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如意郎全文阅读 第75分节

第七百四十一章 掌都司命

    隋炀帝是寝食难安了。

    李家拥有二十万兵马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统治。

    “无名,那个李密是时候启用了。”

    “是。”

    此时的李密不知道他做的一切早就被无名知道了,不仅如此他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背后都有人在支配着。

    冬天时节都在猫冬,瓦岗寨一直都在关注各个势力的发展,李家的突然崛起让他们感觉压力很大。

    徐茂公建议开仓放量笼络了大量的百姓,兵马立刻扩展到十五万。

    几个势力到处找工匠,铁矿需求量巨大收购的价格已经提了三成,即便这样他们也没有收到足够打造铠甲兵器的量。

    幽州的生意又来了,铁矿石价格被提上来反而幽州赚到了,销售铁矿不出卖兵器,这就是现在的规矩。

    势力都明白,这是防止他们用幽州生产的兵器对付幽州兵。

    其实他们想多了。

    李德之所以出售铁矿的目的是先锋兵要为扩充的兵马准备。

    瓦岗寨的随时都能够拉起一支三十万人的队伍,可是铠甲和兵器是他们需要的。

    徐茂公自从上次宝藏的时候对李密就有了些意见,但瓦岗寨不得不发展只为了稳定就没有在宝藏的事情上计较。

    单雄信派出的兄弟折损很多,徐茂公没有计较的意思可他就没有那么好的脾气了。

    李密也很以为什么没有宝藏,总觉得哪里出现了问题,但又想不到原因,对单雄信等人是没有愧疚的面子工程还是很低调,装作很愧疚的意思。

    接着瓦岗就开始发展兵马也就没有时间让人翻前账。

    李密在住所的后院抚琴,外面还有雪花飘落,屋内的炭火发出嘎嘎的脆响。

    身披裘皮,拨弄着琴弦,弹奏的好坏除了他自己坑怕没有人能够欣赏。

    还瓦岗寨中都是些粗人,他平时也没有跟谁能够真正的交心。

    突然一支箭矢破坏了他的雅致,接着就是倍感心惊。

    箭矢上有纸条,打开一看。

    李密立刻一人来到瓦岗寨的后山。

    树木全都是枯枝,很快见到人在等他。

    “你是何人?”

    李密收到的信中写着后山相见,落款是一个代表皇家密探的符号。

    以前都是无名跟他接触过一次,后来他就成了执掌皇家密探的首领,眼前出现的人穿着跟当时的无名一样,一身长袍斗篷将整人遮住。

    带着狰狞的面具,看不到对方的眼睛。

    来人先是亮出皇室密探的牌子,金牌上面有龙形雕刻,李密在五名那里见过,能够确定来人比他的权限要高级。

    “皇家密探掌都司命。”

    李密马上俯身行礼,他手上拿到是一块铁牌,能够调动五百密探,眼前这人应该是无名那个级别的,他自知惹不起。

    “掌都可有指示,尽管吩咐便是。”

    李密很恭敬,他在瓦岗的事情可没有告诉别人,既然皇家密探能够找来就说明他的事情已经暴露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李密你这个人很聪明,就是没有用对地方,你以为你做的事情能够隐瞒过去么,有争霸天下的心确没有这个本事,想要借助皇室的力量,你真是打的好主意。”

    李密腿软了,他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利用密探和皇室资源为他自己做了很多事情。

    “掌都,我不想死请给我一次机会。”

    自知理亏的李密弯下了他的膝盖,没有办法不得不低头。

    他不确定逃走的时候会不会被袭杀。

    不确定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皇家密探别看他手下掌管五百来人,要知道这些人的实力都不比有经验的战士差,何况他们都掌握着各种各样的能力。

    想到这些他就不敢托大,万一逃走不成引来杀身之祸怎么办。

    “接秘旨,完成它,你活命。”

    转眼间人就不见了。

    李密打开秘旨看后额头的汗都下来了。

    眼睛瞪得大大生怕是自己看错了,怎么都想不到他的任务实在是太惊人了。

    收好秘旨整理了一下转眼间就没有刚才唯唯诺诺的样子,回到瓦岗院子里的士兵正在练习。

    整齐的声音让他们很有精气神儿,可惜这些人都是单雄信带来的人,翟让留下的人没有这般积极。

    “集合队伍,让他们都出去给我训练,两个月不练出精锐之师就拿主将的头来谢罪吧。”

    李密情绪骤变,手下将领们全都是脖子一凉仿佛他们已经看到自己的结果。

    紧忙跑出去训练去了,生怕李密提前做决定。

    李密拿出账簿再次统计起来,扩充兵马后的花费需要几十万贯,他有意将再次扩充十五万兵马。

    于是叫来徐茂公等人一起商量事情。

    “茂公,现在粮食储备较多,听说蓬莱城李世民需要购置粮食我有意跟他促成合作你们怎么看。”

    将领们平时都不喜欢动脑子,一说卖粮食他们自然乐意,谁让他们掌握的粮食太多了,要是不赶紧的处理恐怕到坏了粮食都吃不完,到时候就是很大的损失。

    “寨主,我觉得可行,听说李家得到了一些门阀的支持手上积蓄颇丰,咱们负责押送粮草不出意外保准能够赚到。”

    徐茂公想的更多,这次的目标就是李世民。

    李家的崛起已经没有办法阻挡,李建成与李世民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他现在支持蓬莱城不就等于让挖张寨站在李世民一边。

    其实李家兄弟他早就打听过了,都是文武双全之辈,对比起来只能从人品上来进行对比。

    徐茂公是很看重李世民的,如果能够跟李家搭上线,瓦岗兵以后就等于有了靠山。

    别以为现在有了十五万兵马就很厉害。

    如果他们的对手换成幽州,给他五十万兵马都没用。

    现在就是雪中送炭。

    蓬莱城想要购置粮食的事情已经不是秘密,就算李世民隐藏的再好也没有用。

    蓬莱城的探子也是无孔不入,各方都掌握着重要的消息。

    李世民派人去幽州买粮食,还没有得到准确的恢复,更有人查询到蓬莱城招兵后有十万士兵。

    单单这一个信息就让徐茂公知道蓬莱城现在是极度缺粮,他还知道幽州并没有立即回应。

第七百四十二章 牵扯其中

    此时选择去攻城有很大的几率获胜,只不过获胜之后就要面对整个李家的报复。

    得不偿失。

    如果是合作将粮食卖给他们双方就能够建立友好关系。

    徐茂公是调查过李世民这个人的,文武双全为人也很义气,更是大智若愚,出身不是长子所以才能够培养出隐忍的能力。

    只是崭露一些能力就让李家发展这么快,是个投奔的好归属。

    不能怪他深谋远虑,说实在的像他这种靠脑力劳动的都是需要遇到明主跟随才能够有未来。

    他早就看德透彻,早就选定了几个知道追随的人,要说瓦岗寨的兄弟别傻了,什么时候人都是会先考虑自己。

    单雄信来投靠瓦岗就是为了图谋大业,审时度势之举,也是为他找好后路。

    李密能够想到与李世民交好恐怕跟他打的是一注意,单雄信这边他完全可以劝说。

    “既然寨主决定了,我认为可行,如今李家势大现在能够交好一放以后或许可以用得上。”徐茂公说道。

    李密对徐茂公的话是很在意的,毕竟有脑子的人在瓦岗寨里不多,徐茂公就是一个。

    交好李家二公子一个人他现在是有所求,提前帮忙解决稳定也能够减少李家对幽州的依赖,二来则是能够让他们不被李家惦记。

    如今李家崛起,必然要靠征伐来继续发展,他们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对上李家。

    以为瓦岗现在的实力来看,并没有把握与之对抗。

    李密心里清楚李家看似坚固,其实隐患就在于李家的儿郎都太样优秀了,打江山的时候会势如破竹,但是守江山他就能够利用上。

    身为皇家密探唐国公家中底细他非常清楚。

    在这个节骨眼上瓦岗寨选择占在李世民一方。

    瓦岗寨的将领们商量之后决定按照李密的意思办,反正他们这些人就是合格的打手,根本就不动脑子的。

    蓬莱城已是深夜,李世民还在工作,城中事务众多,幽州模式不是好模仿的。

    很多工坊都已经联系了商人们一起合作,有李家兵马为他们保驾护航非常有成效。

    没有工业基础,招募的工匠水平很是一般不得不上他头疼。

    谁不知道但凡有点能力的工匠匠人们全都被幽州的人给招募走了,剩下的匠人水平并不高。

    李世民还想要让铁匠打造兵器呢。

    更让他烦恼的是蓬莱城没有多少粮食了,想要撑过秋收就必须购置粮食不然新招募的兵马都养不起。

    幽州的消息迟迟没有回应,他有些糟心。

    第二天李世民顶着黑眼圈早早的起来继续工作,就在他呵欠连天的时候听到瓦岗寨的人要见他。

    蓬莱城现在就是他管辖,所有事情都由他一个人处理,为什么累就是因为长孙无忌在帮忙招兵买马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分摊他的工作。

    “请人进来。”

    徐茂公就是来送粮食的,见到李世民马上自报姓名。

    “瓦岗寨参事徐茂公见过二公子。”

    现在一个城一个规矩一种叫法他不清楚只能模棱两可的这么称呼。

    “徐茂公,我听说过你,二贤庄的智囊,可以说如果没有你就没有单家的势力,不知道你来是有何事?”

    徐茂公想着自己的的声明在外了么,知道李世民可不是表面看着那么简单,也不敢轻视此人。

    “听说二公子需要粮食,瓦岗寨带着粮食过来交易不请自来还请见谅。”徐茂公道。

    “原来是这样,蓬莱城经过几次战斗,百姓们受到战火牵连如果没有粮食撑到秋收他们可能成为流民。”

    李世民说的不是秘密,既然对方知道他缺少粮食就一定清楚储备粮食的目的,没有必要拐弯抹角的。

    接着双方完成了交易,徐茂公都将粮食送过来了,按照市价购买满足了扩充兵马后都用度。

    徐茂公没有立即离开,应了李世民的邀请留在蓬莱城做客,这就是说明双方的关系又更近了一步。

    李德想着要不要出售粮食听说李世民与瓦岗寨达成了合作,想想就释然了。

    储存的粮食都是有时间限制的,瓦岗寨将天下第一粮仓攻打下来不但发展了队伍还开仓放粮给百姓们分配粮食这在穷苦人家来看就是善举。

    从官府角度来看他们就是强盗。

    国家的发展凭借施舍是无法发展的,最终会让发展倒退,没有了粮食储备,以后面临的困难会更多。

    李德就不认为等粮食过期了瓦岗寨还能有办法解决粮食问题,他们也不种田,靠抢的话跟突厥马匪又什么不同。

    李家的突然崛起已经影响到各个势力的关系,瓦岗寨与李世民结盟,那么其他的势力是否也会选择团结在一起呢。

    想想就否定了这猜测,反叛者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反对隋炀帝的统治,他们都有一颗想要成为帝王的野心。

    联合是可以联合的但团结是说不上的。

    会对幽州有影响么。

    李德不断思考着,幽州发展很快但依然不能说是占有天下的一席之地。

    他很清楚隐藏在隋国背后的在贵族门阀的力量拥有着能够改朝换代的实力。

    皇权在那些人的眼中就是用来守护他们利益的,朝堂之上军武致中都可能有他们的代言人。

    隋炀帝可能就是有被支配的恐惧才回永积累几代的皇室力量与之抗衡。

    尤其是隋文帝时期,都是他生性多疑好杀大臣,做的让朝臣都跳不出毛病,在李德想来或许这就是为了巩固帝位,变相的虚弱门阀贵族的势力。

    到了隋炀帝作用的方式就太极端,还是太年轻,最后弄的一团糟。

    征伐高丽无果损失惨重,隋国之内多方势力反叛,直接的利益影响着国库税收。

    皇室的实力被削弱,却拿反叛者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手下的十都尉都是从将门子弟中选拔出来的,他不相信凭借岁国的底蕴找不出能战之臣,能征之兵。

    “或许到了该争霸天下的时候了。”李德轻声嘀咕道。

    李渊能够用几年的时间就称帝,说明交流给反叛者们的时间不多了,他幽州何尝不是树大招风,必然会被牵扯。

第七百四十三章 幽州重器

    幽州工坊内温度非常的高,此时工坊内正进行大型蒸汽机的运行试验。

    大型蒸汽机有多大,如果拿四匹马拉的马车来看,这个设备的长度至少有十辆马车的长度。

    工坊的科研组自从蒸汽机开始作为动力开始,就着手打造这个在设备。

    李德和鲁家兄弟等高级工匠们全都在观看。

    “现在就试车。”

    蒸汽机开始运作,为了提供这个巨大设备的动能供应,蒸汽机非常的大,好几个人开始往锅炉中添煤。

    大号的压力表上的指针很快就达到标准。

    巨大的机器开始转动,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圆形铁柱架在上面,接着就见到设备上的大型镗头在铁柱子中间旋转,铁屑慢慢的随着转刀慢慢的退出。

    李德看着有大腿粗的炮管正在制造出来心中很激动,如果成功幽州将不惧怕任何势力。

    秘密工程能够这么快的实现让他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制造需要时间,即便有蒸汽机的带动想要制造出合格的产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设计的这个大炮是很简单的火线绳击发,无法制造出炮弹所以只能用这种旧式的设计方案。

    “大都督,设备运转正常,制作出产品还需要一些时间。”

    李德知道他们今天就是来看个热闹,当然他也没有忘记给工匠们发放些福利。

    至于生产出的成品能不能真的成功还是要等最后的拼装后才知道。

    半月后幽州的郊区没什么人,早就被人留出的演武场中正是最新生产出来的旧式大炮。

    除了李德和鲁家兄弟和几名工匠之外没有旁人。

    真的行不行要看结果才知道。

    “开始试验吧。”

    测试开始,工匠们将装有丸子炮弹的木箱子打开,火炮的旁边堆修整的很平坦,周围还用围出一个土堆。

    看着倒是很有“范”,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但并不影响李德这样要求。

    工匠们开始测试,他们都非常期待。

    为了安全,点火用的都是两米长的火把。

    李德和鲁家兄弟则是离得老远,进行测试是有风险的。

    轰隆,一声巨响,没有炸膛,再看远处至少五千米处碎石乱飞。

    等硝烟散去,工匠们开始继续一遍又一便的进行试验,持续的击发让火炮的温度也在持续增加。

    两个木箱子的弹药,有三十个丸子炮弹,全部试验结束火炮的温度在寒冷的冬天情况要好很多。

    经过工匠们的预计如果是正常的温度下这个火炮是无法这么密集的连续使用的,至少需要每五次间隔就需要降温。

    方式很直接就是直接浇水。

    “已经很不错了,以这种工艺制造一门火炮需要多长时间?”

    “五天足以。”

    “很好,先生产一百门。”

    李德一开口就是巨额支出,十万贯就这样花销出去他是一点都没有犹豫。

    这些支出中工坊会分到至少两成,开工都是要给工匠开工资的,算上材料费等等,价格还是能够接受的。

    李德目测现在口径的火炮如果去攻城略地,一炮就能将城墙的大门给轰碎,十万投资很划算。

    有了这等利器还怕什么。

    幽州城的百姓们冬天有很多人都在家里呆着,他们听到了连续的声音全都以为是山神显灵,好事的人则出来想要探寻一番。

    当遇到先锋兵之后全都被阻拦下来,根本就不用解释听说工坊有新的东西在进行试验,百姓们全都又折返回家,但是好奇之心却没有消失。

    他们的好奇心再强李德也不会让他们知道的,这种战争的利器怎么可以轻易示人。

    先多弄一些库存关键的时候会产生作用的。

    幽州的冬天一点都不冷清,工坊内的工人还是每天都在做工,工坊都有暖气火炉并不影响他们做工。

    李德从鲁家兄弟这边离开后就去了造纸工坊,铁匠工坊内都是一股子煤炭的味道,到了造纸工坊味道就更奇葩了。

    味道太重李德根本就没有进去。

    管理工坊的管事则是拿着新式的纸张出来展示,有薄有厚,有白有黄。

    不同的纸张用途不通。

    李德看着成果,问询了造价与产能,了解一番之后又到了木工作坊。

    纸张是一个很重要的产品,天下读书人都需要有了新式的造纸术让成本大大的降低。

    更主要的是能够解决个人卫生问题。

    造纸工坊生产的纸张一直都是幽州紧俏的货物,新的造纸工坊是经过了扩建不然真的无法满足需求。

    除了日常用的纸张还生产油纸,都是用来做一些特殊用途的。

    李德虽然不是经常过问造纸工坊,实际上工坊的生产一直都与百姓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尤其是个人卫生所用的纸张算是幽州的一大特色。

    李德来到木工工坊,询问工匠师傅们对活字印刷刻章的进度。

    他的计划就是引发更多的书籍,凭借几套活字印刷是不够的,他也不怕花钱,木工工坊接单后也算是商业盈利。

    扩建学堂后需要的书籍增加,增加活字印刷的数量能够满足不同人对书籍的需求。

    李德也不会去印刷那些让人摇头的东西,全都是初级数理化课本,还有一些故事话本。

    故事话本中,除了一些有人专门花钱刊印的话本之外最多的就是一些使用的书籍,比如成语典故,百科知识常识。

    知识专业类的书籍也很多,医学院的教材,都大量需要。

    李德没什么事儿对这些产业全都抽查一番,让他欣慰的是所有的产业都很好。

    回到都督府,张出尘出来应他,见面就问道:“夫君,今天郊区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出尘是红牡丹的负责人,很多事情她都最先知道,他不清底细说明他今天的事情很保密。

    “工坊有了新的东西,今天进行试验,是战争利器不要声张。”

    “好,随后我会让人安排一下。”

    作为官方他们还是需要给一个解释的。

    这些小事李德都不会过问的。

    李德现在睡觉算是安生了,有了火炮相助,危机感也是稍微缓和一些。

    整个冬天幽州是不平静的,因为隔三差五就会听到山中传出巨大的响声,城守府虽然已经说明是进行新产品的试验,可百姓们的想法是管不住的。

第七百四十四章 报纸广告

    蓬莱城城守府,李世民手上拿着一本《幽州商业供货总录》在仔细的研究着。

    这本总录是幽州印刷而成,已经成了商人们手中必备之物。

    上面记录了幽州所有的商铺店家以及供货信息,要说这一本书能够做什么。

    有了这本商业供货总录作用就是如果商人想要开店,这上面就有相关商铺的介绍,产品的供应,只要到幽州找到这家商铺就能够谈供货事宜。

    对于跑商的商人来说作用更大了,各个州府的供货他们可以进行推荐,跑商的商人就可以两头带货赚取货运的费用。

    李世民在仔细的看着,不但有商铺的介绍,还有各种货品的介绍,非常的详细,可以说无微不至。

    比如说布行的品来,绫罗绸缎,羊毛针织,都有产品的介绍,不仅如此上面还有一些布匹的印花图文。

    李世民看的是应接不暇,并非书中的内容精彩连连而是其中信息实在是太大了。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商业的事情竟然也能够用来印书籍,要知道书籍可不是谁都能够买得起的。

    而他手中的书籍只要是幽州登记的商人则是免费领取一本,其它州府或者非商人想要购买只收取成本价格,比普通书籍便宜太多。

    以至于这本书连续引发了上万册才勉强满足需求。

    李世民手中这本书就是商人到蓬莱城进行售卖的,没错商人们销售的商品中也包括这本书。

    但凡是从事商业的店家哪怕不识字的都会买上一本,因为他们听说商人都有,如果不知道此书就像会很跌面子一样。

    李世民对幽州的商业发展是很看重的,他仔细研读书籍之后发现,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

    让人知道商业如何的做,他认识李德就是再给商业造势,一个是扩大商业在幽州的地位,二则是推销幽州的商业产品。

    他不明白的是为了推动商业发展至于下这么大的本钱吗?

    他不知道的是出这本书可真没用他花一分钱,反而还因此赚了不少。

    原因就是登记幽州所有商铺信息,打的就是宣传的意思,内容中占据多少篇幅是可以编辑的。

    想要扩大版面那就拿钱买吧,已经说明这本书是面向整个随国的。

    在幽州进行商业活动的商人可都是很聪明的,在卫里商行的带领下将事情给办妥了。

    尤其是跑商的商人投入最多,幽州的商队很多自然会有竞争,现在有了能够彰显他们实力的时候怎么能够错过机会。

    于是后面商队的介绍中商队的信息都很丰富,优惠与信用让他们用文字给好好的刷了一回。

    为了这个很多商队都主动出钱批发书籍,见一些客户的时候就发。

    更多的人则是选择批发后拿到各个州府去售卖,销量好不说还能够赚取很高的利润。

    商业就是这样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竞争,牵涉商人利益的事情就算他们不想买都不行。

    李世民拿到书籍研究后发现了商机,幽州的商铺能够在这本书中进行宣传那么太原府的商业,蓬莱的商业信息是不是也能够印刷在上面呢。

    想到这就想要给李德写信,相信双方之前的关系从他选择离开幽州就意味着是不可能回头的,所以信件还是写给他的大姐比较好。

    他不知道,供求关系这种广告李德早就考虑进去了,没有多长时间,幽州的招工信息,对货物材料需求的信息,还有主要销售产品供应的信息全都刊登到了一张四开纸上。

    李德管这个四开纸叫做报纸,上面的内容五花八门,八卦小道消息,诗词歌赋,尝试介绍等等应有尽有。

    不同的人都能够从报纸上看到有用的东西。

    报纸的引发数量很多,没几天时间幽州百姓就全都适应了这种在报纸宣传的方式。

    家中的子弟大部分都能够在学堂读书,看报纸普遍都是可以的,他们会将报纸中的信息分享给家中的父母。

    尤其是招工消息,各行各业的,挖煤,采矿,进工坊做学徒,根由店铺掌柜招聘伙计。

    还有在报纸上寻找货运马队的,报纸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就是觉得很新鲜。

    经过几天的沉淀之后才发现报纸的商机,很多商铺的货运业务就是这样,花钱做了广告占据大版面介绍的商队几天的时间就接了很多的订单。

    他们都没有想到生意竟然能够这样做。

    李德也非常鼓励商业的发展,不仅如此他还有意的促进快递运输行业的发展。

    这不商队的业务已经发展出了镖局的形势,只不过不叫镖局全都叫做货运商队。

    货运商队的成立主要是李德为先锋兵受伤无法再上战场的士兵们找的后路。

    一些年迈退役下来的战士全都被安排就业,以幽蓟十六州的商业发展速度对货运的需求,会让他们衣食无忧。

    第一期的报纸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第二期的报纸则是重点宣传了农业相关的信息,尤其是春耕事宜,更是大力推荐幽州化肥工坊。

    很多东西都在进一步普及,耕种技术分享,占用的版面很多,即便这样也没有人不满反而看到是津津有味。

    农业关乎百姓们的口粮,很多新到幽州的百姓可能还不清楚相关政令,于是有了第二期的报纸上面的信息让他们详细的得到了答案。

    虽然后来的人享受不到太多的福利,单单可以在春耕的时候加入劳动队就让他们大喜过望。

    春耕秋收都是需要雇佣工人的,没有土地的人可以在这期间做工赚钱。

    可以说到幽州的人只要不懒都能够找到一份或者多份工作。

    幽州的商业影响着各个州府的百姓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幽州附近的州府的百姓大部分人都在幽州做临时工。

    他们赚的工钱比他们种地的收益要好太多,消费起来也是很不吝啬,一个人做工完全能够养活一大家子人。

    幽州雇工更是不管男女都收,如果夫妻两人都出来做工他们家的生活会更好。

    尤其是在纺织工坊做工的女子工资比一些男子都要多。

第七百四十五章 印刷书籍

    幽州的冬天过去,百姓们开始了他们的工作,春耕的宣传做的很好,还没有开始耕种想要帮工的人就已经集体报名了。

    城守府的员工们开始统计需要雇工的家庭和商人。

    出现没有时间耕种的原因是很多人都要正常开工,家中耕种是无法照顾到的。

    如此一来需要雇人耕种的需求非常的大,在幽州让田产荒废是需要被罚款的。

    罚款的金额绝对是大部分人承担不起的,所以不如花些钱财雇佣工人,田产的事情就不归他们管了,等秋收就能够有额外的收成,至少是不用承担责任。

    城守府员工们一直都在做这个工作,有了报纸的宣传他们的工作相对能够轻松一些,招工与联系土地耕种的事情更效率。

    李德参与其中,他要处理的是先锋兵负责耕种的部分,很多雇工都是刚来幽州不久,按照要求是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的。

    为了证明幽州很重视农业发展,李德不得不客串讲师教他们使用有机肥和曲辕犁,很多事情一说出来都让人感觉到震惊。

    城守府承担的帮忙雇工也是要收费的,分担出来的费用并不适满足官员和工作人员的需求,而是用来雇佣耕牛的费用。

    集体耕种都是先收费然后统一安排,雇工们的钱财不会少一分,城守府也不会从中赚取高额的利润。

    赚钱的部分可能就是用下腹能兵来分担工作。

    幽州就是所有事情都以为轻重缓解的流程进行,春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没有人敢马虎对待。

    包括幽蓟十六州和辽北兵城,宁州,前哨都要进行耕种。

    先锋兵的耕种计划早就做好了规划,照原有的耕种面积继续扩充不浪费一份土地。

    在此期间商人们都是很知道要做什么,经营的商品主机都是以曲辕犁化肥为主。

    不管做什么势力,他们会为个人进行供应,价格并不贵,普及曲辕犁和花费能够为百姓增加粮食收成,至于他们不够分那就是后话。

    李世民为了发展蓬莱成跟当初太原府一样专门向幽州购置了大量的曲辕犁与化肥。

    让贵族提供用来招兵买马的钱直接花掉九成之多,接着等他的就是唐国公的问询。

    唐国公的执念还是很严重的,他宁愿用这些钱花在招兵买马上,为农民提供耕种工具这种事情在太原府施行就够了,他还是想先打天下在发展。

    李世民发现有很多事情跟他父亲都说不通,迫切的需要夺取势力才是他们李家的目的。

    江陵的李建成做的就很好,但李世民的智慧岂是他人能够理解的。

    民以食为天,李家的兵马是很多发展这么快除了有人帮忙更是拿出了李家的所有家产,如果经历几次败仗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他们李家会马上陷入被动。

    如果有了足够多的粮食至少李家的兵马不会乱。

    自从招兵买马开始,他就意识到粮食是制约李家发展的关键,要知道在幽州的时候就不会遇到粮食不够的情况。

    所以幽州即便遇到百万雄狮的进攻也不会有任何的畏惧,百姓要保护他们的财产自然会支持先锋兵。

    他们知道只要幽州还在他们的好生活就在。

    再看蓬莱城和江陵经过几次战争,尤其是蓬莱城经济发展缓慢,海运因为没有更多的渔船一直都没有恢复以前的繁华。

    城中的商铺同样发展困难,除了来往的商人作为消费主体,百姓们有钱的人不多。

    就算有一些员外贵族也都是被榨了几次,让他们在掏钱出来都是畏之如虎。

    这样的蓬莱成就连贵族们的田产收益都不如意,何况百姓们的田产,很多人被拉去当兵家中的田产根本就顾不及。

    有粮饷不如花钱直接购买,来护儿是一位出色的将军可真的不懂如何治理一座城池。

    李世民接手蓬莱后很多事情就没有一样能够让他顺心的。

    城池宏伟高耸实际上就是外强中干。

    毫无经济基础,连渔船都造不起能够让这样的蓬莱坚持到如今的程度已经是很不容易。

    李世民相当就是从根本解决问题。

    曲辕犁和化肥是必不可少的,哪怕让他放慢招兵买马的时间。

    长孙无忌的工作相对就轻松多了,都快吃不上饭的人能够当兵吃粮哪会拒绝。

    瓦岗寨的徐茂公也紧跟形势,他们没有多少田产但多少有一些再说他们的发展可不是争一池之利。

    于是在徐茂公的强烈建议下,李密不得不同意采购曲辕犁和化肥用来惠及他们附近的百姓。

    幽州木工工坊的订单量很大,可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生产的速度能够用超快来形容。

    是的,木工工坊的生产工序都是分批次生产,使用的是产业化批量部件生产模式。

    利用蒸汽机作为动力,锯木头都是非常的快,生产部件后有专门用来进行组装的人进行装配。

    为了能够更快更好的加固曲辕犁都采用了包铁的木楔子,动手组装并不困难,普通人花费两炷香的时间就能够自己组装完成。

    所有运输都是在直接运送的零件,货源的效率有很大的提升,当然在蓬莱城官方采购之后幽州还是派遣了一名工匠跟随过去进行技术指导。

    简单说就是进行安装演示。

    农耕工具曲辕犁和化肥出现在第三批报纸上,由商人带到各个州府进行宣传。

    很多消息在报纸的介绍下也公之于众,比如太原府李家已经攻打下蓬莱与江陵。

    各个州府的百姓全都想听听细节,有识文断字的人则是在人前将消息读出来。

    大多时候都是商人传播这些消息。

    第三批报纸的消息不仅如此,关于一些读书人的书籍消息很多,各级学派的印刷刊物名字都被罗列在报纸之上。

    成书的价格比市价便宜九成,可以说以前能够买一本书的价格购买幽州印刷的书籍能够多买九本。

    商人们之所以热衷宣传是,他们的货车上就携带了很多书籍,销售价格自然是加上运费的,即便如此价格也至少比市价能够减少五成。

第七百四十六章 书籍订单

    很多商队都在做书籍生意,读书人疯狂了,砸锅卖铁都为了能够多买几本书籍。

    那种积极的劲头就像是中了彩票一样。

    商人们就是抓住了读书人的这种需求才出钱在幽州的印刷工坊定制书籍的。

    印刷工坊就是本着盈利的目的生产印刷的,要求最低都要由千册起印,印的越多价格越优惠。

    很多商人都是在合伙投钱,因为印刷书籍的项目对他们来说也算是大项目,为了达到销售效果可是印刷了很多不同的书籍。

    他们都调查过都是读书人必不可少的书籍,为了能够销售更好报纸上的广告就是他们出现打的。

    之后将书记分销给各个商队让他们进行宣传,卖出书籍之后可以得到销售总量的返点,而且进货是不需要商队的商人们压货款的,都是卖多少返多少利。

    就是无本的买卖。

    他们不敢耍赖的原因是在书籍项目中有幽州商行的投资,没有人敢对幽州赖账。

    销售模式不用说当然是李德提供的。

    借助商人的钱财进行知识传播,别看在减少了书籍的销售价格,这样能够抓住大量的寒门子弟。

    同时他们的书籍销售中也包括幽州的数理化教科书,关键是商人们还会给读书人一个希望。

    只要学好数理化,就能够应聘幽州城守府工作。

    读书人落榜之后,他们要么会继续的读书等下一次的科考,现在又有一个新的希望。

    到幽州他们可以选择应聘城守府工作,也可以在幽州学堂在内工作,一边赚钱一边备战下一次科考。

    很多商铺都会聘用读书人,发展的门路太多了。

    可以说李德让人销售是书籍实际上是在散播希望。

    隋国的世家全都惊了,世家动用关系直接将矛盾传递给了朝廷至上。

    文臣们对幽州书籍的价格说不上什么,人家就是卖的便宜对天下读书人肯定时好事儿。

    在世家的眼中这就是动摇他们根本,可以说是死仇都不为过。

    如果换成是商人或者是世家他们有很多种方式让他们停止这样的事情。

    当他们面对幽州大都督李德,真的没有人敢做什么。

    他们世家就算全都集合起来也没有五十万兵马,再说幽州势力已经是地方割据,除非是让朝廷派兵评定,他们也知道这更是做梦。

    但是利用朝廷给幽州施压,从中激化矛盾未必没有机会做一些事情。

    世家的力量不够就与贵族们联合。

    文臣都意识到情况的危机,掌握了知识,就说明幽州会有很多读书人,长此以往聚集那么多的人才对皇室是有威胁的。

    幽州势力现在很大,可以已经剧本与皇室分庭抗礼的实力,所以幽州已经是不能在继续存在的。

    隋炀帝看着朝臣们义愤填膺,说什么幽州李德盗取圣贤智慧,传播歪门邪道,最后扯到威胁皇权。

    “你们说可有办法?”

    隋炀帝对书籍降价这种事情是举双手赞成的,这样就能够削弱世家在朝廷中的地位,他以后管理起来也方便。

    对于幽州威胁论的事他也清楚是真的。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

    现在他的兵马折损大半,正是休养的最好时期,蓬莱城丢了不说,骁骑卫的新兵都几乎损失殆尽。

    想起这个事情就恨不得将长孙晟跟推出去杀之后快。

    可毕竟是世家出身,很多人连保就算他这个皇帝也必须要考虑一下,如果一意孤行只能图一时痛快。

    得罪众多世家就是得不偿失。

    经过多次失败挫之后他也知道皇室的实力还是太弱了,现在继续忍下去等靠山王的兵马重新整备完成就是皇室再崛起的机会。

    隋炀帝对大臣们的说法根本就没有表示,跟幽州五十万兵马对上可能就是隋国的末日。

    “陛下,臣以为可以通过交涉来解决事情,对方既然能够提供低价的书籍,为什么不买断他们的供货,到时咱们还能够赚钱呢。”

    “恩,尚书这个主意好,就不相信他们幽州有那么多的纸张,再说纸张那么贵他们印书无非就是为了刷声望,咱们大可以多订购一些,让他们多赔钱。”

    “对啊,听说跟幽州做生意都是签订契约的,如果对方无法满足供货需求是可以要求百倍赔偿的。”

    隋炀帝心中腹诽,这些朝廷官员要说坏人的手段还真是一个比一个毒。

    “好,就按你们的意思办,以为朝廷的名义去交涉,至于所需钱财就由你们自行解决。”

    朝廷官员们一个个都是心中骂娘,一说花钱就他们来解决,皇帝出行的时候的花费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身为臣子他们也不能对皇帝怎么样。

    官员们的计划则是以尚书为主,难得的是宇文化及是赞成的却没有主导,于是这个机会就成了尚书与几位朝臣的。

    他们做了决定钱当然不能自己出,结果又找到了世家,将这个赚取差价的机会留给他们。

    世家们则都是联合起来,尤其是家中开设书局的则拿的钱最多也最热衷这个事情。

    幽州的书籍可比他们自己印的还要便宜,停下自家工坊不但省钱还能稳赚,这种好事他们怎么能够拒绝。

    他们都推测幽州的书籍肯定撑不了太久,基于这方面考虑他们来联合起来真的拟定了超大份订单。

    交涉的事情又轮到鸿胪寺的卢福林身上。

    幽州城守府,在农耕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卢福林过来亲自谈生意。

    李德也是给了很大的面子亲自进行接待。

    “鸿胪寺卿到访是为何事啊?”

    幽州跟朝廷并没有多少交集,李德可不认为卢福林没有事情。

    “此次前来是跟大都督谈生意的。”

    “真的不是开玩笑么,说说看什么生意?”

    “听说幽州有印制书籍的生意,我这里是有一份大订单不知大都督是否愿意接。”

    卢福林拿出书籍的名册上面已经注明印刷数量。

    李德看过后见到数量他有些皱眉,如此多的数量让他震惊不已。

    卢福林见到这李德有些犹豫,心中就知道可能事情真的跟他们预料的一样,幽州的书籍也是打肿脸充胖子,印刷价格根本就不低。

    “倒是可以,需要先付钱款。”李德道。

第七百四十七章 世家傻眼

    “没有问题。”

    卢福林答应的干脆,李德觉得跟朝廷做生意真不错,有钱就是这么霸气。

    好端端的要印书,普及知识培养文人墨客吗,李德就想想具体是怎么回事他也好不想过问。

    他不过问红牡丹却很重视这方面的消息。

    朝廷和幽州关系没有想象中那么融洽,突然过来说要做生意怎么都值得怀疑的。

    卢福林没有白来幽州,李德安排他到幽州逛一逛,尤其是郊区的客栈,人工温泉,各种娱乐项目,反正是能够多赚点是点。

    卢福林不客气,都是消费,他卢福林是鸿胪寺卿也不差这点钱,何况他还有游览幽州的任务。

    办完事情后就一直在幽州游玩。

    见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农耕,幽州的农耕非常的快,牛羊马匹全都用上,使用的花费也有人积极的介绍,能够增加粮食产量的东西让卢福林大开眼界。

    已经写了信件回洛阳,重点讲了化肥的作用。

    官员传递消息处理起来就是快,现在好长安洛阳等地都在忙着种地,正赶了好时候。

    为了能够节省时间特意用了六百里快马送信,朝廷的官员收到消息后也想着购买一些化肥。

    经过一番善良,朝廷的官员全都通过了这个计划,银钱就只能从隋国的国库中出了,即便不愿意花费这么多钱,为了粮食赠产,朝廷也不得不掏钱。

    卢福林来幽州一次就带来了两笔生意。

    卢福林几天的时间也不是白看的,他特意去了幽州的书局,里面销售的书籍基本全都是新式教材,上面教授的全都是数理化。

    各种学说的畅销的书籍一本都没有,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卢福林将这些消息全都用书信的方式送回了洛阳。

    朝廷官员得知是这种情况后,对这次坑幽州的事情更有信心了,世家还希望能够追加订单。

    卢福林自然是要传达的,李德希望订单越多越好。

    卢福林不知道的是,幽州造纸工坊真的不缺少印刷这些书籍的纸,而且好现在有好几本书的活字模板都是之前校验过的,直接拿过来用。

    这会儿已经完成了工程的十分之二了。

    幽州的活字印刷就是这么方便,同时开多部书籍印刷,工人们是加班加点的工作。

    这两个月的奖金收入会有很多,工匠们都非常的积极。

    “朝廷的书籍印刷的怎么样了。”

    李德在城守府办公的时候,见到玉郡主就问了一声,卫里是个大忙人,南方北方的来回跑。

    印刷的事情全都交给了玉郡主负责,她监管先锋兵的财务,钱财早就已经入账。

    卢福林一直没有走,半个月过去了他提供的书籍已经印刷完两本,剩下还有几本书再有一个半月就能够完工。

    幽州的印刷技术非常的方便,效率高,最麻烦的就是需要进行活字印刷的排版。

    一页一页的批量印刷,印刷速度非常的快。

    一本书装订成册是需要很多时间的,印刷工坊的工人是平时的几倍还多。

    幸亏李德让人研究活字印刷术的时候多备了些模板,现在忙起来的速度快了很多。

    技术先进生产成本就相应减少一些。

    这些卢福林都不知道,还以为他们的计策成功了。

    春耕的时候没有发生什么情况,三个月后,印刷的书籍在商队的护送下运去了洛阳。求书寨中文 

    几百辆马车的货物真是羡煞旁人。

    世家们高兴了,见到这些书籍他们五年之内都不用印刷了。

    然而让他们郁闷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书籍。

    幽州能够按时缴获那不就意味着他们的交易完成,哪里是坑别人分明就是把自己给坑了。

    上百辆大车的书籍,按照市场价格世家们的读书人是多可也卖不完啊。

    想要卖掉这些书籍没有个十年是卖不出去的。

    挖了坑却是好自己掉进了坑中。

    朝廷的官员们都傻眼了。

    卢福林更是难以相信,明明幽州书局是没有卖这些书籍的,他是二确认过的。

    世家是真的摊上事儿了,花费了大量的近前最终换回的真的是书。

    让他们怎么能够甘心。

    “该死,不是说幽州没有这么多纸张么,怎么会这样。”

    世家的负责人见到几个房间的书籍有些力不从心了,为了这次的事情他们可是投入巨量的资金。

    现在全都用来买书了,幽州的书籍这么低的价格,很多人都想知道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当然这个事情真的没人跟他们解释。

    隋炀帝难得没有发表态度,在朝堂之上任由官员们相互的扯皮。

    动了世家的利益,他们不打算就就么放任不管。

    更多的聪明人是想要知道幽州为什么有大量的纸张,这么快就完成了印刷好任务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于是世家们纷纷派出高手前往幽州进刺探。

    工坊附近明哨暗哨很多,没过多久就有人潜入幽州的工坊好进行查探。

    想要通过登记假信息加入工人行列并不容易。

    连续几天已经被红牡丹的人抓到了三人。

    他们什么都没有说,遇到硬骨头对别人来说恐怕技术就会被偷取,当他们遇到先锋兵留给探子的下场就会更残一些。

    又过半月,世家派出查探消息的人都没有回来,这就表示恐怕他们是回不来了。

    最终这个事情还是要让朝廷负责。

    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错中复杂,朝廷上的文臣武将们压力很大很。

    李德很高兴,印书工坊收入颇多,生产工人这几个月的除了工钱,每个人都能够分到奖金。

    工坊的工作人员全都高兴至极。

    商人们都听说朝廷定制了大量的书籍,那些书籍的数量让他们断绝了到长安和洛阳附近售卖书籍的想法。

    还有很多的商人觉得这个批发书籍的生意算是干到头了,以为是那些世家大族专门针对他们这些卖书的商人。

    简直就是不给他们留活路,很多商人都直呼惹不起。

    行业就是这样,商人们联合投钱印刷书籍就是想要赚取差价,现在有世家加入,储备的书籍数量庞大,他们哪里还能够卖出去。

第七百四十八章 去挖宝藏

    然而事情就是那么的诡异,幽州将书籍送去洛阳之后,书籍的价格竟然没有一点波动。

    很多商人都在观望,为了不赔钱他们手上的书籍全都折扣价格甩出去的。

    各个州府的读书人也是真的给力,简直就用抢来形容当时售卖书籍的场面。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本以为书籍的价格会降下很多,结果让他们很失望,早知道对方没有动作,他们又能够多赚不少贯钱。

    商人们就是为了利益,即便洛阳的世家们没有动静,他们也不敢销售太多的书籍,都是小心谨慎的做生意。

    再说世家,他们压根就没有降价的概念,他们认为囤积的书籍都是他们的底蕴。

    家族中读书的子弟可是不用再花钱购买书籍了,整个家族的用度全都包了。

    世家家族送东西全都是书籍。

    在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人眼中这就让人感觉很大方了。

    还有长安洛阳的书籍价格根本就降不下去,读书人为了买书籍都直接跑到幽州进行购置。

    路上不知道经历了怎么一番历练。

    西游记的路上有了经历。

    书籍的风波像是小水滴汇入江河一般,再就没有了声响。

    世家的损失只能凭借他们自己的能力挽回了。

    幽州有了钱,马上就用来投资,尤其是对铁矿的需求,通过报纸再次进行宣传,招聘工作待遇从优的广告已经不稀奇。

    这次招聘还是盖了城守府大印的。

    有了最近的印刷收益,李德马上为采集铁矿增加了三万人,幽州的铁矿不够用,已经为此投入十几万人了可依然不够。

    为了发展为了建设李德决定再投入更多的人去采集。

    有钱开道,来应聘的人太多了,很多人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苦一点累一点,同样赚的也不少。

    幽州的招工又热闹了,商铺们都是招聘几个人,最多几百人,城守府招聘就是成千上万人。

    这种招工场面还是上次大批百姓迁徙的时候出现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再次招聘,刚刚耕种的短工们又有了伙计。

    城守府直接应聘,要求是身体健康就可以参加工作,包吃包住待遇从优。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的招工三天的时间只招聘不到一万五千人。

    城守府负责招聘的人不得将事情报告给李德,幽州的短工长工加起来都没有三万闲散的人。

    李德不得不又为人口犯愁。

    幽州的发展基础就是人口,有五十万兵马之后能够干活的劳动力就少了。

    李德开始想办法,还是用工坊的那一套,他要让先锋兵抽调一些人用来搞建设工程。

    挖煤,挖矿,通河等事情全都由专业的人来进行。

    于是直接抽调五万兵马开始从事工程事宜。

    都是用来解燃眉之急的,凭借抽调工作不是长久之计,还是主抓人口。

    各个州府的人口就成了他的好目标。

    招聘工人的事情依旧让商人们到各个州府去宣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德招不来工人必须要解决这个事情,能够见到幽州的人都有工作,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夫君,听说招聘不太顺利,要不要从宁州岸边调来一些人。”裴青璇道。

    “你这个法子好,那边不但有人,闲置劳动力也很多,总不能让他们以考打猎为生。”

    想法很好,就是怕宁州那边的人数太少会被蛮族惦记。我爱电子书 

    “或者可以将司徒恩的人带回来,几年的时间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或许可以抽调一些出来让他们过上安逸的生活。”

    李德清楚不可能让这些人当一辈子的兵。

    五十万兵马是先锋兵的极限了,接下来的战斗可不一定是人多就能够有优势的。

    不然他也不不会将大量的钱财用在研发洪武大炮上。

    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裁撤一批人。

    “投入还是不够多,可能我游戏着急。”

    工业发展和兵器研发都是需要时间的,他是隔代点了科技树,洪武大炮目前是成功的。

    可还是无法满足他的要求,先制定的百门火炮就是制造出来让士兵们熟悉的。

    他想要的还是制作弗朗吉火炮,一种固定仓位填装方式的火炮,装填便捷,能够形成密集攻击。

    李德陷入沉思。

    裴青璇没有打扰,早就喜欢李德思考问题的习惯。

    李德陪着家人吃过晚饭后回到院子中了,春耕刚结束天气温度早晚有些凉,不过他今天还是留在院中赏月。

    加了披挂他也不觉得冷。

    “李德,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取宝藏?”

    女子的声音很熟悉。

    萧媚和陈宣华从房间内出来。

    “你们真的找到了?”

    陈国的宝藏,在都忘记的时候,陈宣华取回玉玺之后进行了推演,已经确定江陵的墓室是新的,里面什么都没有。

    而且已经被萧铣等人破坏。

    那么唯一的线索就是陈国先人的陵墓,李德问过陈宣华是否为了宝藏真的要打开先人陵墓。

    是与否都听陈宣华的,李德无法帮忙做决定,他只能派兵帮忙。

    陈宣华一直在犹豫。

    “可能,虽然不确定,但试试无妨。”陈宣华道。

    “这个事情你们想怎么做,我会叫人配合你的。”

    李德也没有必要为了一点财富去挖人家陵墓,至于陈宣华如何决定他不管。

    “宣华是想用那里的宝藏救他的哥哥。”萧媚见李德兴致不大在一旁解释道。

    “你认为用财富就能够将陈叔宝救出来吗?”

    李德可知道,隋炀帝一直都没有放弃对陈国宝藏的探索,不然也不会用陈叔宝为耳,让觊觎宝藏的人自投罗网。

    他总觉得这个事情不简单,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势力在这个事情上折损人马。

    到现在有几方实力他都不清楚。

    很多东西不是亲眼见到是不知道真假的,就算亲眼见到也不一定是真的。

    “我,不知道,如果将宝藏交给你你能帮我将哥哥救出来吗?”

    陈宣华问的这个事情,李德想了想道:“想要就出你哥哥,无法保证他的生死。”

    “除非在他被歹人杀害之前,推翻隋国统治吧。”

    李德就随口一说,实际上最危险的并不是隋炀帝而是觊觎宝藏的人。

第七百四十九章 裁不裁员

    “好,如果真的有宝藏,我希望你能够救出哥哥。”

    陈宣华已经做了决定。

    还是摆脱不了亲情。

    既然如此李德也不多说什么。

    他调集了身边最信任的虎贲护卫帮她,是否真的成功就只能看结果了。

    萧媚没在说什么。

    “你为陈叔宝做的事情够多的了,不用担心,陈宣华自己选择的就让她随心意吧。”

    李德是真的不在乎宝藏,不太切实际的东西他不幻想。

    陈宣华带着走了两百虎贲亲卫,萧媚没有跟随着,出人意料的是随后一段时间都在城守府在李德身边。

    李德不感觉奇怪,有点萧媚自己想通就没有束缚她的东西了,陈宣华毕竟不是她的亲妹妹。

    她的恩情也是用尽了。

    如今不在带着面具生活,整个人变得活泼很多。

    有着绝世容颜的萧媚天天在城守府围在李德的身边简直羡煞旁人。

    萧媚的身份也不再是秘密,幽州的人全都知道,萧媚不仅有绝世容颜在先锋兵是有官职的。

    大都督直属校尉,说出来也是有很多让人八卦的,谁能想到李德手下的校尉全都是女子也全都成了李德的娘子。

    羡慕嫉妒恨的人很多很多。

    “媚儿,你这茶艺越来越精湛了。”

    “夫君喜欢就好。”

    李德对萧媚的称呼稍微有些不习惯,他相信在适应几天就行,可是他也很想说我真的喝不下去了。

    几天的时间天天都在喝茶,一直没有断过,到底是来工作的还是来彰显茶艺的,应该是来折磨他的吧,恐怖如斯。

    “咳咳。”

    李德忽然发现身边的女子多了也不是太好,萧媚的茶艺,张出尘这个醋坛子怎么会没有动作。

    “夫君,今天我做了一些糕点,你一定喜欢的。”

    张出尘做的糕点都是李德提供的菜单,倒是真不难吃,就是喝了水饱哪里还能够吃的下去。

    “那个出尘,我现在有事要做,等一下饿了再吃,不急。”

    李德找了个借口,出了门马上赶往工坊去。

    他决定要在工坊内办公。

    想要解决身边女子的问题,看似是件小事,实际上却不是。

    这个年代有些身份的男子家中谁不是三妻四妾的,想要和谐生活必然要付出一番努力。

    天下的男子必然会有他一样的烦恼,哪怕烦心的时候更多也乐此不疲。

    “大都督,今天巡视哪个项目我这就叫人安排。”

    李德平时到工坊都是巡查为主,工坊内已经分了项目组,工匠们掌握的技术有高有低更有各自擅长领域。

    分配项目的时候都是按照个人意见参考分配的。

    李德今天就是想找个地方想事情,真的没想去巡查工作,尤其是生产工坊里面叮叮当当的,没有些定力和准备他是不想进去的。

    “你去忙吧,我自己走走。”搜读电子书 

    工坊负责人也没有继续追问识趣的离开。

    李德慢步在工坊之间,并不是真的去工作的地方看工匠们工作而是选择在厂房外面溜达。

    幽州工坊就像是一个巨大机器一般,在不停的工作,各种工匠在这里都能够找到他们的价值。

    最安静的地方那就是负责研发的部门,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策划设计。

    他的目标也是那里,幽州工坊最神秘的地方。

    李德出入自然没有人敢出来拦截,要是换了别人可能连第一个道厂房门都看不着就被抓起来的。

    “如今蒸汽机应用,很多工匠可以腾出手来做其它的事情,没必要裁员吧。”

    “你不要那么激动好不好,这就是一个提议。”

    “蒸汽机应用,腾出了大量的工人,你们也不是没有见到,工坊的生产一直都是满员状态,他们除了几天轮一次班还有什么作用,工钱没那么多,除非等工坊扩张,如果裁员让他们出去工作可能比现在这种情况要好。”

    “你说的没错,可是工坊内掌握的技术怎么办,让他们出去你就不怕有别有用心的人高价挖他们做工吗?”

    “这绝对不行。”

    工人的事情,生产力与蒸汽机的矛盾?

    李德听到一些,直接走进房间。

    众人听到动静都差点发飙,会议重地怎么会有人闯入,抬头一看是他们的大都督便都没有了脾气。

    只是他们刚刚的火气还是没有散去。

    “不耽误你们的工作吧。”

    李德很随意,就是不想给他们压力,在座的可不是他的都尉们而是工坊内的高级工匠。

    他们负责的事情很多很杂,就比如项目的讨论策划,工坊工人好的福利,技术改造升级等事情。

    裁员的事情也是由他们负责。

    工坊内的想法都是高度自主,李德就是最终审核者,所以他们平时想说什么说什么,根本就不用顾忌。

    有李德在他们自然是放不开的。

    “大都督,工坊由于蒸汽设备的应用空出了很多工匠,我们正在商量怎么安排他们。”

    “哦,你们想出什么好办法了?”

    李德刚刚都听到了,现在就是明知故问,这就说明不会一锤定音需要他们解释才行。

    有商量的余地,工匠们也就不在客气,他们早就习惯了李德的工作方式。

    “工坊工匠掌握了太多的技术,裁撤是很大的损失,如果可以是否考虑工坊扩建或者分配工匠到其它工坊去任职。”

    李德默默的听着,想要分配工匠到其它工坊这个办法根本就不是办法,木工工坊需要铁匠吗,扩建工坊这个到是可以但问题是扩建之后就要承担扩建的支出。

    绝对不是几十万贯能够解决的。

    工坊还是要讲究收益的,过多的投入会造成负担的,目前工坊内为了普及蒸汽机可是没少投入资金。

    “裁员更简单,工匠们到商人的店铺工作肯定没有问题,直接一点不好吗?”

    问题很简单裁不裁员。

    “好了,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们,工坊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蒸汽设备完全普及之后,空出的工匠们会安排他们到船坞工作。”

    工匠们态度马上变得缓和了,他们也希望工匠们能够有个好的出路。

    李德这么轻松就解决了问题。

第七百五十章 着装风气

    工坊和船坞的情况不同,到时候调派过去的工匠肯定需要很多精湛的工匠。

    “工坊的发展你们或许认为已经到达了瓶颈,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你们,现在的工坊完全没有达到完全取代工匠们的程度,所以你们不用担心工匠的工作。”

    李德很清楚,他们说的工匠都是后来招聘的这学徒工,从事的工作并不是真正的工匠要做的。

    以前的设备需要很多人为一台设备提供动力,现在一台蒸汽机能够为多太设备提供动力,能够节省几十名劳动力。

    幽州工坊最大的工人就是这些人,负责生产,研发的工匠可全都是真正的匠籍。

    会议继续,这些高级工匠讨论如何管理并不擅长但涉及到专业领域则都是非常专业的。

    起初工坊的工匠们都是将自家的技术藏着掖着,当看到幽州工坊的生产设备和分享出来的冶铁技术后他们就改变了想法。

    但凡工匠只要有手艺,有技术展现出来就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研发项目更是高级工匠的荣誉也会享受更高待遇。

    当良性竞争的关系树立起来之后,他们哪里还会藏私,因为他们即便不分享技术也不会影响工匠们技术提高。

    李德一直在听着他们开会,发现幽州的工业全都用来制造蒸汽机了,生产最多的产品除了兵器就是农业工具。

    他忽然发现工业发展的基础还是不足,至少生产项目还不够。

    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是无法满足需求。

    比如说女子消费的上品,衣服,鞋子,包包,化妆品等一系列东西是真的没有打开销路。

    这就是跟城市发展一样,长安有平康坊,幽州却没有花街柳巷,因为女子在幽州是不用做那些事情就可以养活自己的。

    纺织厂的女工一直都出于招聘状态。

    想到这些他就知道是时候丰富行业商品。

    于是他到了科研的房间开始进行策划。

    在幽州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对阶级的事情看到很清,如果有人敢在幽州搞这一套那么幽州官府会让他后悔的。

    都说长安女子很开放,白天的时候看到很平常,那是因为没有见到幽州的情况。

    在幽州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舒服女子的,可以说在享受权利和责任的问题上都是一样的。

    没有人敢出来说三道四的,因为幽州的发展就是汇集各地百姓而成,当初饭都吃不上了哪里还在乎有的没的事情。

    女子做工在幽州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百姓家中为了工作的事情女子受到家人的质疑,城守府会帮忙协调。

    劝说之类根本就是没有的事情,李德这个大都督做事情非常的干脆,如果女子想留在幽州工作,被丈夫家人斥责,那么除了女工的之外的家人全都会被驱赶出幽州。

    结果自然就是要分开的。

    在幽州就是这样,想要以封建思想来舒服人都想法,结果会很惨。

    霸道的解决问题方式也给幽州打上了大儒们死敌的标签,但李德会怕吗。

    先锋兵完全可以将百姓们守护。

    李德的进行策划之后就交给工匠们处理,他要制作的东西是需要工坊之间进行合作的。

    成衣铺,鞋铺全都为李德的事情忙活。梦岛书库 

    先锋兵商行汇集的人才,全力以赴,很快就将成衣等事情处理的妥妥的。

    简约大气的服装新颖独特。

    都督府内众女子整完的时间都在试穿各种新式的衣服,配合各种鞋子装饰,于是李德和李安父子俩成了闲人。

    其实李安可比李德闲的多,他平时不用处理各种事情,全部的时间都用在看孩子上面。

    李白现在已经能够走路,健步如飞哪一种,也是要有人天天看着的时候。

    不过李安的教育方式非常的独特,也是李德比较认可的,就是穷养儿富养女。

    在李德的强调下,府中的人是真的没有人敢惯着他儿子。

    以至于好多次兰陵公主都表示很生气,然后李德当然就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哄。

    “德儿,你让人制作出衣服鞋子应该是有目的的吧。”

    李德无语,他是有目的的么,不得不说还真是为了解决家庭和谐才想出的办法。

    “新式衣服更节省布料,也更方便,幽州每一天都在改变,幽州人每天不也在改变吗。”

    李德根本就没有把这个事情当做一个事情,不过是新式的衣服而已。

    李安没有多说,他是有顾虑的,就见李德拿回来那些所谓的夏装这都是半截袖,真的能够穿出去吗?

    李德不知道李安想的是这个问题,要是知道他还想问问那些贵族穿着的坦然装不是更加火辣。

    衣服款式很多,多到李家的女子们连续试穿了好几天才将所有款式全都穿了一遍。

    她们不知道的是在她们试穿的时候,这些衣服已经开始进生产。

    幽州的成衣铺全都抓紧时间进行制作,很多衣服已经开始进行销售。

    最先统一换装的是城守府的人员,他们一直都是统一着装的,只是新的着装男女都有,全都是采用了西装的形式,内衬是衬衫,配套的衣物都是李德设计指定的。

    他们不穿都不行。

    当百姓们发现城守府的人统一新的装扮走在街上立刻引起了关注。

    衬衫这种衣服,最先流行与商人之间,他们很会找时机,听说是大都督主推的着装款式,大多数商人全都开始跟风。

    衬衫西裤,腰带,皮鞋。

    置办下来费用不低,但怎么看怎么觉得精神。

    李德也开始了改变,平常出行都穿休闲西服也是引起了商人们的关注,很多人甚至还专门定制大都督同款。

    幽州成衣铺的生意一下子就火了,订单是源源不断。

    商人们为自家雇佣的工人同意工装,款式都是李德按照迷彩服的款式设计的,唯一不同的是上面可以绣着各个工坊的好标签。

    样色也是可以选择。

    着装风气被带起来之后,幽州的百姓也开始跟着凑热闹,如果不跟着穿会有一种格格不入的心里。

    关键还是幽州的百姓相对富裕,买几身衣服都是很平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