,三省主官以及六部、九卿都还在东都,随行的却是六部的侍郎这一级的官员!

    这一级实际上已经是高官了,个个都是学识惊人,杨伊看着这些臣子,等着他们的回答!

    兵部右侍郎辛弃疾此时目光闪烁,上前说着:“陛下,臣怀疑李孝恭佯败?”

    “嗯?说下去!”

    “启禀陛下,目前形势,如果李唐一方继续和李帅对峙下去,只怕是拖不起的,邺城已经反正,李孝恭、郭子仪的后路已经被断,他们若是死守下去,我军自安阳北上,接收邺城之后,,必扑向他们大军背后,给予致命一击,所以李孝恭只能退。

    而且李帅百万大军,肯定攻击的不止一路,李孝恭手上只有二十万人,种种形势,李孝恭再耽搁几日,恐怕立刻就有倾覆之祸。

    但是李唐在冀州根基深厚,他若是退,反而可能还有一线生机,臣之浅见,请陛下斧正!”

    “李孝恭若是佯败,只怕冀州各郡县立刻不稳,诸郡县就算不立刻反正,也会观望,不再给予李唐支援,李孝恭岂敢如此?”

    杨伊沉声问着:“就算是佯败,不明事理的其它军队,只怕立刻会崩解,再无战意。”

    辛弃疾立刻解释着:

    “李孝恭和李世民的手中,还有五十万大军,这两支军若是封闭消息,加上也是嫡系精锐,应不会动摇,或者说,不会立刻动摇,也可以一战了。”

    “五十万如何对百万?”杨伊连声问着。

    迟疑了一下,辛弃疾给出了答案:

    “还有元蒙骑兵在。”

    杨伊想也不想,直接追问着:

    “元蒙如今内乱,怎可用兵?”

    此时元蒙还要镇压旗下各族,甚至是已经镇压不住了,各族都不愿再朝贡蒙古人了,所以此时元蒙实际上已经把重心重新转回草原上了,燕云之地几乎只剩下汉兵了!

    “至少可以用十万。”辛弃疾想了想,给出了一个数字,元蒙也算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身为草原上的霸主,前后统治草原数百年,可是草原商的异族最强大的族群,因此蒙古人虽然如今内忧外困,但是抽调十万精骑却还是应该没问题的。

    君臣对句,又快又急,抽丝剥茧之下,立刻把一种可能揭示。

    这个结果又如何?

    杨伊停住了脚步,摇了摇头,说着:“其实李孝恭真败和佯败并无区别,真败也好,佯败也好,现在局势如此,李唐也只有不得不行险,以求奇兵得胜的果实,因此元蒙出兵,势在必然,甚至就是满清,肯定也至少会援助十万之数,这两国之主都是聪明人,怎么能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虽然推测出来了可能有的三国联军,但是杨伊却像是丝毫没有担心,她对李靖信任的很,就算李靖轻忽大意(这实际上不可能),还有副帅岳飞等人!

    而且,杨伊也还有后手,也就是戚继光在登州的数十万军了,此时恐怕已经整训完毕,可能已经在船上了!

    “李世民当时如果不先攻宋,而是渡江击满清,当时满清诸王争位,多尔衮杀得人头滚滚,这时,李世民只要分派偏师,只怕李唐如今已经占据辽东之地了,甚至南北齐攻,元蒙也只能让出燕云之地,这一旦连成一片,李唐可是进可攻,退可守,如今局面就不会如此了!”

    杨伊诉说着李世民的功过,可能李世民瞧不上辽东苦寒之地,却不知这片土地上却是也能养活万万军民,只看清国,几经折腾,国力仍旧比着元蒙丝毫不显颓势,就知道这片土地的丰饶了!

    这也是李世民当年的战略失误了,宋国占据的青州、徐州之地,的确是天下精华之地,而宋国又以“弱”闻名,李世民先攻宋也算是有缘由的!

    只是大宋虽弱,却也有一干名将,甚至比着历代以来的名将丝毫不弱的名将,将门更是众多,而大宋禁军也是天下步军中的魁首!

    ……

    “陛下,臣弟请罪……”

    燕京,李世民立刻上前扶起跪地的李孝恭,口中说道:“此非战之罪,何罪之有?”

    说着,他又看向群臣,说道:“如今我大唐已经占据燕云之地,蒙古人已经默认了,还派来援兵十万,清国早几日也派来了十五万的援军,如今河间郡王率十三万兵顺利转进,寡人甚是欣慰!”

    “此时,杨隋虽然拥兵百万,但是进入我国境内,却是要城城分兵,能临阵前的恐怕也就五十万了,却是敌弱我强……”

    李世民一通分析,激励的盟友和自己的部下一阵欢呼,仿佛都已经看到李靖折戟沉沙的场面了!

    朝会鼓励完毕之后,看着士气高昂,李世民立刻吩咐各将回营操练准备,毕竟李靖追击的很急,李孝恭既然到了,李靖恐怕也不远了!

    “其实寡人只有一条路,无论怎么样,寡人必须迎战,寡人也只有这一个机会,虽然入主燕云,但是毕竟元蒙在此经营了不知多少年了,却是不可不防;此战,我军若胜,元蒙就是为了得一屏障,也只能默认朕占据燕云了;可是……”

    李世民没有继续说下去,他没说败了的后果,败了的后果恐怕就是李唐就此陨灭!

    他此时已经收到情报,杨隋此时兵分几路,李靖百万大军几乎未分散,杨隋另有人负责各城接收以及治安维护!

    最主要的是,他已经得知,杨伊已经入主邺都,并封赏李渊为唐王,李隆基为唐国公,其余李唐的“中坚”各有封赏!

    五姓七家,大唐的贵族中坚,这几家中代代都有人在朝中任高官,中低层官员更是不计其数,影响着李唐的江山安危,武周代唐,这几家的袖手旁观可是功不可没!

    士族不忠于任何一个王朝,而是忠诚于自家,王朝衰灭,士族不灭,所以世上有千年的世家,却没有千年的王朝!

    李世民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但是他却无法,杀了这些士族,却有另一批士族顶上,当初他出邺城之时,已近下狠手杀了一批了,可是却是丝毫用也没有,据说他才刚刚出城,城中的那些人就开始动作了!

    他出邺城三日之后,邺城已经改姓杨了,那时候,就是他带着数十万的大军重新回去,也没有用了!

    这也逼得他绕道燕云,可是如今战略目标虽然达成,但是他却是仍旧一点信心也没,杨隋如今堂堂正正之势压下,他凭着燕云这里的这几十万被忽悠着的唐、元、清三国联军能挡得住吗?

    李靖会给他机会吗?

    李世民此时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早早就派出各种密探,挑拨、散布谣言等等阴谋都在用着,刺杀、下毒各种手段都试过!

    可是李靖却是丝毫没有受影响,杨伊更是丝毫不见有猜忌,全权让李靖掌握着百万大军!

    李唐的生机在哪里?

    ……

    “武媚娘见过陛下!”

    柔弱?

    这是武曌此时给杨伊的感觉,但是杨伊却知道,这位除她之外,可以算是当世女子中的第一人,怎么也不可能是一个弱者!

    (本章完)

第540章 江湖事江湖了(1)

    世间女子,各有各的美好,没有完美的美人,能让人沉醉的美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有句话说:美人在骨不在皮;骨相中散发而来的魅力是皮囊无法比拟的,武曌能在两代帝王之间皆受怜爱,可见她的动人之美!

    邺城唐宫,此时已经换了主人,李渊等一行人出宫,这时,整个邺城皇宫中,禁卫连绵,以李渊的功力,当然能感知到许多角落中都有侍卫,形成了几乎没有漏洞的网络,许多人的气势,以他此时的武功,也大感心惊。

    出得门去,就见得皇宫门禁重重,深沉不测,宛然吞人不吐骨的狰狞巨兽,心中叹了一声,时至今日,大隋的诸多体系都很完善,各种规格底蕴丝毫不比李唐绵延数百年的王朝差,此时他也深知,就是大宗师级数的高手,如不得允许,也难以闯入隋宫之中。

    大隋女帝果然不负“无双”的名号,这次,更是敏锐的掌握战机,把握大势,临敌已堂堂正正之阵,全力以赴,又奇正相合,如此行事,就算李世民提前知道情报,恐怕也只有无可奈何,甚至有可能此时已经被困居邺城。

    这已经是没有人能够逆转的大势了,而天下大势已定,也只剩下微小处的一些纷乱了,辽东的满清和塞外的元蒙就是此时抛弃全部成见,全然联合,也只是能耽误大隋最多几年的时间。

    但是,他们可能联合吗?草原上那些异族怎么可能在这时还为蒙古人卖命?满清的黄台极一系的那些历代帝王怎么可能会甘心俯首在多尔衮身前!

    就想在这时,天空猛的一震,一记雷霆自空而下。

    正是春雷一声。

    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春雷是万物生发之雷,却是大吉之声!

    钦天监的星楼上,此时正有几个道士正直望天空,看着此时的天数。

    ……

    原唐宫,如今的隋皇行宫之中。

    武曌从深沉的冥想中被惊醒来,欠身下榻,她所处的,是唐宫中的一处静室,这静室不过数丈见方,却极是清幽雅致,不过,除了中间一榻以及一个书架外,别无它物。

    才有动静,立刻就有一个侍女闻声进来,并且“啊”了一声,忙上前相扶,说着:“贵人,怎么了?”

    武曌此时却是一脸淡然说着:“无事。”

    这位侍女虽然名为侍女,却是她的左膀右臂,很得她的信任,此女性格甚是端谨,十分谦恭有礼,如此能跟着她到这如今的隋宫中充作侍女,要知道皇宫中是规矩最严之地,太监、宫女之中绝顶高手绝对不少,就是有几分武力也难以施展,性格上不端谨谦恭,有一百个也要死一百个了。

    武曌说完,就穿上衣,那侍女也连忙上前帮忙,只见武曌此时,身上是一件白色襦裙,但是里面什么也没有穿,令她骄人的身材和曲线尽览无遗,就连双峰也是隐约可见,其上的红豆看着倒是有些红肿。

    武曌又穿上一层外衣,如此才可外出,不然给人看见了,就是一个失礼之罪,虽然武曌一点也不怕,但是也不想凭空惹些麻烦。

    出了殿门,就抬头望天,这时,正是雨过天晴之时,春日暖暖地映照在天地之中,武曌此时静静的,用出望气之法,向某地看了上去。

    灿烂阳光之中,一条黑色大龙腾空而起而上,具五爪,有二角,在春日中吞云吐雾,远远的,一条玄黄色的小龙此时遍体鳞伤,五爪几乎全部断了,角也断了一支。

    再过片刻,这迹象消失,武曌心中有数,此时李唐恐怕已经离彻底陨落已经不远了。

    天下之局,至此算是了结了!

    武曌曾在多个副本中为帝皇,掌握秘法不计其数,这一门望气术实际名为“天子望气术”,小可观敌行气破绽,大可观天下之气,实在是一门无上绝学!

    ……

    江湖历七十五年五月,刚刚过了春季,已经迈入炎热的夏日,冀州虽然处于北方,但是仍旧是很热。

    五月初五,杨伊亲自统率三十万大军,先入得德郡,此城不战而下,安抚之后,三十万大军继续向东进入。

    大军遇到了攻打的第一个城市,也就是滨郡。

    此郡有五州十三县,约有百万户,端是大郡,郡城中集兵高达五万。

    两军初战,城中唐军到底居高临下,远则弓弩、石炮、近则排列了紧密的阵势,隋军屡次攻城,都被打得灰头土脸,退下阵来。

    虽然隋军中有抛石车发挥着威力,但是城墙很厚,一时间也破不得,战事不得不僵持下来。

    当日。

    戚继光率领五十万在登州训练已成的军团在滨州东登陆,亲率水师舰船沿河而攻滨郡,又分派大将率三十万步军自东向滨州攻来!

    五月初七,滨州城中,发生内乱,城中部分反正义士打开城门,隋军攻入城中,当日,稳定人心之后,剿灭城中李唐中坚!

    杨伊统帅亲军沿滨城北上,戚继光则带领水师舰队直接沿海北上,攻入津城!

    ……

    两月前,李靖率领百万大军攻入燕云,以三十万步军在燕京攻城,另有十万骑军防备敌人从城中冲击,剩余几十万军则攻取燕云各个州郡!

    这两月来,燕云之地已经只剩下燕京和津门两个城池了!

    津门被戚继光一战而下,如今大隋已经云集百万大军在燕京四周了!

    杨伊卓立于新建的木台之上,周围是军容鼎盛,旌旗似海的隋军,中军以骑兵为主,而各军都配以盾牌兵、箭手、刀斧手和工事兵,配备了檑木、云梯、楼车等攻城工具。

    此时太阳升上中天,战鼓敲响,号角声大起。

    以百计的大型投石车,扑上前去。

    杨伊向上看去,只见城门紧闭,城墙上多是士兵,微微笑着对众位臣将说着:“朕已到,城破就在眼前了。”

    各种攻城器具此时杨伊都携带来了,这是邺城的唐军准备的,本来是李世民打算后续用来攻安阳的,不过这算是资敌了;而李靖这两月也在督造各种攻城器具!

    像大型的攻城器具,运输极其不方便,因此此时才算是造好,比如大型的投石机,能将一千斤的巨石抛到数百丈开外;大型的攻城云梯,都是各种巨木制造,光是为了防火处理,都花费了许多的时间。

    还有投石机作为炮弹的巨石,说实际的,也是难以一时间收集到,花费了许多人力物力。

    此时,一声令下,先来十台投石机先试抛,大石先升十数米,在半空中,落到了城墙上,其中六块偏离了,落在城下,但是四块落到了城墙上。

    “轰!”大石正落到城墙上,顿时,整个这片城墙,都发生剧烈的震动,不时有大堆的砖头崩落在地,城头上的唐兵,顿时被压死几十人之多。

    城上的唐军此时均呆了,这种大型投石机不常见,制造还需要各种精巧铁器铸造的部件,本来是元蒙国的利器,不过早就被大隋研究通透,毕竟大隋可不缺顶尖的大匠师。

    片刻之后,攻城的隋军将士,爆出震天采声,士气大震,各种器械全部推出,所有的大型投石机全部准备使用。

    “抛,把巨石先抛出一半。”李靖下达着命令。

    杨伊没有说话,此战的主帅是李靖,她只需要在此看着就行了,可不会乱插手!

    顿时,在分布在长达十数里的城墙上,数以千计的投石机弹起的巨石,不断向着城墙投去,一时间,城墙上到处是砖碎人翻,惨烈之极。

    “轰!”

    一个巨石落到了一处已经残缺的墙上,发出震耳欲聋的一下巨响,顿时城墙上多了一个缺口,十五丈高的城墙,露出一个塌陷的缺口,降低了大概有五丈左右。

    一时间,满是投石机的机括声、石块在空中呼啸的声音,以及巨石撞到地上或墙上,所发出的隆然震声。

    巨石准备的虽然有很多,但是在连续发射一个时辰后也停止了,不过成果也很不错,面对的这片城墙,已经破损了小半了,到处是坑坑洼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一侧躲避大石的李世民此时听见了下面山喊万岁,不顾碎石,而上前,向下看去,就见到几百丈外的那个木台上,升起了大隋的黑龙旗,台上中间一人,虽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身穿冕服,一看就知道是杨伊。

    这些黑龙旗,玄黑色的旗面上,绣成的龙都是以金丝线绣成的,此时升起,金光闪闪,数里之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山呼万岁之声顿时此起彼伏。

    这自然是山呼那位女帝的了,不是对他这位千古一帝的称颂了,李世民有些黯然!

    眼前延展开出去,几十万的隋军望不见边沿,排列整齐秩然有序的移动,一起高喊万岁,这种壮观的景象,即使是李世民,此时也不由的脸色苍白,战栗不言。

    没有多少时间,数骑而来,高喊:“城中之人听着,今我大军所到,再不投降,立是粉身碎骨之祸,如是知机明天命,就在一刻之内出城求降!”

    下边一会修改,会多写点的

    城中李唐的官员,见得十数万隋军的阵列绵延,阳光照耀在无数的刀枪尖刃上,映射着出的点点光芒,让人竟有置身波涛汹涌大海的感觉,顿时人人都是脸色铁青,有几个,甚至已经大腿颤抖。

    城中甚至有人此时正压低了声音说着:“哥哥,隋人如此势大,不如……”

    不只是一人如此,各种皆有异心之人!

    这一刻时间,真是难熬之极,不过时间还是这样过去,一刻时间转眼就过。

    “攻城。”高台上的杨伊,长身而起,手一挥,发出了命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一侧躲避大石的李世民此时听见了下面山喊万岁,不顾碎石,而上前,向下看去,就见到几百丈外的那个木台上,升起了大隋的黑龙旗,台上中间一人,虽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身穿冕服,一看就知道是杨伊。

    这些黑龙旗,玄黑色的旗面上,绣成的龙都是以金丝线绣成的,此时升起,金光闪闪,数里之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山呼万岁之声顿时此起彼伏。

    这自然是山呼那位女帝的了,不是对他这位千古一帝的称颂了,李世民有些黯然!

    眼前延展开出去,几十万的隋军望不见边沿,排列整齐秩然有序的移动,一起高喊万岁,这种壮观的景象,即使是李世民,此时也不由的脸色苍白,战栗不言。

    没有多少时间,数骑而来,高喊:“城中之人听着,今我大军所到,再不投降,立是粉身碎骨之祸,如是知机明天命,就在一刻之内出城求降!”

    城中李唐的官员,见得十数万隋军的阵列绵延,阳光照耀在无数的刀枪尖刃上,映射着出的点点光芒,让人竟有置身波涛汹涌大海的感觉,顿时人人都是脸色铁青,有几个,甚至已经大腿颤抖。

    城中甚至有人此时正压低了声音说着:“哥哥,隋人如此势大,不如……”

    不只是一人如此,各种皆有异心之人!

    这一刻时间,真是难熬之极,不过时间还是这样过去,一刻时间转眼就过。

    “攻城。”高台上的杨伊,长身而起,手一挥,发出了命令。

    李靖立刻发布了各种军令,剩余的大型军械也靠近了城墙!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中甚至有人此时正压低了声音说着:“哥哥,隋人如此势大,不如……”

    不只是一人如此,各种皆有异心之人!

    这一刻时间,真是难熬之极,不过时间还是这样过去,一刻时间转眼就过。

    “攻城。”高台上的杨伊,长身而起,手一挥,发出了命令。

    李靖立刻发布了各种军令,剩余的大型军械也靠近了城墙!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靖立刻发布了各种军令,剩余的大型军械也靠近了城墙!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本章完)

第541章 江湖事江湖了(2)

    李世民是不可能投降了,杨伊此时收回了视线,轻舒了一口气,她确定了这个结果,统御一城生死决战,李世民是可以的,哪怕此时城中恐怕有不少异心之人,哪怕经过这两个月的消耗,但是李世民也还有三十万的大军,燕京城中也还有超过百万的军民,这般超级大城准备的粮食物资都不会缺少,那就只能拼消耗了!

    等待着消耗战有一个结果,如果不在意战争的话,那此时,却是最好的时节,正是万物争奇斗艳之时,杨伊仍有闲心注意到此时周天的景色。

    不过被无数人践踏过,隋军又伐木做器,附近已经没有多少植被了,倒是远处还有一些精致能让人探寻到这燕云之地的一丝风光!

    大战之中,杨伊的心情还是如此安详,这是千军万马崩于前,而不动形色,可所谓危难时节生死无惧的将帅之器,她作为帝王,也得有这一点,大变临头,慌乱是一点用也没有的。

    杨伊哑然失笑,恐怕世间也没有多少人能让她慌乱了,此时就是列国皆叛,她也有信心再重新收拾;就在这时,三批退下,第四批上,才稍一退下的空隙中,城上突然发出厮杀之声,以及高喊之声。

    正在攻伐的隋军都是一停,杨伊略有所思,望了过去。

    李靖却没有丝毫的犹豫,仍旧让大军继续攻击,丝毫不停歇,并迅速命令骑军守备,防止敌军出城冲击!

    这一波攻伐却是很容易,直接就攻上了城,如云的箭矢少了很多,城头上的厮杀也不断传来欢呼声,李靖见此立刻又让第五批直接冲上!

    这一次直接冲进了城内!

    没有多少时间,消息就传了过来:“陛下,长孙无忌等人反正,李世民带领玄甲精骑出逃了。”

    杨伊默然,稍等片刻,才说着:“甚好,让长孙无忌来见朕。”

    这其中应该不寻常?

    如今唐军应该是上下一心,不应该会有反叛了,李世民这两个月来的动作都是在内部的隐患,但凡是稍有异心的应该早就被清除出去了!

    怎么还会让长孙无忌反叛?长孙无忌应该是李世民属下最为忠诚之人了!这可以从他的生平看出:

    史载: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原为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长孙无忌自幼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其自幼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李世民乃是布衣之交,后进而结为姻亲。

    李唐晋阳起兵后,长孙无忌前往谒见投效,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武德年间,封为上党县公,后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长孙无忌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一。

    李世民立储之争时,支持外甥李治,后成为顾命大臣;永徽年间,拜太尉、同平章事,主持修订《唐律疏议》,杀吴王李恪;后因反对“废王立武”,在显庆四年,为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自缢而死;及至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昭陵。

    由此可见,长孙无忌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他身为贵戚,权重而不专,对大唐皇室忠心耿耿,尽智尽力,为唐朝的典章制度的制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般人物,实在是李世民麾下文臣第一人,怎么可能投降呢?

    没有多少时间,以长孙无忌为首,带着李唐反正的几个官员,忐忑不安的走进了这座戒备森严的高台,周围都是甲胄鲜明的大隋禁卫,长孙无忌虽然服帽整齐,端着平常的样子,但是其实内衣都已经湿透了。

    想当初,他贵为大唐丞相,身为高官,自然是生杀予夺,现在时势迫人,己身为鱼肉,怎么可能不恐惧?

    而且他熟读史书,知道自己这种背主而降者,多受忌讳,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叫他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人呢?

    再说,也为李唐死过一次了;想着记忆中的那一段往事,虽然只是副本中的一个经历,但是却也可以说那就是他本人的一段人生的可能了!

    他努力卖命李唐,为的是什么;自己的身前身后名,家族的传承,可是可以预见的到,长孙家并没有传承如今的荣耀,甚至李唐皇室都没有让长孙家传承下去!

    虽然他长孙无忌曾经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却不能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

    长孙家也没能成为一个千年世家!

    才到了高台上,没有敢面见天颜,他毫不迟疑的就扑的跪下:“罪臣长孙无忌,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心中就已经直打鼓了。

    “长孙无忌,你何以降?”上面传下了淡淡的话。

    事到临头,长孙无忌倒反而镇静了下来,他磕了一下头之后说着:“圣上受天命,无往不胜,已有天下大半,今百万雄师北伐,浩浩荡荡,敢挡者,皆化齑粉;我等知天命,安敢抗之?就算为城民故,罪臣也要反正而降,罪臣有罪,但是百姓将士无罪,还请圣上恕之。”

    果然是能屈能伸,不是简单的人物,这番话,杨伊虽然不信,但是场面上却是得表示赞许。

    一席话,让周围听者哑口,杨伊又是默然片刻,然后才笑着:“卿知天机,保一城百万军民平安,可谓大善,但是尔于我朝并无功劳,自要小心谨慎,勿自误,以后自有富贵。”

    随后杨伊顺手封了一个侯爵之位,谓之安命候,爵位虽贵,但是大隋如今执掌万里江山,却是不缺片地安置!

    长孙无忌一副大喜之色,连声说着:“谢陛下,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隋并不缺一二官员的位置,但是如今却没有适合他的位置,这一点长孙无忌也是知道的,毕竟大隋连年科举,征服诸国,又得了不知多少的人才投靠,可不缺一降官!

    长孙无忌想要做官,却不是短时间的事,不过,能得赏一侯爵,却也不错了,大隋的爵位都是实封,侯爵基本上是一乡之地,一万户以上,却也足够一家族所用了!

    杨伊又说着:“你速回去,协助安抚百姓军民,军中武器全部交出收编,粮库封存查清;恩,李世民虽然抗拒我军,自是该死,然朕不予追究家小,交由锦衣使者审查,不要多生事端。”

    自有臣子此时叩首应着:“是!”

    长孙无忌也领命附和,他的妹子是李世民的皇后,不过早就在邺都都被李渊等人俘虏交由隋人了;李世民身边也带着美人和几个儿子伺候着,不过这次李世民仓惶出逃,自然不可能顾得上家人了,此时这些人都在燕京之中!

    长孙无忌的才能是历史证明过的,其在回城之后不到一个时辰,四门就重新打开,城中再无乱事,而有几个李唐的官员据说自尽殉国,其余官员将军尽都归降,这里面也许有点猫腻,但是杨伊此时也不会追究了,等大军入城,收编安置,一直到第二日,杨伊才入城,下令约束部众,张榜安民。

    这一役,燕京被围城两月半左右而破,李世民出奔,城中屯积的粮草辎重尽落入杨伊之手,而隋军至此也折损约有数万之数,杨伊下令褒奖诸将士。

    功爵晋升,交由兵部、吏部、都督府等部门核查后尽快赐下,顿时城中欢呼声不断!

    稍过几日,又传来好消息,这是水军的事情,戚继光领水师占据津门之后,立刻又率二十万水师,攻略渤海沿岸,自西向东至辽东半岛,大军所到,旬月之间,横扫清国水师,顿时控制了渤海之内。

    掌握了整个渤海内的制控权,沿海上千里的清国各郡,哪里能处处设防?

    眼看抵抗,再无多少意义,就在辽东各郡大恐之时,一道消息传达而来,这消息震惊了整个天下。

    唐帝李世民,不识天时,在唐国全面陷落之际,仓惶出逃,北上进攻山海关,僵持十日,却在凌晨时,被追击的隋军精骑大破,五万玄甲军土崩瓦解,李世民战死。

    接到消息,顿时天下大惊,清国更是再无战意。

    杨伊宣旨,定燕京为隋国北都,燕云各地以及冀州等地税赋皆有减免!

    大隋的诸多重臣,也立刻奉命北上,三省六部九卿在精锐军团的护卫下朝着燕京赶来。

    “杜相爷,陛下有召。”杨延琪的话,打断了杜如晦的沉思,此时他正在紫禁城奉天殿外。

    燕京的紫禁城,此世诸多宫殿之最,甚至就是洛阳、长安的皇宫也不如这座紫禁城!

    奉天殿外面,布满御卫,今日指挥统领是杨延琪,虽然与杜如晦非常捻熟,但是非是紧急之时,还是按规矩,通传之后,然后才可跨入这座大殿。

    入得了大殿之中,里面倒没有多少人,杨伊此时,正坐在御位之上,翻看着手中的典章。

    杨伊的神情有点疲惫,但是眼神仍旧明亮清澈,坐在龙椅上,仍旧是气定神闲,一派帝王风范。

    杜如晦此时依礼鞠躬问候道:“臣杜如晦,拜见陛下。”

    大隋在一般场合已经免了跪礼,也只有大朝、祭祀等场合,还留有跪礼,

    “先生快快请起,赐坐。”

    杜如晦坐下之后,杨伊却是想着当年公主府中初见,其时,杜如晦实际上并不是心甘情愿而来,而是被杨伊借着当时大隋的名义和杨广的恶名强行征召而来!

    如今,煌煌几十年过去,君臣在此安坐,观天下大势,却是有了不一样的顿悟!

    顿了一顿,杜如晦问着:“陛下,可有行应该行之事?”

    “你说是传徼辽东,以及命水师舰船沿海而上?”杨伊淡淡的说着。

    “正是,如今唐国既灭,那么元蒙和满清也就再也无法挽回了,这点大家都清楚,天下人也清楚,因此此时,满清各地恐怕再无战意,陛下一旨一徼,就可使得大部归顺,就算有个别人顽抗,大军一到,也变齑粉。”

    “山海关,实际上就是最关键的点,李将军既然已经取得这个点,大军进入辽东就可维持整个粮草运输线,如此,满清虽有辽东,却也是冢中枯骨;天下已经彻底定了。”

    杜如晦说着,自己也是感慨不已,当年何曾想到会有如今之盛况?

    当年君臣初见,却并不是完全相谐,杨伊当初也只是一隋国公主,虽然杨伊当初有理想、有能力,但是却是一女子之身,还是在大隋已经被杨广折腾的奄奄一息的时候!

    没想短短几年时间,拒突厥、李阀之后,竟然顺而整治天下,再兴大隋!

    之后整理江山,进入主世界,和列国名将名相在一个舞台上论胜!

    最终走到了今日,秦、汉、晋、唐、宋、明等国皆已消失在这个舞台上,元、清两国也是冢中枯骨,没有多少时日了!

    杨伊默然无话,许久才说着:“到现在,我才真正相信,天下已经落在朕之手中,就算是那些千古一帝,却也无法阻挡朕统一天下的脚步,至此,朕才算是得以圆满。”

    这时,天下公认,无论何人都没有资格和算得上白手起家,短短数十年间,就让如今列国臣服的杨伊相比,杜如晦此时又说着:“还请陛下稍等几年,再大举北上,统一天下。”

    “朕明白,朕如果立刻北上,只怕就有可能导致当年苻坚淝水之战的后果,毕竟如今数百万军民征战这些时日,资粮消耗甚大,如今恐怕难以一次削平北方,打败元蒙、满清,只有等过得几年,新收郡县安置,精兵练成,民心安定,才可北上。”杨伊说到这个,却极是清醒。

    她自然知道如今大隋的底线所在,虽然灭大唐看似容易,但是打天下容易,治理却难,如今天下更是不知道有多少势力在等着大隋一败了!

    世家、门派、学派等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