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帝国当王爷全文阅读 第22分节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获全胜

    “距离他们的营地,还有多远?”

    探马回返,为首的是一名三十来岁,虎背熊腰,长相凶悍的男子,对着探马大声喝问。

    “头领,还有十里。”

    凶悍男子点了点头,对着左右大声命令道:“加快速度,以人头论赏,一人头百两,上不封顶。”

    “好!”

    群声雷动,热烈欢呼,杀上几个人,那就是几百两银子,算是一笔小财了。

    “王群,李勋的人头怎么算?”

    一名身材同样魁梧,左边脸上有着刀疤的男子对着那名凶悍男子问道。

    这群人是瓜州境内最大的两股土匪,那名凶悍男子叫做王群,刀疤男子则是叫做吴奎。

    大石帝国之内,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极为森严,共分六等,王族、贵族、富族、骑士、贫民、奴隶,等级的分割,让大石帝国对于本土同族之外统治区域的外族百姓,统治手段非常的苛刻残忍,僖宗时期,陇右西部七州之地沦陷,上百万百姓成了亡国奴,大石帝国把这些人全部斥为奴隶,赋税、杂役极为繁重,不过十余年的时间,陇右西部七州之地,便是爆发了民乱,规模浩大,一度牵连到西域诸国,战事胶着,五六年不得平息,大石帝国的统治阶层,最后做了妥协,改变帝国法律,进行招安,不论国籍,立即解除奴隶身份,若是归依天兰教,更是可以与大石帝国本族百姓,享受同等待遇,如此,乱局得以平息,但大石帝国的保证,并没有得到完全实现,陇右西部七州之地的大晋百姓,虽然拜托了奴隶身份,但他们所交予的税赋,所承受的杂役,比之大石帝国的本国百姓,依旧要沉重的多,民心的不稳,自然就导致了地方治安的动荡,尤其是近几十年以来,大石帝国开始衰败,与另外一个大帝国的常年战争,处于很大的劣势,战事的加重,让大石帝国加大了对统治区域财富的掠夺,税赋的加重,让百姓不堪忍受,许多人不是逃亡,便是占山为王,与地方政府抗衡,仅瓜州境内,匪帮便是有十余个,近万人之众。

    “这个问题你不应该问我!”

    王群冷冷回了吴奎一句。

    王群与吴奎原本是死敌,只是因为利益的趋势,这才勉强联合在一起,但消不去双方原本就存在的仇恨与敌意。

    被王群怼了一句,吴奎脸色有些冷,看向两人中间的一名男子,此人四十余岁,左边脸上刺着几个小字,就是这个人,以大价钱鼓动王群与自己,领着人围攻李勋。

    刺字男子感受到了吴奎的目光,淡声道:“谁拿到李勋的人头,赏五万,若不要钱,以等价粮食武器代之。”

    得到这人的回复,王群与吴奎两人都是精神大振,心中顿时有了狠气,杀了李勋,就可发笔大财。

    李勋这边,部队已经准备就绪。

    斥候回报,对方分兵而至,前部骑兵三百余人,先行一步,正朝着这边杀来。

    李勋哈哈大笑道:“这群人也太小看我等了。”

    一直稳妥善守的赵卫,此时也是冷冷笑道:“对方果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临战分兵,乃是大忌,此战不难取胜。”

    “对方既然有变,我等也该即刻改变作战计划。”

    单仇这时说道:“可让赵卫领兵一百,把守大营,我等领剩余四百骑兵,绕过对方骑兵,直插其身后步兵,当可攻其不备,一战将其击溃。”

    李勋点了点头,果断道:“就这么办。”

    随后,李勋下达了命令,让赵卫领一百士兵留守大营,欧阳离也没有带上,而是留在了营内,护卫尤敏。

    一刻钟之后,王群与那名刺字男子领着三百多名骑兵,赶到了李勋营地,没有任何的废话,直接进攻,赵卫人数虽然处于劣势,但仗着地势,以及简单的防御工事,倒也应对自如,双方暂时形成僵持。

    另外一边,李勋与单仇领着四百余名骑兵,来到了匪帮后续步兵的左侧位置。

    单仇对着李勋低声说道:“李勋,你领一百人,绕其背后,待我冲散对方阵形,你立即发动进攻。”

    “听你的。”

    李勋点头应了一声,对雷万海扬了扬头,后者清点出一百士兵,跟着李勋离开。

    单仇现在的位置,是一处山丘,四周有着树林,部队隐藏其中,对方没有发现。

    待步兵队伍行进至一半,单仇立即抽出大刀,用力一挥,高声嘶吼道:“杀!”

    数百骑兵冲杀而出,如下山猛虎,猛烈杀入,对方的阵形顿时大乱。

    “稳住,给我稳住!”

    “集结,快集结。”

    “抵抗,不要乱。”

    土匪就是土匪,一群乌合之众,没有统一的指令,吴奎在那里大吼着让众人稳住阵形,而下面的一些小头目,则是各喊各的口令,队伍一时间更加的混乱。

    吴奎抽出武器,领着近身两百精锐,冲开人群,朝着单仇杀去,双方战在一起,有了吴奎的牵制,单仇的冲击没有继续扩大,被制止住,土匪混乱的队伍,慢慢稳定下来。

    可惜,就在这时,李勋领着一百人,从背后杀至,土匪刚刚稳定的阵形,再次大乱,他们不知道对方到底来了多少人,而且就土匪而言,根本就没有什么死战之心,顺则一拥而上,逆则保命为上,此时被李勋等人突袭,哪里有什么士气,心神更是大乱。

    而单仇这边,艺高人胆大,单刀匹马,连杀十余人,冲至吴奎跟前,两人不过交手七八个回合,便是在一声嘶吼中,吴奎被洞胸穿过,单仇抽出再挥一刀,直接取了吴奎的脑袋,高高举起,厉声大吼道:“匪首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吴奎被杀,土匪们再无战心,顿时一哄而散,李勋与单仇并没有追击,聚集部队,迅速朝着大营返回。

    “痛快,真是痛快啊!”

    骑在马上,李勋扬声大笑,只觉这一战畅快淋漓,交战不过两刻钟,便是大获全胜,仔细算了算,己方损伤不到五十人,竟是击溃近三千土匪,杀敌千余人。

    单仇脸色依旧平静:“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又是攻其不备,对方不过一群乌合之众,胜之不难。”

    李勋连连点头,不过却是知道,单仇说的轻松,若是换做别人或是自己,事情不一定就会这么简单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卫

    每个武将的能力有高有低,也是有着不同的风格,有的重勇,有的重谋略,有的只能领万军战一地一城,有的则是能领十万军战一域甚至一国,有的善守,有的善攻,有的善排兵布阵,更有人善于统筹协调。

    单仇属于攻守兼备那种,颇有谋略,但大局观不强,看不到太远的战局,中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他的能力绝对数一数二。

    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因素有很多,兵力的对比,士气的高低....

    单仇善用斥候,战前,一定会广派斥候,弄清前沿战情,而一个将领的风格,也会极大影响他手下的将士们。

    比如今晚的这场战争,规模虽然不大,但经过却是不简单,单仇知道赵卫的能力,所以对他这个降将,并没有任何的轻视,今晚更是把军队的部分指挥权交给了他,赵卫派了三十名斥候到外面警戒,随后,其中两名斥候发现了敌人的踪迹,一人立即回返军营告知敌人即将来袭的情况,另外一人,则是通知其余隐藏在各处的斥候们,而这些斥候在得到消息聚集起来之后,并没有返回军营,而是沿着敌军行进路线,逐一隐藏探查,最终把敌人分兵而来的消息传到了李勋那里,让李勋单仇等人准确把握住了对方的军事脉搏,并以此做出最为有利的决定,给与对方致命一击。

    一支军队,必定会有数量不等的探马斥候,成为斥候其实也不难,只要会骑马,身材健壮便可,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精锐斥候,则是非常困难。

    一名优秀的精锐斥候,要满足很多条件,首先,你要识字,而这只是最基本的,严格来讲,是要懂得许多杂七杂八的知识,比如,外出到战地附近打探消息,关于地形地貌和地理环境,可饮用水源,在哪里有可行的道路画成军事地图,寻找有利地形,有了这些准确消息,先锋大军才能有山开路遇水搭桥。

    且一名优秀的斥候,对格斗和武器的掌握也要强于其他人,并且十分善于隐藏。

    单仇手中的三百亲兵,这样的存在就有五十多人,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而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单仇就是斥候出身,对于斥候的发展与利用,单仇亲身经历过,自然是看的极重。

    而通过两次战争,李勋对于一些事情也是有了很清楚的认知,比如江南之战,黄詬勇则勇矣,也颇有谋略,但太过正道,不善斥候的利用,全军的协调能力也是不强,以至内部不稳,消息阻塞,让郑泽等人有机可趁,断了后路,险些酿成大祸。

    陇右之战,则是给了李勋一个完全不同的认知,就某些方面而言,不管是个人武艺还是局部作战的能力,李忠都是远远不及黄詬,但是他的全局眼光,却远远高于前者,尤其是在消息的利用上,更是登峰造极,很多年前,便已经是派出许多斥候探子,打入吐蕃内部,有些人经过多年的发展,更是身居要职,陇右之战还未开打,吐蕃的一切军事行动,就已经被李忠知道了个一清二楚,有了这些绝密信息,李忠才是得以先人一步,从容布置军事行动,把控整个战局的走向。

    正是通过江南之战与陇右之战,以及今晚刚刚才结束的战争,李勋的目光有了很大的开阔,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消息传递缓慢闭塞的世界,能够提前一步得到敌军的军事计划与兵力部署,是何等的重要,往往就是一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单大哥,训练出一名优秀的斥候,容易吗?”

    “很难,我就是斥候出身,所以我本人是很重视斥候的训练与发展,当年我领军五千,普通斥候有很多,但精锐斥候,却是不到一百人,平均六七十人当中,才会有一人有可能走到最后,完成所有艰难训练,成长为一名优秀精锐斥候。”

    单仇摇了摇头,然后又说道:“斥候与军队一样,重质而不是重量,要想发展出来一支规模很大的精锐斥候部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整个大晋,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李忠李大帅,他以十年之功,发展出一支数量超过千人的精锐斥候部队,而且为此还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暗卫,这支神秘的部队,人员遍布整个安北、陇右以及吐蕃与漠蒙草原,敌人还未有所行动,李大帅就已经提前知道了他们的意图与计划,然后进行针对部署,这么多年了,李大帅能够百战不败,暗卫功不可没。”

    李勋听的是心动不已,大声说道:“终有一日,我也要建立起一支这样的精锐,那样做任何事情,就事半功倍了。”

    单仇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这很难,但事在人为,就看你能不能花大力气,坚持下去。

    两人说话间,到了营地三里之外,隐隐中,已经能够听到喊杀与嘶吼的声音。

    “你们真是一群废物,兵力数倍与对方,打了半个时辰,竟是丝毫前进不得,反而损失了好几十号人。”

    刺字男子咬牙怒声说道。

    王群脸色铁青,冷声说道:“你给我们的信息,对方有五百余人,但是这里却只有百来人而已,其他的人或许就隐藏在暗处,我岂敢全力进攻?”

    刺字男子说道:“怕什么,我们后面还有数千人,马上就会到来,他们不过五百来人,岂会是我们的对手?”

    王群冷着一张脸,没有接话,他刚刚说的那些,其实是借口,最开始,进攻很顺利,对方人数远远少于自己,双方只是僵持了不到一刻钟,其防线已然是岌岌可危,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数十名骑兵从背后杀了出来,一阵冲击,让自己这边阵型大乱,这些人也不恋战,冲杀了一阵,便是撤去,王群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而对方,也是趁着这个机会,重新堵住缺口,稳住了防线。

    三百多名骑兵,是王群最为精锐的存在,攒了好几年这才攒起来的,平常当作宝贝似得,如今死了将近百人,他心中痛的直滴血,王群现在就一个想法,把对方堵在这里,待后方的大部队到来,一切问题自然立即解决。

第二百一十三章 宫中客

    “赵将军,他们看来是冲不进来了。”

    欧阳离手中端着刀,来到赵卫身后。

    “一群土匪,乌合之众,冲战毫无章法,他们人数虽多,却也休想前进半步。”

    赵卫头也不回,目光注视着前方,对方的进攻势头越来越弱了。

    欧阳离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心中对于赵卫,却是颇为佩服,对方好几百人,数倍于己,赵卫却敢分兵三十于外,关键时刻终于是起到了大用。

    “对了,李勋不是让你护着尤敏小姐?你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

    李勋与尤敏是什么关系,赵卫也不是很清楚,范中允跟李勋很熟,曾经半开玩笑的问李勋,尤敏是不是你的情人,却被李勋一口否认,让大家不要乱说话,传了出去,坏了尤敏的名声,李勋虽然如此说法,大家却是有些不信,人家一个黄花大闺女,跟你若是没有关系,能随便跟着你去陇右那么远的地方?

    欧阳离说道:“尤敏小姐说了,若是你们这里被攻破,以我一个人的能力,也是保护不了她,所以让我前来帮着赵将军共同御敌。”

    赵卫点了点头,说道:“尤敏虽为女子身,却也明白大理。”

    两人正说话间,只见对方的队伍,突然一阵混乱,赵卫与欧阳离登上高处,一眼看去,数百骑兵从背后冲杀而至,江大熊那高大的身躯与震天的吼叫,是如此的醒目。

    欧阳离大喜道:“主公他们回来了。”

    赵卫脸上也是有了喜色,李勋他们的伏击,看来打的是非常成功了,不然不会这么快就是杀了回来。

    “兄弟们,李勋将军领着大伙回来了,我们杀出去。”

    赵卫抽出利剑,大吼一声,挥剑直指前方。

    “杀啊!”

    赵卫分出十名士兵给欧阳离,继续守着营门,毕竟尤敏还在里面,不能让敌人冲了进去,随后,赵卫领着剩余的四十余人,骑上战马,冲杀而出。

    “稳住,给我稳住!”

    刺字男子大声嘶吼,让众人稳重阵型,却没有人听他的。

    “老大,速速撤退,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一名头目来到王群跟前,急声大叫道。

    王群咬了咬牙,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刺字男子,最终狠狠点头:“能召集多少兄弟就召集多少,我们撤退。”

    片刻后,王群聚集了百余人,连那名刺字男子也是不顾,直接逃亡。

    “李勋,你继续歼灭残敌,我领着人去追逃敌。”

    单仇显然不想放走一人。

    “你去,把领头的给我逮住了。”

    李勋点了点头,他知道单仇是看上了这群人坐下的战马,陇右之地,包括安北,虽然产马,但质量都很一般,高质量的战马都是从漠蒙草原得来,这群土匪的数百骑兵,座下的战马看着不像漠蒙战马,却是个个高大健壮,冲击力与速度极好,一看就是上等的战马,单仇岂能轻易放过。

    李勋的到来,使这场战斗变得再无悬念,而且随着头领王群的离去,所有人都是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心,纷纷四散而逃,逃不了的,便投降。

    战斗很快结束,三百多名土匪骑兵,逃走百余人,被杀一百二十三人,俘虏九十五人。

    “老赵,看你气色不错,这群土匪没把你怎么样嘛!”

    解决了这群土匪,李勋与赵卫汇合,看着他身边尚有七十多人,损失并不大,于是说了一句玩笑话。

    “你再不来,我可就要领着人逃跑了。”

    赵卫笑了笑,心情显然不错,也是难得开了一句玩笑。

    随后,双方互相问了问各自的战斗情况。

    赵卫说道:“除了围攻我的这几百骑兵颇有战力之外,其余的人确实是乌合之众。”

    “老赵,别人都说你善守,我原以为你只知死守不出,没想到你还会藏兵于外,攻其不备这个招数。”

    赵卫淡声道:“僵守不出,岂能长久。”

    这时,战场打扫完毕,从土匪的口中,得知这群人当中,有三名领头的,吴奎已经被杀,王群逃跑,单仇正在追击之中,而那名脸上刺字男子,其尸体则是被抬到了李勋等人的面前。

    “这个人脸上刺的什么字?”

    李勋蹲下身来,打量了一番,此人左边脸上刻着几个小字,初看起来与大晋文字很是想象,但是仔细看来,却又是不认识。

    赵卫等人也是俯身看了看,却都是摇头说是不知道。

    “主公,这是占婆文。”

    既然看不懂,那就懒得理会,李勋正要走开,欧阳离这时却是出声说道。

    李勋看向欧阳离,轻笑道:“你懂占婆文?”

    欧阳离点了点头:“一些简单的文字,可知一二。”

    “此人脸上的文字,写的是什么?”

    “宫中客!”

    李勋疑惑不解道:“什么意思?”

    欧阳离解释道:“占婆虽然制度文化大肆效仿大晋,但也有许多变化与自己的特点,在占婆,奴隶左脸刺字,罪犯右脸刺字,以此表明身份,这个人的脸上刺有宫中客三字,在奴隶当中,属于等级极高的那种,在占婆国内,只有皇室中人的近侍心腹,脸上才会刺这几个字。”

    原来是这样,李勋看着欧阳离,奇怪道:“你对占婆国倒是非常了解。”

    欧阳离呵呵笑道:“我祖上曾是走南闯北的游商,曾经在占婆做过几年生意,所以对于占婆国,我有一些了解,但也只是皮毛。”

    李勋点了点头,不再多问,扫了四周一眼,最后对着雷万海吩咐道:“逝者已矣,虽然是敌人,但让他们暴尸荒野,我心中却是有些不忍,你让兄弟们辛苦一下,把他们就地埋葬了吧。”

    “是,将军!”

    雷万海点了点头,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这里的事情结束,李勋等人朝着营地走去。

    “尤敏还好吧,有没有把她给吓到。”

    李勋向欧阳离问着尤敏的情况。

    欧阳离颇为赞叹道:“尤小姐虽为女子,却能临危不乱,稳定内心,危急时刻,更是让我离开前往前沿帮助赵将军共同御敌,这样有胆识,明事理的女子,倒是不多见。”

第二百一十四章 拿钱赎命

    王群最后终归还是没有跑跳,被拉进帐中,他便是一直大骂不止,不过骂的不是李勋,而是他那些所谓的兄弟。

    李勋看了王群一眼,然后朝着单仇伸出大拇指:“单大哥果然厉害,把人全部都是给抓住了。”

    王群领着百余人逃跑,单仇也是领着数量相等的士兵去追,竟是能把逃跑中的人都给抓回来,这很不容易。

    单仇摇了摇头,说道:“你误会了,我只是抓住了连同匪首王群在内的六名匪徒,其他的人四散逃亡,我手中士兵不多,根本追捕不及。”

    李勋愣了愣,这就更难了,单仇的人马又不多,王群若是留下几十人断后,然后仗着地理的熟悉与座下战马的速度,单仇根本就拿他没有办法,如今却是王群被抓,他手下的大部分人成功逃脱,这还真是一件怪事。

    看出了李勋的疑惑,单仇指了指跪在地上的王群,竟是有些发笑的说道:“这人当匪老大,也是当的可以,危难关头,他手下的小弟竟是把老大挤在最后阻敌,个个自顾自的逃亡,这样的事情,倒还真是少见。”

    王群在那里骂了一会儿,或许是想到伤心处,竟是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李勋呵呵笑了笑,上前拍了拍王群的肩膀,打趣道:“兄弟,看来你平日里对手下的兄弟不是很好啊,危难关头,他们竟是弃你而去。”

    “你放屁。”

    “骂谁呢!”

    江大熊上前就是一脚,把王群踢倒在地,抬起脚想再踢,李勋却是笑着伸手阻止,把王群拉了起来,说道:“你要不是对你手下的兄弟不好,他们怎么会丢下你不管?”

    王群咬牙说道:“我待他们亲如手足,大鱼大肉时常招呼着,从未让他们饿过肚子,我怎么对他们不好了?”

    说完,王群心中难过,眼泪竟又是留了出来:“平日里说的漂亮,为我可以两面插刀,生死相随,危难时刻,还不是各自飞,他们心中哪里还有我这个老大。”

    李勋笑了笑,站起身,来到上首的椅子处坐下,忙碌一二个时辰,还真是累的不行。

    “事已至此,你哭也是没用,还是想想你现在的处境吧。”

    单仇等人各自找了位子坐下,今晚的这一仗可以说是有惊无险,打的非常顺利,又是见到这样一个颇为奇特的土匪首领,众人的心情已经完全放松下来。

    王群偷偷看了一眼李勋,见他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心中顿时紧张起来,他刚刚的那番做为,有一半是装的,就是希望以此引起对方的怜悯之心,放自己一马,毕竟,今晚这一仗,自己损失惨重,而对方却是损失甚少,不会恨自己太重。

    王群吃吃道:“这个..我已投降,是俘虏,你们既是官军,降而不杀的道理,应该明白。”

    李勋哈哈大笑道:“你乃力竭被擒,不是真心投降,我杀你,问心无愧。”

    “小人愿以财赎命。”

    王群脸色一白,再也装不下去,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求饶:“请将军放小人一马。”

    拿钱赎命?

    李勋愣了愣,这个倒是新鲜,问道:“你值多少钱?”

    王群回答道:“小人愿意出五万两白银赎几之命。”

    李勋颇感惊讶道:“做土匪都是这么有钱的?”

    王群尴尬一笑:“这是小人好多年一点点攒下来的。”

    李勋点了点头,没有立即给出决定,让人把王群带了下去,然后朝着单仇等人说道:“今晚死伤五十多名兄弟,若是能从这个土匪头子那里得到五万两银子,死去兄弟的家人,以后的生活也算有了一定的保障。”

    朝廷发的那点抚恤,只够下顿馆子,起不到任何作用。

    单仇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也好。”

    今晚抓了三百多人,不可能都杀了,按照常理,一般只杀首恶,匪首一死,匪窝自散。

    李勋最后同意了王群的请求,让他的一名属下,回返山寨,拿钱去余喜县赎人,毕竟几百号俘虏,李勋不可能一直带着,交给当地官府,是最好的选择,由主事官员上报朝廷,李勋也是一件战功。

    第二天中午,李勋等人到了瓜州治所余喜县,在禀明了身份与来意之后,瓜州刺史放李勋等人进城,随后双方交接了俘虏犯人,并且给了李勋一万多两银子。

    李勋最开始不明白瓜州刺史为什么要给自己钱,问了一问,这才知道,瓜州境内土匪横行,治安极差,瓜州刺史熊步辉是个干练有担当的官员,上任之后,召集富豪,聚集钱粮,招募青壮增强巡捕稳定治安,并发文瓜州全境,公开悬赏,王群排在第四,赏银三千两,一般土匪,一人五十两,李勋扭送三百多名土匪给官府,熊步辉在清点完人数,确定这些人的身份之后,立即派人给李勋送去了一万七千余两,一文不差,一文不多。

    吃罢午饭,昨天劳累了半晚上,李勋让众人好好休息一番,自己则是去见了王群,后者正在啃着馒头。

    “王群,你小子蛮值钱的嘛,你的人要是不拿钱来赎你,我把你送到官府,也能得三千两银子,也算是小赚一笔。”

    王群放下手中的馒头,紧张道:“将军,说好的黄昏之前,钱一定送来,将军你可不能言而无信。”

    王群不能不紧张,自己是这一带的惯匪,不管做没做多少恶事,名声在那里,若是被送到官府,官府定会拿自己开刀,杀鸡儆猴,小命难保。

    “放心,我不是说话不算话之人,你该干嘛干嘛,天黑之前,我不会把你怎么样。”

    李勋摆了摆手,又是说道:“你手下的人对你这般无情,你确定你派回去拿钱的人,会回来?”

    王群点头肯定说道:“我派回去拿钱的人,是我内弟,绝不会弃我不顾。”

    李勋笑了笑,不再多说,吩咐着看守王群的士兵,不可对其虐待,然后便是离开。

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

    一直到天黑,王群的内弟也是没有来,李勋也算大度,让王群今晚睡一个好觉,明早在送往官府。

    深夜,正在熟睡中李勋,被欧阳离叫醒。

    “我是造了什么孽,这两天,想睡个好觉怎么就这么难呢?”

    “主公,王群的小舅子来了。”

    欧阳离小心翼翼的说道。

    李勋点了点头,人终归还是来了,开始穿衣服:“叫单仇了?”

    “江大熊已经去叫了。”

    李勋穿好衣服,到了后院柴房,单仇与江大熊已经在屋里,单仇手中正拿着一贴银票细数,王群的内弟牛金站在一旁。

    “李将军,钱我已经拿来了,快放了我吧。”

    见到李勋,王群急声说道。

    “急什么急,怕我反悔不成?”

    李勋瞪了他一眼。

    “呵呵,不敢,不敢。”

    王群干笑两声,他确实是害怕李勋言而无信。

    “单大哥,钱对数吗?”

    单仇点了点头。

    李勋想了想,说道:“这次战死二十七人,受伤二十六人,战死的兄弟每人给一千两,重伤三百两,轻伤一百两,多余的钱平分给剩余的所有兄弟。”

    一千两银子,可以买上近百亩良田,足够一家七八口人,衣食无忧。

    “大家都回去睡觉吧,明天还得继续赶路呢!”

    来到外面,李勋打了一个哈欠,说道:“把王群放了吧!”

    欧阳离轻声说道:“主公,你真的要放王群离开?”

    李勋笑了笑:“我们不能言而无信嘛!”

    欧阳离苦笑道:“跟一个土匪讲什么信用?”

    “王群此人虽为匪,但也不算太坏。”

    李勋摇了摇头,对着欧阳离说道:“断其一手,放他离开。”

    “是,主公!”

    欧阳离点了点头,转身朝着柴房走去。

    王群为匪近二十年,拦路抢劫,打家劫舍,杀人放火,那是经常的事情,或许是汉人的缘故,王群对汉人倒是颇为友善,一般只劫财,不索命,汉人商队从其地盘经过,也只是收取一定的财务,手段还算温和,而对于大石人,则是完全不同,手段狠辣,要财,也要命,这或许跟王群的父母是被大石人所杀有关。

    第二天一早,众人集合,出发赶路。

    临走的时候,单仇拿了一叠银票给了李勋,李勋不解道:“你给我干什么,不是让你分给兄弟们?”

    单仇笑道:“已经分发完毕,这是多余的。”

    多余的?

    李勋有些惊讶,数了数手中的银票,多达七万三千多两。

    “怎么回事?”

    单仇把事情说了一遍,原来是王群的小舅子牛金,把山寨里的所有银票都是拿来献上,并提了一个要求,希望参军,加入李勋的军队。

    “王群回去之后,恐怕要被气死。”

    李勋呵呵笑道:“王群的山寨里面,除了银票,就没有其他东西了?”

    “就算有金银财宝,牛金也搬不来。”

    单仇笑了笑,随后把牛金的个人情况说了说。

    牛金今年二十二,父亲是大石人,所以有一半大石人血统,原名阿布·凡克尔,受母亲影响,极喜欢汉文化,受汉化很深,取汉名牛金,早年师从汉儒,读过一些书,陇右被大晋重新恢复后,牛金并没有随父亲归国大石,而是和母亲留了下来,并几次劝说王群投降朝廷,却被王群断然拒绝,此次以多击少,偷袭李勋,却被打的大败,牛金第一次见识到了大晋的强大,区区几百人,却是如此精锐善战,一叶知秋,晋朝也绝对不会弱,这坚定了牛金投靠大晋,建立功勋的决心,再怎么说,也比当土匪要强的多。

    李勋点了点头:“这小子倒也是有些骨气抱负,如此,就把他招进来吧,反正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众人出发赶路。

    承平七年,二月十六。

    历经二十多天的行程,李勋一群人终于是来到了武州。

    武州是个大州,下辖武安、武华、神池、武倬、临夏五县,人口近五十万。

    经历过陇右之战后,整个陇右西部七州之地,可谓是一片赤野,民生凋零,比如岷州,全州人口才十万出头,其它各州的情况也是差不多,唯独武州,人口较多,其战略重地武安城依然繁华,只因这里是大晋通往西域,也或是西域诸国通往大晋的必经之路,来往的商人极多。

    李勋进入武州境内之后,并没有做任何停留,而是直奔武州最西边,重镇武安城,并提前派人前往武安城通知范中允自己的到来。

    得知李勋的到来,武安城副将元和率领数十名将领出迎百里。

    “将军,前方数里,有人挡住去路。”

    有斥候来报。

    李勋问道:“可有看到范中允?”

    “范先生正在其中。”

    李勋哈哈大笑道:“老范何时变得这般客气,竟是出迎百里等候于我。”

    说罢,李勋架马前行,片刻后,果然看到道路上,数十人正扶马等候。

    待李勋到了近前,元和等人立即上前数步,半跪在地,大声拜礼道:“末将参见都督大人。”

    江南之战,元和作为黄詬的心腹,也是有参战,所以与李勋也算是老相识了。

    李勋连忙下马,上前数步,扶起元和,呵呵笑道:“多日不见,元大哥还是那般精神。”

    “江南之战到如今不过两年有余,都督大人越发雄韬伟略了。”

    李勋一上来就以大哥相称,非常客气,这让元和紧张的心绪有了一些放松。

    黄詬被下狱之后,武州这边,作为他的老部下,元和一直惶恐不安,不知道朝廷对于自己,是何种安排打算,就军队系统来说,主将一旦被问罪,一般会牵连许多人进去,作为黄詬多年的心腹爱将,元和肯定是首当其冲,但是朝廷却迟迟没有任何动静,这让元和一直处于不安之中,如今李勋态度和善,让元和不安的内心,有了一些平静。

    “都是老兄弟了,无须这般客气,走,到了武安城,我们再聊。”

    “都督请。”

    元和侧身请道。

    李勋点了点头,转身上马,架马前行。

    范中允跟了上来,小声问道:“人数少了许多。”

    部队减员五十多人,有些人的身上还是带着伤势,范中允怎会看不出来。

    李勋把那晚遇袭的事情说了说。

    范中允点了点头,淡声道:“看来有些人已经盯上你了。”

    李勋耸了耸肩:“我又不是女人,盯上就盯上了。”

    范中允笑了笑,不再多说。

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

    一个时辰后,众人到达武安城城外。

    李勋停下马,抬头看去,只见城头上,数十颗人头高悬而挂,血淋淋的,有的更是死不瞑目,双眼瞪的老大,看着极为瘆人,四周进城的一些路人,看向自己这群人的目光,也是充满了掩饰不住的仇恨。

    李勋皱眉道:“这是怎么回事?”

    元和说道:“武州境内爆发民乱的事情,都督应该也是有所耳闻,这场民乱最终被我领兵镇压下来,抓捕上万民众....”

    不等元和说完,李勋便是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语,沉声道:“不要扯这些,我问你,这城头上的人头,是你们所为?”

    元和摇了摇头:“是刺史大人下的命令。”

    李勋颇感惊讶道:“黄詬回京,你作为副将,暂代主将之权,军队由你管制,地方刺史有什么资格对你下令?”

    元和叹气一声,把事情的大概说了一遍。

    武州刺史叫做吴恒,为官贪婪,性格残忍,武州的民乱被镇压下来之后,吴恒出于震慑大众的心理,每隔五天,便是斩杀数十人,把其人头高挂城头,如此已经持续了数轮,而吴恒之所以能够指挥的了元和,道理很简单,黄詬被传唤回京之后,赵智担心军中有人闹事,于是下旨,给了吴恒一个监军使的名衔,制衡监督黄詬手下的那些将领。

    “如此残忍手段,只会让民众对我等更加仇恨,岂会真心臣服?”

    李勋拿着马鞭指了指那些人头,下令道:“把人头都给我拿走,归于本身,让他们得以全尸安葬。”

    不待元和说话,一名将领出言说道:“都督大人,吴恒乃是监军使,与他的命令背道而驰,恐怕....”

    “恐怕个屁。”

    李勋冷声说道:“我乃武州都督,军事方面由我一人说了算,他吴恒虽为监军使,也管不到本都督的头上来。”

    “都督大人说的是,末将妄言了。”

    这名出言劝说的将领,顿时面红耳赤,低头拱手应道。

    众人进城。

    李勋凑着头,对着范中允低声说道:“吴恒此人,看来很狂啊!”

    范中允笑了笑,说道:“他如今就在武安城,你即将到来的消息,元和也是派人前去通知了,只是不知道吴恒为何没来。”

    武州是大州,也是战略重地,所以刺史是正四品,与李勋是平级,两个人,一个管民,一个管军,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两人都要同地为官,不管是出于客气还是礼节,于情于理,吴恒都是应该出来迎一迎李勋,但是一直到现在,也是没有见到吴恒的影子,武州地方政府的官员,也是一个都没有来迎接。

    吴恒的刺史衙门在神池县,但他本人现在却是在武安城办事,李勋到来,他又刚好在这里,没理由不来见上一面。

    范中允对着李勋低声说道:“吴恒此人确实很狂,你给我的节杖与任命文书,如今可是还在他的手中。”

    李勋皱眉道:“怎么回事?”

    范中允把事情说了说。

    假持节一般是临时赐予,过不了多久便会被收回,但陇右之战结束后,赵智却并没有收回李勋手中的节杖,赵智不做声,李勋自是不会主动交出来,此次前往武州任职,这么重要的东西,李勋当然要带在身边。

    范中允先行一步赶至武州,李勋便把节杖与自己的都督任命文书给了他,让范中允带在身边,以作凭证。

    武州下辖五县,治所并不是武安,而是神池县,范中允进入武州后,并没有立即赶往武安,而是先去了神池,拜见刺史吴恒,这是一种礼貌,但吴恒表现的却是非常蛮横,以看待犯人的手段审讯范中允,虽然最后得以证明范中允的清白,但他手中的节杖与李勋的任命文书,却也是被吴恒扣了下来,还好跟着范中允一同来的郑春,与元和相识,不然范中允恐怕要白忙活一场了。

    听了范中允的讲述,李勋脸上有了冷笑之色:“吴恒?有机会我定要会会此人。”

    两人说着话,来到都督府大门前。

    李勋下了马,元和上前说道:“都督大人,末将与诸位同僚,在城北望月楼准备了一桌接风酒席,还请都督大人赏脸。”

    李勋笑道:“元大哥与诸位兄弟的盛情,我李勋岂敢罔顾,只是我既然已经到了武安,不去大营见见兄弟们,终归是有些说不过去,这样吧,你把酒席安排在大营之中,我安排一些事情,马上就去,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与兄弟们混个脸熟。”

    元和点了点头,这样也不错,于是拱手说道:“那末将就在大营恭候都督大人到来。”

    李勋笑着点了点头。

    “走,老范,刚刚人多,也不好说话,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聊聊。”

    把元和等人送走,李勋拉着范中允走进都督府。

    都督府里倒是有十几名下人,到了一处安静的房间,下人送来热茶与炭火,李勋挥了挥手,让他下去。

    “这边的天气,可是比丰京要冷了许多。”

    李勋搓了搓手,拿起一根小铁棍,摆弄着火盆中的木炭,让热火更盛。

    范中允看了李勋一眼,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

    李勋放下铁棍,拍了拍手,坐了下来,看向范中允,说道:“老范,你比我们先来四五天,可有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说吧。”

    “确实看到也听到一些事与物。”

    范中允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武州的情况,比我想象中要复杂的多。”

    李勋说道:“你说的这个复杂,指的是吴恒?”

    范中允摇了摇头:“吴恒算不上什么,他若合作也就罢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他若非要争个高低,以你的能力与实力,把他弄下去,并不是一件难事,我说的复杂,是指武州的民事。”

    李勋看着范中允,并没有插嘴多话,静听其言。

    范中允说道:“从僖宗朝到如今,陇右西部七州之地,与大晋分割开来,已经六十余年,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这些地方的民生风俗与文化政治,有了极大的改变,与我中原文化,可谓是有些格格不入,各方面的共同性很少。”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兰教

    “武州人口近五十万,汉人十余万,只是占少数,剩余的西域诸国与大石各占一半,就汉人来说,他们与大晋的分离超过六十年,这是几代人的分离啊!绝大多数人连汉语汉字都是不会,除了长了一副汉人面孔之外,其余的跟我们已经没有任何相同之处。”

    范中允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说说政治方面,我们大晋是皇权至上,大石则是有所不同,它是一个****的帝国,九成以上的百姓都是信奉天兰教,其天兰教教宗,在国内的地位,比帝国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大石帝国近几十年来,始终动荡不安,便是因为帝国第十三任皇帝死后,其合法继承人没有能够顺利继位,而是被老皇帝的私生子以兵变的方式,强行取得政权,此举引起天兰教许多教会领袖的强烈不满,加上许多大贵族的极力反弹,双方最终兵戎相见,这一打就是二十多年,不过如今,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变,五年前,天兰教教宗病逝,新任教宗与帝国皇帝的私交甚好,国内教众的反叛力量已经归于平和,剩余的那些大贵族所组成的反叛势力,与帝国中央的较量,已经开始处于劣势。”

    李勋惊讶道:“你才来几天而已,就知道的如此详细?”

    范中允笑了笑:“这些事情在大石帝国国内并不是什么秘密,众人皆知的事情,我随便拉几个大石人询问一番,便能知道一清二楚,不足为怪。”

    “一个极为普遍与成型日久的教会,对百姓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其教众对教会的崇拜与迷恋也是非常狂热,教会的领袖,一般来说,在教众当中有着非常巨大的威望与影响力,前段时间,武州爆发的民乱,恐怕与天兰教有很大的关系。”

    李勋点了点头,说起这个世界的天兰教,不由让李勋想到了曾经那个世界的***教,双方在某些方面,却是有些相同之处。

    范中允颇为惊讶的看了李勋一眼,他先来武州几天,请教询问了许多人,这才清楚了一些信息,而李勋以前应该没有接触过天兰教,对此却是甚为了解,一语便是说出了其中的重点,不得不让范中允感到惊讶。

    范中允没有多问:“我前面说了那么多,就是要告诉你,武州的情况很特别,治理方法,应该移风易俗,以实际情况等同为之。”

    “这场民乱,跟武州刺史吴恒有没有关系?”

    李勋从范中允的话中,听出了一些言外之意。

    “你小子越来越聪明了。”

    范中允赞赏的看了李勋一眼,随即语气颇重的说道:“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大,原因很简单,武州刺史吴恒,在处理诉讼案件上面,明显偏袒汉人,且大肆搜刮大石与西域诸国百姓的财务,我已经跟元和打听过,武州之所以爆发民乱,便是因为吴恒上任之后,强行招募上万百姓修缮城墙,日夜不休,三餐不准,许多百姓因此丧命,随后,吴恒更是命人强拆天兰寺,引起天兰教众的怒火,最终爆发民乱。”

    听了范中允的话之后,李勋一时无语,身子后仰,靠在椅背上,眉头微微皱起。

    若真像范中允所说,那武州的局面确实很负责,在李勋等人看来,不管是大石人还是西域人,都是外族,但是换一个角度,在他们眼中,大晋又何尝不是如此?

    民族之间的隔阂与纠纷,很难靠外力甚至是武力去解决,武州有数十万外族人,你不可能把他们全部都给杀了吧?

    李勋揉了揉眉头,说道:“我有些搞不明白,陇右被我大晋重新占领,他们为何不回返自己的国家?”

    “回去,比在这里更难生活。”

    李勋愣了愣,坐直了身子,不解道:“此话何意?”

    范中允淡声道:“天兰教也有派系之分,一共三个,地普、归一、象兰,当代天兰教教宗是地普派,这个派系,在天兰教之中,属于少数派,如今掌权,自然要大肆排除异己,减弱另外两派的力量,在大石帝国本土以外统治区域,其余两派的教众,其身份,比之奴隶也是高不到哪里去,五年前,武州的人口还不到二十万。”

    李勋说道:“你的意思是说,短短的五年时间,从西域诸国逃亡到武州,受到迫害的百姓与教宗,多达几十万之众?”

    范中允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李勋不解道:“武州有什么特别之处?”

    范中允说道:“大石帝国在地方上的最高长官,叫做总督,跟我大晋的节度使一职差不多,武州在没有收复之前,其总督是象兰派,手中握有军权,地普派以外的教众逃到他的地盘,可以受到庇护。”

    原来如此。

    李勋看了范中允一眼,不无奇怪的说道:“老范,你知道的可还真是不少,你随便找几个人询问,就能打听到这么多信息,这不可能吧?”

    范中允笑了笑:“我虽然来这里没几天,却也是意外的认识了一个朋友,许多事情,都是他告诉我的,有时间,我带你去见上一面,这个人的学问很大。”

    李勋点了点头:“能让你说学问很大的人,看来是有真学问。”

    两人说话议事之间,不知不觉,两个时辰很快过去。

    “老大,已到黄昏,元和派人过来询问,你今晚还去大营赴宴?”

    敲门声响起,江大熊在门外说道。

    李勋站起身来,轻笑道:“时间过的可是真快。”

    范中允笑了笑:“等你回来我们再聊。”

    李勋奇怪道:“你不跟我一起去?”

    范中允淡声道:“去了也是无趣,有些情况,等你去了大营,自会明白。”

    李勋点了点头,没有多问,转身离开。

    到了大营之后,李勋终于是明白了范中允最后那句话的意思。

    武州最开始有近四万士兵,被赵智抽调了一万五千余人去了河东,如今还剩下二万三千余人,分别由四位将军统领,元和手中有五千人,是黄詬的老部队,从泾平关带出来,历经江南之战,陇右之战,可谓是身经百战,乃是精锐之军。

    除了元和之外,另外的三名将军,分别叫做王呈息、尤冲、甘图远,其中王呈息手中的军队最多,有一万人,尤冲与甘图远,则是各有四千人。

第二百一十八章 静观其变

    晚上十余名将领作陪,李勋显得很开心,与众人谈笑风生。

    酒席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这才结束。

    “都督大人,王呈息与甘图远两位将军....”

    尤冲提到这两人,但话还未说完,李勋摆了摆手,脸色通红,有些微醉的说道:“有事忙事,以后有的是时间再聚,尤大哥,你人真好,以后你我可要多多亲近才是。”

    尤冲笑道:“都督大人客气了。”

    元和看了李勋一眼,默默说道:“李都督,你醉意颇重,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

    “呵呵,晚上高兴,多喝了几倍,这脑袋老是自己在那里转悠”

    李勋身子摇晃,江大熊连忙上前扶住,跟元和与尤冲告了一声辞,随后与李勋共骑一马,离开大营。

    看着李勋远去的身影,尤冲对着元和问道:“元将军,听说你与这位新来的李都督,有些交情?”

    “只是有过数面之缘,谈不上什么交情。”

    元和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坐在马上,原本歪斜着身子的李勋,此刻坐直了身子,脸上依旧通红,但神色之中哪里有半点醉意?

    “老大,你还好吧?”

    “两三斤酒,能有什么事,停马,我们步行回家。”

    江大熊停下马,李勋翻身下来。

    武安城并不大,两万多士兵,不可能全部都是挤在城里,实际上,城中只有尤冲的四千士兵把守,其余的军马,都是驻扎在城外,今晚的宴席就是摆在尤冲的军营之中,这里离都督府并不远,步行最多一刻钟的事情。

    李勋默不吭声的慢步前行,江大熊牵着马,跟在后面,江大熊没有说话,他看的出来,李勋的心情,不是很好。

    李勋的心情确实不是很好,今晚的宴席,四位领军将军,只来了两个,王呈息与甘图远却是没有来,连一声招呼都是没有打,说不来就不来,好像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到达武安城。

    宴席之中,尤冲对李勋非常热情,表面上也是显得的很尊重,但是在这种尊重的背后,李勋却是感受到了很重的敷衍,尤冲根本就没有把自己放在眼中与心上,他对自己之所以表现的这般热情与尊重,也只不过是维持着表面功夫,不愿得罪自己,也不愿与自己走的太近,仅此而已。

    尤冲都是这种心态,而连面都是没有露的王呈息与甘图远两人,其态度可想而知。

    相比较这几人,一直沉默寡言,少有言语的元和,对自己的态度不卑不亢,反而到让李勋好受许多。

    回到家中,刚到亥时。

    范中允端着一杯热茶,站在院子里。

    李勋走了过去,看了他一眼,淡声道:“还没睡呢!”

    “等你回来。”

    范中允把手中的热茶递给李勋。

    “大熊,你去睡吧,我与范先生有事要谈。”

    “知道了,老大。”

    江大熊点了点头,牵着马离开。

    两人到了房间,李勋把今晚的事情说了说,随后把手中的热茶一口饮尽。

    “老范,你可是说过要为我稳定军心的,现在看来,你失败了。”

    “也不完全是。”

    范中允笑了笑,说道:“元和至少表明了态度。”

    李勋问道:“元和是什么态度?”

    “公事公办。”

    李勋精神顿时一震,元和的这种态度对于自己来说,已经足以了,自己乃是武州都督,他的这句公事公办,已经表面了自己的态度,作为属下,他会听从命令。

    想起今晚的宴席,李勋颇为不解的说道:“我有些搞不清楚,我与王呈息等人素未谋面,从未有过任何交际,但是照着今天的情形看来,他们对我好像颇为抵触。”

    范中允说道:“吴恒比你早来几个月,又是身兼监军一职,其职位的权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你的都督一职还要大,黄詬被召回京城之后,吴恒以监军之职暂管武州军事大权,对王呈息等将领的影响巨大,以我看来,除了元和之外,王呈息等人恐怕已经投靠了吴恒,他们今晚的手段,恐怕是想给你一个下马威。”

    “我跟吴恒也是往日无怨旧日无仇,到现在我连他长什么样子都是不知道了,他何苦如此对我?”

    李勋已经听出了范中允话中的意思,不是王呈息等人对自己有意见,而是吴恒对自己有想法。

    范中允轻声说道:“楚王正妃,正是吴恒异母妹。”

    李勋愣了愣:“楚王赵硕背后最大的支持者,乃是杨氏一族,我一直以为他的正妃也一定是出自杨氏。”

    “赵硕的两个侧王妃,确实都是出自杨氏,赵硕当年之所以以吴恒之妹为正妃,是皇上的安排,其中的深意,你自己想想,应该会明白。”

    范中允又说道:“吴恒所在的吴氏一族,曾经也是闻名天下的名门大族,但是自他曾祖父那一代,便是逐渐衰败,到如今,吴氏一族在朝中已经没有什么重量级人物了。”

    听范中允说了这么多,李勋对整个事情已经有了一个清楚的认知,吴恒之妹既是楚王赵硕的正妃,那他本人也一定是赵硕的铁杆支持者,而李勋作为齐王赵询的表兄弟,两人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看来我与吴恒是不能善了了。”

    李勋看向范中允,说道:“吴恒的这个武州刺史,看来是一定要把他给弄下去了。”

    李勋心里明白,自己不弄他,吴恒也一定会对自己出手。

    “不急。”

    范中允淡声道:“我们初来驾到,情况不明,先把自己手中的事情做好再说。”

    李勋轻声道:“静观其变?”

    范中允点了点头:“静观其变。”

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着诬告(一)

    武州的天气,比中原要冷许多,但最近几天,却是阳光明媚,气温有所回暖。

    天兰教是大石帝国的国教,但凡在其统治区域内的人民,都是必须信奉,武州被大石统治了这么多年,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绝大多数百姓都是皈依了天兰教,教众多了,寺庙自然也就多了,所以武州城内有许多天兰寺。

    李勋走在武州的街头,看着两旁那与大晋明显风格不同的建筑,仿佛置身异国他乡。

    大晋的建筑风格向来讲究正方大气,而大石帝国的建筑,则是不同,一般都是圆形屋顶,几乎每个住宅都会有一个庭院,庭院的四周环绕着房间或是拱廊,庭院的中央经常都会有个天井。

    “老大,这些人看着我们别扭,我看着他们也别扭。”

    李勋外出,带了江大熊与欧阳离两人跟随。

    三个人都是骑着马,一路不快不慢的前行。

    在大晋,未婚女子是不会经常上街的,不是法律不允许,而是在传统观念上,一个年轻的女人经常在外抛头露面,这是一种轻浮的表现,会被别人说闲话。

    大石帝国的男女设防非常严重,严重到李勋叹为观止,女子但凡外出,要包着头巾,只是露出一双眼睛,街道上,男左女右,各走各的路,可谓泾渭分明,看到李勋他们,许多人都是投来好奇的目光,一些人更是指着李勋等人指指点点,江大熊说他别扭,就是这个原因。

    欧阳离也是说道:“在这里,确实感受不到多少家的气息。”

    欧阳离说的这个家,指的是大晋。

    李勋笑道:“到这里也有一段时间了,你们还没有习惯?”

    江大熊摇头道:“这里太陌生,我很难习惯。”

    李勋回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自己恐怕要在这里待上几年的时间,不习惯也得习惯。

    武州城北,有一座规模颇大的天兰寺,只不过显得有些破旧,平时很少有教众来这里朝拜。

    “阿勒夫老爹,又在忙活你手中的那些破书?”

    走进寺庙,是一个很大庭院,院子里,一个须发皆白,年过七十的老人,正在小心翼翼的把一本本书籍摆放在地上,沐浴阳光,去除书中的湿气。

    李勋走上前去,就要帮忙,叫做阿勒夫的老人连忙制止了李勋的举动:“我自己来就行,你别帮倒忙。”

    李勋不满道:“阿勒夫老爹,我好心帮你,你老人家对我就这种态度?”

    阿勒夫看了李勋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前天有你帮忙,好几本书都是被弄损,我还要辛苦重新抄写补上去,你笨手笨脚的,还是别帮忙了,站在那里不动最好。”

    阿勒夫是大石人,但汉语说的却很流畅。

    李勋也不生气,笑着说道:“这些破书又没人看,你还当作宝贝似得,我看呐,你还不如把这些书都给卖了,改善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阿勒夫不屑道:“人除了吃饭睡觉,还要有理想。”

    “你的理想是什么?”

    “把这些知识保存下来,传播出去。”

    李勋点了点头,心中有了一些敬意。

    范中允说他在这里认识了一个朋友,这个人就是阿勒夫。

    阿勒夫曾经是陇右西部七州天兰教的九位教众领袖之一,十年前,阿勒夫不再插手管理教众事宜,来到武安县,把这座破旧的天兰寺给买下。

    阿勒夫有一个很大的爱好,那就是喜欢收集各种书籍,这个爱好持续了几十年,作为宗教领袖,受万千教众的崇拜,一些教众更会慷慨大方的为其捐献钱财,所以说,阿勒夫以前是非常有钱的,但他的这个爱好,却让他现在一贫如洗。

    李勋摇了摇头,说道:“战乱频繁,人心不安,连饭都吃不上了,谁还有心思去看这些书?”

    阿勒夫看了李勋一眼,固执的说道:“和平终有一天会到来,我不希望这些知识,在我们这一代,断了延续。”

    “李勋,你来了。”

    范中允手中拿着两本书,从旁边一个房间走了出来,一眼便是看到了李勋。

    李勋笑着点了点头:“过来看看。”

    李勋到武州已经整整十天,公务还是很繁忙的,这是因为武州都督府刚成立不久,许多配备官员还没有到位,太多的事情都是压在李勋一个人的身上,王呈息等人又是不配合,对李勋始终不冷不热,有些阳奉阴违,烦心事太多。

    “他们的书籍你能看懂?”

    李勋指了指范中允手中的书。

    “这两本书都是汉字著成,不过内容跟我们的文化毫不沾边,我看了看,倒是有些意思,闲暇的时候,看看也是无妨。”

    范中允把书递给李勋,然后对着阿勒夫说道:“阿勒夫老爹,这两本书我拿回去看看,过些时日还给你。”

    “你拿去就是,但要保管好,不可损坏。”

    阿勒夫对范中允的态度要好许多,毕竟都是学识渊博之人,虽然文化有很大差异,但依旧有着一些共同的话语与思想观点。

    范中允领着李勋到了房间里,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李勋喝了一口,茶水苦中带着一点甜甜的味道,非常特别。

    “你最近不是很忙?怎么有空闲跑这里来。”

    李勋放下茶杯,不满道:“你整天倒是清闲,不是在这里看书,就是领着尤敏四处转悠,我一个人在都督府里可是忙的不可开交。”

    范中允笑了笑,说道:“都督府刚刚成立,官员不齐,还未完全运转开来,事情并不多,你一个人足以应付,我又何必多操那份闲心,而且你做到这个位子,以后肯定是要独当一面的,不能事事都让别人帮你。”

    “你这是在为自己躲清闲找借口。”

    李勋这么说,也只是说说而已,自己已经做到了都督一职,主管一州军事,范中允这样的人才,帮着出主意可以,但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自己,没有清醒的认知与独立思考,最终只能一事无成。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外面突然响起一阵争吵声。

    李勋颇感惊讶的推门而出,只见一名三十岁上下的男子,被欧阳离与江大熊拦在那里。

    “什么事?”

    “老大,此人说是县府衙门的人,想要见你。”

    男子满脸大汉,喘着粗气,大声叫道:“李将军,县府衙门被甘图远领着军队围住了,周县令进出不得,我没有办法,只能前来求救与你。”

    这名男子叫做冯基明,是武安县县丞,他先是去了都督府,没有找到李勋,从士兵的口中打听到李勋的去向,又是一路疾跑的赶到这里来。

第二百二十章 争锋(二)

    “甘图远?他兵围县府衙门干什么?”

    周青与甘图远两人,一个文官,一个武将,八竿子打不着,如今怎么扯到一起去了。

    “是吴刺史。”

    冯基明说道:“有几个案子,吴刺史已经定案,却被周县令推翻重判....”

    李勋皱了皱眉头:“吴刺史也来武安县了?”

    “吴刺史如今就在县府衙门,甘图远正是受了他的命令,这才领兵前来。”

    冯基明拱手拜道:“将军,有什么话,我们路上再说吧,周县令现在可是里外不是人,处境艰难。”

    “好,我随你去。”

    李勋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李勋,你还没有搞清楚情况,就这么去了,出了事怎么办,还是先回都督府,领了人再去县府衙门。”

    范中允在旁劝说道,甘图远是吴恒的人,对李勋是听调不听宣,李勋一个人前去,他有些不放心。

    “怕什么,我是武州都督,甘图远是我的属下,他敢把我怎么着?”

    李勋冷冷说道:“我与他们和气,他们还蹬鼻子上眼了,我是武州都督,甘图远不经我的同意,擅自带兵进城,哪里还把我放在眼里,不给他点厉害瞧瞧,我以后还怎么在武州混?”

    见范中允还想再劝,李勋摆了摆手:“老范,我心里有数,不会乱来,你放心就是。”

    说罢,李勋让欧阳离回返都督府,通知单仇领着兵过去,随即,带着江大熊与冯基明赶往县府衙门。

    周青被调往武州任县令,这个县令就是武安县。

    周青的前任武安县县令叫做朱林,任职不过两个多月,按道理还没有到任期,但他却是被调走了,不是朱林觉得这里地处偏远,环境不好,自己要走,而是武州刺史吴恒逼他走的。

    李勋到任之后,作为武安县的地方官,朱林倒是上门拜访过,两人闲聊之中,朱林说了说自己的遭遇。

    作为朱林的顶头上司,对于吴恒,朱林是不可能不尊重的,许多事情也是按着吴恒的意志去办,但是最近因为一件民事案件,朱林与吴恒之间的关系彻底决裂。

    一个月前,发生了一件杀人案,涉及到婚姻上面。

    大石的婚姻制度与晋朝有些不同,在晋朝,妻子只有一人,妾可以有很多,而在大石,妻子却可以最多四人,而且必须公平对待每一个妻子,一旦其中一个妻子觉得丈夫对待自己不公,是可以直接到天兰教公议院告状的,一旦罪名成立,这名妻子将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接受丈夫的道歉与物质弥补,还有就是直接离婚,妻子将可以获得丈夫的一半家产。

    当然,能娶得起四个妻子的大石男人,一般都是有一定的地位与官位,除此之外,在大石与西域诸国还盛行着一种婚姻制度,或者说是一种习俗,那就是嫡堂婚姻,双方男子的姐妹,互换为妻子。

    第一件案子的起因便是由此而来。

    阿普与德拉两人的家长,半年前定下约定,三个月后,阿普的妹妹嫁给德拉,而同样的,德拉的妹妹也要嫁给阿普,阿普家境还算不错,德拉则是非常贫穷,但他的妹妹却是长得非常漂亮,阿普曾经答应德拉一家,德拉的妹妹嫁过来,无需任何嫁妆,而自己的妹妹嫁过去,将会带去两头牛与一辆有着年轻强壮马匹的马车,这让德拉一家大喜过望,对他们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两头牛可以种地,马车则是可以运物运人做生意,有了这些东西,将会极大改变自家的生活状况。

    但天有不测风云,三个月前,德拉外出做事,被土匪所杀,双方约定的婚事时间也是到了,阿普便是前去接德拉的妹妹过门,但是遭到德拉一家的拒绝,原因很简单,按照双方的约定,阿普的妹妹一旦嫁过来,将会带来两头牛与一辆马车,如今德拉身死,与阿普妹妹的婚事泡汤,牛与马车自然是不会再有,还要搭上德拉的妹妹,德拉的父母自然是不会同意。

    双方几经谈判,一直没有谈拢,一个多月前,阿普去德拉的家里,闯进德拉妹妹的房中,意图强行掠走其人,遭到德拉妹妹的激烈反抗,双方发生打斗,阿普被德拉的妹妹失手所杀,事情一下子闹大。

    阿普的家人找到朱林,告德拉的妹妹谋杀自己的儿子,私吞两头牛与一辆马车的过门礼钱。

    朱林经过审理,很快理清了整个案子的缘由。

    德拉的家人曾经跟阿普协商过,德拉既然已经死去,阿普的妹妹自是不用嫁过来,但两头牛与一辆马车的嫁妆却是要给,如此,婚事照旧,德拉的妹妹会依约嫁给阿普,但遭到阿普的拒绝,阿普这是看着德拉已死,自己既不用花钱,又能娶到一个漂亮的妻子,何乐而不为,双方就是在这一点上,有着极大的矛盾。

    朱林三十来岁,性格虽然圆滑,为官却还算正直,秉公处理,判德拉的妹妹无罪。

    阿普的家人不服,花钱贿赂武州刺史吴恒,吴恒指示朱林,改判德拉妹妹死罪,其家人限期返还阿普家人两头牛与一辆马车。

    德拉家境非常贫穷,如此判决,这是要把德拉一家人往死路上逼啊!

    朱林心有不忍,便把这个案子一直压着,对于吴恒的几番催促,能拖就拖,这引起了吴恒的愤怒与不满,当即上书吏部,告了朱林一状,吏部下文严厉训斥,朱林不得已,只能上书请辞,最终被吏部调往他处任职。

    李勋那日刚来武安城,吴恒也在这里,就是为了此事而来,朱林被调走,吴恒原本以为这件事情就此得以平息。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新来的这个叫做周青的县令,比之朱林要远远的硬气,吴恒传书周青,让他对此案改判,周青从朱林那里知道原委之后,严词拒绝了吴恒,并马上定案,德拉的妹妹立即无罪释放,阿普强入民宅,意图不轨,死有余辜,阿普的父母歪曲事实,诬告他人,被判入监服役。

    周青的这个举动,顿时让吴恒下不了台,他当即赶来武安城,对此案进行干预,而这个案子几经闹腾,已经被许多人所知,有许多百姓前来问案听判,县府衙门四周聚集了许多旁观的百姓,吴恒以刺史之职,强压周青,意图改判,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而外面的百姓了解实情之后,顿时气愤难耐,场面开始骚动,吴恒于是命人前去传唤甘图远,领兵前来镇压闹事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