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老师在此全文阅读 第13分节

第三卷 征讨黄巾 第一百一十六章 择兵(上)

    书接上回。

    皇甫老将军见李知在那里思索,也不打扰。

    因为他知道李知此人智计百出,说不定能想出什么好办法,便用期待的目光紧紧盯着正在苦思的李知。

    过了一会儿之后,李知手中折扇骤然停下,只见他满脸兴奋的大声叫道:“有了!本候有主意了!”

    皇甫老将军见李知高声大呼,便知道他已经想到了主意,遂急切的问道:“贤侄想到了什么好计策?快快与老夫说来!”

    李知“唰”的一下打开折扇,自信的说道:“小侄救援宛城之时,因为兵力不足,便征用了三万余黄巾,而此次亦可故伎重施。

    虽然张曼成麾下的精锐已经损失殆尽,但是我等原来俘虏的那十数万黄巾之中,完好无损之人为数不少。

    我等只要将其精锐之士挑选出来,想必能够得兵两三万。

    到时,以我等麾下为将校,统帅黄巾,稍加操练,必然能够成为一支精锐之师!”

    “好!”

    听完李知的计策之后,皇甫老将军曹操郭嘉同时抚掌叫好。

    就见皇甫老将军激动的说道:“如此确实可得两三万精锐之师!子干兄有救矣!”

    就在此时,李知对皇甫将军拱手一礼,恭声说道:“公明贤弟已经回到家中,小侄麾下却是无甚大将,此次出征还望老将军领军挂帅。”

    皇甫老将军闻言一愣,面色复杂的看了一眼李知,眼中精光一闪即逝。

    随后,皇甫老将军摆了摆手,装作不在意的说道:“贤侄这是说的哪里话!

    此次出征,乃是为了拯救我大汉忠良,但凡有用得着老夫的地方尽管开口,不必如此多礼!”

    “老将军果然是忠义之人!”李知心中十分佩服皇甫老将军对大汉的忠诚之心。

    李知看着满脸真诚的皇甫老将军,心中道感叹:“这大汉虽然到了风雨飘渺之际,但是,其忠臣良将从出不穷,可惜却没有一个英明之主驾驭他们,不然这大汉不至于沦落至此!”

    想罢,李知对着皇甫老将军和曹操郭嘉一引手,对着他们说的:“老将军,两位,我等去看看那些黄巾俘虏吧,请…”

    “嗯。”皇甫老将军也不推辞,点了点头便快步的向外走去,其状甚为急切。

    见皇甫老将军如此着急,曹操郭嘉二人相互看了一眼,苦笑一声,便赶紧跟了上去。

    等四人来到筑城之地,只见密密压压的人群正在忙碌着。

    除了少数看管着黄巾的士卒以外,其他的全部都是黄巾俘虏。

    放眼望去,黄巾俘虏之中精壮之士比比皆是。

    看到这些精壮大汉,皇甫老将军眼中一亮,点了点头,抚着须,笑呵呵的说道:“这些人皆是精壮之士,只要稍加操练,便是精锐之兵!”

    曹操抚着颌下短须,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这些黄巾原本就上过沙场见过血,只要稍加操练,便能成为一支精兵!”

    听到他们两个人的谈论,李知皱着眉头看着远处的黄巾。

    这黄巾之中固然有精壮之士,但是也有很多瘦弱不堪之人,若想成军,必须要精挑细选一番。

    想到这里,李知便对皇甫老将军三人说道:“这些黄巾良莠不齐,如果想让他们成军,必须要挑选一番。

    不然,就算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正是。”皇甫老将军点了点头,同意李知的说法。

    在他看来,一支精锐之师就应该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对于将领言听计从。

    像这些黄巾这般散漫不堪,毫无军纪,确实应该好好整理、挑选一番。

    随即,皇甫老将军却又为挑选士卒之事犯愁。

    如果让他去训练军队,那没问题,操练士卒和领兵打仗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而如今让皇甫老将军挑选士卒,确实令他拙襟见肘,遂对一旁的李知问道:“贤侄可有挑选士卒之法?老夫不善此道。”

    李知闻言,想了一下之后,便点了点头,他当然不会相人之术,但是后世有许多新兵的训练之法可以借鉴,逐一的淘汰那些不合格的黄巾。

    皇甫老将军见李知点头之后,大喜过望,在他印象中,李知从来就不是一个说大话的人,任何事情都是说得出,便能做得到。

    所以,这次既然李知答应了,想必他有很大的把握,能够从这些良莠不齐的黄巾之中,挑选出精锐之师。

    想在这里,皇甫老将军赶紧向李知催促道:“事不宜迟,贤侄赶紧去挑选士卒吧,若是晚了,老夫怕子干兄撑不下去。”

    “额…”见皇甫老将军如此着急的让自己挑选士卒,心中错愕不已。

    不得已,李知苦笑一声之后,只得领命而去。

    来到筑城之所,李知唤来了杨英,对他的仔细叮嘱道:“伯雄,你去把那些身上没有受伤的黄巾俘虏全部聚拢在一起,让他们围着宛城奔跑。

    告诉他们,前两万名可以免去劳役,并且,成够为本候麾下之军,受本候供养。”

    这却是李知效仿了前世军队之中的野外拉练之法,这种奔跑看似简单,却是最锻炼人的意志和体魄。

    能够在这种锤炼之下脱颖而出的人,必定能成为不错的士卒。

    而且,这种淘汰之法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可以把那些偷奸耍滑的人全部赶出军队,以保持军队中的纯洁性和上进心。

    等杨英领命而去之后,一直跟在他身后的郭嘉好奇不已的问道:“兄长平日锻炼嘉的方法,竟然也能用的挑选士卒之上?”

    “当然可以!”李知斩钉截铁的说道:“万变不离其宗,越是简单的方法越有效!”

    “贤侄说的好!”此时,有些不放心的皇甫老将军也跟了过来,听到李知的言论之后大为赞叹。

    而跟随老将军前来的曹操,亦是赞同的点了点头,开口道:“行之贤弟此言乃至理名言也!”

    见他们如此夸奖自己,李知有些不好意思,刚要开口谦虚几句就,听到远处传来了嘈杂之音。

    “快点儿!要是不想受那劳役之苦,就给我跑快点!”

    杨英拿着马鞭骑在马上,跟在八九万黄巾的身后,大声的对他们呵斥着。

    那些黄巾,听到杨英的呵斥之音,倒是也不恼怒。

    因为杨英早就跟他们说过,跑在前两万名的人,不仅能够免除劳役之苦,而且还能够加入李知的麾下,从那之后,他们便是二贤庄的人。

    对于加入李知麾下,这些黄巾并没有多大兴趣。

    但是能够加入二贤庄,这个诱惑却足以让众黄巾拿命去拼。

    若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成为叛贼,谁不愿意堂堂正正的做人?

    以前他们没有机会,只能用羡慕嫉妒的目光看着平日炫耀不已的二贤庄之人。

    而此时,他们有了一个机会,只要能跑到前两万名,就能加入二贤庄,生活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之下。

    加入二贤庄,从此便能吃饱穿暖,而且自己的家眷也可以生活在这人间天堂,这些诱惑太大了,大到足以让众黄巾不要命的去跑。

    等那些黄巾围着城墙跑了两圈之后,有一些人已经坚持不住了。

    那些体力弱的,已经跑不动了,倒在了地上,但是那些倒在地上的人并没有放弃,想要挣扎着爬起来继续跑。

    可是,他门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再跑,挣扎了几下,没有爬起来,那些人便也不再想着站起来,就那么趴在地上,眼中含着泪水,向前慢慢的蠕动着。

    李知看到这里,惆怅的叹了一声,心中想道:“这些黄巾为恶也不过是被逼无奈罢了。

    但凡有一个能够堂堂正正做人的机会,这些人都会拿命去拼,哪怕是倒下了也依然会想方设法的向目标爬去。”

    不过…随即李知就摇了摇头,把这种想法是甩到脑外。

    不管这些黄巾如何可怜,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沾满鲜血,只是这宛城之中,就有许多百姓被他们屠杀。

    恶就是恶!不管他们是出自本意,还是被他人指挥,他们表现的再可怜,流的泪水再多,也洗不干净他们手上的累累血债……

第三卷 征讨黄巾 第一百一十七章 择兵(下)

    书接上回。

    众黄巾跑了几圈之后,渐渐的大多数人都跑不动了,只剩下了两万余人还在那里坚持着。

    见此,李知对着远方的杨英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停下来了。

    杨英见到李知的命令,不敢怠慢,骑着马跑到了人群的之前大声喊道:“时间已到,诸位可以停下了!”

    那种黄巾俘虏听到杨英的喊声之后,立刻便停了下来。

    黄巾之中,大多数人都已经支撑不住,只是用坚强的毅力在强迫自己前进罢了。

    如今一停下,许多人便立刻瘫软在地上,穿着粗气,还有许多人,一口气上不来晕了过去。

    李知在远处看着那些晕倒的人,眉头一皱,他当然知道剧烈的运动之后不宜立刻坐下的道理。

    这些人跑了这么长时间,如果现在要是躺下了,那很多人便将永远站不起来。

    想到这里,李知不敢怠慢,快步走上前去,对着人群大声喊道:“都给本候站起来!

    现在躺下将来便永远站不起来了!

    就算站起来,也会留下病根儿,都给本候站起来!走一会儿之后再休息!”

    众黄巾听到李知的喊声之后,那些坐在地上的人面面相觑,有些不明所以。

    在他们看来,累了当然要坐下,起来走动岂不是更累?

    不过,大多数人不敢违抗李知的命令,黄巾之中,有许多人陆陆续续的站了起来。

    但是,还有许多人并没有理会李知的命令,躺在原地,闭着眼睛也不动弹,一副破罐破摔的模样。

    李知皱着眉头看这些人,心中颇为不悦,在他看来此次挑选士卒,乃是挑选精壮听话之人,而不是这些刺头,这些刺头哪怕是再厉害,李知也不愿意招揽他们。

    于是,李知便向一旁的杨英招了招手。

    等杨英过来之后,李知伏在他的耳边小声说道:“伯雄,现在没有站起来的人,全部给我淘汰!”

    “喏!”杨英看了一下那些躺在地上的人,脸色一肃,拱手一礼,大声应喏。

    等杨英带着那些站起来的人走了一会儿之后,他们渐渐的也都缓过劲。

    至于那些躺在地上的人,李知也懒得去管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到了此时,黄巾之中还没淘汰的人,只剩下不到两万人。

    李知看他们也休息的差不多了,便招了一个侍卫让他去通知杨英,可以进行第二次淘汰了。

    杨英听到那侍卫的传信之后,便立刻对着这些黄巾大声说道:“首先,恭喜你们已经成为了二贤庄中的一员,现在进行第二轮淘汰!

    这次淘汰乃是选取勇武之人,所有人皆是你们的敌人!

    以锣声为号,所有人立刻攻击身边之人,若是有人击倒了身边一人,便已经算是成功,需立刻退出人群。

    一炷香过后,还能站着一万五千人,便可成为主公麾下之卒!

    ”

    杨英说到这里,见黄巾众人皆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不过他也没管这些,对远处的一个侍卫扬了一下马鞭。

    那侍卫见到信号之后,使劲敲了一下面前的铜锣。

    “噹……”

    “开始!”听到锣响之后,杨英大喊一声,随后便目光炯炯的盯着黄巾人群。

    而黄巾人群之中虽然听到了锣声,但是都没有动手,面面相觑,不知道应不应该向自己同袍动手。

    就在此时,其中一人受不了这左右为难的压力,大喝一声朝旁边之人挥拳打去,他旁边的人正在发愣,一个不注意便被打倒在地。

    这倒地之人嘴角流着鲜血,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打他之人,随即,悲愤的大声问道:“二狗子!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在流浪之时,你差点饿死,我还把自己唯一的一块饼都给了你,你现在居然打我?!”

    那个被称为二狗子之人面色愧疚,一咬牙,扭过头去不去看倒地之人,拨开人群,低着头向人群之外走去。

    他面色木然的一边向外走,一边喃喃自语:“小钟哥,不是我不讲义气,而是我想像个人一样活着!”

    说到这里,他眼中已是充满泪水。

    有他做榜样之后,人群之中又有数千人向自己一旁的人挥起了拳头,骤然,人群便大乱起来。

    而李知看着人群,在他们互相之间纷纷挥拳相攻,不仅没有高兴,反而紧皱着眉头,咬着牙,目光死死盯着那些出手之人。

    过了一会儿之后。

    “噹……”

    一声悠长的锣声响起,一炷香的时间到了。

    此时的人群之中能站着的只有几千人,而已经击倒一人,站出来的却有数千,其他的已经纷纷的倒下了。

    见到如此场景,虽然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但是李知心中还是有些不忍闭上了眼睛,不敢去看那些倒地之人。

    不过,虽然李知闭上眼睛,但是惨叫之声依然无孔不入的钻入他的耳中,令他烦躁不已。

    随后李知定了定神,对着远处的杨英挥了挥手,让他宣布结果。

    杨英接到他的命令之后,大声的对人群说道:“所有能站立之人,全部淘汰!”

    “哗……!”杨英话音刚落,人群之中便传来了大声的喧哗之音。

    其中有一人越众而出,对着杨英大声的质问道:“你刚才不是说站立之人才能留下吗?为何现在站立之人却要淘汰?!

    如此出尔反尔,若不给我等一个交代,我等必不甘休!”

    杨英被他的话问住了,其实他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便把目光看向李知。

    而李知也听到了那人的说话,缓缓的走向前,看着面前这些愤愤不已的人,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

    随后,李知用折扇往躺下之人一指,看着人群说道:“这些被你们击倒之人,本来都是你们的同袍兄弟,而你们如今却为了能加入本候麾下与他们拳脚相加。

    若日后别人用高官厚禄引诱你们,你等岂不是也会对本候出手?!

    如此脾性本候岂敢用你们?!”

    李知话音刚落,其中一人便大声问道:“我等不过是听了侯爷的命令,才对同袍兄弟拳脚相加。

    我们这些做手下的不都是应该听从上官的命令吗?为何侯爷却淘汰我等?!”

    李知闻言,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之后说道:“本候虽然需要那些听本候命令之人,但是本候更加需要忠诚之人!”

    那些人听到李知的话后,面上皆都带着愤怒悲伤之色。

    其中一人“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对着李知哀声求道:“请侯爷大发慈悲,让我等加入二贤庄吧!

    我等日后必定不敢背叛侯爷!如若敢背叛,便让我等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李知见这群人皆都悲愤不已,嗤笑了一声之后,扶起了下跪之人后,用折扇点了点这群人后说道:“你等为何如此悲愤?

    本候何时说过你的不能加入二贤庄了?

    本候原来不就说过,你们这些在奔跑之中脱颖而出的人,都能加入二贤庄,本候向来说话算话。

    本候只是把你们踢出军队之中罢了,你等若是想,便安心的在二贤庄安家落户吧,寻个生意,然后过自己的安稳日子吧。”

    众人一听,大喜过望,纷纷的对着李知恭声说道:“多谢侯爷仁慈!”

    “嗯”李知点点头,然后指着那些躺在地上的人,对着一旁的杨英说道:“伯雄,速速将这些人好好安顿一下。

    如果有重伤之人,便寻一个医者为他等好好治疗,莫要让他弄丢了性命,从此之后,这些人便是你等同袍兄弟。”

    “喏!”杨英大声应诺,随后便匆匆而去。

    等他走后李知看着这些倒地之人面色心为后中喃喃自语道:“这才是我想要的精锐,既有勇力,又有同袍之情,至于纪律,日后好好操练便是……”

    正在此时,听到已经选拔完毕的皇甫老将军匆匆而来,见到李知急声问道:“贤侄可是挑选完了……”

第三卷 征讨黄巾 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府受辱(上)

    书接上回。

    却说皇甫老将军听到选拔完毕之后,便匆匆的来问李知。

    而李知见他焦急不已,便立刻回答道:“启禀老将军,小侄已经挑选出了一万余人的精锐,再从你我的大军之中挑选五千人,合共两万人,足以救援卢公。

    而且小侄已命公明贤弟回到家中,再把在家中操练的那一万人马调遣过来,如此,我等麾下之卒,便足以对抗张角。”

    “好好好!”皇甫老将军闻言之后,连声叫好,满脸欣慰的看着李知,抚着须温言说道:“有劳贤侄了,此次老夫回京之后,必定向陛下位贤侄表功!”

    李知摆了摆手,满不在意的说道:“小侄不过是心忧卢公安慰罢了,至于表功之事……不说也罢!”

    皇甫老将军见李知谦虚不已的表现十分的满意。

    随后,他看着那些黄巾问道:“这些还站着的人,便是贤侄挑选出来的士卒?”

    李知闻言,摇了摇头,指着那些躺在地上鼻青脸肿的人说道:“这些倒在地上之人,才是小侄选出来的士卒。”

    听到李知说躺在地上的人才是入选之人,皇甫老将军眉头紧皱,看着那些人,疑惑不解的问道:“贤侄莫不是说错了?这些倒地之人,如何能够算得上精锐?”

    李知见皇甫老将军惊疑不已,苦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选兵的方法,必然会引来他人的疑惑不解。

    不过,李知也没有改变心意,坚定的点了点头:“小侄并没有说错,正是这群人!”

    皇甫老将军见他点头,大为不解,疑声问道:“这些躺在地上之人,被人击倒为何却能入选?”

    李知闻言,唰的一声打开折扇,摇了两下之后,怅然的说道:“这群人虽然被他人击倒,但并非是他们勇力太弱,而是他们不愿向自己的同袍挥手相向罢了。”

    说到这里,李知叹了一口气之后,继续说道:“小侄不怕麾下士卒能力不足,就怕他们的脾性太差。

    能力不足,可以用其他方法去弥补,然,脾性太差,却毫无弥补之法。

    小侄挑选的乃是为国为民的忠义之师,可不希望自己的麾下出了一群匪兵!”

    李知话音刚落,皇甫老将军谓然长叹,感慨的说道:“贤侄说的有理,但是,现在这大汉朝的军队却无一人能够做到,皆都是贤侄所说的匪军!”

    说到这里,皇甫老将军闭上眼睛,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叹了一声气,不再言语。

    李知见他如此颓废,便安慰道:“老将军不必如此。

    等黄巾之事过后,老将军回到朝中必然会大受封赏。

    届时,老将军把那些军伍之人好好调 教一番便是。”

    “唉!”听到李知的安慰之语,皇甫老将军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而在此时徐晃已经回到了二贤庄,在二贤庄的城门之外见到了一队车队,打着龙旗,像是宫中之人。

    见此,徐晃对着守城的士卒问道:“这是何人?来此何事?”

    那守城的是士卒见是徐晃,不敢怠慢,拱手一礼道:“启禀将军,这些人自称是宫中之人,前来宣召。”

    “宣诏?”徐晃更为不解,问道:“此时行之兄长不是正在宛城吗?这些人给谁宣诏?”

    那守城士卒回道:“听说是给主母宣诏。”

    “夫人?”徐晃闻言一愣,怕出什么意外,便也不再和那守城士卒说话,匆匆向城主府跑去。

    徐晃来到李知府邸之后,见一队皇宫之人正在向荀媛宣诏,便匆匆的走了过去。

    此时,那宣诏的内侍已经读完了诏书,荀媛正打算双手接过诏书。

    就在此时,宣诏人群之中,一个丑陋大汉越众而出,色眯眯的看着荀媛说道:“我等前来传诏,难道夫人不好好的招待一下我等?”

    荀媛闻言,厌恶的看了他一眼后,有礼有节的说道:“拙夫此时正在为大汉征战,家中皆是妇孺,无主事之人,不便迎诸位进府,怠慢了诸位,还请见谅。”

    那丑陋大汉闻言之后,更加的放肆,一副色与魂授的表情,轻挑的说道:“你家夫君不在,岂不是正好?

    夫人只要好好招待我等,我等回去之后,必然向陛下为你家夫君请功!”

    “哼!”荀媛见他语言轻佻,冷哼了一声,面带不愉的呵斥道:“放肆!此乃大汉古乡候的府邸,本夫人亦是县君,汝这登徒子如此行事,可把陛下放在眼中?!”

    “唉~此言差矣!”那丑陋大汉不依不饶的说道:“我等前来宣诏,所代表的便是陛下,夫人把我登拒之于门外,岂是为臣之道?

    夫人就不要推辞了,快带我等进去吧,安排些美酒歌姬好好招待我等。

    听说古乡候家中美酒甚多,今日在下前来却是要一饱口福,至于歌姬嚒……”

    说到这里,他色眯眯的看了一眼荀媛:“这歌姬与夫人一般娇媚便可。”

    说完,那丑陋大汉伸出右手,便要去摸荀媛的脸。

    在人群之后的徐晃见那人如此无礼,勃然大怒,正要上前阻止,却听一声童音传来:“放肆!谁敢侮辱娘亲!”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府邸之中走出了一稚童,约有三四岁的样子,圆脸通红,瞪着双眼,虽然看起来是在生气,不过却显得可爱不已。

    等那稚童走到那丑陋大汉面前之后,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长得这般丑,也敢出来丢人现眼,居然还敢欺负娘亲,难道不怕我爹爹回来之后杀你的头吗?!”

    那丑陋大汉被揭了短处,勃然大怒道:“这是谁家的死孩子?!当真无礼!让我替你爹好好教育教育你!”

    说着,他便举起手向那稚童的脸上扇去。

    “住手!”

    “大胆!”

    就在他动手之际,只听两声呵斥之音传来,却是荀媛和徐晃见他要打那稚童,便大喊出声。

    而那大汉却充耳不闻,继续向那稚童打去。

    那稚童却是甚为灵活,见这大汉打来,一掩身,便躲过了那大汉的巴掌。

    随后,他跑到大汉的面前,用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瞪着面前的大汉,鼓着小嘴儿,抬起右脚,使劲的朝他两 腿之间踢了一脚……

    那的大汉怔愣了一下,像是没有反应过来,怔怔看着正把用脚踢在自己裆部的稚童。

    “啊……!”

    随后,那大汉双手捂着裤裆倒在了地上,痛的打滚,大声惨叫。

    “……!”正在向这奔跑的徐晃,看到这种场景,眨了眨眼睛,呆呆不语,却是被这稚童的表现惊呆了。

    而此时,荀媛快步走向前去,抱着那稚童,上下打量着,急声问道:“政儿可曾伤到哪里?脚痛不痛?”

    这稚童正是李政,他听说有传旨之人前来,有些好奇,便在门内偷偷的观望着外面。

    见自己娘亲被那人欺负之后,便跑出来为,自己的娘亲出气。

    此时,李政正用不屑的眼神看着那个惨叫的大汉,听到自己娘亲焦急的询问之声后,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颇为豪迈的说道:“娘亲放心,区区一个败类,岂能伤得了孩儿?!”

    “那就好,那就好!”荀媛看李政当真无事,便放心了下来,死死地抱住他,不敢再放开。

    随即,荀媛又想到自己的夫君正在为大汉出生入死,如今生死不明,而自己一群老弱妇孺却为他人所欺,想到此处,她便嘤嘤哭泣起来。

    李政见自己娘亲哭泣,举起小手,擦了擦她脸上的泪痕,大声的说道:“娘亲莫哭,爹爹虽然不在家,但是政儿已经长大了,能够保护娘亲了!”

    荀媛听到自己幼子的安慰之音,不仅没有停下哭声,反而眼泪更急,大声嚎哭起来。

    只见她一边哭一边说道:“夫君正在为大汉出生入死,却不想,家中妻小却为他人所欺。

    陛下便是如此对待有功之臣?!来人……”

第三卷 征讨黄巾 第一百一十九章 侯府受辱(下)

    书接上回。

    “来人!”

    荀媛站起身,眼中虽然含着泪水,但是目光却冷冽无比,嘴中恨恨的喊了一声。

    一个家仆听到她的喊声,便立刻走了出来对荀媛拱手道:“小人在此,夫人有何吩咐。”

    荀媛抬起右手,指着宛城的方向,对那仆人说道:“你去把你家侯爷叫回来!这黄巾我们不打了!

    他又不是大汉将军,为什么要出征?!

    你把此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你家侯爷,让他赶紧回来,至于宛城……

    破了便破了!与我等何干?!快去!”

    “喏!”荀媛话音刚落,那仆人便大声回应。

    在那仆人正要出发之际,却被面色焦急的内侍拦住。

    “哎呀呀…这如何使得?!”

    那内侍面色焦急的对着荀媛哀声求道:“请夫人切莫如此,不然咱家回去之后,无法与陛下交代啊!”

    荀媛闻言,冷冷的看着那内侍:“你如何交代与本夫人何干?

    本夫人刚才受那人欺凌之时,怎不见你站出来说句话,此时想要阻?晚了!”

    说到这里,她又看向了那还在原地的仆人,怒声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去!”

    那仆人见她发怒,不敢怠慢,扭头便匆匆而去。

    见那仆人要走,内侍对着身后的人急声喊道:“快拦住他!”

    “怎么?”见内侍居然让人拦住自家仆人,荀媛冷声问道:“想要以多欺少?!”

    说着,她对着一旁厉声喊道:“来人!击鼓聚将!胆敢有阻拦者…杀无赦!”

    荀媛话音刚落,远处之人受到命令,便立刻敲起了战鼓。

    “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鼓声传来。

    “夸夸夸……”

    随着战鼓之声,远处传来了一阵阵整齐的脚步声。

    只见远处约有一两万人,列着整齐的军阵,正缓缓的向这里行来。

    等那支大军来到近前之后,纷纷拔出兵刃大声喊杀。

    “呛啷啷……”

    “杀!杀!杀!”

    “噗通!”那内侍何曾见过如此场面,被众将士的喊杀之声,吓得扑通一声便跪坐在地上,他的身下缓缓的由水迹流出。

    随即,他便跪行至荀媛面前面前,大声的哀求道:“夫人饶命啊……!

    让这大汉欺凌夫人之事,非是出自咱家的本意,而是张让那厮指使的,与咱家无关啊…望夫人饶了咱家!”

    “张让?”荀媛闻听张让之名,脸色立刻凝重了起来。

    她听李知说过此人,知道此人乃是有权有势,并且心性狠辣之人。

    此事事关重大,李知又不在家中,所以荀媛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先确定道:“当真如此?”

    “真的……”那内侍疯狂的点头,像是一旦回答晚了,便小命不保一般:“请夫人相信咱家,咱家若有一句假话,便让咱家不得好死!”

    见到内侍说得真切,荀媛心中怒火渐渐的平息了下来。

    然后,她对着还在惨叫的丑陋大汉扬了扬下巴,问道:“那此人你想如何处置?”

    “嫂嫂,此事就交给在下来处置吧!”说话之人正是徐晃。

    他在人群中看了半天之,觉得荀媛处理此事处理得十分妥当,便没有出来,此时见她为难,便立刻出来接手此事。

    徐晃出来之后,先是对着荀媛行了一礼,然后瞪了一眼那瘫坐在地上的内侍,随后他面带狞笑的向那惨叫的大汉走去。

    等徐晃走到那大汉身边之后,一把抓起他的衣襟,虎目圆睁,喝问道:“到底是谁派你这厮来的?”

    “啊!”那人本来就疼痛不已,如今被徐晃一提,更是痛上加痛,惨叫着,疼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徐晃见此,也不再问他,左手顺势搭在了那人的脖子上,稍一用力。

    只听“咔嚓!”一声,惨叫之音骤然而停。

    徐晃对着荀媛点点头,然后又瞪了一眼那满脸惧色内侍之后,便拖着那人的尸体向人群外走去。

    待徐晃走后,荀媛便对自家军队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

    那里领军的郭三见到荀媛命令之后,大声喝道:“众将士听令!”

    “我等在此!”

    “兵刃归鞘,收兵回营!”

    “喏!”

    “呛啷啷!”

    “夸夸夸……”

    荀媛看了一会儿远去的军队后,又冷眼看了一眼内侍,随即抱起李政往家中走去。

    就在荀媛快要走到家中之时,传来了她的声音:“此事就如此吧!你且回去吧!”

    “多谢夫人……”那内侍见荀媛饶过他的性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连忙大声的道谢。

    等侯府的大门缓缓的关上之后,那内侍身后一人赶忙上前,把他扶起来。

    待那内侍站起身之后,阴沉着脸,对着身后的众人说道:“今日之事,你等都给咱家忘得一干二净!不可对他人言语,听到没有!”

    “喏!”跟着他来的众人不敢反驳,皆是大声回应。

    而此时,扶那内侍起身之人悄声问道:“吴公,此事回去之后可否告知张常侍?”

    “啪!”那吴姓内侍转身便给了他一个耳光,厉声说道:“此事绝不可告诉张让,今天,咱家为了活命,把他招供了出来。

    若是那张让知道,他岂会容得了咱家?!”

    说到这里,他目光阴狠的看着面前之人,阴测测的威胁道:“你若敢把此事禀报给张让,咱家固然难逃一死,但是,咱家在死之前,一定拉你垫背!”

    那人被他吓得不知所措,脸色苍白不已,“噗通”一声跪了下来,颤声说道:“吴公明鉴,奴婢绝无此意!”

    “哼!”吴姓内侍看了一眼后,便不再理他,缓步的走向了自己的马车之中后,对着车外的众人大声的说道:“回程!”

    随后,这支队伍便缓缓的向城外走去……

    等这只宣诏的队伍走后,徐晃也处理完了那个人的尸体,来到了李知府邸之中。

    等见到了荀媛之后,徐晃拱手道:“某家见过嫂嫂,兄长让某家给嫂嫂带声好。”

    荀媛虚扶了一下徐晃之后,急切的问道:“夫君可还好?没受什么伤吧?”

    徐晃见荀媛问的急切,也不犹豫,立刻回道:“请嫂嫂放心,兄长安然无恙,并不曾受过什么伤。”

    “那就好…”荀媛呢喃了一声之后,回过神向徐晃问道:“那你这次回来所为何事?”

    “这……”徐晃闻言,面露难色,却是怕荀媛过多的担心李知,所以有些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实话实说。

    见徐晃犹豫不决,荀媛绣眉一皱,关切的问道:“可是夫君在外有什么事情要家中帮衬?”

    徐晃见荀媛快要猜到,知道此事瞒不下去了,便实话实说道:“启禀嫂嫂,兄长此次已经平定黄巾。

    本来打算回军之时,却不想,又收到了广宗的战报,说卢公已经被围困在广宗。

    因为兄长麾下士卒在宛城之战中,皆是人人带伤,不能出战,所以兄长便让在下前来提一万精兵,用以救援广宗。”

    “还要出征?”荀媛闻言之后,满脸的担心。

    不过,她也知道事情紧急,不敢怠慢,便对一旁的仆人吩咐道:“你去寻郭三前来。”

    “喏!”那人应了一声便匆匆而去。

    过了不一会儿之后,郭三便小跑着来到厅中,见到荀媛和徐晃都在厅中,便拱手一礼道:“见过夫人,见过将军,不知寻属下前来,所为回事?”

    “免礼。”荀媛虚扶了一下之后,对郭三问道:“如今庄中还有多少兵马?”

    听到荀媛的问话,郭三一下便猜到了,可能是自家侯爷那里要用兵,所以便立刻回道:“启禀夫人,庄中如今还有可战之兵四万有余。”

    “四万?!”徐晃在一旁惊咦了一声,他等出征之时,庄中不过只有一两万伤兵,外加他挑出来的那一万黄巾精锐罢了,如何能有四万?

    想到此处,他便急声问道:原来家中不是只有两三万人吗?这另外的一万多人马是从何而来?”

    听到徐晃的问询,郭三朗声回道:“启禀将军,在将军走后,坤叔见家中兵马不多,怕出什么意外,所以便在城中成众人之中,选了一万精壮之士,训练成兵。”

    “好!”徐晃闻言大喜,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人数自然越多越好,却没想到,坤叔居然给了他们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徐晃心中感叹道:“当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若没有坤叔的查漏补缺,此次当真要陷入无兵可用的窘境。”

    想罢,徐晃便对郭三吩咐道:“你去挑选一万…不!你去挑选两万精兵,兄长那里急需兵马!有大用!万万不可懈怠!”

    “喏!”看徐晃焦急不已的样子,郭三知道此事必定紧急万分,便不再多加啰嗦,应了一声之后便匆匆而去……

第三卷 征讨黄巾 第一百二十章 安排

    翌日清晨,宛城,李知军营之中。

    此时,皇甫老将军正在训练新兵。

    只见其骑着战马,在两万军队面前巡视,而李知、曹操、郭嘉三人,正站在操场边看他训练。

    “刺!”

    “杀……!”

    “收!”

    “喝……!”

    李知见到不过一日的功夫,皇甫老将军便把这些黄巾俘虏操练的有模有样,心中大感佩服。

    李知对着一旁的两人感慨说道:“皇甫老将军当真是世之名将也!

    如此乱兵,居然被老将军操练一日,便能初现精锐之势,当真厉害!”

    “然也!”曹操扶着颌下短须,赞同的点了点头后说道:“皇甫老将军只是生不逢时罢了,若其生在汉初之时,必能名垂青史!”

    “此言差矣…”郭嘉的一旁喝了一口酒之后,插言说道:“此次老将军出征黄巾,不一样能够名垂青史?岂用生在汉初之时?”

    “出征黄巾能够名留青史?”

    李知嗤笑了一声后说道:“此次黄巾之乱,皆是我等官员造成,能够不遗臭万年已是大幸,还想名留青史?!做梦去吧!”

    “此事与我等有何干系?!”

    曹操见他说的凄惶,安慰道:“我等虽然是大汉官员,但是我等却忠心任是,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这黄巾之乱乃是天灾人祸所成,却是与我等忠良之士毫无干系。”

    “与我等没关系吗?”李知看向远方呢喃了一声,随后,自嘲的摇了摇头后说道:“希望如此吧…”

    就在他们谈话之时,皇甫老将军骑着战马快速向这里行来。

    等来到近前之后,皇甫老将军翻身下马,对着李知问道:“行之贤侄,兵马已经操练的差不多了,其他的,我等在路上边走边练,现在是否可以去广宗救援子干兄了?”

    李知看着远处整齐划一的人马,点了点头后说道:“确实是时候了,今日且容小侄安排一下营中杂事,我等明日清晨便出发如何?”

    “善!”皇甫老将军见李知终于同意去救援,便大声称善

    说完之后他又翻身上马回到阵中,想把这些士卒操练的更加精锐一些。

    毕竟广宗的黄巾也不是好相与的,到时候必然会有一场滔天血战,若是此时不把兵马操练好,到时,怕是战他不过。

    李知见到皇甫老将军如此匆忙的来去,苦笑的摇了摇头。

    不过李知也知道事情紧急,便向曹操和郭嘉道别之后,匆匆的回到了大帐之中,处理起军中杂务。

    等来到大帐之中后,李知坐在主位置上思考了一会儿。

    随后,他对一旁的侍卫副首领吩咐道:“此次出征,你便不要跟着去了,留在此地,等候公明贤弟前来。

    等他来后,告诉他事情紧急,来到此处之后马上朝广宗行军!”

    “喏!”那侍卫副首领闷闷的应了一声,便不再言语。

    见他应了声之后,李知在那里皱着眉头瞧打着面前几案,苦苦思索着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吩咐。

    最后,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转头看一下侍卫副首领,对他问道:“你可识字?”

    那侍卫副首领回躬身道:“启禀主公,属下带年幼之时曾上过几天家学,倒也识字。”

    “嗯!”听这侍卫副首领说自己识字,李知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李知对他吩咐道:“本候出征之后,你便代替本候,管理这的营中大小事务,尤其是那些黄巾俘虏,谨防他们作乱。”

    “喏!不过……”侍卫副首领先是应了一声,随后,有些为难的问道:“若是黄巾俘虏反叛该如何处置?还请主公明示!”

    “反叛啊……”李知仔细品味着这几个字,本来还在平和的面色,渐渐的锋锐了起来。

    最后,李知眼中寒光一闪,把手中折扇如刀一般一挥,厉声说道:“若是他们当真敢反……杀!”

    “喏!”那侍卫副首领听到李知得最后一个杀字之后,热血沸腾,满面嗜血之色的大声应诺。

    李知见他满脸是狂热嗜血之色,有些不放心的叮嘱道:“你且记住本候的命令。

    待他的反叛之后,才能如此,若他等没有反叛,你切不可虐待他们,听到没有?!”

    “哦…”那侍卫副首领有气无力的回应了一声。

    本来他还打算等李知走后,便把这些黄巾俘虏全部逼反,然后把他们通通都杀了,好为自己死去的兄弟报仇。

    如今李知特意叮嘱此事,他不敢反抗李知的命令,所以便有些心不在焉。

    “唉!”李知见他愤愤不平的表情,长叹了一口气,温声说道:“这些黄巾原来和你等一般无二,都是流民,不过是被逼无奈才投向了黄巾。

    我等各为其主,征战沙场,死伤亦属正常,这些黄巾已经投降,日后可能还要成为你等同袍兄弟。

    若你只图一时痛快,便把他们杀了,岂不是令清者痛,仇者快?

    而且,如果把这些黄巾俘虏全部斩杀,只是痛快了一时,日后呢?还有人敢投降吗?

    反正,不管投不投降都是死,那他们必然会拼死作战,哪怕剩下一口气也会与我等同归于尽,你想看到这样的场景?”

    侍卫副首领闻听此言,被李知所描述的场景吓得满脸大汗,拱手对着李知赔罪道:“是属下无知,险些坏了主公大事,请主公责罚!”

    “起身吧。”李知虚扶了一下之后,温言安抚道:“本候并不是不近人情,而是在这滔滔大势之下,必然会有一些割舍,本候如此行事,也是逼不得已罢了。

    若是有可能,本候当真是想把这些杀我同袍兄弟的黄巾一刀两断!不过……唉!”

    说到这里,李知蔚然长叹,沉默不语。

    “主公不必再说了。”

    见李知面色暗淡,那侍卫副首领赶紧安慰道:“是属下等人不了解主公苦心,错怪主公了,主公不必放在心上。”

    听到侍卫副首领的安慰之语,李知摇了摇头,没有再说这些,转移话题道:“待本候走后,你一定要为重伤的众兄弟安排好医者。”

    说到这里,李知怕他对这些黄巾俘虏另眼相看,所以便叮嘱道:“另外,那些黄巾俘虏重伤之人也一同安排医者吧,切不可让他们自生自灭。”

    “喏!”那侍卫副首领知道了李知的苦心之后,便不再反驳,大声应诺。

    李知想了一下之后,还是有些事不放心,又对他叮嘱道:“还有,筑城之事亦不可落下,早日筑好,便可早日安置数万百姓。

    这些百姓若平日之时,有不管何事求你,你一定不可推辞。

    若能办的,立刻给他办了,如果不能办,便把问题留下,留待本候回来之后,再做打算。

    切记!万不可敷衍了事,一定要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情。

    这些百姓皆因我等才无家可归,本候心中甚为愧疚,所以能帮的你便帮上一些吧。”

    那侍卫副首领见李知说得真切,不敢怠慢,大声应道:“喏!若属下有一丁半点的差错,提头来见!”

    见侍卫首立了军令状,李知摆了摆手后,戏谑的说道:“不必如此,只要忠心任是便可,如果出了差错,本候也不罚你别的,就罚你一年不得饮酒!”

    听到李知说出了差错,便一年不能饮酒,那侍卫首领面色一肃,大声保证道:“请主公放心!如果出了差错,属下便立刻拔刀自刎,绝不会受此折磨!”

    “你啊……”李知无奈的指着他,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你说你,跟云长贤弟学了一身的傲气也还罢了。

    如今本候不过让你保护了奉孝贤弟几天,你怎么连他的酒鬼脾性都学会了?”

    说到此事,李知无语的看着侍卫首领满不在乎的表情,有气无力的挥挥手:“算了!随你便吧,本候也懒得管你的事!

    但是,你在军营之中却不可饮酒,如果因为饮酒而耽误的大事,本候可不轻饶于你,明白吗?!”

    “喏!”侍卫首领也知道是事情轻重缓急,知道军营之中确实不能饮酒,便立刻大声应诺。

    李知见他态度诚恳满意的点了点,想了一下之后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便提起手中笔,翻阅起军中各项大小事务,处理起来……

第三卷 征讨黄巾 一百二十一章 出发

    翌日,清晨。

    天色未明之时,李知正在熟睡,突然之间大帐被人猛的拉开,把他惊醒。

    察觉到有人入内,李知猛然的睁开眼睛,快速的翻身而起,抽出了枕边之剑。

    待仔细打量一番之后,见是皇甫老将军,李知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看着皇甫老将军无奈的问道:“天色尚早,老将军来找晚辈何事?”

    老将军面色焦急的说道:“昨日晚上,老夫收到了子干兄的一封绝笔信,言称其三日之后便要出城与黄巾决一死战!”

    “什么?!”李知大喊了一声,猛的掀开被子,从榻上快步的跑了下来,一把抓住皇甫老将军的衣袖,紧张的问道:“为何如此?

    他们若在城中还能多坚持几日,为何要出城决战?”

    “唉!”皇甫老将军长叹了一声之后说道:“想是子干兄见无援军来援,遂起了死念,不想在城中坐以待毙,所以便出城与黄巾同归于尽!”

    “三日…”李知听完皇甫的解释之后,撒开了他的衣袖,呆呆的站在那里,默念着所剩无几的时间。

    随即,他猛然的回过神,对着外面大声喊道:“来人!击鼓聚将!”

    “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鼓声传来,把正在熟睡的众将士惊醒,醒了之后,纷纷的快速的穿衣蹬鞋。

    有几个军官快速穿好了衣服之后,对着众人大声喊道:“快点,快点…!若是起晚了,军规处置!你们几个憨货,还不快点起来!”

    说着朝还没起床的那几个人,用刀鞘狠狠的打了过去。

    “哎呦!莫再打了,我这就起!”那几个偷懒不想起来,被其长官用到家一阵狂打之后,哭爹喊娘的快速爬起身。

    等众将士起身来到操场之后,纷纷排兵列阵,等候自家主公。

    但李知来到操场之后,其麾下众将士已经排列了几个大方阵,李知见此,欣慰的点了点头,对自己部队的快速反应十分的满意。

    李知来到军阵之前,对着众将士大声喊道:“昨晚,本候收到了卢公绝笔信,广宗已经坚持不下去,卢公欲出城与那黄巾张角决一死战!

    然而,他等原来只有一万余人,如今经过这几天的惨战,想必现在也只有五六千人罢了!

    如此出城,无异于以卵击石,我等皆是大汉子民,岂能坐视同袍陷于绝地而置之不理?!

    如今,本候决意带兵去救援他等,你等可愿得本候再次征战沙场?!”

    李知话音刚落,众将士便齐声喊道:“誓死追寻主公……!”

    李知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便脸色一正,大声喝道:“本候麾下大军,在原来之时从未有过军名。

    如今黄巾四起,天下民不聊生,我等乱世之人,只能痛苦挣扎,以求活命。

    此次征战,本候希望尔等皆能全身而退,所以,自今日起,本候麾下大军便称为乞活军!”

    李知话音刚落,众将士齐声大喊:“多谢主公!乞活军万胜!”

    见自己麾下众将是皆是士气高昂,李知点了点头,翻身上马对着众将士大声喊道:“众将士听令!”

    “属下在此!”

    “因本候不善军务,所以,此次救援广宗,乞活军便由皇甫老将军带领,尔等不可怠慢!”

    听闻此言,众将士面面相觑,其中有些黄巾之人更是面露愁色。

    因为他们原来围困过皇甫老将军,如今到了皇甫将军的麾下,怕是被当作死士一般对待,所以便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听从。

    见到军队之中的黄巾犹豫不决的表情,李知略一思索,便明白了他们的顾虑,对着几个从起兵之时便一直跟着自己的老兵使了个眼色。

    那几个老兵得到暗示之后,率先带头对着皇甫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之后大声喊道:“我等遵命!誓死追随老将军!”

    带着几个老兵开口之后李知麾下的其他士卒也都反应过来大声的跟着喊道:“我等遵命!誓死追随老将军!”

    而军中的众黄巾,在从众的心理作用下,也跟着大喊起来。

    李知把这些黄巾安抚好之后,把目光转向的一旁的皇甫老将军,恭声说道:“如此,小侄把乞活军托付于老将军了,望老将军能够爱惜乞活军,莫要让他等出现太大的伤亡。”

    皇甫老将军看着面前的军阵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李知的话语也不太在意,随意的应付道:“贤侄放心,老夫省的。”

    见皇甫老将军对众士卒生命的轻蔑,李知心中有些不悦,但是随即便压了下来,没有说什么。

    待乞活军准备好粮草和各种辎重之后,皇甫老将军便翻身上马,一扬马鞭大声喊道:“出发!”

    说完皇甫老将军便快马一鞭向广宗方向行去。

    见他如此焦急,李知和曹操郭嘉三人相视一眼,无奈一笑,便也跟随着皇甫老将军快马而去。

    而是乞活军在军中众将校的率领下,小跑着跟上了他们。

    待大军行进了约有五六十里之后,乞活军皆都劳累不已,行军速度也渐渐的慢了下来。

    皇甫老将军在前面却还催马行进,李知见他太过于着急,便大声的喊道:“老将军且慢一些,大军有些跟不上将军。”

    皇甫老将军听到李知的喊声之后,回头一看,见乞活军确实慢了下来,眉头一皱,调转马头向中乞活军奔来。

    等他回到军中之后,对着那些行军缓慢之人,扬起马鞭劈头一顿乱打,边打边大声骂道:“快点儿!才行了数十里便如此缓慢,定是你等偷懒!”

    李知见皇甫老将军有些太过于急躁,便快马上前,一把抓住他挥舞马鞭的右手,安抚道:“老将军莫要着急!

    卢公不是说三日之后才出城决战吗?如今在时间上来得及,没必要如此急躁。

    而且,大军已经行了五六十里,连马儿都有些累了,更不用说小侄麾下士卒,请老将军暂熄雷霆之怒,让他等稍作歇息,再行行军如何?”

    李知话音刚落,皇甫老将军便一下挣脱了李知抓着他的手,怒声喝道:“混账话!

    虽然子干兄说是三日之后才出城,然而,此时子干兄必定岌岌可危,我等早去一时,便能早一时让他脱离安危险之境。”

    李知闻言眉头一皱,他也知道皇甫老将军说的在理,但是自己麾下士卒确实有些撑不住了。

    若一直以这样的行军速度前进,那到了广宗之时,怕是乞活军也没有多少战力。

    想通这些之后,李知对着皇甫老将军温言安抚道:“老将军莫要急躁,大军如此急行军,便是到了广宗之时,乞活军怕是也没有多少战力了,更不用说救援卢公等人。

    莫不如让他们休息一下,等他们休息好了之后再急行军,必定事半功倍。

    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嘛,现在休息,也是为了日后更好的救援卢公。”

    本来,李知以为自己的诚恳之言,皇甫老将军能听进去,却没想到,他摇了摇头之后,不悦的说道:“子干兄乃是国之栋梁,岂能为了区区几个士卒便拖延救援子干兄?

    莫说只是劳累了一些,到了广宗之时,只要能够救出的干兄,这乞活便军全军覆没,又能如何?

    这些黄巾和流民所成的军队,岂能与子干兄这种大汉栋梁相提并论?行之贤侄莫要说了,老夫心意已定!”

    “可是…”李知闻言刚要开口,因为皇甫老将军挥手打断。

    只听皇甫老将军厉声说道:“没有可是,此时乃是老夫的领军,不用贤侄多嘴!”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大军大声喝道:“继续急行军!胆敢怠慢者,杀无赦!”

    李知见他如此不通情理,正要上前与他理论,便被身后的曹操一把拉住,小声的对他说道:“行之贤弟莫要再说了。”

    李知见曹操拉住自己,有些愤愤不平的问道:“孟德兄为何拉住在下?在下要去找老将军理论,为将之人,岂能如此的不爱惜自己的麾下?!”

    “唉!”曹操看着满脸气愤的李知,叹了声气之后,对他说道:“贤弟有所不知,皇甫老将军不仅是精通兵家,更是精通法家。

    而在他成为将军之后,便集两家之多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带兵之道。

    老将军带兵之道,乃是以严、以速、以精,所以贤弟现在便是去跟他理论也毫无用处,一个不慎,贤弟还要被皇甫老将军以军法处置。

    因为在皇甫老将军领军之时,他便是一个铁血无情的沙场之将,而不是平日我等见过的和蔼长辈……”

第三卷 征讨黄巾 一百二十二章 途中波澜

    书接上回。

    听到曹操解释之后,李知虽然心中已经明白了皇甫老将军为何与前日差别如此大,但是他并不认同皇甫老将军的带兵之道。

    在李知看来,自己麾下的士卒,便如自己兄弟一般,岂能如牛马一般驱使?

    所以即便是曹操为他解释了一番,但是还没有打消李知向皇甫老将军理论的心思。

    只见李知调转马头,驭马上前,对着前面正在呵斥士卒的皇甫老将军大声喊道:“老将军且慢!”

    “嗯?!”皇甫老将军回头瞪了李知一眼,满脸不悦的问道:“汝还有何事?!”

    “立刻驻军休息,不能再如此行军!”李知满脸正色的看着皇甫老将军,斩钉截铁的说道。

    皇甫老将军见李知敢反驳自己,勃然大怒,用马鞭指着李知的鼻子,怒声道:“汝这竖子!如今汝亦是本将麾下之卒,安敢违背本将之意?!”

    李知用折扇拨开他指来的马鞭,摇了摇头,坚定的说道:“老将军明鉴,非是小侄不遵老将军之命。

    而是乞活军确实已经疲惫不堪,如若再强逼着他们急行军,怕是有些太过不近人情。”

    “哼!”皇甫老将军闻言,刚要举起马鞭抽打李知,却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又放下来。

    他冷哼一声之后,对着李知说道:“老夫如何行事不用汝这不通兵阵之人操心!”

    说完,他便不再理会李知,继续催促士卒急行军。

    “……”李知呆呆的看了皇甫老将军许久之后,叹了一声气,扭头向郭嘉等人的方向走去,想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等他来到郭嘉面前之后,郭嘉正悠哉悠哉的抿着酒,见李知前来,郭嘉笑嘻嘻的对他说道:“怎样?兄长可是吃瘪了?”

    “唉!”李知摇了摇头,唉声叹气的说道:“为兄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日里和蔼的老将军,如今却如暴君一般刚愎自用!”

    “呵!和蔼?!”郭嘉闻言,冷笑了一声,之后说道:“皇甫老将军平日里和蔼,只是因为兄长对他有救命之恩罢了!”

    说到这里,他面色怪异的看了一眼李知,说道:“嘉却从没想到兄长居然如此的天真,对一个只见过几次面的将军如此的信任。

    竟然把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的大军交给他指挥,如今兄长可是知道手中大军的重要性了?”

    “额…?”被郭嘉这么一说,李知蓦然醒悟,心中想道:“对啊!我为什么会把手中大军交给别人?!

    就算我不会领军,但是,难道我还不能让皇甫老将军和曹操来辅助我吗?

    为何我如此轻而易举的便把手中的大军交了出去?!这可不符合我以往的性格。”

    思念一转,李知一拍额头,却是明白了自己为何轻信他人。

    一则,历史之上的皇甫嵩便是有名大将,而且在黄巾之乱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李知便下意识的认为他是可靠之人。

    却忘记了皇甫嵩打败黄巾之后,便把黄巾俘虏全部坑杀的冷冽心境。

    二则,最近对阵黄巾,李知皆是大胜,令他心中起了自傲之念,没有了以往那种谨言慎行的心境,如今却是吃了大亏。

    想明白这些之后,李知拍了拍额头,苦笑着呢喃道:“我还是太过于相信历史了!

    而且,最近确实有些太过于骄傲了,不过是战胜了一些黄巾,这些人连军队都算不上,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战胜他们,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在反思了一会儿之后,李知看着疲劳不已的大军,心中着实不忍,又看了看远处正在拿着马鞭抽打士卒的皇甫嵩,面色一定,却是下定了主意。

    拿定了主意之后,李知驭马走到了大军之前,也不理会皇甫嵩,对着大军大声喊道:“众将士听令!”

    乞活军愣了一下,随即,本能的齐声回道:“属下在此,请主公吩咐!”

    见乞活军还听自己的命令,李知大手一挥,命令道:“停止行军,广撒探马,原地休息!”

    听到李知让他们休息的命令,乞活军大声回道:“喏!”

    “谁敢?!”看到大军停了下来,皇甫嵩勃然大怒,指着李知,对大军说道:“把此乱下军令之人给本将拿下!”

    然而,他命令下达了许久之后,却无一人听从他的命令。

    李知见皇甫嵩居然敢让自己的大军把自己拿下,目光一冷,眯着眼睛盯着皇甫嵩,不发一言,他相信自己的大军不会让自己失望。

    皇甫嵩见大军敢不听自己的军令,便拿着马鞭对着众人一顿乱抽,边抽边骂道:“你等黄巾乱贼,居然敢不听本将之令?!欲反耶?!”

    李知见皇甫嵩如此的不依不饶,面色一冷,对着自己的侍卫吩咐道:“来人!把这老贼拿下!若他敢再多一句嘴便抽他三十鞭,若是他敢于反抗…”

    说到这里,李知略一沉吟,随后目光一厉,冷声说道:“若是此老贼胆敢反抗,杀无赦!”

    “喏!”侍卫满脸兴奋的大声应了一声。

    他们早就看这老头不顺眼了,如果不是李知的命令,他们早就把这老头给拿下了。

    如今见李知发了下如此让人振奋的命令,便快步走向前去,一脚飞起,把皇甫嵩从马上踢了下来,七手八脚的把他捆成了一个大粽子。

    当然在捆绑的过程中,免不了对皇甫嵩拳脚相加,以报他残暴的对待大军之仇。

    皇甫嵩在被众人捆绑之时,大声的呼喊:“本将乃是大汉中郎将,你们竟敢如此无礼!李行之,汝这竖子莫非欲反耶?!”

    曹操听到这边的嘈杂之音,骑马冲了过来,见皇甫嵩被绑在地上,大惊失色,急忙的向李知问道:“行之贤弟,发生了何事?为何把老将军捆绑起来?!”

    “没什么”听到曹操的问询,李知面无表情的说道:“只是道不同不相与谋罢了!”

    曹操闻言,便立刻明白了,他早就知道皇甫老将军和李知两人带兵之法不同,必然会起争执,却没想到如此的激烈。

    随后,曹操无奈的看着李知说道:“为兄知道行之贤弟爱兵如子,和老将军的带兵之法不同,但是也没必要如此对在老将军吧?”

    李知闻言,看了曹操一眼,轻声的对他说道:“就在刚才这皇甫老的欲把在下拿下,这老贼如此行事,孟德兄觉得在下不该如此对他?”

    “……”曹操闻言沉默不语,随即无奈的仰天长叹道:“何至于此啊!”

    李知没有管曹操的感叹之语,翻身下马,走到皇甫嵩的面前,用脚踢了踢被绑成粽子的皇甫嵩,小声问道:“如何现在还要把本候拿下吗?”

    “哼!逆贼!等回到洛阳之后,老夫必定参你一本!”皇甫嵩看着李知冷哼了一声,把头一转不再理他。

    看着面前愤愤不已的皇甫嵩,李知心中倒是想明白了,他将来要跟随别人建功立业,建立一个新的帝国。

    与这些大汉的臣子本来就水火不容,如今确实没必要对他们太过的尊敬,不管他们是忠是奸。

    想通这些之后,李知心中一阵的放松,对于救援卢值之事,也不太放在心上,能救则救,不能救也无妨。

    反正以关羽的武力,必然能够悟安然无恙,至于其他人…却是无所谓了,死活都与他无关。

    心中拿定主意之后,李知蹲下身,用手指戳了戳的皇甫嵩的老脸。

    皇甫嵩见他如此,把脸一扭厉声喝道:“你这竖子要干甚?!”

    李知有些无趣的收回手,对他说道:“将军心中只有救援卢公一事,却不把本候麾下士卒性命当回事儿。

    而现在更是忘恩复义的要拿下本候,这便是将军的为人处事之道?!

    本候如今戳你脸皮,是想看看将军的脸皮到底有多厚,能不能挡得住雷劈!”

    皇甫嵩闻言大怒,梗着脖子,怒视着李知道:“竖子!安敢如此欺我?!”

    李知没有理会他的呵斥,把手指在皇甫嵩身上擦了一下,像是嫌太过肮脏似的。

    随后,他站起身来对一旁的侍卫挥了挥手,让他门把这皇甫嵩拖下去。

    旁都是侍卫见到李知的命令之后,便立刻出来两人,提起皇甫嵩的双腿,倒着把他拖了下去。

    在拖行的过程之中,只听皇甫嵩大声骂道:“竖子安敢如此无礼?!此事老夫必不罢休!”

    李知扭头看他了一眼,阴测测的喃喃道:“必不罢休?哼!那你也得有命才行!

    如今兵荒马乱,你若是在无意之中被与黄巾小卒刺杀,本候也只能为你默哀……”

第三卷 征讨黄巾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战黄巾(1)

    两日之后,广宗城下。

    张角此时正在城下看着城头的攻伐之战。

    他此时心中十分愉悦,因为自己麾下将士已经数次攻上了城头。

    若不是那城中有一红脸大将,十分厉害,屡屡力挽狂澜,这广宗城早已被自己麾下将士拿下。

    不过就算如此,这广宗城也是岌岌可危,那红脸大将虽然勇悍无比,但他毕竟只是一个人,就算再厉害,对大势来说,于事无补。

    就在这时,有一个黄巾力士快步的走到了张角的面前,禀报道:“启禀大贤良师,远处来了一支汉军,约有两万余人!”

    “汉军?”张角疑惑不已,这附近所有的汉军不是都让自己给打败了吗?怎么还会有援兵前来?

    随即,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猛然转头,看向那黄巾力士,急切的问道:“可曾见到那支援兵打的是什么旗帜?”

    黄巾力士看张角急切不已,不敢怠慢,立刻拱手回道:“启禀大贤良师,来军旗帜上写着:汉古乡候李。”

    张角闻言,双眼一眯,牙关紧咬,拳头紧握,恨恨的说道:“当真是他!好好好!来的好!我还没去找你,你却自投罗网,古乡侯李知……哼!”

    说完之后,张角转过头,对护卫在一旁黄巾力士吩咐道:“传本尊神谕,暂缓攻城,把所有黄巾力士召集起来,本尊要把那李知碎尸万段!”

    “喏!”那黄巾力士神情麻木的应了一声,随后便像一个僵尸一般,僵硬的转身离去。

    看到那黄巾力士如此,张角欣慰的点了点头,对自己的秘法满意不已,对《太平要术》一书更加的珍惜,心中庆幸自己能得到此种神书。

    张角能有现在这诺大的基业,全靠了这本书,不然他也不过是一个山中农户罢了。

    而此时的李知也接到了自己的手下来报,自己大军已经被张角发现,并且张角已经暂缓了攻城。

    李知闻听这个信息之后眉头紧皱,他以往与黄巾交战之时,要不就是占着地利,要不然就是信息不对等,如此才让他能够以弱胜强。

    如今地利以失,而此时更是让对方侦骑先探到了己方,也无法做到信息不对等。

    而且,由于李知在前几次战役之中名声大噪,黄巾众人提起他无不是咬牙切齿,更是牢牢的记住了他的名、爵。

    在听到李知前来之时,黄巾众人皆是打足了精神,没人敢稍加怠慢。

    毕竟,李知在前两次战役之中所用的计谋已经传到了这里,没人敢小瞧李知的智慧。

    而正因为如此,李知若再想用什么计策怕是很难,只能用堂堂正正之兵与黄巾决一死战。

    不过,这是李知最不想看到的,因为若是正面厮杀,不管胜败,都会令自己麾下的士卒损失惨重。

    然而,李知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什么取胜之策,烦躁的拍了拍脑袋,看着一旁的郭嘉问道:“贤弟可有什么制胜妙法?”

    郭嘉此时亦是紧皱眉头,心中思索万千,但是却没想到什么妙策,因为此时不管地利还是天时皆不在己方。

    至于人和…对方张角以鬼神之说凝聚众人,他们比己方更加的团结。

    见郭嘉确实想不出什么,也不再逼他,命令大军寻一险要之地驻扎。

    等大军驻扎完毕之后,心情烦躁的李知便出营四处逛了起来。

    李知走着走着,便来到了一片风景秀丽的小平原,看着这些五彩缤纷的花草,李知心中的忧虑稍缓。

    “唳”

    正在李知陶醉于这山水之间之时,突然之间一声鹰鸣打断了他的遐想。

    他抬头望天,只见一只苍鹰正盯着李知远处的一只野兔,快速的向下冲来。

    就在那苍鹰快要捕捉到野兔之时,这只野兔长长的耳朵一动,也察觉到危险,瞬间,极速的向远处跑去,让那苍鹰无功而返。

    而那苍鹰也没有气馁,双爪一蹬,展开双翅,便向天空飞去。

    随后,苍鹰盯着那逃脱的野兔,又一次急冲了下来。

    然而,此次那野兔却是早有准备,见苍鹰扑来,轻巧的往一旁蹦了两下,让他苍鹰又一次无功而返,如此往复,最终那野兔也没有被苍鹰捉住。

    此时,那野兔正在远处悠哉悠哉的吃着青草,而苍鹰也像是放弃了一般,在天空盘旋了几圈之后,向远处飞去。

    李知见到此场景,目光一亮,狠狠的拍了一下额头,有些自嘲道:“人当真是善忘的动物,我这才来了几年,便把前世之事忘得差不多了,如此简单有效的战法,我怎么没想到呢?”

    说完之后,他对着远处的侍卫招了招手,便快步的向自己军营走去。

    等回到军营之后,李知招来了郭嘉和曹操两人。

    等他们两人来了之后,李知便急切的对曹操问道:“孟德兄,夏侯两兄弟可曾跟着你一起来此?”

    见李知问的如此急切,曹操知道李知怕是有什么重要之事要托付于夏侯两兄弟,也不犹豫,立刻回道:“他两兄弟确实与为兄一起来了,贤弟有何事吩咐他等?”

    “好!”李知听到夏侯两兄弟来了之后,双手一拍大叫一声好。

    见到李知如此表现,曹操两人心中更加心痒难耐。

    此时,比较沉不住气的郭嘉急声问道:“兄长莫要卖关子了,快与嘉说说,兄长可是想到了破敌之策?!”

    李知闻言,从腰间拿下折扇,“刷”的一声打开之后,摇两下,装作风轻云淡的说道:“然也!为兄心中确实有计策,此策必定能够大破黄巾!”

    “哦?”曹操闻言,在一旁惊咦了一声,他可是对李知的计谋佩服不已。

    往日的宛城之时,数次见李知轻描淡写的便大破敌军,此等庙算之术确实令人向往。

    随即,曹操快步的走到了李知的面前,面带期待的问道:“贤弟想出了何种即可可否与为兄说说?”

    “善!”李知也不推辞,道了一声善之后。对着两人招了招手,让他们聚到自己身旁之后,悄悄地在他们的耳边说起了自己的计策……。

    而此时张角已经集结了全部的军队,1万的黄巾力士,再加上一些黄巾精锐,足有十万人马。

    张角把剩下二十万大军一分为二,让自己的两个弟弟领着剩下的大军团团的围住广宗城,不让一只苍蝇飞出。

    而张角自己则带领着十万精锐去围剿李知。

    正在此时,就听到一个探马来报,说是李知已经把大军一分为三,其中数千骑兵为一军,其余两军皆是步足。

    张角闻听此讯后,疑惑不解,不知为何一向足智多谋的李知会出此下策。

    本来这汉军在人数上就不占优势,如今却分三军,岂不是更加的容易被个个击破,添油战术可是军中大忌。

    不过,如果说是李知不懂行兵打仗之道,那张角第一个不信。

    在张角看来,李知能够顺利的剿灭颍川和南阳的黄巾必然不是侥幸,而如今却一反常态,其中定然有诈!

    张角在原地缓缓的踱步,过了许久,却没有想到李知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心中烦躁不已。

    正在此时,其弟张宝走了过来,见到自家平日里英明神武的兄长烦躁不已,大为惊讶。

    在张宝看来,自家兄长不是神仙也是个半仙,没想到居然也有事情能难得住自家兄长,遂好奇问道:“兄长在为何事发愁?”

    张角被张宝的问话惊醒,看到是自家兄弟,长叹了一口气之后说道:“这李知也不知是怎么想的。

    本来他就是势弱,如今却把自己麾下的弱旅一分为三,其中必然有炸!

    然而,为兄却是怎么也想不到,他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

    “就为这?”张宝听完张角的解释之后,愣愣的看着自己兄长,有些不解的说道:“兄长为何要在意他有什么计谋?

    反正兄长麾下大军比他厉害,找到李知之后,挥军而上把他拿下就是了,管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作甚?”

    “嗯?”张角听到张宝的话后,怔愣了一下,随即,眼中渐渐放光,最后哈哈大笑起来!

    张角边笑,边拍着自己兄弟的肩膀说道:“哈哈哈……当真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吾弟所言有理!管那李知有什么鬼蜮伎俩,只要见到他之后,为兄便吩咐手下大军一拥而上,把其包围诛杀了便是,何必想那么多!”

    说完之后,张角像是打开了心结一般,大步的向自己战车行去……

第三卷 征讨黄巾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战黄巾(2)

    书接上回。

    等张角带领大军来到李知营前之后,看到李知虽然人马不多,但是大营却建造的颇为的壮阔,连绵数里之长。

    见此场景,坐在战车之上的张角长叹了一声,对着身旁之人讽刺道:“你等且看着,这李知虽然也算得上一员能将,但是其贪腐,却不比那些恶吏稍差。

    只是一个临时的大营,却建造的如此壮阔,其中不知有多少民脂民膏被其挥霍一空!”

    听到张角的讽刺之语,一旁的一人点头赞道:“大贤良师所言极是,本来,属下以为这李知能够打败两位渠帅的大军,想来是个能人。

    如今看来,他能打败两位渠帅也不过是侥幸罢了,如今大贤良师亲自出马,必定能将其斩于马下!”

    张角闻言,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对那开口之人说道:“褚燕,且莫大意,这李知能把本尊麾下波才、张曼成两员大帅接连斩与马下,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不能因为其奢华一些,便武断地认为其为无能之辈,若你日后抱着如此心理对敌,必然会吃大亏!”

    听到张角的敦敦教诲,褚燕不敢反驳,恭声回道:“多谢大贤良师教诲,属下省得,日后必不敢再犯。”

    见褚燕态度甚好,张角抚须一笑,欣慰的点了点头。

    随即,张角便对着一旁的一员小将说道:“白骑,汝去叫阵。”

    “喏!”那人应了一声之后,便骑上快马,带着三五千人冲到营前,大声喊道:“大贤良师法驾降临,无知小儿!还不速速出营迎接?!”

    然而,他喊了半天之后,宁中也无一人回应,便是连大营之前都没有看守之人,宁静的有些让人发憷。

    张角见此,皱着眉头,不知这李知卖的什么关子,为何不出来答话。

    张角思索了一番之后,还是没有猜到李知的打算,便对张白骑招了招手。

    张白骑见他招手,调转马头,快马赶回来问道:“大贤良师有何吩咐?”

    张角在战车之上,抚须踱步了一会之后,缓缓的对着张白骑说道:“你带一万…不!带三万人马冲进营中,看看这大营之中到底有什么鬼名堂。”

    说到这里,张角又想起了张白骑那急躁的性子,有些不放心的叮嘱道:“切记!不可鲁莽行事,缓缓入内即可,遇敌既退,不可恋战!你可明白?!”

    张白骑闻言,大大咧咧的说道:“大贤良师何必如此小心?

    那李知不过是两三万人马而已,属下带领着三万人马,必定能够一举将其拿下,何必再退回来劳烦大贤良师。”

    “胡闹!”张角厉声呵斥道:“那李知已经击败了本尊麾下三四十万黄巾,岂是易于之辈?!

    你如此的轻敌,让本尊如何放心?

    算了!你不必进去了,本尊在另选他将吧!”

    “哎…别啊!”听到张角说要换将,张白骑大惊,赶紧喊了一声之后,面带诚恳的对张角说道:“大贤良师不必换将。

    属下刚才只是玩笑之语,等进去之后必定会小心谨慎。

    如若见到敌军,便立刻退出大营,绝不会有半点怠慢!”

    “当真如此?”张角看他信誓旦旦的保证,半信半疑的看着他问道。

    张白骑见张角不相信他,心中大急,随后下了军令状:“如若因属下而坏了大贤良师大事,属下愿提头来见!”

    张角看他说的真诚恳切,便也相信了他,点点头说道:“嗯,如此,你便去吧。”

    “喏!”张白骑应了一声之后便匆匆而去,来到黄巾大营之中,挑选了三万精锐,便带着人马朝李知大营缓缓行军。

    等来到李知大营门口之后,他又喊了一阵,还是没人出来。

    见此,张白骑也不再喊了,对着大军一挥手,大声喊道:“攻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杀杀杀…!”

    黄巾大军喊着响亮的口号,纷纷拔出兵刃,向着李知大营之中快速冲去。

    等这三万黄巾进入营中之后,放眼望去,只见其中空荡荡的无一人,如鬼域一般。

    张白骑见此情形,皱着眉头,不知如何是好。

    来之时,大贤良师让他遇到敌人便退却,如今这只是一座空营并没有敌人,这让他为难不已。

    随后,他对着一队士兵吩咐道:“你带领一些人马,把营中各处营帐皆探查一遍,看看其中有没有人。

    若是没有人,便立刻回去禀报大贤良师,问他该如何处置这座大营。”

    “喏!”那人应了一声之后便匆匆而去。

    等他带着人马来到最大的一座营帐之后,挑开营帐门帘,就见其中空空如也,只是在营帐的四周有一些干草堆,也不知有何作用。

    看到此处,那黄巾头目抱着长枪对着干草堆使劲的插了一下,发现只是普通的干草。

    那黄巾头目疑惑不解的看了草堆一会儿之后,便走出了营帐,对的手下挥了挥手,让他们四处探查一下。

    等他们探查完毕之后,纷纷回来回报,说那些营帐与主帐一般,空无一人,只是有些草堆在里面

    那黄巾头目听到回报之后,不明所以,对着自己麾下众人问道:“兄弟们,你们说这官军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为何给我们留下一座空营?”

    而其麾下听到他的问询之后,皆纷纷摇头,言称不知。

    那黄巾头目站在原地,抚摸着自己胡子拉碴的下巴,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名堂。

    不过,在他看来没人更好,不必杀敌便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大营,这是天大的好事。

    所以,他便依照张白骑的命令,带着人匆匆的向大贤良师回报去了。

    等他见到张角,对其禀报那营帐之大营之中的事情之后,张角疑惑不解的问道:“里面当真是空无一人?你等每一座营帐都检查过了?”

    那黄巾头目听到张角的问询,不敢怠慢,立刻恭敬的回道:“当真如此,我等把每一座营帐皆都细细的检查了一遍。

    然而却没有发现一个人,这座大营只是一座空营。”

    “空营?”张角闻言心中大为不解,不知这李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竟然留下一座空营。

    但想了一番之后,也没有想通其中的关节,又想到来之时自己兄弟对自己所说的话,也不再费脑筋思索,这李知到底有什么鬼蜮伎俩了。

    张角对着身前大军挥了挥手中的九节杖,朗声说道:“入营!”

    众黄巾接到张角的命令之后,立刻行动起来,朝李知大营缓缓行去。

    而此时坐在战车上的张角,正在那里苦思冥想。

    他老觉得事情有哪里有些不对劲,这李知不可能如此轻易的便舍弃了这些辎重。

    “辎重?!”突然之间张角醒悟了过来,猛得转过身,对着身旁的黄巾头目急声问道:“你入营之时,可看见官军的粮草?”

    “粮草?”那黄巾头目回想了一番之后,摇了摇头:“没有,这座大营之中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更不用说粮草了。”

    说着,他像是想到了什么,随后便对张角说道:“对了,属下在检查那些营帐之时,发现那些营帐之中皆堆着一些干草堆,也不知是何用处。”

    “干草堆?”张角闻言,猛然的从车子上站了起来,一把抓住黄巾头目的衣襟,急声喝问:“每一座营帐里都有干草堆?!”

    那黄巾头目被张角的这一举动吓得不知所措,结结巴巴的回应道:“正…正是,这些营帐之中,每一个都有干草堆。”

    “不好!”张角闻言惊呼了一声,一把把黄衣头目推到一旁,大声的对前面的大军喊道:“停止行军……”

第三卷 征讨黄巾 一百二十五章 三战黄巾(3)

    书接上回。

    却说,黄巾大军带张角在听到张角的呼声之后,便缓缓的停下了行军的脚步。

    不过此时已经有一两万的先头部队进入了大营之中。

    就在此时,远处一座山峰之上,升起了一道浓浓的狼烟。

    而随着狼烟的升起,大营之中,从地下拱出来了不少人,皆是手握火把,对着营帐四处乱扔。

    等那些人把火把扔完之后,纷纷的拔出战刀,朝着就近的黄巾大喊一声:“杀”

    喊完,他们便如以卵击石一般,朝这些黄巾扑去。

    此时,张白骑见到四处燃起大火甚为焦急,对远处扑来的将士更是痛恨不已,也不犹豫,拔出双锤便对着那些官军杀去。

    “杀!”等来到近前之后,张大喊一声手中双锤抡起如流星一般朝其中一人脑袋砸去。

    那人见张白骑杀来,双手举刀一挡,只听“铛,噗”的两声传来,那官军却是没有挡住,被张白骑连头带刀一起打进了肩膀之内。

    等杀了那人之后,张白骑便对着麾下的中黄巾挥了挥锤子,大声喊道:“给本帅杀了这些汉贼!”

    “杀!”其属下不敢怠慢,纷纷拿出兵刃,大吼一声,对着已经结成军阵的几百汉军杀去。

    而那几百汉军,此时列着燕尾阵,正对着远处的黄巾。

    其中领头之人,转过身,对着身后的袍泽兄弟大声的问道:“诸位兄弟,我等今日可能要战死于此,众兄弟可曾害怕?!”

    听到首领的问询,众官军齐声回道:“我等不怕!愿为主公效死!”

    “哈哈哈…”那首领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便哈哈大笑起来,对着身后的属下说道:“我等主公是天底下最好的主公。

    我等能过上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全赖主公仁慈。

    我等今日虽然将要身死,但是我等死后,主公必会把我等家小安排得妥妥帖帖。

    说不定,咱老张的后人还能出一个孝廉呢!哈哈哈…如此,我等虽死无憾矣!”

    说完,他便拔出战刀,对着冲过来的黄巾大声喊道:“黄巾贼子!你爷爷来也!众兄弟随我杀!”

    “杀!”其身后众将士纷纷紧握着手中兵刃,大喊一声,视死如归得像黄巾冲去。

    如果有人只是能站在两军交战的上空,便看能发现,这些官军如一块小石子投入一条大河一般,仅仅是泛起了些许波澜,一会儿便不见了踪影……

    虽然黄巾把这些汉军全部斩杀,但是此时为时已晚,周围的大帐已经纷纷的燃起了大火。

    黄巾众人纷纷攘攘的大声惊呼。

    “走水啦…”

    “救命…!”

    “都别慌听我指挥…咳咳咳……”

    黄巾之中张白骑正在大声的呼喊,但是毫无作用,此时,周围已经烟雾弥漫呛得众人都说不出话。

    张白骑想要带着人往外冲,但是因为烟雾的阻挠,他却看不清路。

    而且四周的营帐格外的多,大火已经把条条大路全部堵上,至此营中的三四万黄巾已经陷入了绝地。

    张角带营外看到如此情形,惊恐不已,大声的对着旁边的人呼喊道:“赶紧去灭火!”

    一众黄巾听到命令之后,纷纷的从辎重营中拿来水桶、木盆等盛水的物件儿。

    但是附近有没有河流,无处盛水,所以只能够用这些东西拍打着火堆。

    但是,这样灭火却是无济于事,不仅如此,还有好些人被喷射而出的火舌烧得体无完肤。

    张角在营外看着灭不了的大火,气得哇哇大叫:“快点儿,快点儿…!把火给本尊灭了!”

    正在张角大声叫喊之时,远出跑来了一个满脸漆黑的黄巾头目,对着张角大声的禀报道:“启禀大贤良师,火势太大,四周又没有水源,我都没法扑灭大火,请大贤良师恕罪!而且……”

    说到这里,那人犹豫着,似乎有什么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张角见到了此时,那人还吞吞吐吐,大怒不已,怒声呵斥道:“吞吞吐吐的干甚?!有什么话速速道来!”

    “喏。”那黄巾头目闻言,应了一声之后,回答道:“启禀大贤良师,此时我等怕是救不出营内的兄弟了。

    而且,依属下所见,这营内的兄弟,大多数已经被烟雾呛的……不如…不如就这么停了吧!”

    “……”听闻此言,张角一屁股坐在战车之上,怔怔的看着黄巾头目,说不出话。

    张角当然知道这人说的是大实话,火势这么大,再怎么救,也救不出营的兄弟,还不如停下,以免营外的人,因为救火而损伤过多。

    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张角却过不了心里的那一关。

    因为被困在火中那个张白骑,是张角的亲侄子!若是让他出了事情,那自己如何对弟弟交代。

    不过,张角也知道,现在,恐怕张白旗已经在营内被烧死了,继续救援也是无济于事。

    所以他便强行压下了心中的悲痛,有气无力的对着黄巾头目挥了挥手,声音沙哑的说道:“去让他们停下吧,不救了!”

    说完,张角的右手又无力的耷拉了下来,眼中充满泪水,仰头看天悲愤的喊道:“李行之!本尊与你势不两立!”

    而此时,营中的张白骑还没有被呛死,他让自己的属下压在了身下,而那个属下为了保护他已经被大火烧死。

    张白骑虽然没有咽下最后一口气,但是也在弥留之际,怔怔的看着眼前烟雾缭绕,如鬼域一般的大营,喃喃自语道:“苍天已死,黄天大吉……”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便再无声息。

    正在此时,一条火舌被大风吹了过来,瞬间把他们两个人的尸体燃烧起来。

    远处的山峰之上李知、曹操二人,正聚精会神看着远出的大火。

    看了一会之后,见黄巾已经死的差不多,曹操扭头兴奋的对着李知赞道:“行之贤弟果然大才,舍弃区区一座营帐,便能诛杀三四万黄巾!”

    而此时,李知却像是没有听到曹操的话一般,呆呆的看着山下的大营。

    每看到一个如火炬般的人影,他的脸色都难看一分,毕竟这是活生生的生命而不是几个草人。

    看到最后,只听李知呢喃自语道:“水火无情,此策日后还是少用吧…不然有失天和啊!”

    曹操耳朵尖,在一旁听到了李知的呢喃之语,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行之贤弟与不必如此。

    这些黄巾皆是该死之人!用刀杀和用火杀其实没什么区别,只是死状难看一些罢了。

    行之贤弟如今心里难受,只是没有见过这些黄巾的所作所为。

    若行之贤弟见过被黄巾残害百姓的惨状,想必便不会有此感慨。”

    “呼…”李知听完曹操的安慰之语后,长长舒了一口气,闭上眼睛不去看那些黄巾的惨状。

    随即,李知转过头,朝着曹操问道:“孟德兄长,元让将军可曾准备好?”

    “嘿嘿…”听到此话,曹操先是嘿嘿的冷笑了一声,随后,指着山下黄巾张角所在大营狠声说道:“行之贤弟且看着吧,此次能让必定功成!”

    听到曹操的自信之语,李知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向了黄巾大营。

    只见张角所在的黄巾大营纷乱不已,正在收拾残局之时,远处一彪人马正迅速向他们冲来。

    这些人大约有三四千,个个皆是手持大刀,黑衣蒙面,让人瞧不出这些人的真实面目。

    这彪人马来到黄巾大营之前后,领头之人大喊一声:“吾乃大汉古乡候,李知李行之是也!逆贼受死!”

    说完,也不停顿,驾驭着马带领着麾下,如一支利箭一般,迅速的向黄巾大营中军插去。

    张角听到来人自称是李行之,先是大怒,然后却是狂喜不已,焦急的对着一旁的褚燕的吩咐道:“速速让人围杀这支骑兵!

    只要能杀了这李知,我等便是牺牲了数万人亦是值得!”

    “喏!”褚燕大声的应了一声,随后翻身上马,带着麾下的三万大军,朝那支骑兵围去。

    正当褚燕大军快要把那支骑兵合围的时候,骑兵首领大喊一声:“黄巾好不要脸!居然以多欺少,兄弟们,给我撤!”

    说完,便把马头一转,向着营外撤去……